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强化训练测试题(101-123
试题10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味着( )。
A: 除了科学技术以外,还有第二或第三生产力 B: 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第一位的决定作用
C: 科学技术是国际竞争成败与否的关键 D: 现化科学日益成为生产的先导
答案: BCD
试题102:近十多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很重要的原因是( )。
A: 正确的党的基本路线 B: 和平的国际环境
C: 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D: 阶级斗争没有激化
答案: AB
试题103: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说:“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这两个重要特点是( )。
A: 底子薄 B: 人口多,耕地少
C: 商品经济不发达 D: 民主法制不健全
答案: AB
试题104: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 )。
A: 不能离开这三个标准去抽象谈论社会主义 B: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问姓“社”姓“资”
C: 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D: 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决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答案: ACD
试题105:(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 邓小平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答案: A
试题106:“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由( )提出来的。
A: 毛泽东 B: 江泽民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答案: D
试题107: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是( )。
A: 农业 B: 科教
C: 工业 D: 能源交通
答案: A
试题108:我国经济发展带动全局的战略重点,是( )。
A: 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证能源和交通发展 B: 教育和科学
C: 培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与世界经济接轨
答案: A
试题109: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构想首次被写入党的正式文献是在(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届六中全会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答案: C
试题110:“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 )。
A: 经济标准 B: 政治标准
C: 价值标准 D: 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答案: D
试题11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 发展生产力
C: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答案: B
试题112: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首次提出是在( )。
A: 1954年 B: 1964年
C: 1978年 D: 1985年
答案: B
试题113:在我国,( )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A: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B: 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C: 走共同富裕之路 D: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答案: D
试题114: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 )。
A: 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B: 切实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
C: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 走共同富裕之路
答案: C
试题115: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 )。
A: 农业 B: 教育和科学
C: 能源 D: 交通
答案: B
试题116: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 )尺度。
A: 根本 B: 唯一
C: 重要 D: 基本
答案: A
试题117:哪次会议将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构想写进了党的正式文献(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届六中全会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答案: C
试题118:马克思主义把( )当作历史的基础和起点。
A: 物质资料的生产 B: 生产力
C: 生产方式 D: 生产关系
答案: B
试题119:列宁给社会主义下的定义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这说明( )。
A: 只要全国实行了电气化,社会主义大厦就可以说已经建成了 B: 电气化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必要条件
C: 社会主义必须重视科学技术 D: 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重视发展生产力
答案: D
试题120:邓小平同志在哪一年全面地表述了“三步走”构想?( )。
A: 1985年 B: 1987年
C: 1988年 D: 1990年
答案: B
试题121: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在哪一年?( )
A: 1975年 B: 1978年
C: 1988年 D: 1992年
答案: C
试题122: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构想首次被写入党的正式文献是在(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届六中全会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答案: C
试题123:“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 综合国力是否增强 B: 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
C: 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明显提高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