2011教育学专业考研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三
一、选择题
1.( )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3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杜威 D.马斯洛
2.20世纪初,创立实验教育学,主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活动,为教育学研究提供新方法,进一步推动教育学科学化的德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是( )
A.赫尔巴特 B.福禄倍尔
C.梅伊曼和拉伊 D.弗洛伊德
3.( )是获取科学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A.实验与观察 B.假设
C.统计 D.测量
4.( )认为个体认识的起源既不是外部客体给予的刺激,也不是有机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呈现,而是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交互作用的结果。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马斯洛 D.杜威
5.我国颁布且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6、1840年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诞生,其创立者是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 )
A.瓦德蔡克 B.福禄倍尔 C.巴西多 D.裴斯泰洛齐
7、德国19世纪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被誉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
A.费希特 B.赫尔巴特 C.第斯多惠 D.洪堡
8.主张把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教育理论的是( )
A.存在主义教育 B.分析教育哲学
C.新行为主义教育 D.结构主义教育
9.1958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战后主要教育大法是 ( )
A.国防教育法 B.毛雷尔法
C.史密斯—休斯法 D.高等教育法
10.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要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是( )
A.桑代克 B.布鲁纳
C.加涅 D.赫尔巴特
11、适当过渡学习能促进知识保持,研究表明,最佳效果的过渡学习是学习熟练程度达到( )
A. 130% B.140% C.150% D.160%
12、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练习 B.学习 C.强化 D.巩固
13.下列不是阿特金森所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模型的缺陷的是( )
A.人的成就动机被看成仅仅由内部因素所激发,没有充分看到外部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成就动机的作用
B.初步把动机的情感方面和认知方面结合起来
C.对影响成就和行为的内部因素的了解和探讨不全面和不够充分
D.对认知的作用的了解是模糊的,笼统的,不具体的
14.“对抗偏见”是一种专门用来改变学生在特定的领域内的原有认识的以对话为基础的教学策略,它是由( )提出的
A.科斯格儒 B.罗尔
C.查朴尼 D.斯太威
15.( )是把成就看作赢得相应社会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是一种外部动机
A.附属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内部动机 D.认知内驱力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3.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和过程
三、分析论述题
1、论述制约问题解决的要素有哪些?
一、选择题
1-5 BCAAB
6-10 BCBAD
11-15 CCBCB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参考答案】:
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指教育对政治的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1〕教育能为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作用于是一定的政治,这是教育对政治、经济作用的一个主要的方面。自古以来,任何一种政治制度,要想得到实现、巩固和发展,必须有一定的人才作支柱,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学校教育。教育可以培养大批的领导和管理人才,直接为政治制度服务。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这由国家的政体来决定,但与人民的文化水平,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也有关系。一个国家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公民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措施,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履行民主的权利,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3〕为政治的稳定和变革制造一定的舆论。通过教育宣传一定阶级和政党的政治纲领、方针、路线和政策是教育对政治的基本功能,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师生对社会上的各种主张、思想做出反映,对于进步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政治观点和政治变革,进行积极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扩大其影响,从而促进社会政治进步和变革;对于消极****的社会政治理论和观点,进行有效的抵制,不让其在社会上扩散和蔓延。另一方面学校对于社会政治的决策,即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确定具有咨询作用,特别是高等学校在这方面的功能更为显著。
〔4〕教师和学生是任何一个时代政治稳定和变革的中坚力量。教师和青年学生都是知识分子,他们有知识,有见解,思想敏锐,,关心时势,以天下为己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维护政治的稳定和促进政治的变革发挥着重要作用。
〔5〕学校本身肩负着对公民进行政治教育,推进社会民主化的职责。学校的重要功能是使人社会化,而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治化,学校的重要职责是实施政治教育。
社会民主属于政治范畴,民主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民主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政治必然要求民主教育与之配合。民主教育,即实现教育的普及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教育通过传递民主政治可以启发、激励、提高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并且教育还具有创造民主政治的机制和作用,可以说教育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2.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参考答案】: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与此相应,联结学习理论的中心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断的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某种报偿。因此,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评分、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
但是实际情况中,学校里的强化,既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前者是由教师施于学生身上的;后者是学生自我强化,如从学习结果中得到满足感和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
强化理论从主要倾向上是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生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因而这一学习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
3.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和过程
【参考答案】:
一.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
