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2008年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卷(六)答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公共基础知识标准预测试卷(六)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故选A.
2.C
「解析」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合议庭独立行使。
3.A
「解析」我国政府采购法第47条规定: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合同自签订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应将合同副本报同级采购监督部门或有关部门备案。
4.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其内容包括:①表明身份;②说明处罚理由;③给与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④制作当场处罚决定书;⑤备案;⑥执行,而由出示证件可知,是表明当事人身份制度。故选C.
5.B
「解析」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故选B
6.D
「解析」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第三,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7.A
「解析」《国家公务员奖励暂行规定》第2条规定,对国家公务员的奖励,应当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8.D
「解析」此题是对消费者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的考查。依法求偿权是指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而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依法享有的并要求获得赔偿的权利,而商品柜台上标明的这种行为则侵犯了消费者的依法求偿权。故选D.
9.A
「解析」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坚持党的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故正确答案为A.。
10.C
「解析」我国<继承法>第12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作为第_顺序继承人。故本题应选C项。
11.D
「解析」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立:(1)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2)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3)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4)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这是最根本的对立,是二者对立的焦点,也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分歧。
12.B
「解析」我国《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同时在第5条规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题中选项ACD所列情况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公务行为,可适用国家赔偿,而选项B所列情况是政府工作人员的私人行为,与行使职权无关,因此不适用国家赔偿。
13.B
「解析」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实质是割裂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切。本题中否定一切只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个特点,即在强调否定时就会否定一切,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本质是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所以本题选B项。
14.C
「解析」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是资合与人合相结合的公司形式;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资合为主的公司形式,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故选C.
15.C
「解析」在公文传递中一般采用逐级行文的方式,即按级别一级一级地上报或下发文件。越级行文是指为了加快公文的传递速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时向多个层次和级别上、下级机关上报或下发公文,可以不受系统归属和级别层次制约。
16.B
「解析」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有关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这一概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故选B.
17.C
「解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故选C. 18.A 「解析」本题的迷惑之处在于A和D.社会救助是指通过国家财政拨款,保障生活确有困难的贫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社会优抚是指对革命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对现役军人的安置;对现役军人及其家属的优抚;对烈属和残疾军人的抚恤;对军人退役后的生活保障等。
19.B
「解析」犯罪的特征包括:①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刑事违法性;③应受刑罚惩罚性。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行为最基本的特征。故选B.
20.B
「解析」本题考查经营权的定义。经营权是指经营者对其经营财产的一种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21.C
「解析」我国刑法中的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一般累犯也nll普通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故选C.
22.C
「解析」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国有企业改制,所以工人阶级不仅指国有、集体企业中的职工,也包括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职工。
23.B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的行政处罚中的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机关短期限制违法行为人人身自由的处罚。实施权仅限于公安机关。由此可见本题中的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措施。故选B. 24.D 「解析」依照《宪法》第94条的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25.D
「解析」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告示适用于向外界公布一些重要事项;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而指示则是用于上级批发下级公文。
26.C
「解析」邓小平说过,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当前我们在对外开放、经济合作、利用外资和借鉴国外经济的同时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可忘掉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绝不放弃国家、民族、人民的权益。
27.B
「解析」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是一种国家政治上层建筑领域内的活动,在这要注意的是不仅"国家"、"人权"属于政治范畴的事物和现象,且修宪活动也是一种政治活动行为。故应选B项,A、C两项内容属于社会经济结构范畴;D项中的精神文明属于观念结构中的现象。
28.D
「解析」本题只是对一些基础理论的考查,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为最广大人民谋求最大的利益。
29.A
「解析」凡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经其授权进行税收立法、税收管理和税收收益权归属于中央政府的税收,为中央税,也称国税。故选A. 30.A 「解析」公文效用的生成条件:(1)公文作者必须依法成立并具有法定职权;(2)公文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和上级机关制定的公文相抵触;(3)公文必须注明作者并加盖印章或由主要负责人签署,必须注明生效年月日;(4)公文的制发必须履行法定程序与审批手续。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解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对近期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抓好的重点工作的掌握,故选ABCD.
2.AB
「解析」2006年两会是指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十届四次会议。故选AB.
3.ABCD
「解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故选ABCD.
4.ACD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经济法的定义及其调整对象的题,考生要深刻理解经济法有关知识,才能做对此题。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调整对象包括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体现国家意志的经济流转和协作关系等三类。它的调整对象同其他部门法的调整对象是可以分开的。
5.CD
「解析」一般行政法是指对一般的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总称;如行政组织法、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程序法。特别行政法是指对特别的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总称,如食品卫生法等。
6.ABCD
「解析」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了正当防卫,其中第3款是对无过当防卫权的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伤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规定无过当防卫权,是对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保护,鼓励公民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7.ABCD
「解析」黄某意图杀张某却烧死李某的情形,属于刑法上的对象认识错误。李某的死亡虽然不是黄某所期望的,但是,值班室内人的死亡却是其期望的,因此,李某的死亡是黄某主观意图范围之内追求的内容。所以,误把甲当作乙加以侵害,而甲与乙体现相同的社会关系。
8.BCD
「解析」文明是文化中积极、进步、合理的成分的总和,且文明的程度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故A项的说法明显错误。
9.ABD
「解析」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在其著作权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10.ABC
「解析」合伙企业的特征如下:①合伙协议是合伙企业成立的基础;②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属于自然人企业;(合伙企业具有很强的人合性;④合伙企业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故选ABC.
