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及答案二
1.我国古代哲学家范缜讨论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时,指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这是一种典型的(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有神论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科学的实践观来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这位哲学家的这种观点属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4.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个观点属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辩证法
B.诡辩论
C.唯心论
D.形而上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6.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段表述所指明的辩证法的重要观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实践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科学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
7.马克思曾批评费尔巴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而主张唯物主义应该成为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这说明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等人的一个根本缺陷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
A.历史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相对主义诡辩论
8.美术学院的老师带着学生们去户外写生。大家在凤凰古城的山坡上,描绘眼前古城山水的美丽风景。学生们给出的画作各不相同。老师点评说,面对同样的景物,我们画出不同的意境,表达各自的感受。这就是艺术的基本原则。这里体现出的哲学道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D.物质具有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9.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专门为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的实践形式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
A.经济建设实践
B.人类社会交往实践
C.阶级斗争
D.科学实验
10.宋朝画家文与可的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
A.意识就是物质世界本身
B.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研招动态:2012考研报名公告 ☆ 研招单位 ☆ 报考点 ☆ 研招计划 ☆ 少数民族研招计划
报考指南:2012考研报名10.10-31 ☆ 问答 ☆ 专业介绍 ☆ 考研现场确认时间:11.10-14
招生简章:考研推免生招生 ☆ 招生简章 ☆ 全国研招简章 ☆ 港澳台研招简章☆ 研招政策
专题汇总:2012考研大纲☆考研试题及答案☆考研院校专业课模拟试题汇总☆真题及答案
11.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被人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人的观念就是物质
B.观念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C.观念的形式是客观的
D.观念就是对物质世界的真实反映
12.2008年夏天我国四川某些地区发生洪灾,造成重大财产和生命损失。有学者指出,当时的气象预报低估了当地的降雨量,是造成灾害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有学者指出,该地区的植被破坏是灾害损失的主要原因。这些情况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人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能力是值得怀疑的
B.人类应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支配地位
D.自然界状况是人类无法认识的
13.中国有句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意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B.意识是人随意创造的
C.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14.毛泽东同志有句话说:“多少事,从来急。天地传,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指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
A.时间的一维性
B.空间的广延性
C.时空的无限性
D.事物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15.毛泽东同志1958年的《送瘟神》诗句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该诗句反映了事物的(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B.因果关系的普遍性
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D.时空的一维性和多维性
16.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17.对事物用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8.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他用这句话来感叹时间的流逝,他这句话说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时间的客观性
B.时间的绝对性
C.时间的一维性
D.时间的无限性
19.北京奥运会提出的口号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其中包含的涵义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人类社会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B.世界各国家、民族是没有差异的
C.人类的文化观念和想法是完全相同的
D.人类世界是充满矛盾的
20.有这样一则古代故事:“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有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该故事说明的哲学道理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世界是不断变化永恒发展的
B.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质变的辩证过程
D.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过程
研招动态:2012考研报名公告 ☆ 研招单位 ☆ 报考点 ☆ 研招计划 ☆ 少数民族研招计划
报考指南:2012考研报名10.10-31 ☆ 问答 ☆ 专业介绍 ☆ 考研现场确认时间:11.10-14
招生简章:考研推免生招生 ☆ 招生简章 ☆ 全国研招简章 ☆ 港澳台研招简章☆ 研招政策
专题汇总:2012考研大纲☆考研试题及答案☆考研院校专业课模拟试题汇总☆真题及答案
21.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指出,对待本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辩证否定观
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C.量变质变原理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2.西方有个故事:一位将军因为缺了个钉马掌的钉子,后来因此掉了马掌,掉了马掌的战马在战场上跌倒了,这种情况下将军被敌方杀死,而这个将军的去世又影响了整个战局,最后导致了整个国家的灭亡。这个故事包含的哲学道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23.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大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价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事物的运动变化
B.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C.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24.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里强调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
A.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体现量变的成果
D.质变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25.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B.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C.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原理
