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MBA逻辑经典样题解析二
2012-12-26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456
1.有一只装满东西的袋子。第一个人从袋子里摸出三个东西,全部是红色的木球。第二个人从袋子里摸出三个东西,全部是红色的玻璃球。第三个人从袋子里摸出三个东西,全部是红色的石球。对于袋子里剩下的球,他们没有继续往下摸。
对袋子里的东西,下列哪项说法比较切合实际?
(A)袋子里的东西全部都是红色的球。
(B)袋子里的东西全部都是球。
(C)除了红色的球以外,袋子里没有其他的东西。
(D)袋子里的东西可能都是红色的球。
(E)袋子里的东西可能都是球。
答案是(D)。
【分析】
由于袋子里的东西没有全部拿完,因此对袋子里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只能使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加以猜测。首先,根据第一个人摸出的东西来猜测,可以得出“袋子里的东西可能都是红色的木球”的结论;接着,根据第二个人摸出的东西来猜测,可以得出“袋子里的东西可能都是红色的木球或玻璃球”;最后,根据第二个人摸出的东西来猜测,可以得出“袋子里的东西可能都是红色的木球或玻璃球或石球”。在这里,由于是一种猜测,结论只能是或然的,凡选项中没有“可能”这样的模态词的,都应予以排除。剩下的选项(D)和(E),它们所作出的结论对于袋子里的东西都是适用的,其中,答案(E)“袋子里的东西可能都是球”比(D)“袋子里的东西可能都是红色的球”的范围更宽泛。由于题于是以比较的方式提出问题的,而不 仅仅是一个对错或是否适用的问题,这就需要在(D)和(E)中选出一个更 为贴切的答案。比较一下答案(D)和(E),不难发现,(D)的结论的范围 更为恰当,也就更切合实际,因为三个人从袋子里摸出的东西不论是红色的 木球或者红色的玻璃球或者红色的石球,其共同点是“红色的球”。(E)的 结论虽然也适用于袋子里的东西,但范围过大,不够贴切,因为并没有人摸 出其他颜色的球;倘若再有人从袋子里摸出白色的钢球,那么适用的答案就 是(E),而不是(D)了。
题2—3 基于以下题干:
某岛上男性公民分成骑士和无赖,骑士只讲真话,无赖只讲假话。骑士又分成贫穷的和富有的两部分。有一个姑娘,她只喜欢贫穷的骑士。一个骑士,只讲一句话,使得这姑娘确信他是一个贫穷的骑士。另外,姑娘问任意一个男性公民一个问题,根据回答就能确定他是否为贫穷的骑士。
2.以下哪项可能是该骑士所讲的话:
(A)我不是无赖。
(B) 我是贫穷的骑士。
(C)我不是富有的骑士。
(D)我很穷但我不说假话。
(E)我正是你所喜欢的人。
答案是(C)。
【分析】
“我不是富有的骑士。”这句话,不可能是无赖讲的,否则他就讲真话了;也不可能是富有的骑士讲的,否则他就讲假话了。而只可能是贫穷的骑士讲的。
(A)项中“我不是无赖”这句话富有的骑士也可能讲。
(B)、(C)、(E)项中“我是贫穷的骑士”、“我很穷但我不说假话”、
“我正是你所喜欢的人”这几句话无赖也可能讲。
3.以下哪项可能是姑娘的问句:
(A)你是富有的骑士吗?
(B)你是无赖吗?
(C)你是贫穷的骑士吗?
(D)你说真话吗?
(E)你说假话吗?
答案是(A)。
【分析】
对“你是富有的骑士吗”这个问题,无赖和富有的骑士的回答都是“是”,只有贫穷的骑士回答是“不是”。姑娘可根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来确定谁是贫穷的骑士。(B)项中,对“你是无赖吗”这个问题,三个人都回答“不是”。(C)项中对“你是贫穷的骑士吗”这个问题,无赖和贫穷的骑士都回答“是”。(D)项中对“你说真话吗”这个问题,三个人都回答“是”。(E)项中对“你说假话吗”这个问题,三个人都回答“不”。
4.“如果甲和乙都役参与作案,那么丙一定参与作案”,以此为前提,若再增加一个前提,可以推出“甲参与作案”的结论。
以下哪项能作为该增加的前提?
