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绝密卷江苏名师陈林
中国古代历史绝密卷江苏名师陈林
测试卷素材
第I卷(选择题 共75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诸侯争霸、分封制遭到破坏 B、按军功赐田授爵,废除奴隶特权
C、新的赋税制度动摇奴隶制基础 D、铁农具导致私田大量开垦
【答案】A
【解析】本题是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学生看懂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就可以做出选择。题干中的两句话反映的是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的遭破坏。因此正确答案是A
2.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下图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一项措施,其最直接作用是
A.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发展
B.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
C.遭到了奴隶主贵族的强烈反对
D.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答案】D
【解析】按照图可以推断出,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私田属于开垦的人所有,即实行土地私有制。
3.据报道,2006年我国西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自古以来教育是人民特别关注的问题。曲阜市世界遗产监测办公室副主任刘海霞说: “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孔子思想实在是博大精深。”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孔子.的思想。本题是否定型选择题,所选答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不是“孔子思想”,二、不是其“精华内容”。四个备选项均是孔子思想,C项叙述体现其维护奴隶主统治,强调等级制度.因此不是孔子思想的精华。
4、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表明了统治阶级
A、打击或扶植儒家势力 B、为选拔封建知识分子扫除障碍
C、打击思想领域的敌对势力 D、在思想领域加强封建专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焚书坑儒”是秦始皇运用法家思想,防止旧势力复辟,加强思想控制,建立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为了适应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而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这一思想,这里所提倡的儒学本身广泛吸收了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故无论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还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加强对思想的控制,以服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因此正确答案选D项。
5.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观察右图,关于秦朝—明朝万里长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
B. 隔断了长城南北的民族交流
C. 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关系的见证
D. 大致是历史上农牧两种生产的分界线
6、下列关于郡县制评价,正确的是
① 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③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分封制、郡县制这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评价的能力。我国古代的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受封的诸侯国在政治上、经济上乃至军事上都有较大的独立性,并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中央对其基本无法控制,而郡县制是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废除分封制的前提下实行的一项地方行政制度,郡县的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命,这有利于中央集权,所以郡县制不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故可排除①;秦二世短暂而亡的重要原因是秦朝的暴政,而并非是废分封,立郡县,所以可以排除②;分封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而郡县制是我封建社会时期一项有利于中央集权的一项地方行政制度,所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故③应选择;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④应选择。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择D
7、秦王赢政统一的客观条件有
①改革彻底、实力雄厚 ②拥有富饶的关中、岷江流域
③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 ④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学生对秦王赢政统一的客观条件进行分析判断,这要求学生首先明确“客观条件是除自身之外的条件或因素”,据以上分析可知④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是属于主观条件,故正确答案应选择B
8、查找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可查阅的史学著作有
① 《春秋》 ② 《史记》 ③ 《汉书》 ④ 《乐府诗》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准确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备选项记载的史事和时间的范围,《春秋》是一部以鲁国为主的编年体史书,故从中无法查阅到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可排除①;《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以人物传记为主,编年记事为辅,叙述了黄帝至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显然可查找到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应选择②;《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写出的中国第一部断代史著作,它是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故可查找到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应选择③;《乐府诗》即“乐府”是汉武帝时期由政府掌管音乐歌舞的机构,乐府采集民间诗歌编选配乐而成诗集,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虽然能够涉及到了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生活,但它不是史学著作,故不选④。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择B
9、“汉承秦制”主要体现不包括
A、中央机构的建制 B、地方行政区划
C、官吏的控制和管理 D、严刑峻法统治人民