26.在19世纪初,火车在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受到了人们的质疑。那时候,马车比火车跑得都要快,人们往往讥笑火车的低速度。但是到了20世纪之后,火车早已战胜了马车,成为人们最主要的运载工具之一。火车战胜马车的哲学依据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规律
D.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规律
27.有人认为:“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因果规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当中产生的”。这些是关于因果关系的错误观点。关于因果关系,正确的理解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
A.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不移的
B.原因和结果是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C.原因和结果是人的主观联想
D.原因和结果只是人脑的功能
28.古希腊诡辩论者提出“飞矢不动”,指出飞行着的箭在飞行轨道上的每一个点上是静止不动的,所以飞行的箭是不动的。该派主张否认事物运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原因与结果的统一
C.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D.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29.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其哲学基础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矛盾的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30.《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代表了一种典型的(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
A.唯物主义观点
B.有神论观点
C.原始神秘主义观点
D.朴素辩证法观点
研招动态:2012考研报名公告 ☆ 研招单位 ☆ 报考点 ☆ 研招计划 ☆ 少数民族研招计划
报考指南:2012考研报名10.10-31 ☆ 问答 ☆ 专业介绍 ☆ 考研现场确认时间:11.10-14
招生简章:考研推免生招生 ☆ 招生简章 ☆ 全国研招简章 ☆ 港澳台研招简章☆ 研招政策
专题汇总:2012考研大纲☆考研试题及答案☆考研院校专业课模拟试题汇总☆真题及答案
31.成语“过犹不及”指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
A.要确定事物的质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要区别事物的两面性
D.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32.《孙子兵法》指出“阴阳相克,奇正相生”,是一种(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辩证法的观点
B.可知论的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
D.宿命论观点
33.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中,某些生产队甚至汇报说水稻亩产达到十几万斤。改革开放后,水稻专家通过反复试验提出了我国水稻能够实现亩产过吨的目标。2003年,我国栽培出了亩产900公斤的水稻,从而为进一步实现亩产吨级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以上事实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提出水稻亩产十几万斤的人混淆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之间的区别
B.水稻专家提出的目标和实践成果体现了可能性总是向现实性转化的关系
C.“亩产过吨”目标与“水稻亩产十几万斤”的提法都具有抽象的可能性
D.“亩产900公斤”是朝着“亩产过吨”目标发展过程中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的存在
34.“君子和而不同。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一思想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其关系
C.量变和质变及其关系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
35.2006年6月的世界杯足球赛小组赛上,巴西、德国、英格兰等传统强队稳步跻身16强,而亚非地区大多数球队未能出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
A.足球比赛的胜负是偶然性事件
B.球赛胜负和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C.比赛的胜负双方是纯粹对立的
D.球赛的胜负是由球队整体决定,与球员个人因素无关
36.下面哪些命题恰当地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情人眼里出西施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C.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D.心之官则思
3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物质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人的能动作用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
D.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38.有人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研招动态:2012考研报名公告 ☆ 研招单位 ☆ 报考点 ☆ 研招计划 ☆ 少数民族研招计划
报考指南:2012考研报名10.10-31 ☆ 问答 ☆ 专业介绍 ☆ 考研现场确认时间:11.10-14
招生简章:考研推免生招生 ☆ 招生简章 ☆ 全国研招简章 ☆ 港澳台研招简章☆ 研招政策
专题汇总:2012考研大纲☆考研试题及答案☆考研院校专业课模拟试题汇总☆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唯物主义的理解。范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选项中的“形”指的是人的形体、肉体,而“神”指的是人的精神、意识。该选项“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鲜明地指出了人的精神对肉体的依赖性。
2.【答案】D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作为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原因,或者说它超越于旧哲学的根本性观点,即科学的实践观。考生需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即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选项ABC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性区别,所以不选。本题与2008年考研真题第1题有异曲同工之处。
3.【答案】A
【解题思路】考查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些具体的原初物质或物质形态。比如水、火、土等,本题中的观点就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
有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各个不同派别及代表观点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考生应该掌握。考生在做此类题目时,首先应该认真阅读题目,了解清楚观点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这里入手解决问题。古代希腊很多哲学家的思想都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比如泰勒士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只要能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几个不同派别的特征,再认真审题,这类题目应该不难答对。
4.【答案】D
【解题思路】考查有关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问题。形而上学是静止地、孤立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董仲舒的这个观点就犯了静止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形而上学和诡辩论都是错误的观点,我们要坚持辩证法即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坚持矛盾的观点。本题只要了解清楚了形而上学的主要特征就能很容易地得出答案。
5.【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同时,也标志着唯物史观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前的历史观全部都是唯心史观。所以答案是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之两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对哲学重要问题“世界是怎样的?”的不同回答,以上这三对范畴,在哲学出现以来就存在了,它们的对立与斗争贯穿着哲学史的始终