(A)丙作案。
(B)丙没作案。
(C)乙没作案。
(D)乙和丙都没作案。
(E)乙和丙都作案。
答案是(D)。
【分析】
(D)断定“乙和丙都没作案”。由题干的前提“如果甲和乙都没参与作案,那么丙一定参与作案”,加上“丙没作案”,可推出“甲和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没作案”,又由“乙役作案”,可推出甲作案。其余各项都不能推出“甲参与作案”的结论。
5.甲、乙、丙三个工厂的厂长在一起聊天。 甲厂厂长说:“我厂今年的利润是22 万元;比乙厂少2 万元;但比丙厂 多1 万元。” 乙厂厂长说:“我厂的利润不是最少的;丙厂和我厂差3 万元;丙厂的 利润是25 万元。” 丙厂厂长说:“我厂今年的利润比甲厂少;甲厂的利润是3 万元;乙厂 的利润比甲厂的多3 万元。 后来弄清楚,出于商业上的原因,这三个厂长在他们说的三句话中,都 有意识他说错一句。根据这一线索,对这三个工厂今年的利润,下面的哪项 判断是正确的?
(A)甲厂25 万元,乙厂22 万元,丙厂23 万元。
(B)甲厂22 万元,乙厂25 万元,丙厂23 万元。
(C)甲厂23 万元,乙厂22 万元,丙厂25 万元。
(D)甲厂23 万元,乙厂25 万元,丙厂22 万元。
(E)甲厂25 万元,乙厂23 万元,丙厂22 万元。
答案是(D)。
【分析】
假设甲厂厂长说的话中“我厂今年的利润是22 万元”是确实的,那么, 丙厂厂长“甲厂的利润是23 万元”的话就是不确实的。因此,丙厂厂长另外 的二句话就应该是确实的,而从他的“乙厂的利润比甲厂的多3 万元”可推 出乙厂的利润是25 万元;从“我厂的利润比甲厂少”可推出丙厂的利润少于 22 万元。这样一来,乙厂厂长的三句话中,“丙厂和我厂差3 万元”和“丙 厂的利润是25 万元”就都不是确实的,这与条件(三句话中有二句是确实的) 矛盾。因此,甲厂厂长说的“我厂今年的利润是22 万元”是不确实的。 既然甲厂厂长说的“我厂今年的利润是22 万元”是不确实的,那么他的 另外二句话就一定是确实的。从他的“我厂比乙厂少2 万元”是确实的,可 以断定丙厂厂长的“乙厂比甲厂多3 万元”是不确实的;由此又可断定丙厂 厂长的另外二句话是确实的,从其中的一句话即可断定甲厂的利润是23 万 元。既然已知甲厂的利润是23 万元,那么再根据甲厂厂长的二句确实的话, 从“我厂的利润比乙厂的少二万元”可以断定乙厂的利润是25 万元;从“我 厂的利润比丙厂多1 万元”可以断定丙厂的利润是22 万元。依据这个推理结 果,乙厂厂长的三句话中,“我厂的利润不是最少的”和“丙厂的利润和我 厂的差3 万元”是确实的,而“丙厂的利润是25 万元”是不确实的。 6.杰克、奎恩和罗伯特三人,一人是经理,一人是军官,一人是教师。现在只知道,罗伯特比教师的年龄大,杰克和军官不同岁,军官比奎恩的年龄小。
请根据以上的条件,确定他们三人的各自身份:
(A)杰克是经理,奎恩是军官,罗伯特是教师。
(B)杰克是经理,奎恩是教师,罗伯特是军官。
(C)杰克是教师,奎恩是军官,罗伯特是经理。
(D)杰克是军官,奎恩是经理,罗伯特是教师。
(E)杰克是教师,奎恩是经理,罗伯特是军官。
答案是(E)。
[分析]
“罗伯特比教师的年龄大”表明,罗怕特不是教师并且年龄比教师大。 “军官比奎恩的年龄小”表明,奎恩不是军官并且年龄比军官小。”杰克和 军官不同岁”表明,杰克不是军官。既然奎恩不是军官,杰克也不是军官, 那么很显然,罗伯特一定是军官。再从年龄顺序上分析:军官比奎恩年龄小, 即奎恩的年龄大于罗伯特;而罗怕特比教师年龄大,即奎恩的年龄更大于教 师;既然奎恩的年龄既大于军官又大于教师,因此奎恩只能是经理。那么剩 下杰克,当然就是教师了。 解决这道试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确定三个人和三种职业在 年龄上的顺序,然后对号入座。而这一点,常常为考生所疏忽。
7.某国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来测试献血者是否携带NANB 肝炎病毒。在实施这种方法前估计因此将被淘汰的NANB 病毒携带者将占整个报名献血者的5%。实施结果显示,仍然有2/3 的携带NANB 肝炎病毒的报名献血者通过测试而献了血,他们占实际献血人数的10%。