【答案】D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朝的政治经济制度特点的掌握。分析本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明确西汉前期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从而施政思想是采纳儒、道、墨三家的思想。儒家主张施行“仁政”、“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等;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墨家主张“兼爱”即爱一切人。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D项“严刑峻法统治人民”不是汉制的特点。另一方面,教材上明确表述了:两汉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但是,汉朝是在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秦朝的制度又有所损益变化,可见,这也可以判断D项不是汉制的特点。故正确答案选D
10、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农作物引进新品种并广泛种植 B、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C、南方经济发展超越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历史事实归纳历史特征(特点)的能力。本题既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同时也要求学生全面把握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演变的情况。“农作物引进新品种并广泛种植”应出现在明清时期,故应排除A;我国古代南方经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迅速开发,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五代时,全国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了南方,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因此排除C项;“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显然不符合史实。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择B
11、《敕勒歌》唱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这反映了
① 当时鲜卑族人民的游牧生活 ② 北朝民歌慷慨激昂的风格
③ 当时内蒙古草原地广人稀草丰畜少 ④ 当时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良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型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做此类选择题能够掌握一定的技巧。《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的一种新的乐府诗即民歌,是一首慷慨激昂的牧歌,随着此时时期的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我国北方地区牧业得到迅速发展,《敕勒歌》正反映了这一草原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从题干中所列的四种景象中,很明显“当时内蒙古草原地广人稀草丰畜少”与民歌中所反映的景象完全相反,故可排除③,四个被选项中有三个中有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择C
12、佛教在封建社会不能占统治地位的原因是( )
A、佛教得不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B、反佛斗争的影响
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稳固 D、其他宗教教派的抵制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儒家思想是我国两千多年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虽然佛教传到我国以后,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并广泛传播,但是佛教的盛行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寺院经济严重地影响了官方利益,所以遭到了统治者的反对,如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从加强统治出发,曾先后两次灭佛。由此可见,佛教在我国封建社会不能占统治地位的原因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稳固。正确答案选择C
13、隋朝统一全国的必然性是
① 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隋文帝的决策的正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只要学生明确历史必然性是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在的固有的、必然的联系而非主观因素就比较容易做出选择判断。 “人民渴望统一”是历史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社会现象要求统一以适应于它的需要;“江南经济发展”使南北经济更进一步趋于平衡,为统一提供了经济基础,同时也提出了统一的要求;以上三项符合题意要求,而“隋文帝的决策的正确”是属于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主观方面的因素,故应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选择A
14.中国古代第一次将人力解放出来的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是 。
【答案】 A
【解析】春秋时出现的牛耕,大大解放了人力,提高了生产速度与效率。
15、毛泽东说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①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②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
③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限制佛教势力的发展 ⑤实行募兵制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①③④⑤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即史论结合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关于唐玄宗前期的统一的有关史实分布在隋唐时期的各章节中,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能够梳理整理知识的能力,并从这些知识中提取能说明“唐玄宗会做皇帝”这一观点有关知识加以说明。从题干中所列的史实都是与唐玄宗有关的,但既有唐玄宗统治前期的也有统治后期的,五个史实中很容易看出其中的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是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史实,故可排除②,其他都统治前期的史实,因此应选择D。
16、唐太宗与汉武帝相比,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的不同点是
A、发展正义的反击战争 B、加强行政管理
C、注重经济交往 D、实行册封制度
【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一道比较式选择题,要求比较唐太宗和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的不同点。通过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分析选项可知:A项是二人相同之处,汉武帝反击匈奴,唐太宗大败东突厥;B项是相同点,汉武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郡县,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建都督府;C项是相同点;如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唐太宗时唐与回纥的经济文化交流,把生产技术传到吐蕃等;D是不同点。正确答案选择D
