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历史:治世不一道同步练习及答案
2012-12-27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284
2013年高考历史:治世不一道同步练习及答案>>点击下载
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以下最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是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B.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
C.是民族融合大发展时期
D.是文化科学空前繁荣时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可知B、C、D三项仅是对某一方面特征的概括,不是阶段特征。只有A项全面的反应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点。
答案: A
2.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统治者大力提倡的思想是( )
解析: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加强中央集权成为社会主要趋势,因此法家思想被重用。
答案: C
3.商鞅之所以能在秦国实现理想,其原因不包括( )
A.出身贵族家庭
B.在魏国不受重用
C.秦孝公求贤若渴
D.商鞅本人才能突出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理想实现与否与出身无关。
答案: A
4.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其主张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的主要出发点是( )
A.增强秦国国力
B.商鞅的主张符合法家思想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势所迫
D.借变法打击贵族势力,巩固统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秦孝公面对诸侯争霸的局面,任用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富国强兵以便在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答案: A
5.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 )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世卿世禄制
C.行县制
D.连坐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中“加强对基层管理”的限定语,与之相符的是连坐法。
答案: D
6.商鞅变法中,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是( )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推行县制
解析: 商鞅变法中的废除井田制,即以法令的形式废除奴隶制的经济基础,确立了封建私有制。这对于封建经济基础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 A
7.商鞅变法时制作“商鞅铜方升”标准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又加刻诏书发到地方,其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秦朝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加强集权,巩固统一
C.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D.促进秦国的强大
解析: 本题的四个选项都可以作为“商鞅铜方升”制作并加刻诏书送到地方的影响。但“商鞅铜方升”是秦统一度量衡的主要措施,最主要的影响还是有利于加强集权,巩固统一。
答案: B
8.(2011·长春高二检测)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
A.普遍推行县制
B.实行连坐法
C.按军功授予爵位
D.奖励耕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推行县制,取代分封制,国君直接任免官员使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41县,所有的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命调职。
……凡是从事“本业”而使粮食布帛增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利”者,以及虽从事“本业”而因懒惰破产者,全家没入官府为奴。
材料二 王安石诗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材料三 《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各是如何规定的?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保证新法顺利推行的?
(3)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商鞅个人的哪些品质?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回答,回答时先指出哪一方面,再回答具体措施。第(2)问依据材料二、三概括。第(3)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等级划分、官吏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以军功的大小授爵,由国王任免官吏,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2)取信于民,雷厉风行。
(3)勇于改革,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与违反时代潮流的旧势力作大无畏斗争的精神品质。
热点新闻:
2013年高考安排:每月关注热点
2013年空军招收飞行学员简章
2013年空军招飞条件及问答专题
2013年高考计划安排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