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育硕士教育学原理模拟试题十三
2012-12-26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42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
C.德育要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知与不知的矛盾
【答案】A
【解析】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2.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德育的( )。
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答案】B
【解析】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典范、示范和评优。
3.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 )年。
A.2500
B.2000
C.1500
D.1000
【答案】A
【解析】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诞生在公元前2500年的苏美尔,被称为“泥板书舍”。
4.我国古代学校产生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答案】A
【解析】早在4000多年的夏朝,就出现了最早的学校教育。
5.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答案】B
【解析】早在春秋时期的教育史籍文献,就记载了私学兴起的有关情况,春秋时期私学所以兴盛,就在于它的出现满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出于政治斗争对人才的需要,因而得到了政府的扶植。战国的私学,已初步建立起中国古代教育的科学体系。积极探索教育的作用、目的、内容和方法,为后世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宝藏。
6.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阶级性
【答案】C
【解析】原始社会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所以人们普遍以群居的方式生存,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平等,产品分配为公有,无阶级性特征。 二、问答题:
1、教学的意义有哪些。
答:(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中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答:(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教学过程及主要观点。
答: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①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
②儒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理论③古罗马昆体良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的学习过程理论④夸美纽斯的感觉、记忆、理解、判断⑤德国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四阶段说⑥席勒“预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⑦杜威“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4、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
答:(一)教学教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在学生学的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和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客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教材中所含的知识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引起客体的变化,相反,发生变化的恰恰是学生自已。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间接性与简捷性②交往性与实践性③教育性与发展性④引导性与指导性
5、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三)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①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②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①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②学生具有主动作用。
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
C.德育要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知与不知的矛盾
【答案】A
【解析】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2.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德育的( )。
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答案】B
【解析】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典范、示范和评优。
3.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 )年。
A.2500
B.2000
C.1500
D.1000
【答案】A
【解析】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诞生在公元前2500年的苏美尔,被称为“泥板书舍”。
4.我国古代学校产生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答案】A
【解析】早在4000多年的夏朝,就出现了最早的学校教育。
5.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答案】B
【解析】早在春秋时期的教育史籍文献,就记载了私学兴起的有关情况,春秋时期私学所以兴盛,就在于它的出现满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出于政治斗争对人才的需要,因而得到了政府的扶植。战国的私学,已初步建立起中国古代教育的科学体系。积极探索教育的作用、目的、内容和方法,为后世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宝藏。
6.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阶级性
【答案】C
【解析】原始社会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所以人们普遍以群居的方式生存,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平等,产品分配为公有,无阶级性特征。 二、问答题:
1、教学的意义有哪些。
答:(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中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答:(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教学过程及主要观点。
答: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①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
②儒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理论③古罗马昆体良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的学习过程理论④夸美纽斯的感觉、记忆、理解、判断⑤德国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四阶段说⑥席勒“预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⑦杜威“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4、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
答:(一)教学教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在学生学的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和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客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教材中所含的知识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引起客体的变化,相反,发生变化的恰恰是学生自已。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间接性与简捷性②交往性与实践性③教育性与发展性④引导性与指导性
5、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三)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①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②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①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②学生具有主动作用。
编辑特别推荐:
2011年教育硕士教育学原理模拟试题汇总
2011年教育硕士英语写作练习资料汇总
2011年教育硕士模拟试题资料汇总
2011年教育硕士教育学精选问题答资料汇总
2010年10月在职教育硕士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汇总
2010在职教育硕士成绩查询时间:预计12月中下旬
更多优质信息请访问:考试大教育硕士站 考试大教育硕士站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