17.仔细研读下列图片,结合诗歌作出正确的判断: 换 图
“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大地苍茫如锦绣,宝藏开采待新民。”是指
A.蒙古族为主的内蒙古高原 B.彝族为主的云贵高原
C.回族为主的黄土高原 D.藏族为主的青藏高原
【答案】D
【解析】先从图片中可以判断是唐朝时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再领会诗的意思,从“高空低瞰山成浪,个个峰蒙白玉中”就可以看出是青藏高原,因为只有在青藏高原才会有这样的美景。
18、北宋时期,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其中首要措施是( )
A、削夺大将兵权 B、削弱丞相权力 C、削弱地方的权力 D、扩大科举规模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宋初统治者吸取了唐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加之宋太祖原是禁军大将,通过“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所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首先从削夺大将兵权开始。
19.王安石变法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 )
A.政府财政收入问题 B.大地主的特权问题
C.农业生产发展问题 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内容的再认、再现能力。青苗法就是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偿还,加班费20%的利息;募役法就是政府向不愿服役的人包括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方田均税法就是重新丈量土地,增加国家的田赋收入。它可见这三项措施共同之处都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20、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其中“靖康耻”是指()
A、辽宋订立“澶渊之盟” B、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C、宋高宗解除岳飞兵权 D、宋金议和,南宋向金议和
【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宋灭亡等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 “靖康”是北宋宋钦宗的年号,即1127年,这年金军南下攻破北宋都城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岳飞《满江红》中“靖康耻”就是指这件事。
21、李清照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其真正寓意是 ( )
A.赞叹项羽死的悲壮 B.对项羽之死表示同情
C、借赞美项羽来嘲讽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自保的行为
D、借赞美项羽来劝说南宋统治者重用“人杰“奇材”
【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以及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金军南下,她离开故土,流落到南方,她非常怀念中原。而当时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所以李清照对此不满,借赞美项羽来嘲讽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自保的行为。
22、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着棉袄,吃着烤熟的甘薯,在露天剧场欣赏戏剧《窦娥冤》,这位农民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在 ( ) A、北宋 B.元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D
【解析】此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特征的能力。农民穿着棉袄说明棉花的种植相当普遍了,棉花的普遍种植是在明朝,“吃着烤熟的甘薯”也说明他生活在明朝,因为甘薯是明代从外国引进的,《窦娥冤》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作品。故正确的答案为D
23.【原创题】明清时期,中央政权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其主要目的在于( )
A.促进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 B.改变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
C.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剥夺土司对当地的管理权
【答案】C
【解析】原创题。“改土归流”是《中国古代史》教材新增加的主干知识,这一政策实质上是把中央集权制度推广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对中央政权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现实的借鉴意义。A、B两项是“改土归流”政策产生的客观影响,C项是“改土归流”的主观目的,D项是其目的之一。从四项选来看,C项最为重要。故选C。
24.“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开始于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年间
【答案】B
【解析】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直接促进了人口增长(推行摊丁入亩的是雍正帝)。
25、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答案】A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政治、经济有关再认、再现和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力及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要 良经济具有保守和落后的特点,政治上的封建性是和自然经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同时也不能产生发展经济的动力和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75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0 分,共38分。
26、(10分)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起了重要的作用。自从明朝以后,儒家思想逐渐僵化保守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请回答:
(1)“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2分)
(2) 唐朝初期,统治者运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2分)
(3) 李贽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
(4) 中国近代经济、政治的发展对儒家传统思想产生了影响和冲击,对此,洋务派和维新派分别采取了什么态度? (2分) 这种态度对他们的政治改革主张有何影响?(2分)
26、【参考答案】
(1)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历史封建统治者注重“三孔”的修建和保护等。
(2) 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采用儒家思想,调整统治。如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制,通过完善科举制选拔人才,任用贤能。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安定,国力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2分)