6.【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及其相关的理解运用。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题干所引材料,很明显地体现了辩证法坚持以发展的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经典著作设计出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选择题乃至分析题常用的出题形式,所以,考生应加以重视。尽可能在复习中掌握一些经典表述。即使该表述不熟悉,只要认真加以分析,也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7.【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两个统一。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分离,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离。这里马克思所指的是后者。“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即是批判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者,但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8.【答案】C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概念、本质及其能动作用。四个选项表述都是正确的,关键是要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A项是意识的起源,B项是意识的物质基础,D项是物质的特性,只有C项说到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准确地说明了题干材料的哲学道理,它是正确选项。
9.【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实践形式的内容的记忆掌握。关于实践的知识点,是常考考点。四个选项都是实践的形式。但是,题干所指的“专门为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的实践形式”就是科学试验。
10.【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的考点。考生做对该题的关键是了解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并认真审题目。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反映,但却不是物质世界本身;意识离不开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意识的来源是物质世界,而不是来自人脑自身。意识的本质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D表述正确,但与题干内容没有联系,因而不选。
11.【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精神或者说观念的本质。马克思的这句著名论断指明了意识的本质,即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它是来自客观世界的物质的东西;所以,B正确。同时,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它是经过人脑改造的东西,带有人的主观特征,它可能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也可能是对客观世界的错误反映。所以选项CD错误。片面强调意识的客观性而否认其主观方面,把意识理解为就是物质本身,或者说是人脑的“分泌物”,是错误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所以A不对。
12.【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特别值得引起重视。近年来考研政治试题更凸现了运用现实事例考查考生理解运用能力的趋势。如2010年第34题材料分析题,用的是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演出《断桥》的故事。本题的设计体现了这个趋势与方向。这就提醒考生应着重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而非僵化的记忆背诵。气象预报不准,说明了人认识自然能力的有限性,而非值得怀疑;植被破坏证明了人们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利用,破坏了生态环境。说明了人应注重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近年来理论界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关注的一个大问题,近年来考研政治也多次考到,今年的出题概率也很高。所以应该是考生复习的重点。选项ACD本身就是错误的观点。
13.【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意识本质及其特征。意识就其内容而言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即意识具有主观性。意识的主观性主要表现为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和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同性即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看法,即俗话说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选项B、C夸大了意识的主观性,选项D否认了意识内容的客观性。
14.【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时间特点的理解,还考查了对相关诗句的理解能力。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词句,指的就是时间特点,它的流逝和不可逆性即一维性。选项BCD都是干扰项。
15.【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关系的理解。毛泽东的该诗句指出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考生根据平时积累的常识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选项ABD都是干扰项。
16.【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意识能动性的理解与运用。本题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的一段话考查考生对意识能动作用的理解。此题难点在于对这段古汉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的理解上。荀子是说,如果人不用心进行思考,黑白颜色摆在人眼前也看不见,雷声鼓声在你旁边响着耳朵也听不见。它表达了人的意识具有选择性,具有能动作用的思想。如果有的考生对题干中的古汉语没有明白而不知选何项的话,那么完全可以根据荀子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这一基本知识,也可以做对该题。该题类似于考研政治的一道历年真题。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是历年来的重要选择题考点。
17.【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关于唯物主义的知识点,具体是对旧唯物主义缺陷的理解掌握。该题考查的具体知识点是对旧唯物主义缺陷的确认。旧唯物主义主要是指近代唯物主义在解释世界物质本原问题上,只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他把人看成是抽象的人,因此他不懂得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认识物质世界的作用,即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陷入了错误。题干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时的一个著名观点
18.【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间的一维性的特点。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当物体的速度没有超过光速的时候,时间是不可逆转的,而超过光速的速度是不存在的,所以时间是不可能逆转的。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是指时间总是沿着由过去到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发展,单向前进,不可逆转。所以C项正确。
19.【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等原理的理解。“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包含的寓意丰富,其中包含了人类社会是普遍联系的整体的观念。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D本身表述正确,但是与本题的材料涵义不符。选项BC本身表述错误。它们只是强调了事物间的同一性,而不承认事物间的差异,违背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20.【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是考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尤其是对辩证法变化发展原理的理解。考生依据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看懂该故事,就不难知道它说的是人们不知河水已涨而造成损失的故事。这说明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并且要以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选项BCD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知识内容,但都与题意不符,是干扰项。
研招动态:2012考研报名公告 ☆ 研招单位 ☆ 报考点 ☆ 研招计划 ☆ 少数民族研招计划
报考指南:2012考研报名10.10-31 ☆ 问答 ☆ 专业介绍 ☆ 考研现场确认时间:11.10-14
招生简章:考研推免生招生 ☆ 招生简章 ☆ 全国研招简章 ☆ 港澳台研招简章☆ 研招政策
专题汇总:2012考研大纲☆考研试题及答案☆考研院校专业课模拟试题汇总☆真题及答案