以下哪项是上述断定的逻辑结论:
(A)NANB 病毒的测定是国际范围内医学界的难题。
(B)实施测试方法前对被淘汰的NANB 病毒携带者数量之百分比的估计非常准确。
(C)实施测试方法前对被淘汰的NANB 病毒携带者数量之百分比的估计偏高。
(D)实施测试方法前对被淘汰的NANB 病毒携带者数量之百分比的估计偏低。
(E)由NANB 病毒引起的肝炎将可能在该国上升大约10%。
答案是(C)。
[分析]
由题干,NANB 病毒携带者经测试后淘汰与未被淘汰的数量比是1:2。又实施结果显示,携带NANB 肝炎病毒的实际献血者占实际献血人数的10%,这说明被淘汰的携带NANB 肝炎病毒的报名献血者占实际献血者的5%。又由于实际献血人数一定少于报名献血人数,因此,实施测试方法前对被淘汰的NANB 病毒携带者数量之百分比的估计偏高。
8.《卫生报》上登出了国内20 家大医院的名单,名单按它们在近三年中病人死亡率的高低排序。专家指出不能把名单排列的顺序作为评价这些医院的医疗水平的一个标准。
以下各项,如果是真的,都能作为论据支持专家的结论,除了:
(A)这20 家医院中,有5 家依靠国家资助从国外进口了多项先进、大型和配套的医疗设备,其余的都没有。
(B)有些医院,留病人住院的时间长,病人死亡率因此就较多;有些医院,往往较早地动员患绝症而救治无望的病人出院,病人死亡率因此就较低。
(C)这20 家医院中,有2 家老人医院和三家儿童医院。
(D)这20 家医院中,有2 家是肿瘤医院。
(E)有些医院不具备特种手术和特别护理条件,碰到相关的病人就转院了事。
答案是(A)。
[分析]
(B)、(C)、(D)、(E)的断定都支持了专家的意见:病人死亡率高的,医疗水平不一定低;反之,医疗水平不一定高。(A)不能支持专家的意见。
9.某餐馆发生了一起谋杀案,经调查:
第一,谋杀或者用的是叉,或者用的是刀,二者必居其一。
第二,谋杀时间或者在午夜十二点,或者在凌晨四点。
第三,谋杀者或者是甲,或者是乙,二者必居其一。
如果以上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1)死者不是甲用叉在午夜十二点谋杀的,因此,死者是乙用小刀在凌晨四点谋杀的。
(2)死者是甲用叉在凌晨四点谋杀的,因此,死者不是乙用叉在凌晨四点谋杀的。
(3)谋杀的时间是午夜十二点,但不是甲用叉子谋杀的,因此,一定是乙用刀子谋杀的。
(A)仅(1)。
(B)仅(2)。
(C)仅(3)。
(D)(1)(2)(3)。
(E)(2)和(3)。
答案是(B)。
【分析】
(1)不一定是真的,因为死者不是甲用叉在午夜十二点谋杀的,完全可能是甲用小刀在凌晨四点谋杀的,等等。
(3)不一定是真的,因为死者不是甲在午夜十二点用叉子谋杀的,完全可能是甲在午夜十二点用刀子谋杀的。
(2) 一定是真的。
10.如果赵川参加宴会,那么钱华、孙旭和李元将一起参加宴会。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是真的?
(A)如果赵川没参加宴会,那么钱、孙、李二人中至少有一人没参加宴会。
(B)如果赵川役参加宴会,那么钱、孙、李三人都没参加宴会。
(C)如果钱。孙。李都参加了宴会,那么赵参加宴会。
(D)如果李元没参加宴会,那么钱华和孙旭不会都参加宴会。
(E)如果孙旭役参加宴会,那么赵川和李元不会都参加宴会。
答案是(E)。
【分析】
令P、Q 表示任意的断定,“如果P,那么Q”的意思是:
如果P 是真的,则Q 是真的;
如果P 是假的,则Q 可能真也可能假,即不确定;
如果Q 是假的,则P 是假的;
如果Q 是真的,则P 可能真也可能假,即不确定。
(A)和(B)不是真的。因为根据题干,如果赵川没参加宴会,则钱华、孙旭和李元参加宴会的情况是不确定的。
(C)不是真的。因为如果钱、孙、李都参加了宴会,那么赵是否参加宴会是不确定的。
(D)显然不是真的。
(E)是真的。因为如果孙旭役参加宴会,说明钱华。孙旭和李元没有一起参加宴会。则可推出赵川没有参加宴会,即赵川和李元没有都参加宴会。
对袋子里的东西,下列哪项说法比较切合实际?