11.ABCD
「解析」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2)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3)玩忽职守,贻误工作;(4)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5)压制批评,打击报复;(6)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7)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8)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9)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10)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11)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12)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13)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实践公德;(14)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15)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16)违反纪律的其他行为。
12.ABCD
「解析」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一种刑罚。故意杀人罪、放火罪、抢劫罪、强奸罪都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故选ABCD.
13.CD
「解析」《国家赔偿法》第7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故C项对。《国家赔偿法》第9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故D项对。
14.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哲学基本问题中的世界本质问题在哲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也就是说,世界是统一的,世界只有一个本源;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其他的某种"始基";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又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根据以上原理,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ABCD项。
15.AD
「解析」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有: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16.BCD
「解析」《民法通则》第64条规定,代理包括法定代理、委托代理、指定代理。故选BCD.
17.BC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这三种国家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都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剥削阶级统治被剥削阶级的工具,为其统治服务的。不可能体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前两种社会被统治阶级有强烈的人身依附性,而资本主义的劳动者是有人身自由的。
18ABD
「解析」C项属于公务员予以辞退的情形,ABD三项是领导成员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的情形, 故选ABD。
19.ABD
「解析」辅助机关可分为政务性或事务性、综合性或专业性辅助机关。A项办公厅(室)为综合性辅助机构;B项人事、财务为专业性辅助机关;D项机关事务管理局是事务性辅助机关。只有C项政策研究室是政务性的辅助机关,故选ABD。
20.BCD
「解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取得了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他们在政治上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把反资产阶级和反帝反封建并列,惟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在理论上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继续推行"城市中心论",主张红军夺取中心城市,以实现一省数省首先胜利而形成全国的胜利。在军事上,先是推行冒险主义,后来又变为保守主义和逃跑主义。在组织上,实行宗派主义,对不同意他们错误主张的人,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三、判断题
1.√
2.×
「解析」该目标是十五大提出的。
3.×
「解析」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互相交换的活动’;(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的整体。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的方面,是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后两者反过来影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4.×
「解析」
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才是国家公务员应当回避的关系。
5.√
6.√
7.×
「解析」领导武昌起义的是文学社和共进会。
8.√
9.√
10.×
「解析」历史惟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从人民群众的全体的角度来说的,并非指单个的群众。
11.√
12.√
13.× 「解析」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得出它们其他特征也可能相似的结论的方法是类比法。对比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的差异点的方法。
14.√
15.×
「解析」广泛听取意见才是选拔任用党政管理干部的第一道程序。
16.×
「解析」法的执行是指政府以国家名义运用法律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
17.×
「解析」价值规律才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8.√
19.×
「解析」党风的核心内容,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民主集中制的作风。
20.×
「解析」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总理提出,由全国人大决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四、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我国宪法有关条款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对县乡镇卫生局局长职务的任免,应由县人大常委会履行法定手续。县委和县政府违反了上述宪法规定,因而是非法酶、无效的任免,应予撤销。
2.「答案要点」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所谓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其构成特征是:①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而且主要是指负有监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职责的人员。本案被告人何某身为公安局看守所的看守员,符合本罪的犯罪主体要件。②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即应该预见自己不负责任、玩忽职守的行为可能导致在押人员的脱逃,造成严重后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本案被告人何某对造成9名在押人员脱逃所持的心理态度即过失,即他不希望造成被押人员脱逃的结果,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③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由于严重不负责任的玩忽职守行为,致使在押人员实际逃脱,造成严重后果。本案被告人在值班对违反公安人员执行任务时严禁饮酒的规定,放弃职守,造成9名在押人员潜逃的严重后果,符合本罪所要求的客观要件。
综上所述,被告人何某的行为完全符合新刑法第400条第2款所规定的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构成要件,应以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定罪处罚。
另外,被告人何某的行为同时触犯刑法第397条所规定的玩忽职守罪的构成条件,但是我们不能对这种犯罪行为再以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因为玩忽职守罪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玩忽职守罪的特别规定。根据刑法第397条"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的规定,对被告人何某的行为只能定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五、公文改错题
(1)发文号应为:×府发[2004]11号。
(2)标题中不应出现引号,应去掉。
(3)标题中的"表彰"应与"通报"放在一起,为"关于……的表彰通报".
(4)通报类属普发性公文,可不写收文机关。
(5)结尾处不用写"特此通报".
(6)发文机关应写全称"××市人民政府".
(7)发文时间应规范,并具体到日。
(8)主题词表中无"关于"词,应去掉。
六、综合分析题
「答案要点」 (1)东汉初期,光武帝为巩固统治,注意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污吏,提倡节俭,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朝廷卖官鬻爵成风,拼命搜刮百姓,政治腐败,民怨沸腾,酿成了黄巾大起义,瓦解了东汉政权。(2)①新中国建立,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面l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政权不稳固,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的状态;财政困难,投机商人兴风作浪,并行贿国家干部。②一些国家干部和工作人员在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下,犯下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的错误和罪行。因此,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必须开展"三反"运动。(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开展"三反"运动,惩处了违法犯罪的干部,教育了广大干部群众,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4)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体公民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健全民主监督机制。③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查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