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理财规划师二级理论知识金融基础习题及答案
1.货币作为( B )的功能,是将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分成了两种交易行为;第一步是将物品换成货币,第二步再以货币换成物品。
A.价值尺度 B.交换媒介
C.延期支付 D.储藏手段
2.货币被用来进行借贷并作为各种融资行为的计量标准,这是货币在执行( A )功能。
A.价值尺度 B.交换媒介
C.延期支付 D.储藏手段
3.实质货币价值要保持与其非货币价值相等,如果市场上实质货币价值( B )面值,则铸币将熔化而成为商品。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大于
4.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乔顿模型是货币供给决定的一般模型。该模型中可以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因素不包括( C )。
A.基础货币 B.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
C.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 D.通货比率
5.(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包括居民手中的现金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A.M0 B.M1
C.M2 D.M3
6.以下不属于持有货币存款的动机的有( B )。
A.交易性动机 B.投资性动机
C.预防性动机 D.投机性动机
7.人们对财富和资产有保值和增值的需求,为了以现金方式来交易各类投机金融产品而持有货币存款是出于( C )。
A.交易性动机 B.预防性动机
C.投资性动机 D.投机性动机
8.货币的购买力,也就是一个国家货币对一切商品、劳务的购买力,它与物价水平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
A.货币购买力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货币购买力指数=物价指数
C.货币购买力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货币购买力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
9.货币制度的核心是货币的标准和计量单位,在多种货币并存的情况下,充当计算单位或基本单位的货币,被称为( A )。
A.本位货币 B.法币
C.通货 D.辅币
10.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反映了该国货币的( D )。
A.价值 B.购买力
C.对内价值 D.对外价值
11.预防性的需求是人们持有货币现金的动机之一,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人们出于预防性动机而持有货币的数量的因素是( )。
A.在短缺经济状况下,持币待购短缺商品
B.收入不稳定者为了弥补可能出现的收入缺口
C.以现金方式来交易各类投机金融产品
D.存款利率频繁变动,并有一直向下变动的趋势
12.以零售价格为准进行编制,反映物价上涨对工薪收入阶层的影响程度的指数称为( C )。
A.消费者价格指 B.批发价格指数
C.零售物价指数 D.商品价格指数
13.法律赋予本位货币,无论支付额大小,任何人不得拒绝接收的强制流通的能力称为本位货币的( C )。
A.不可替代性 B.强制支付性
C.法偿性 D.最后支付工具性
14.一国的货币本位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其本位货币的价值,赋予其在市场上强制流通的能力,并将本位货币作为商品、劳务交换、债务债权清偿及会计核算的计量单位的一种货币制度安排。如果一国本位制度中规定以纸币为币材,其价值由法律所赋予,不与一定金属保持等价关系,则称此本位制度为( C )。
A.规范本位制度 B.自由本位制度
C.法币本位制度 D.准金属本位制度
15.金本位制是本位货币与黄金保持一定比价关系的本位制度,以下不属于金本位制度的基本形态的是( A )。
A.金币本位 B.金块本位
C.金汇兑 D.复本位
16.在复本位制下,市价较高的金属所铸成的货币,常被市价较低的金属货币所替代而不能流通,这就是所谓的( )。
A.一价定律 B.格雷欣法则
C.良币驱逐劣币规律 D.奥姆法则
17.对债务人信用的分析是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特别关注的问题,“5C”方法是银行评价借款人信用时经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各项中,不属于信用“5C”方法分析内容的是( D )。
A.借款用途 B.品德
C.资本 D.商业环境
18.以信用性质为标准信用可以分为三类,以下不属于这三类的是( C )。
A.个人信用 B.政府信用
C.金融机构信用 D.商业信用
19.表现信贷关系特征的形式称为信用形式,按照借贷关系中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不同,信用分为五种形式,这五种形式不包括( )。
A.商业信用 B.个人信用
C.银行信用 D.国际信用
20.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债务人,从社会上筹措资金来解决财政需要的一种信用形式,以下不属于国家信用的作用的是( )。
A.国家信用可以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
B.国家信用可以弥补财政赤字
C.国家信用可以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
D.国家信用可以提高一国的国际地位
21.从信用表现形式上来看,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一般属于( )。
A.国际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商业信用
22.现代信用货币经济中最主要的货币形式是( C )。
A.信用卡 B.通知存款
C.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D.支票
23.银行的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称为( B )。
A.基础货币 B.原始存款
C.派生存款 D.准备金
24.储户存人现金而使得银行活期存款增加是银行存款增加的一种方式,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这里所谓的现金所包括内容的是( )。
A.纸币 B.铸币
C.国库券 D.票据
25.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以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的形式保留的、用于应付存款人随时提现的那部分流动资产储备称为( )。
A.存款准备金 B.备用存款
C.法定存款准备金 D.贴现金
26.货币供给量决定于两个因素,一个是货币乘数,另一个是( )。
A.通货数量 B.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基础货币
27.以下不属于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的是( )。
A.直接发行通货 B.变动黄金、外汇储备
C.发行央行票据 D.实行货币政策
28.在货币乘数一定时,若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 )。
A.不变 B.成倍扩张
c.成倍缩减 D.不确定
29.政府参与信用创造的主要途径是( )。
A.发行公债 B.发行纸币
C.增加税收 D.制定货币政策
30.政府发行公债后,如果政府公债的购买者是企业或居民,那么这会使得这个社会的信用( )。
A.等量扩张 B.收缩
C.成倍扩张 D.不受影响
31.货币的基本特性是具有( )。
A.高度的可兑换性 B.便于携带性
C.高度的流动性 D.价值稳定性
32.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水平持续而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称为( )。
A.通货膨胀 B.通货紧缩
C.货币贬值 D.货币升值
33.由于原材料、燃料等投入品价格和工资等上升,而生产效率不变引发物价上涨,而形成的通货膨胀称为( )。
A.输入型通货膨胀 B.结构型通货膨胀
C.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D.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34.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水平持续而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它会对经济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产生影响,在长期看来,通货膨胀和失业( )。
A.交替存在 B.同时存在
C.此消彼长 D.不存在必然联系
35.当一个国家出现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的局面时,我们称这种情况为( )。
A.经济萧条 B.经济滞胀
C.通货膨胀 D.经济衰退
36.由于社会各阶层的收入来源不同,物价水平上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也不同。企业主的收益在通货膨胀初期往往( )。
A.增加 B.减少
C.不受影响 D.不确定
37.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具有再分配效应,一般意义上讲,通货膨胀的最大收益者是( C )。
A.固定收入者 B.非固定收入者
C.企业家 D.政府
38.当通货膨胀时,社会财富的一部分会从债权人手中转移到债务人手中,即通货膨胀使债权人的部分财富流失,而使债务人的财富相应增加,这也就是通货膨胀的( C )。
A.债务重组效应 B.财富再分配效应
C.收入分配效应 D.资源配置效应
39.一年前小李借给好朋友张萍5 000元钱,一年后物价水平上涨了10%,张萍偿还给小李5 200元,此时5 200元的购买力( C )原来5 000元的购买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40.以下各项举措不能够达到治理通货膨胀目的的是( )。
A.控制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
B.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C.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D.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