(A)袋子里的东西全部都是红色的球。
(B)袋子里的东西全部都是球。
(C)除了红色的球以外,袋子里没有其他的东西。
(D)袋子里的东西可能都是红色的球。
(E)袋子里的东西可能都是球。
答案是(D)。
【分析】
由于袋子里的东西没有全部拿完,因此对袋子里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只能使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加以猜测。首先,根据第一个人摸出的东西来猜测,可以得出“袋子里的东西可能都是红色的木球”的结论;接着,根据第二个人摸出的东西来猜测,可以得出“袋子里的东西可能都是红色的木球或玻璃球”;最后,根据第二个人摸出的东西来猜测,可以得出“袋子里的东西可能都是红色的木球或玻璃球或石球”。在这里,由于是一种猜测,结论只能是或然的,凡选项中没有“可能”这样的模态词的,都应予以排除。剩下的选项(D)和(E),它们所作出的结论对于袋子里的东西都是适用的,其中,答案(E)“袋子里的东西可能都是球”比(D)“袋子里的东西可能都是红色的球”的范围更宽泛。由于题于是以比较的方式提出问题的,而不 仅仅是一个对错或是否适用的问题,这就需要在(D)和(E)中选出一个更 为贴切的答案。比较一下答案(D)和(E),不难发现,(D)的结论的范围 更为恰当,也就更切合实际,因为三个人从袋子里摸出的东西不论是红色的 木球或者红色的玻璃球或者红色的石球,其共同点是“红色的球”。(E)的 结论虽然也适用于袋子里的东西,但范围过大,不够贴切,因为并没有人摸 出其他颜色的球;倘若再有人从袋子里摸出白色的钢球,那么适用的答案就 是(E),而不是(D)了。
题2—3 基于以下题干:
某岛上男性公民分成骑士和无赖,骑士只讲真话,无赖只讲假话。骑士又分成贫穷的和富有的两部分。有一个姑娘,她只喜欢贫穷的骑士。一个骑士,只讲一句话,使得这姑娘确信他是一个贫穷的骑士。另外,姑娘问任意一个男性公民一个问题,根据回答就能确定他是否为贫穷的骑士。
2.以下哪项可能是该骑士所讲的话:
(A)我不是无赖。
(B) 我是贫穷的骑士。
(C)我不是富有的骑士。
(D)我很穷但我不说假话。
(E)我正是你所喜欢的人。
答案是(C)。
【分析】
“我不是富有的骑士。”这句话,不可能是无赖讲的,否则他就讲真话了;也不可能是富有的骑士讲的,否则他就讲假话了。而只可能是贫穷的骑士讲的。
(A)项中“我不是无赖”这句话富有的骑士也可能讲。
(B)、(C)、(E)项中“我是贫穷的骑士”、“我很穷但我不说假话”、
“我正是你所喜欢的人”这几句话无赖也可能讲。
3.以下哪项可能是姑娘的问句:
(A)你是富有的骑士吗?
(B)你是无赖吗?
(C)你是贫穷的骑士吗?
(D)你说真话吗?
(E)你说假话吗?
答案是(A)。
【分析】
对“你是富有的骑士吗”这个问题,无赖和富有的骑士的回答都是“是”,只有贫穷的骑士回答是“不是”。姑娘可根据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来确定谁是贫穷的骑士。(B)项中,对“你是无赖吗”这个问题,三个人都回答“不是”。(C)项中对“你是贫穷的骑士吗”这个问题,无赖和贫穷的骑士都回答“是”。(D)项中对“你说真话吗”这个问题,三个人都回答“是”。(E)项中对“你说假话吗”这个问题,三个人都回答“不”。
4.“如果甲和乙都役参与作案,那么丙一定参与作案”,以此为前提,若再增加一个前提,可以推出“甲参与作案”的结论。
以下哪项能作为该增加的前提?
