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工程师考试试卷—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一
2013-01-19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1032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况为五个因素,对该五个因素的正确描述是( )。
A.管理缺陷;环境缺陷;人的不安全和赤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C.基本原因;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失
D.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认定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2、人本原理中的激励原则,是指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 ),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
A.内在潜力
B.创造热情
C.个人兴趣
D.合作精神
3、某企业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了有序的多级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中各级(层次)部门各司其责,某层次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上一层次来协调,下一层次服从上一层次的有效控制。这种管理方式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动力原则
B.封闭原则
C.激励原则
D.整分合原则
4、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防水结合,预防为主
C.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D.以人为本,持续改进
5、不属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
A.劳动组织不合理
B.照明不良
C.劳动制度不合理
D.操作体位不良
6、在工业生产中,设置防爆墙、防火门等设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 )。
A.系统安全理论
B.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C.事故频发货币理论
D.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7、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 )类。
A.17
B.21
C.20
D.42
8、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 )。
A.认定不安全行为
B.管理的缺陷
C.物的不安全状态
D.员工安全素质低
9、危险度可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 )确定。
A.可能性与本质安全性
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性
C.危险性与危险源
D.可能性与严重性
10、根据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 )。
A.承受程度
B.认知能力
C.实践水平
D.预计范围
11、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生产、经营、贮存危险物品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
A.24
B.20
C.36
D.48
1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考核,是以( )考核为主。
A.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B.实际操作技能
C.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D.事故现场勘验技术
13、不属于一般安全监察基本内容的是( )。
A.职业危害管理
B.安全技术
C.安全管理
D.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14、"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A.同时立项、同时审查、同时验收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验收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15、按规定需要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其预评价工作应由( )具体实施。
A.建设单位
B.建设项目设计单位
C.当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D.建设项目设计单位意外的,有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的单位
16、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职工的丧葬补助金按6个月( )的标准一次发给。
A.生前本人工资
B.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C.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
D.统筹区职工平均工资
17、生产经营单位应教育并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下列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做法( )。
A.使用前先做外观检查
B.使用符合标准的产品
C.使用未经检测部门认可和检测的产品
D.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
18、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工伤待遇项目中,暂不统筹并由企业支付的项目的是( )。
A.工伤护理费
B.工伤津贴待遇
C.残疾补助器具费
D.工伤医疗待遇
19、正确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下列不属于选用劳动防护用品基本原则的是( )。
A.根据标准选用
B.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
C.根据岗位实际情况和防护用品防护性能选用
D.防寒保暖
20、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不属于工伤保险实施范围的单位是( )。
A.国家机关
B.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C.外资企业
D.合资企业
21、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基本要求的是( )。
A.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
B.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C.符合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
D.同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等制度
22、不属于为防止事故发生而采用的安全技术措施是( )。
A.隔离与屏蔽
B.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
C.疏散和救援
D.消除危险源
23、征收工伤保险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是实现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主要机制。其中差别率反映( )的差别。
A.行业规模等级
B.同行业不同企业间劳动条件
C.行业风险等级
D.企业不同时期安全卫生状况
24、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的意见》,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1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 )。
A.厂(矿)
B.总公司
C.车间(工段、区、队)
D.班组
25、安全检查工作应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不属于安全检查必要步骤内容的是( )。
A.复查整改落实情况
B.下达隐患整改意见和要求
C.实施安全检查
D.公示检查
26、利用布尔代数定律代简事故结构函数T=X1+X2(X1+X3),化简结果是( )。
A.T=X1X2
B.T=X1X3
C.T=X1X2+X3
D.T=X1X2X3
27、确定分析对象系统,讨论系统中各元件可能产生的失效类型和原因,研究元件失效对相邻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影响的分析方法是( )。
A.可靠性分析
B.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
C.LEC法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28、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性大小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法是( )。
A.因果分析法
B.故障树分析法
C.故障假设分析法
D.危险指数法
29、不属于安全检查表常用类型的是( )。
A.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B.个人安全检查表
C.厂级安全检查表
D.车间用安全检查表
30、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示未涉及的内容是( )。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危险严重程度
D.基本事件的基本结合
31、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宣的系统安全要件,其方法是( )。
A.安全检查表法
B.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C.概率风险评价法
D.故障假设分析法
32、锅炉安全阀的检验周期为( )。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33、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从而提高建设项目初期设计本质安全程度的安全评价方法是( )。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C.安全预评价
D.专项安全评价
34、某县城国庆期间将在人民广场举办大型游艺活动,如果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应当开展( )。
A.消防综合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专项安全评价
35、针对某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全面评价其安全现状的评价方法是( )。
A.专项安全评价
B.安全生产可行性评价
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36、对于生产或储存、销售剧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在批准其获得或保持生产经营营业执照时,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提供的安全评价文件之一是( )。
A.安全预评价报告
B.专项安全评价报告
C.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D.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37、在实施安全评价时,划分评价单元的目的是( )。
A.便于提高生产效率
B.为领导提出管理建议
C.便于行业归口管理
D.为评价目标和方法服务
3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 )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B.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
C.生产、经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D.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
39、根据《重大危险源泉辨识》(GB18218-2000)标准,重大危险源分为( )。
A.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B.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C.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
