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首页企业系统我的无忧
无忧服务:
兼职活动培训
娱乐交友:
交友社区资讯
全职实习:
实习暑假寒假
微信号:school51
扫一下,立即关注
加关注
在线支付,立省10元
下载新版APP
===大学生成长生活平台===

2011年在职MPA语文选择专项练习及答案005-成人高考-

2012-12-26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313

  1.下列对“公告”文体特点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 
  A.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B.文字要求简短、准确。 
  C.语气要求庄重、平和。 
  D.行文要求细致、周到。 
  2.下列对“通告”文体特点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应当遵守的事项。 
  B.告知的范围比公告宽泛。 
  C.通告发布机关的级别一般比公告发布者低。 
  D.通告的文字具有强制力和严肃性。 
  3.下列根据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函”的说明中,错误的一项是: 
  A.适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 
  B.用于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C.也用于向有关主管部门的请求和批准。 
  D.函是公文中最为灵活的一个文种。 
  4.下列术语解释中错误的一项是: 
  A.“会商”指若干单位见面协商。 
  B.“审核”又称送审,指送领导审查。 
  C.“签发”指文件经领导人核准签字发出。 
  D.“注发”同签发。 
  5.禁止在主送某机关的同时抄送发文单位下级机关的文件是: 
  A.主送给某下级有关单位的政策性批复。 
  B.主送给平级机关的商洽性函件。 
  C.主送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指示的文件。 
  D.主送给上级机关的报告性文件。 
  6.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有歧义的是: 
  A.当面不说背后乱说是自由主义的表现。 
  B.小张调到报社工作才三天,许多人还不认得。 
  C.谁也不会否认,发展国民经济需要教育。 
  D.在工地上,马达轰鸣,人来人往,到处是繁忙的景象。 
  7.将一组词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即使是一个最简单、最平常的句子,由于语境不同,也会表达不同的意思。比如“你怎么啦”这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示________,也可以表示_________,也可以表示_______,还可以表示_______.离开语境,是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意义的。 
  A.怀疑 焦急 紧张 激动 
  B.担心 沮丧 害羞 失望 
  C.不解 惊奇 关切 责备 
  D.询问 痛苦 惊惶 喜悦 
  8.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煤炭、石油、钢铁等是发展工业所必须的原料。 
  B.随地吐痰不文明,是一种违犯社会公德的行为。 
  C.有的城市缺乏统一规划,经营出租汽车的单位太多,以致供过于求。 
  D.他是梨园世家出生,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9.下列各项中对修辞手法所作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这里运用了比拟的手法。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运用了双关的手法。 
  D.“突然,从海底传来一声轰响,右前方的海面上冲起几十米高的水柱,像宝塔一样兀立在海面上。”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10.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都正确的一组是: 
  A.《老残游记》——刘鹗——明代 《奥赛罗》——莎士比亚——英国 
  B.《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西班牙 
  C.《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红与黑》——莫泊桑——法国 
  D.《琵琶行》——白居易——唐代 《茶花女》——大仲马——法国
  参考答案:
  1.D 该题涉及“公告”的特点。A项涉及公告的内容;B项涉及公告的文字要求;C项涉及公告的语气要求。因此,错误的一项是D.
  2.B 该题涉及“通告”的特点。A项涉及通告的内容; C项涉及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D项涉及通告的文字要求。因此,错误的一项是B.
  3.C 该题涉及“函”的特点。A项涉及函的使用范围;B项涉及函的功用;D项涉及函的特点。因此,错误的一项是C.函不能用于请求批准,请求批准用“请示”。
  4.D 该题涉及公文由送审到注发诸环节的术语含义。A会商→B送审(审核)→C签发→D注发,可见“注发”与“签发”不是一个概念,错误的一项是D.
  5.C 该题涉及公文行文规则。A项与题干矛盾;B项既为商洽性函件,何必抄送下级机关;D项既为给上级机关的文件,何必抄送下级机关;公文行文规则中有一条规定,即主送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批示的文件,禁止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因此答案是C.
  6.B B句既可以理解为“小张还不认得许多人”,也可以理解为“许多人还不认识小张”。
  7.C “你怎么啦”一般不用于表示“激动”(A)、“害羞”(B)、“喜悦”(D)等。
  8.C A应为“必需”。B应为“违反”。D应为“出身”。
  9.D D“像宝塔一样……”,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10.B A“刘鹗”是“清代”作家。C《红与黑》的作者是司汤达。D《茶花女》的作者是小仲马。 

  热点关注:

  2011年在职MPA语文选择专项练习及答案汇总

  2011年在职MPA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在职MPA公共管理知识辅导资料汇总

  2011年在职公共管理硕士报考必读:报名时间、入口、考试时间、考试大纲

  2009年-2010年在职公共管理硕士真题及参考答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指南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 会员注册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