(3) 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随着封建制度衰落和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2分)
(4) 洋务派极力推崇儒家思想,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维新派主张改造、利用儒家传统思想,建立君主立宪政体。(4分)
27、材料一: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1)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概括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都反映了哪些现象?(4分)
材料二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五权宪法》)。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无疑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引自《中国古代史资料选辑》
(2)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以及西方人都推崇科举制度的原因是什么?(6分)
(3)1905年,光绪帝下诏宣布取消科举。这标志着持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衰落直至废除的原因。(4分)科举制度的废除对现代选拔制度和教育制度有何启示?(4分)
27、【参考答案】
(1)宋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仍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科举仍然是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为此有些人不择手段。明清科举制度逐渐腐朽,脱离实际。(4分)
(2)科举制度创造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2分)起到了一定的选拔人才的作用,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分)对中华民族、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现代选拔制度奠定了基础。(2分)
(3)废除原因:明清推行“八股取士”,使科举成为愚民政策。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难以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难以选拔实用人才,阻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4分)
启示:明代以前的科举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明清的科举制度则相反。教育和选拔制度应该与时俱进,适时改革,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4分)
【评分说明:学生所作的答案中,有符合题意且言之有理的说法,均酌情给分,但是不超过本得分点。】
【答案解析】【解题方法与技巧】要解答好本组题,解答这一组题时,关键是弄清题目中设置的角度——选官。首先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题目给的四个题都是围绕这一角度进行设计的。
【试题评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材料处理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考制度改革大潮中,人才的选拔关系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生存,从古代的科举制度角度,看今天的人才竞争,可以起到借鉴之功用。我们知道:科举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项伟大贡献,它是人类在公元六世纪时的一项重大政治成果。到目前为止,它仍然得到了包括世界其他国家在内的历史学家的广泛赞许。科举制度也是高考常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几乎每年高考都有考题出现。本道题所选取的材料,比较全面考查了科举制度的前因后果,且图文并茂,衔接恰到好处。题目还与改革、与时俱进等内容相联系,有鲜明的时代性。试题的材料选取也很新颖,是一道颇费心血、独具匠心的原创好题。今年高考试题可能会从“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时期到目前重视“科教兴国”新时期对人才重视方面命题,把握时代发展动向,积极参与世界竞争,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引进优秀人才,从而振兴中华,实现强国之愿望。此题一道难得的历史综合题。
【命题意图】这组题,从中国古代的选人才(官)制度切入,要求考生对科举制度的内涵、外延、兴衰的原因,及其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关系进行辨析。旨在全方位地考查考生对科举制度这一重要历史概念演变的理解,是考查学科内综合能力的一种新尝试。知识依托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沿革。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年间《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略有增加,计共设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巧女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一—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6分)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有关信息说明和论证问题的能力。考生必须审清题目,抓住问题,明确每一个设问的具体含义,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正确地和全面地从给出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如第一个问题“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通过材料可以看到,雍正首先提出人口和土地的矛盾,然后提出“四民”生计都依赖于农业,由此得出结论,农为天下之本,工商
为末,必须保证最大量的人力投入土地,雍正的言论实际上是一个论证过程,论据就是题目要求回答的根据,结论就是他对“农工商关系的看法”。问题(1)并没有要求对材料进行更深的提炼加工,只要读懂雍正的意思,加以概括即可,这就是获取有效信息的典型方法。
问题-(2)的第二设问,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又进一步,要依据已获取的有效信息和学习中掌握的有关知识,认识一些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这通常是材料解析题中处理起来难度较大的部分。处理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理论,紧紧围绕材料,谨慎推论。
[答案]
(1)重本抑末。雍正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强;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2)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说明:主观试题,学生所答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2分,第30题13分,第31题12分,共37分。
29、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因是什么(4分)?试分析其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8分)
【解析】