22.【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主张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主张对待古代和外来文化,都要批判地继承。这体现了辩证否定观。选BCD是干扰项。
22.【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辩证联系的考点。“联系的普遍性”是近几年的常考内容,并且一般都是结合事例出题,解题的关键是加强理解层面的训练。该题干中的事例较明显地说明了相关事件的环环相扣的关系,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所以B是正确答案。选项ACD都是干扰项。
23.【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知识点。试题的事例,就一棵大树的生存所产生的广泛效益,说明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多样性的联系。选项ACD都是干扰项。本题也是注重理解运用方面的考查。该试题所引材料,是近年来热点的环境保护的例子。考生应加以留意。
24.【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考生基本的古代汉语能力,还有对量变质变规律的准确理解。事物发展的“量变质变规律”指出:量变引起质变,质变体现量变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题干材料的意思是量变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所以最佳答案是B。虽然从选项表述来说四个选项都没有错误,但选项B是最符合题意的,是本句话想要表达的思想。
25.【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量变质变规律及其“度”的概念。这里所说的适度原则,就是量变质变规律的“度”的概念。达不到该有的“度”,即“不及”,就不能达到该有的效果。而超过某个“度”即“过”,会带来新的质变,使事物丧失原有的属性。选项BCD都是干扰项。
26.【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规律。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表了前进和发展的方向,是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而旧事物是失去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必然的。火车作为代表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事物,必然要战胜马车这个旧事物。选项ABD都是干扰项。考生注意鉴别,就知道它们与试题内容不符。
27.【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关于原因和结果问题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因果范畴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因果关系。因为有客观物质世界的因果关系的客观辩证法,才会有精神世界的因果关系的主观辩证法。原因和结果是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选项B是正确的表述。选项C、D都主张因果是主观性的东西。这是关于因果的唯心主义观点,选项A没有看到因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28.【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运动概念的正确理解。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所以答案是A,选项BCD都是干扰项。
29.【答案】 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的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即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中国具体实际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所以答案是D。该原理对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这个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30.【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的理解,考查对中国古代哲学家及其典型命题的了解。老子及其《道德经》体现了中国古代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对事物对立面的辩证统一关系有深刻的理解,该选项的“生”说明了事物的运动变化,该选项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典型地说明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老子的世界观已经摆脱了原始的神秘主义;他对世界的解释既不能说是唯物主义的,也不是有神论的。老子哲学究竟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还是学术界讨论的课题。
31.【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量变质变规律中关于“度”的概念的理解,还有对基本成语的理解。“过犹不及”指的是过度和不及、不够一样,都是不恰当的。这是一个常识性的考题,但这一类考题在历年考试中也不止一次出现过,考生应该确保得分。
32.【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和对中国古代哲学家及其典型命题的了解。中国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朴素辩证法的代表。“阴阳相克,奇正相生”指出了辩证法内在的对立统一。
33.【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的考点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五个范畴即原因与结果、本质和现象、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与现实、内容与形式,值得引起重视。可能考到选择题或者作为分析题的某一要点设计出题。水稻亩产十几万斤,就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不可能的,它不仅不是现实的可能性,也不属于抽象的可能性。所以选项A、C不对。可能性也不一定总是向现实性转化,这种转化需要条件和实践。所以B不选。D是唯一符合“可能性与现实性”原理的选项。
34.【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辩证法的矛盾规律的理解。“和”这个重要概念指的就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的同一。如中国西周时代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史伯的观点和材料中的观点,体现了辩证法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的原理。
35.【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辩证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矛盾规律等知识点。根据辩证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球赛胜负和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所以选项B对,而A不选。球队作为一个整体,与部分紧密联系。球赛的胜负既主要由球队整体决定,但也离不开球员的个人因素。选项D不对。比赛双方是矛盾的双方,二者具有斗争性,也具有同一性,不是纯粹对立的。选项C也不对。
36.【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体现在其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能动创造性,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有对人的生理活动的影响等。“情人眼里出西施”体现了意识的选择性或者能动创造性。选项B和C都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是唯心主义观点。选项D是孟子的命题,说的是心的功能在于思想。这种把思想的器官理解为心的观点是错误的。
37.【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知识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尊重物质世界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基本途径;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选项ABD都是正确的表达,但是不符合试题要求。
38.【答案】 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的辩证关系的知识点。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说明了人被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所决定,但同时人也积极作用于客观世界。题干的说法坚持了客观世界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既强调世界的客观决定性,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说明了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研招动态:2012考研报名公告 ☆ 研招单位 ☆ 报考点 ☆ 研招计划 ☆ 少数民族研招计划
报考指南:2012考研报名10.10-31 ☆ 问答 ☆ 专业介绍 ☆ 考研现场确认时间:11.10-14
招生简章:考研推免生招生 ☆ 招生简章 ☆ 全国研招简章 ☆ 港澳台研招简章☆ 研招政策
专题汇总:2012考研大纲☆考研试题及答案☆考研院校专业课模拟试题汇总☆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