(A)丙作案。
(B)丙没作案。
(C)乙没作案。
(D)乙和丙都没作案。
(E)乙和丙都作案。
答案是(D)。
【分析】
(D)断定“乙和丙都没作案”。由题干的前提“如果甲和乙都没参与作案,那么丙一定参与作案”,加上“丙没作案”,可推出“甲和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没作案”,又由“乙役作案”,可推出甲作案。其余各项都不能推出“甲参与作案”的结论。
5.甲、乙、丙三个工厂的厂长在一起聊天。 甲厂厂长说:“我厂今年的利润是22 万元;比乙厂少2 万元;但比丙厂 多1 万元。” 乙厂厂长说:“我厂的利润不是最少的;丙厂和我厂差3 万元;丙厂的 利润是25 万元。” 丙厂厂长说:“我厂今年的利润比甲厂少;甲厂的利润是3 万元;乙厂 的利润比甲厂的多3 万元。 后来弄清楚,出于商业上的原因,这三个厂长在他们说的三句话中,都 有意识他说错一句。根据这一线索,对这三个工厂今年的利润,下面的哪项 判断是正确的?
(A)甲厂25 万元,乙厂22 万元,丙厂23 万元。
(B)甲厂22 万元,乙厂25 万元,丙厂23 万元。
(C)甲厂23 万元,乙厂22 万元,丙厂25 万元。
(D)甲厂23 万元,乙厂25 万元,丙厂22 万元。
(E)甲厂25 万元,乙厂23 万元,丙厂22 万元。
答案是(D)。
【分析】
假设甲厂厂长说的话中“我厂今年的利润是22 万元”是确实的,那么, 丙厂厂长“甲厂的利润是23 万元”的话就是不确实的。因此,丙厂厂长另外 的二句话就应该是确实的,而从他的“乙厂的利润比甲厂的多3 万元”可推 出乙厂的利润是25 万元;从“我厂的利润比甲厂少”可推出丙厂的利润少于 22 万元。这样一来,乙厂厂长的三句话中,“丙厂和我厂差3 万元”和“丙 厂的利润是25 万元”就都不是确实的,这与条件(三句话中有二句是确实的) 矛盾。因此,甲厂厂长说的“我厂今年的利润是22 万元”是不确实的。 既然甲厂厂长说的“我厂今年的利润是22 万元”是不确实的,那么他的 另外二句话就一定是确实的。从他的“我厂比乙厂少2 万元”是确实的,可 以断定丙厂厂长的“乙厂比甲厂多3 万元”是不确实的;由此又可断定丙厂 厂长的另外二句话是确实的,从其中的一句话即可断定甲厂的利润是23 万 元。既然已知甲厂的利润是23 万元,那么再根据甲厂厂长的二句确实的话, 从“我厂的利润比乙厂的少二万元”可以断定乙厂的利润是25 万元;从“我 厂的利润比丙厂多1 万元”可以断定丙厂的利润是22 万元。依据这个推理结 果,乙厂厂长的三句话中,“我厂的利润不是最少的”和“丙厂的利润和我 厂的差3 万元”是确实的,而“丙厂的利润是25 万元”是不确实的。 6.杰克、奎恩和罗伯特三人,一人是经理,一人是军官,一人是教师。现在只知道,罗伯特比教师的年龄大,杰克和军官不同岁,军官比奎恩的年龄小。
请根据以上的条件,确定他们三人的各自身份:
(A)杰克是经理,奎恩是军官,罗伯特是教师。
(B)杰克是经理,奎恩是教师,罗伯特是军官。
(C)杰克是教师,奎恩是军官,罗伯特是经理。
(D)杰克是军官,奎恩是经理,罗伯特是教师。
(E)杰克是教师,奎恩是经理,罗伯特是军官。
答案是(E)。
[分析]
“罗伯特比教师的年龄大”表明,罗怕特不是教师并且年龄比教师大。 “军官比奎恩的年龄小”表明,奎恩不是军官并且年龄比军官小。”杰克和 军官不同岁”表明,杰克不是军官。既然奎恩不是军官,杰克也不是军官, 那么很显然,罗伯特一定是军官。再从年龄顺序上分析:军官比奎恩年龄小, 即奎恩的年龄大于罗伯特;而罗怕特比教师年龄大,即奎恩的年龄更大于教 师;既然奎恩的年龄既大于军官又大于教师,因此奎恩只能是经理。那么剩 下杰克,当然就是教师了。 解决这道试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确定三个人和三种职业在 年龄上的顺序,然后对号入座。而这一点,常常为考生所疏忽。
7.某国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来测试献血者是否携带NANB 肝炎病毒。在实施这种方法前估计因此将被淘汰的NANB 病毒携带者将占整个报名献血者的5%。实施结果显示,仍然有2/3 的携带NANB 肝炎病毒的报名献血者通过测试而献了血,他们占实际献血人数的10%。
