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首页企业系统我的无忧
无忧服务:
兼职活动培训
娱乐交友:
交友社区资讯
全职实习:
实习暑假寒假
微信号:school51
扫一下,立即关注
加关注
在线支付,立省10元
下载新版APP
===大学生成长生活平台===

江苏省苏州市2006届高三历史教学调研测试卷

2012-12-27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34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佛教宣扬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以下有关佛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此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内地
B.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迅速传播,带来的危害之一是寺院经济的过度发展
C.齐梁之际范缜著《神灭论》从理论上反佛,根本原因是佛教是外来宗教
D.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都灭佛,说明佛教教义已不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2.唐朝的两税法同以往的税制相比,最主要的变化在于
   A.地租形态的变化   B.税收种类的增多   C.征税标准的转变   D.征税手段的变化
3.南宋初期林升的一首诗《题临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创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A.称颂南宋都城杭州的繁华               B.描绘西湖景色的秀丽迷人
C.揭露统治者的腐朽和苟且偷安           D.反映人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4.南海诸岛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在元朝时称为:
   A.小琉球           B.万里石塘          C.流求            D.万里长沙
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②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③蒙古分裂为漠北、漠南、漠西三部④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6.从太平天国的反封建反侵略到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反映出
   A.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渐趋衰弱
B.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演变为最主要矛盾
C.小农经济决定农民阶级易受封建统治者蒙蔽
D.农民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具反抗性
7.下列哪项最能说明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A.举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B.变革清政府中央机构
C.建立近代化海军                       D.创办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8.《资政新篇》、戊戌变法法令、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法令在经济措施上相近的一项是
   A.废除苛捐杂税                          B.设立银行
C.实行保险事业                          D.奖励和保护工商业
9.20世纪初,民主革命取代维新变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是因为①戊戌变法失败②《辛丑条约》的签订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④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17世纪上半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自相矛盾的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功,陈独秀偏激
11.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主要目的是
A.激励抗战军民,推动形势好转       B.进行战略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C.粉碎日本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D.破坏交通线,为反攻创造条件
12.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结果是
A.为淮海战役作准备                 B.收复延安等失地
C.对南京和武汉造成直接威胁         D.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13.2005年4月26—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国共两党跨越56年的鸿沟,再度携手。回眸历史,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基础是
    A.抗击日本侵略者  t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抗击美国侵略者                   D.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14.新中国建立后,下列哪一措施使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了主体地位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对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C.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       D.进行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
15.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下列诗词反映的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②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③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16.中共十四大相对于十三大的一个重大突破是
    A.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B.强调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C.明确要求全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继续保持党的优良传统
D.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7.对新航路开辟起决定作用的是
A.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B.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18.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下列对人文主义思潮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是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发展
C.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世界观  D.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理论基础
19.法国制宪会议的《八月法令》中规定:“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这一规定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
    A.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仅维护大资产阶级利益
C.否定特权x等级的特权                    D.标志资产阶级统治在法国确立
20.美国独立战争与18世纪末19世纪早期的拉美独立运动爆发的共同原因是①殖民地经济的发展②民主意识觉醒③启蒙思想的传播④殖民力量的削弱⑤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欧洲封建势力的扫荡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21.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德、日两国经济发展速度都很快,其共同的原因在于
A.都得到大量的外国投资         B.都得到大量的战争赔款
C.都得到许多海外殖民地         D.都得到大量的海外移民
22.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冷战”对峙的原因包括
①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 ②美苏军事形势形成制衡
③社会制度不同和国家利益冲突 ④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2005年7月26日至8月7日,朝核第四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中国为促成六方会谈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
    A.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C.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D.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24.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是指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C.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确立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5.下列关于20世纪后半期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各国走上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之路,但经济发展速度很不平衡
B.印度推行国营经济私有化的政策,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C.七八十年代新加坡和韩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D.西亚各国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方式存在很大差别

