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中国历史精编模拟测试(一) _ 中考 _ 考试大
1.“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大自然的规则。人类总是在不断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发展前行。下列生活技术中,明显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的是( )
A.制造工具 B.使用火 C.缝制衣服 D.种植作物
2.距今约五六千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3.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就是指被称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他是( )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秦始皇
4.传说时代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与群众同甘共苦,治理洪水的英雄是( )
A.尧 B.舜 C.禹 D.启
5.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名称和建立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朝、禹 B.夏朝、启 C.商朝、汤 D.商朝、武王
6.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开始于( )
A.尧传位给舜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位给启 D.商汤灭夏
7、西周时,周王通过( )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8.《论语》记载“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中所指春秋时第一位霸主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9.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10.公元前260年,秦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坑杀赵军士卒40多万人,从此,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攻势。这场战争是( )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
11.秦王赢政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天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20年
12.下列货币中,哪一种是秦朝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 )
A B C D
1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
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刘秀 D.曹操
14.观察下图路线,这条骆驼商队经过的通道最早开通于我国哪一朝代(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15.杜甫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所说的政治家是( )
A.曹操 B.诸葛亮 C.刘备 D.孙权
16.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最重要作用的一次著名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开发,其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江南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
B、北方人迁移到江南,带去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C、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D、江南地区具备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
18.在古代史上提倡使用汉语,穿汉服,用汉姓等措施的一次著名改革是( )
A.商汤改革 B.管仲改革 C.商鞅变法 D.孝文帝改革
19.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下列朝代属于统一的王朝有( )
①秦 ②西汉 ③东汉 ④西晋 ⑤东晋 ⑥北魏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
20.最能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历史特点的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诸侯纷争与社会变革
C.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D.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1.识图题
观察下图,提取下列历史信息:
①下图反映的朝代是
它的都城是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西起 ,东至 。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北方 族的南侵。
③图中告诉我们,该朝代在地方实行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制度是 。
22.历史典故对对碰
你知道吗?你们在幼儿时或小学里听说过许多美好动听的成语、典故,其实有很多都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出现过。留心收集,或许对你有用。请将下列成语典故按不同时期归类。将序号填入相应横线上。
⑴钻木取火 ⑵“三过家门而不入” ⑶围魏救赵 ⑷约法三章
⑸四面楚歌 ⑹朝秦暮楚 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⑻退避三舍
⑼破釜沉舟 ⑽卧薪尝胆 ⑾三顾茅庐 ⑿草木皆兵 ⒀闻鸡起舞
⒁纸上谈兵 ⒂鸿门宴 ⒃揭竿斩木 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⒅投笔从戎 ⒆七擒孟获 ⒇火烧连营
A:远古时期
B:夏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3.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中国朝代歌节选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 ……
读上述“朝代歌”,回答:
①请用简要语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社会特点。
②说出歌中包含的统一封建王朝的名称。
③选择这一历史时期你最崇拜的一位历史人物,并简述他的主要事迹。
材料二
秦国是战国后期的一个东方强国。秦军向东进攻,赵王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秦军不断挑战,廉颇坚守不出,双方长期相持。秦军散布廉颇要降秦的谣言,赵王果然上当,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只会说空话,没有实战经验,轻敌出击。结果,秦将白起设伏兵把赵军围困起来,截断赵军粮道。赵军被围困46天,粮尽援绝,拼死突围。结果,赵括被射死,赵军向秦军投降。
请回答:④上述材料中关于赵括的一个成语典故是什么?什么意思?
⑤此战役中,廉颇坚守不出,赵括则轻敌出击,简要分析他们各自的作战想法。
⑥这则故事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发意义?
24.简答题
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这种事例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比比皆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从中国古代史中任选一方面,举例说明你的道理。
1、B 2、 C 3、A 4、5、C 6、B 7、C 8、B 9、A 10、B 11、C 12、B 13、D 14、A 15、B 16、B 17、D 18、D 19、D 20、D
非选择题:21:秦朝、咸阳,陇西、辽东,匈奴;郡县制 22:A远古时期:⑴⑵ B夏商周时期:⑶⑹⑺⑻⑽⒁ C秦汉时期: ⑷⑸⑼⒂⒃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⑾⑿⒀⒄⒅⒆⒇23:①战争频繁,社会动乱。②统一的封建王朝有秦朝、西汉、东汉、西晋。③历史人物很多,帝王、杰出人物等,学生可任选其一,简要介绍其主要事迹即可。④纸上谈兵,指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发空议论。⑤廉颇:敌强我弱,不能轻敌;赵括:自以为兵力强大,敌人不堪一击。⑥启发:任何事情都要注重实际情况,凡事要认真分析,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24:同意。其理由可任选一角度简要论述即可。如夏亡商兴、商亡东周兴盛、秦亡汉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