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06年普通高校高三历史招生模拟考试卷二(二模
广东省汕头市2006年普通高校高三历史招生模拟考试卷二(二模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一个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侯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2.“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吕后)时……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这表明汉初实行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守内虚外 C.轻徭薄赋 D.重农抑商
3.“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唐朝出现这种外贸盛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造船和航海技术先进 B.海上“丝绸之路”畅通
C.商业发达经济繁荣 D.统治者重视对外贸易
4.明清时期较多地方出现了“视田如陷阱,富者缩资以趋末(工商业)”情形,这说明了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政府推行重商政策
C.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5.“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烟草传入中国后的盛况
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6.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各种企业和新式学堂吸收了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⑦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③日本明治维新的成果④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甲午)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恩格斯所说的“革命化”是指
A.中国出现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民族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C.发生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
D.列强输出资本把中国进一步拉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这句名言最有可能出自谁之口
A.① B.② C.③ D.④
9.当今我们主要应该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的精髓是
A.民族复兴 B.反帝爱国 C.暴力革命 D.实业救国
10.人们这样评价一份杂志:“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该杂志是
A.《新青年》 B.《时务报> c.《国闻报》 D.《劳动界》
11.“中山舰事件”和皖南事变的相同点是①导致国共关系破裂 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③不同程度破坏了统一战线④通过军事或强制手段实现政治目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号称“六朝古都”的南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没有成为下列哪股政治力量活动的中心
A.帝国主义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官僚资产阶级
13.淞沪会战最重要的意义是
A.避免了上海的迅速沦陷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c.客观上为中共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D.表明了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
14.下边是一张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五人的合影,这张照片最有可能摄于
A.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时期 B.抗日战争反攻时期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期 D.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时期
15.列宁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我国建国初期符合这一观点的举措是
A.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B.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C.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D.超额完成“一五”计划
16.下列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B.总路线与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反右倾”斗争 D.‘?反右倾”斗争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17.“这一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由于毛泽东在实际上没有解决,所以导致了‘文革’的十年浩劫。”你推断邓小平所说的“问题”是指
A.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B.毛泽东错误的思想和领导作风
C.对毛泽东疯狂的个人崇拜 D.不够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18.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时期有 。
A.太平天国运动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与改革开放时期
C.国民经济恢复与人民公社化时期 D.太平天国运动与人民公社化时期
19.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实际上反映了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 。
C.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宗教束缚的思想 D.资产阶级追求幸福生活的思想
20.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扫除国内封建势力的阻碍 B.立法保护革命成果
C.排除外国势力的干涉 D.推动正在进行的工业革命
21.“17世纪把上帝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牛顿”,那么19世纪把上帝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A.达尔文 B.哈维 C.巴斯德 D.爱因斯坦
22.“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
A.国际社会要求恢复世界和平 B.一战后重新建立的世界秩序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D.帝国主义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3.有史学家这样评论:“(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遇。”该句中“机遇”应指
A.各国更多运用科技成就。发展经济
B.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C.法西斯势力乘机上台.企图称霸世界
D.迫使各国政府进行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2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曾经两次与中国一起发表重要宣言或公告,这说明当时
A.中国与美国取得了相等的国际地位 B.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开始转变
C.日本是中美两国的共同敌人 D.美国为中国领土完整而对日作战
25.下列不属于当今印度发展中主要问题的是
A。人口膨胀 B.环境恶化 C.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 D.科技力量弱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9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前后,布衣毕升创造了胶泥活字排印法……15世纪中叶,德国谷登堡才采用活字印圣经……郭守敬等人参照前代历法,运用数学新成就,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修成新历,忽必烈赐名《授时历》,当年颁行天下。现在国际通用公历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于1582年颁行……。
——徐耀耀、徐高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欧洲在16世纪以后诞生出了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的现代科学,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被人们称作“李约瑟问题”。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1662年,英国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成立“促进自然知识的伦敦皇家学会”。皇家学会的成员们已意识到在技师与科学家之间进行合作的好处,鼓励并协调全国各专业的成果,以搜集可能促进科学知识的各种资料……。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牛顿将这一思想发展成为万有引力定律,他在其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用大量数据论证了这一定律……。这样,拉瓦锡使化学先前的所有混乱现象变为一条元素结合定律。他在自己于1789年出版的教科书《化学大纲》中,提供了至今仍被使用的全新的术语……。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的科技特点并简析其主要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明清时出现“李约瑟问题”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17—18世纪西方科技的特点。(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左边所示之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材料二:上图右边人物说:“……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三:“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求大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林尚书”指谁?(1分)列举一件大事说明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分)