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因一般首先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的观点进行分析,先进的生产关系会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适合于任何时期的农业乃至其他行业的发展;其次,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前代的农业成就为当代的农业发展会提供好的基础;再次,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来分析,农民的辛勤劳动是任何历史时期的农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原因。关于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可从社会制度变化、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状况以及民族融合等方面分析,按“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别叙述说明。
【参考答案】
基本原因:战国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剥削方式改变,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农民辛勤劳动,并且继承了前代生产发的成就,使战国时期农业有了发展。
(4分)
有利条件:① 区域性统一的出现。经过春秋争霸与兼并战争,诸侯国数量大为减少,出现“战国七雄”,地区性的局部统一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② 各国开展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各国变法运动,不同程度地打击了或者废除了旧制度,调整了生产关系,且各国变法都比较重视发展生产,奖励耕织。③各国统治者都很重视水利事业,尤其是秦国,兴修了都江堰、郑国渠等。④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发展。天文历法、冶铁业方面的成就,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⑤ 农具与耕作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铁制农具更加普遍,牛耕技术进一步推广。⑥ 民族融合加强,各国向周边地区开拓经济,促进了巴、蜀等地农业生产的发展。(6分)
不利条件:战国七雄继续割据混战,而且各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标准不统一,阻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
30、有人说:“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他们的政治主张中,有何矛盾之处?(2分)原因是什么?(2分)他们的政治主张又是对哪些历史现象的反映?(3分)儒法两家后来是怎样统一起来的?(3分)简要分析统一的根源和影响。(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第(l)问“矛盾及原因”,实际上是要求答出儒法两家不同的思想主张.再结合历史背景分析问题的不同立场.即成因。第(2)问的“反映”,实际上是产生儒法不同思想主张的社会背景。第(3)问中的统一过程,只要理清从秦始皇应用法家理论到汉武帝尊儒尚法的变化即可。最后一问“统一的根源和影响,”应从巩固“大一统”需要出发去分析根源.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影响。
【参考答案】
(1)矛盾及成因:①矛盾:儒家主张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实行仁政,放宽刑罚。而法家主张实行法治,要求臣民遵守法律,用严刑峻法来镇压人民反抗。②成因:适应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潮流,在意识形态领域儒法两家分别从各自代表的不同集团利益及各自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提出的。(4分)
(2)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争给人民加重灾难,故儒家提倡仁政;因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兴起,中央集权软弱,导致七国并立,故法家强调要进行政治改革,提倡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3分)
(3)统一过程:秦统一后,运用和发展了韩非的理论,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汉武帝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学,提出了“大一统”思想,用神权来维护君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根本目的上与法家思想主张中“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一致的。(3分)
(4)根源和影响:秦汉时前,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要求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影响:儒法两家统一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为其确立巩固提出了理论依据和思想保证。但后用逐渐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和限制思想科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进步。(3分)
30、概括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并简要说明其对南北朝后期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1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定时期的阶段特征的能力。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特征的归纳应注意的方面:一方面要对此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进行高度概括,不能罗列史实;另一方面要紧密联系这一时期和特点:国家分裂,南北经济发展的差异,民族融合等。回答第二问“对南北朝后期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只要对照第一问的归纳出来的特征进行分析即可做出答案。
【参考答案】
(1) 主要特征:①南方开发,南北方经济的差距缩小。由于大量的北方人口先后南迁,为南方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的开发;②北方经济的破坏和恢复。北方地区的经济经历了东汉末年和十六国时期两次大破坏,曹魏政权的重农政策和北魏均田制对恢复北方经济起了重要作用;③各民族生产方式的相互影响和接近。北方游牧经济和中原农耕经济相互影响和借鉴,均田制促进了北方民族封建化。
(2)影响:加速了和深化了民族融合。缩小了南北方的差距,为结束长期分裂战乱的局面和建立统一政治奠定了基础。
【试卷说明】:
1、本套试卷严格按照高考的命题要求,试题覆盖面广,题型新,难度系数0.65左右,适合中上等学生测试。图象清淅,准确,题后附较详细的答案与解析。
2、命题范围:按照2006年新高考要求的命题范围 。
3、所有试题是100 %的原创题,改编出来的新题,注重试题的创新性、科学性、灵活性。
4、命题人: 陈林:江苏省重点中学 历史老师 QQ 33052688
〖命题依据〗:
试卷命制要严格依据 2006 年最新《考试大纲》要求,把握命题趋势,体现高考的新变化,注意高考新动态。不能出现没有列入考查范围的考点,对于新增加的考点,在命题中应有所体现。
〖难度系数〗:
试卷应包括容易题,中等题和难度题,以中等题为主。注意保持试卷整体难度,难度系数为 0.60 左右,以 2005 年高考试题为难度参照或难度稍高于高考题。
〖命题原则〗:
原创性:竞标稿件应保持 100 %的原创率。
创新性:竞标稿件每一道题都应该是全新的,主要体现在: 全新的材料、全新的背景、全新的考查情境、全新的考查角度、全新的命题视角、全新的思维评价。
信息性:竞标稿件应对 2006 年高考最新信息尤其是《考试大纲》的微妙变化有全面的洞察和细致的反映,应在命题中及题后解析中有所体现和反映。
预测性:全面把握 2006 年最新《考试大纲》,命制对 06 年高考有一定前瞻预测性的试卷。
科学性:所命制稿件应在题型、题量、分值及分值分布、时间分配、知识点覆盖等方面,与全国统一高考或自主命题省份高考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