在教育系统中,社会规范学习指的是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即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
二、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
(一)社会规范的遵从
首先,社会规范学习是逐步积累交往经验的过程。教育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经验传递系统,其基本职能是传递社会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动作经验与交往经验,形成个体的知识、
技能和品德,使之学会做人。
社会交往是个体社会生活的基础。个体要在群体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遵守社会规范所确立的交往规则。个体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也是构建社会规范的遵从经验结构,完成个
体的交往适应的过程。社会规范学习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二)社会规范的认同
其次,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认同社会规范的过程。人类个体作为自然与社会的结合体,与其所生存的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个体通过适应环境来维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两种,一为自然环境,二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自然现实和法则,社会环境则为人类提供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现实和法则。这样,人对其所生存环境的适应也就包括了适应自然现实与法则的生物适应和适应人与人交往的社会现实与法则的社会适应。
人的社会生活体现的是与人交往的生活内容,这种交往生活不是个体的随意行为,而是以社会规范为指导的社会交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对交往情境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是主体
对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自身的人际交往情境的社会性适应。因此,个体的社会适应是通过学习与认同社会规范来实现的。
(三)社会规范的内化
第三,社会规范学习是通过规范的“内化”过程实现的。个体对规范的接受过程,体现为一种内化过程。规范的接受是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
三、分析论述题
1、论述制约问题解决的要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有关的知识经验
有关的知识经验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如果个体有与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则可以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答,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
(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1.智能
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极重要的因素。因为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也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2.动机
动机是促使人问题解决的动力因素,对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有重要影响。动机的性质和动机的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进程。就动机的性质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动机越积极,越有社会价值,它对人的活动的推动力就越大,如仅仅为了自己,与为了家人做某事相比,后者更能推动人。就动机的强度来说,它对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当人具有某种问题解决的强烈动机时,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方法;相反,动机强度太弱,对问题解决漠不关心,自然不能调动个体问题解决的积极性,就不会主动、积极地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方法。但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总是呈正相关的。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弱与问题解决的关系,可以描绘成一条“倒转的U
形曲线”。可见,适中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三)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
(1)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一般说来,解决某一问题所必需的物体比较靠近,都在人的视野之中,问题就容易解决,反之则困难。
(2)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3)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物件或事实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太少可能遗漏事实,太多则会产生干扰。
2.表征方式
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中是如何表现的。问题表征反映着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涉及到在问题情境中如何抽取有关信息,包括目标是什么、目标和当前状态的关系,可能运用的算子有哪些等。问题表征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它直接影响问题解决。如果不能恰当地进行问题表征,在一个错误的问题空间搜索,就会导致问题解决的失败。
(四)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1.思维定势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例如,对于电吹风,一般人只认为它是吹头用的,其实它还有多种功能,可以做衣服、墨迹等的烘干器;砖,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建筑,然而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当武器、坐凳等。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有这样一个实验,让被试把三支点燃的蜡烛,沿着与木板墙平行的方向,固定在木板墙上。发给被试的材料是三支蜡烛、三个纸盒、几根火柴、几个图钉。把发给第一组的所有材料分别装进三个纸盒里,而发给第二组的所有材料放在三个纸盒之外。结果是:第二组有86%的被试按时解决了问题;第一组只有41%的被试按时解决了问题。为什么第一组被试的成绩不如第二组被试呢·原因在于第一组被试一开始就把纸盒的功能固定地看成装东西的容器,而没有看到纸盒还有当烛台用的功能,所以没能顺利解决问题。第二组被试一开始就没有把纸盒看成仅仅是装东西的容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想到了当烛台用,所以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五)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1.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作为原型的事物或现象多种多样,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例如,人类受到飞鸟和鱼的启发发明了飞机和轮船,由蒲公英轻飘飘随风飞行的启发制成降落伞。
2.酝酿效应
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酝酿效应也似乎与定势有关。一个人开始考虑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成功,走到了一条不通的死胡同后,离开这种情境一会儿,人就能用另外的方式来进行探索,结果找到了有效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酝酿效应实际上是产生了顿悟,使人们打破了以来不恰当的思路,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编辑推荐:
2011年考研冲刺阶段高效复习宝典
2011年考研高分直通车
201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各科目模拟试题专题
2011年硕士研究生各科辅导汇总资料专题
2011年考研全科备考策略--打基础、多练习
2011年考研全程的20个阶段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大考研模拟考场 考试大考研论坛 考试大考研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