以下哪项是上述断定的逻辑结论:
(A)NANB 病毒的测定是国际范围内医学界的难题。
(B)实施测试方法前对被淘汰的NANB 病毒携带者数量之百分比的估计非常准确。
(C)实施测试方法前对被淘汰的NANB 病毒携带者数量之百分比的估计偏高。
(D)实施测试方法前对被淘汰的NANB 病毒携带者数量之百分比的估计偏低。
(E)由NANB 病毒引起的肝炎将可能在该国上升大约10%。
答案是(C)。
[分析]
由题干,NANB 病毒携带者经测试后淘汰与未被淘汰的数量比是1:2。又实施结果显示,携带NANB 肝炎病毒的实际献血者占实际献血人数的10%,这说明被淘汰的携带NANB 肝炎病毒的报名献血者占实际献血者的5%。又由于实际献血人数一定少于报名献血人数,因此,实施测试方法前对被淘汰的NANB 病毒携带者数量之百分比的估计偏高。
8.《卫生报》上登出了国内20 家大医院的名单,名单按它们在近三年中病人死亡率的高低排序。专家指出不能把名单排列的顺序作为评价这些医院的医疗水平的一个标准。
以下各项,如果是真的,都能作为论据支持专家的结论,除了:
(A)这20 家医院中,有5 家依靠国家资助从国外进口了多项先进、大型和配套的医疗设备,其余的都没有。
(B)有些医院,留病人住院的时间长,病人死亡率因此就较多;有些医院,往往较早地动员患绝症而救治无望的病人出院,病人死亡率因此就较低。
(C)这20 家医院中,有2 家老人医院和三家儿童医院。
(D)这20 家医院中,有2 家是肿瘤医院。
(E)有些医院不具备特种手术和特别护理条件,碰到相关的病人就转院了事。
答案是(A)。
[分析]
(B)、(C)、(D)、(E)的断定都支持了专家的意见:病人死亡率高的,医疗水平不一定低;反之,医疗水平不一定高。(A)不能支持专家的意见。
9.某餐馆发生了一起谋杀案,经调查:
第一,谋杀或者用的是叉,或者用的是刀,二者必居其一。
第二,谋杀时间或者在午夜十二点,或者在凌晨四点。
第三,谋杀者或者是甲,或者是乙,二者必居其一。
如果以上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1)死者不是甲用叉在午夜十二点谋杀的,因此,死者是乙用小刀在凌晨四点谋杀的。
(2)死者是甲用叉在凌晨四点谋杀的,因此,死者不是乙用叉在凌晨四点谋杀的。
(3)谋杀的时间是午夜十二点,但不是甲用叉子谋杀的,因此,一定是乙用刀子谋杀的。
(A)仅(1)。
(B)仅(2)。
(C)仅(3)。
(D)(1)(2)(3)。
(E)(2)和(3)。
答案是(B)。
【分析】
(1)不一定是真的,因为死者不是甲用叉在午夜十二点谋杀的,完全可能是甲用小刀在凌晨四点谋杀的,等等。
(3)不一定是真的,因为死者不是甲在午夜十二点用叉子谋杀的,完全可能是甲在午夜十二点用刀子谋杀的。
(2) 一定是真的。
10.如果赵川参加宴会,那么钱华、孙旭和李元将一起参加宴会。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是真的?
(A)如果赵川没参加宴会,那么钱、孙、李二人中至少有一人没参加宴会。
(B)如果赵川役参加宴会,那么钱、孙、李三人都没参加宴会。
(C)如果钱。孙。李都参加了宴会,那么赵参加宴会。
(D)如果李元没参加宴会,那么钱华和孙旭不会都参加宴会。
(E)如果孙旭役参加宴会,那么赵川和李元不会都参加宴会。
答案是(E)。
【分析】
令P、Q 表示任意的断定,“如果P,那么Q”的意思是:
如果P 是真的,则Q 是真的;
如果P 是假的,则Q 可能真也可能假,即不确定;
如果Q 是假的,则P 是假的;
如果Q 是真的,则P 可能真也可能假,即不确定。
(A)和(B)不是真的。因为根据题干,如果赵川没参加宴会,则钱华、孙旭和李元参加宴会的情况是不确定的。
(C)不是真的。因为如果钱、孙、李都参加了宴会,那么赵是否参加宴会是不确定的。
(D)显然不是真的。
(E)是真的。因为如果孙旭役参加宴会,说明钱华。孙旭和李元没有一起参加宴会。则可推出赵川没有参加宴会,即赵川和李元没有都参加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