第Ⅱ卷(非选择题  7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计37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以卫鞅(商鞅)为左庶长,卒定(第一次)变法下令。令民为什伍(编制户口,五家为伍,两伍为什),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一户有两个以上儿子到能立户年龄而不分家的),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全家没有官家奴婢)。
                                           ——《史记》卷68《商君鞅列传》
    材料二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一)年,秦之民国都言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的两个老师唆使)太子犯法,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头,乡邑大治。
                                             ——《史记》卷68《商君鞅列传》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史记》卷87《李斯列传》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成效,指出变法见效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6分)
     (2)从材料中可看出商鞅变法为后来秦灭六国奠定了什么基础?(2分)
    (3)商鞅变法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措施有哪些?(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年—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
年份 出口 进口 出超(+)或入超(-)
1913 3 384 088 11 090 775 -7 706 687
1918 10 080 756 947 420 +9 133 336
1922 6 632 290 18 059 756 -11 427 466
材料二  1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行之愈远,则商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另一资本家又写道:“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纲》
请回答:
(1)透过材料一数值的变化,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态势的原因。(7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不要摘抄原文)。(4分)
(3)从上述材料你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亦为联的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二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正式宣布日本军国主义者无条件投降。以后每年的这一天或其前后,总会有些不甘心失败的军国主义残余分子及日本右翼势力,要在东京的靖国神社前进行一番祭祀表演……靖国神社里面不仅陈列着众多侵略者的的牌位和山本五十六大将等人的遗像,而且在其“宝物遗品馆”内还保存有写着“武运长久”字样的太阳旗,天皇命令日军侵占上海的诏书,日军用过的军服、武器、军旗,及日军在作战中“玉碎”的图片资料等物。日本于“二战”中战败宣告投降后,靖国神社虽脱离政府管辖而成为了宗教法人,但它仍与日本皇族保持着密切的暧昧关系。日本右翼势力继1958年将“二战”中已死的乙、丙级战犯入祀靖国神社后,又于1978年秘密地将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决的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及在关押期间病死的另7名甲级战犯,也入祀靖国神社。由前述可知,东京靖国神社是日本政府专门悼祭侵略者亡灵的地方。它不仅含有宗教性,而且更具有政治性——是日本政府颂扬其过去侵略行径和鼓吹对外侵略有理的陈列馆。也就是说,靖国神社问题不仅仅是个宗教问题,而且更涉及到日本政府应如何对待以往的侵略历史及其战争犯罪的政治问题。日本政要膜拜靖国神社,就是在继续宣扬其对外侵略的丑恶史。
                                         ——周兴樑《靖国神社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
    请回答:
   (1)天皇诏书是如何推卸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责的?它所认为的停战理由是什么?(4分)
   (2)你认为战后五十多年,日本仍存在否认战争罪行的不可思议的事实,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所学课文内容予以说明。(4分)
   (3)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为何都强烈反对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0分,第30题14分,第31题14分,共计38分。
29.明清时期的手工业与隋唐时期的手工业相比有哪些相同特点?又有哪些明显的不同之
处?(10分)
30.1956—197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时期,分别概括指出其中有利于前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因素和导致后十年“文革”发生发展的国内外因素。(8分)“文革”结束后,经过两年徘徊前进,中共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的哪些决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6分)
31.结合史实分别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此,你有何认识?(14分)


 
参考答案
一、
1.B 2.C 3.C 4.B 5.C 6.B 7.D 8.D 9.C 10.B 11.A 12.C 13.A 14.D 15.B 16.D 17.C 18.C
19.C 20.A 21.B 22.A 23.C 24.A 25.B
二、
26.(1)成效:百姓富足,国家富强;民风朴实,治安良好;军力强盛,威震诸侯。
        原因:言而有信,说一不二:重视生产,奖励耕战;依法治国,执法如山(意思相近即可)
   (2)经济基础、军事t基础
   (3)严刑峻法(或答“连坐”);重农抑商;(如答文化高压政策也可得分,总分不超过4分)
27.(1)发展态势: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迅速,一战后又衰落。
         原因:一战中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高额利润的刺激及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一战后帝国主义又卷土重来。
   (2)关卡林立,税收沉重;外资企业凭借不平等条约获得特权,又具备在资金、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竞争优势。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x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中国要想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8.(1)认为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自己的生存和东亚的安定,并非为了侵犯他国主权和领土;
停战的理由是为了保全日本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为了人类文明不被破坏。
   (2)深刻历史原因:天皇停战诏书及历届日本政府对本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缺乏真正的反省和正确的认识;“二战”结束,日本投降,美国占领日本,它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对许多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并设法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这就使日本军国主义未能得到清算,阴魂不散。
   (3)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深受日本侵略之害;靖国神社是日本政府颂扬其过去侵略行径和鼓吹对外侵略有理的陈列馆;日本政要对靖国神社顶礼膜拜,就是在继续宣扬其对外侵略的丑恶史;为侵略战争开脱,企图重温军国主义旧梦。
三、
29.相同特点:①生产规模大,产量多;②分工细密;③生产技艺高。
不同之处:①出现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手工业行业;②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30.(1)有利于前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因素: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或写“一五计划完成”、“全国一届人大”……)②八大的正确决策;③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④经济方面对“左”倾错误的一定程度上的纠正(或写“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
   (2)导致后十年“文革”发生发展的国内外因素:①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不断发展;②党内民主遭破坏,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严重;③反革命集团的利用(推波助澜);④周边国际局势紧张,对世界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3)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决定拨乱反正。
31.(1)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战前: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②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③侵略扩张,殖民掠夺。
        二战后:①各国纷纷实行改革,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③推行社会福利政策;④美国的扶持、援助政策。
   (2)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改革是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手段之一。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指南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 会员注册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