(2)材料一、二、三、四的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3)材料三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2分)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有什么进步?(2分)
(4)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1分)它和材料三中的哪—句意思相同?(1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20世纪英国圈地概况表
年份 1709—1760年 1761—1796年 1797—1920年
发布圈地法令 242项 1482项 1727项
圈占农民土地 31万英亩 共318万英亩
材料二:1793年6月16日法令允许按人口平均分配市镇土地,使居民都能得到一块土地……6月3日法律虽然同意穷人可购买二十至五十公亩土地,地价分多年付清……
——Gi勒菲弗尔《法国革命史》
材料三:自亨利七世(1485一1509年在位)以来,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这1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从这一点看,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
请回答:
(1)你怎样评价材料一中被称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怎样处理土地问题的?(4分)
(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英国算是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3分)
(4)根据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农业发展的不同影响。(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1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3分,共36分)
29.下面两幅图所反映的朝代的对外政策分别是什么?分析这两种政策形成的原因和影响。(11分)
30、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过哪些政权建设的主张与实践?(6分)建国后到“文革”前中基又在经济建设方面有过哪些重要探索?(6分)
31.概述20世纪60—90年代亚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6分)简析这一时期影响亚洲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的国际因素。(7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题号 l 2 3 4 5 6 7 8 9 lO ll 12 13
答案 B D C C C A D D A A B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l 22 23 24 25
答案 D B B D A C B A C D L C 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_’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计39分。
26.答案要点:(共14分)
(1)特点:宋元科技高度繁荣;领先世界。(2分)主要原因:宋元经济繁荣;继承隋唐文化。(4分)
(2)原因:①高度发达的农耕经济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内在动力;②专制集权统治严重束缚科技发展;③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同西方缺乏双向交流;④古代中国主流文化重人文、轻技术的传统不利于科技发展;⑤重农抑商传统政策的阻碍;⑥中国传统科技结构自身缺陷的制约,过分强调实用性,缺乏理论性。(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考生只要能答出任意4点,即可得满分4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3)特点:西欧出现自然科学学会,科学家与技师合作;(2分)建立了现代物理、化学等学科体系。(2分,其它相近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7.答案要点:(共12分)
(1)林则徐;(1分)虎门销烟。(1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材料三: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四:变法图存。(4分)
(3)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2分)由单纯学习外国先进的制造技艺。发展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2分)
(4)实行君主立宪制。(1分)“君民共主”。(1分)
28.答案要点:(共13分)
(1)评价:圈地运动手段野蛮,使大量农民破产;但它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客观进步作用。(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但须从两方面回答。)
(2)英国通过大规模圈地运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获得大量土地;(2分)法国把土地分成小块,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农民。(2分)
(3)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比较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农经济,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因此英国要算当时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3分)
(4)英国农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2分)法国农业长期落后和农村市场的狭窄,影响了工业革命的顺利发展。(2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1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3,分,共计36分。)
29.答案要点:(共11分)
(1)唐朝实行对外开放,兼容并蓄的政策。(1分)原因:经济繁荣;国家统一安定;统治者重视对外交往;文化先进;(2分,任答两项即可)影响:传播了盛唐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吸收外来文明,丰富了唐朝百姓的生活。(2分)
(2)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分)原因:受到西方国家侵扰;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未跟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闭目塞听。(3分)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是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祸根。(2分)
30.答案要点:(共12分)
(1)政权主张与实践: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政权;②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③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④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时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主张。(每小点1.5分,共6分。)
(2)经济探索:①建国后采取没收官僚资本等一系列措施恢复国民经济;(1分)②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1分)③中共八大制定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1分)④1958年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开展“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分)⑤1960年党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分)
31.答案要点:(共13分)
(1)特点:走独立自主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2分)各地经济发展速度、水平很不平衡;(2分)各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模式。(2分)
(2)有利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发展,有利于亚洲国家吸纳新技术;(1分)西方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亚洲国家可以利用劳动力优势发展经济,积累资金。(2分)
(3)不利因素:美苏争霸。亚洲处于不稳定状态,影响经济交流与发展;(2分)亚洲长期受西方侵略。经济基础薄弱,国际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