D.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40、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辨识重大危险源依据是( )。
A.物质的临界特性及数量
B.物质的毕生及数量
C.物质的密度及数量
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
41、下述不属于重大危险源分析内容的是( )。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进行风险评价
D.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42、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A.500m
B.400m
C.600m
D.550m
4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县级以上
B.地级以上
C.省级以上
D.乡镇以上
44、一个完整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包括( )。
A.预案、程度、指导书、应急行动的记录
B.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程序、应急行动的记录、指导书
C.预案、程度、应急行动的记录、应急预案编制的指南
D.应急预案编制指南、预案、程度、指导书
45、预案评价人员在参与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的任务是( )。
A.观察参演人员的应急行动并记录观察结果
B.保障演练过程的安全
C.确保演练活动的挑战性
D.确保演练进度
46、事故调查属于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 )阶段。
A.应急策划
B.应急准备
C.应急响应
D.现场恢复
47、"警戒与治安"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 )的二级要素。
A.应急策划
B.应急准备
C.应急响应
D.现场恢复
48、下列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中不属于应急准备的要素是( )。
A.机构与职责
B.教育、训练与演练
C.互助协议
D.接警与通知
49、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可将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划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
A.不足项
B.整改项
C.改进项
D.总结项
50、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实施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
A.指定评价人员
B.编写书面评价报告
C.记录参演组织的演练表现
D.追踪整改项的纠正
51、下列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中不属于应急响应的要素是( )。
A.接警与通知
B.指挥与控制
C.应急资源
D.公共关系
52、根据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我国尘肺分为( )种。
A.10
B.11
C.12
D.13
53、属于高温强势辐射的作业是( )。
A.建筑、修路夏季施工作业
B.印染作业
C.印刷作业
D.炼钢、炼铁作业
54、根据现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不属于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
A.高温
B.生产性粉尘
C.放射线
D.噪声
55、预防苯中毒的根本性措施是( )。
A.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B.作业环境定期监测
C.通风排毒
D.实施就业前体验和定期体验
56、引起电光性眼炎的常见因素是( )。
A.电磁波
B.微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57、不属于常用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方法是( )。
A.作业环境监测
B.生物监测
C.健康监护
D.劳动能力鉴定
58、对接触有害作业的新工人,上岗前应开展的检查是( )。
A.职业病检查
B.劳动能力鉴定
C.定期健康检查
D.就业前健康检查
59、员工具有完成作业现场内与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关任务的能力,这是因为( )。
A.他们有大学的学历
B.他们有正式的安全健康资格
C.他们以适当的培训和实践经验为基础
D.他们服从管理者的指挥和安排
60、生产经营单位在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时,所任命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
A.主持管理评审
B.实施内部审核
C.建立、实施与保持OSHMS
D.编写体系文件
61、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如果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而引起文件更改时,应避免( )的做法。
A.取消该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B.遵照更改的文件
C.记录所更改的文件
D.按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对更改的文件进行控制
6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审核中,第一方审核的目的是( )。
A.为受审核单位提供符合性证明和书面保证
B.为受审核单位的相关方提供信任的证据
C.为受审核单位提供认可的证据
D.评价受审核单位OSHMS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6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持续改进的目的是( )。
A.不断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B.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C.不断纠正各类不符合
D.不断降低各类事故的风险
64、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不属于职业安全健康记录管理要求的是( )。
A.按期进行评审
B.规定保存期限
C.字迹清楚
D.便于查询
65、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
A.垂直管理、集中监察
B.横向管理、分级监察
C.垂直管理、分级监察
D.横向管理、集中监察
66、下列安全生产监察内容中,不属于行为监察内容的是( )。
A.对职工教育培训的监察
B.对特殊工程作业的监察
C.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察
D.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监察
67、影响哭声对机体作用的关键因素是( )。
A.频谱特征
B.声压级大小
C.接触时间
D.接触方式
68、不不属于预防电离辐射外照射防护基本方法的是( )。
A.除污保法
B.时间防护
C.距离防护
D.屏蔽防护
69、不属于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一级要素的是( )。
A.方针与原则
B.现场恢复
C.危险评价
D.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70、安全评价的目的未涉及( )。
A.提出对当事人的处罚意见
B.给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
C.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
D.达到最低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1、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况为五个因素,对该五个因素的正确描述是( )。
A.管理缺陷;环境缺陷;人的不安全和赤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C.基本原因;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失
D.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认定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2、人本原理中的激励原则,是指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 ),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
A.内在潜力
B.创造热情
C.个人兴趣
D.合作精神
3、某企业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了有序的多级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中各级(层次)部门各司其责,某层次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上一层次来协调,下一层次服从上一层次的有效控制。这种管理方式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动力原则
B.封闭原则
C.激励原则
D.整分合原则
4、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防水结合,预防为主
C.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D.以人为本,持续改进
5、不属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
A.劳动组织不合理
B.照明不良
C.劳动制度不合理
D.操作体位不良
6、在工业生产中,设置防爆墙、防火门等设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 )。
A.系统安全理论
B.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C.事故频发货币理论
D.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7、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 )类。
A.17
B.21
C.20
D.42
8、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 )。
A.认定不安全行为
B.管理的缺陷
C.物的不安全状态
D.员工安全素质低
9、危险度可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 )确定。
A.可能性与本质安全性
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性
C.危险性与危险源
D.可能性与严重性
10、根据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 )。
A.承受程度
B.认知能力
C.实践水平
D.预计范围
11、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生产、经营、贮存危险物品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
A.24
B.20
C.36
D.48
1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考核,是以( )考核为主。
A.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B.实际操作技能
C.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D.事故现场勘验技术
13、不属于一般安全监察基本内容的是( )。
A.职业危害管理
B.安全技术
C.安全管理
D.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14、"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A.同时立项、同时审查、同时验收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验收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15、按规定需要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其预评价工作应由( )具体实施。
A.建设单位
B.建设项目设计单位
C.当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D.建设项目设计单位意外的,有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的单位
16、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职工的丧葬补助金按6个月( )的标准一次发给。
A.生前本人工资
B.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C.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
D.统筹区职工平均工资
17、生产经营单位应教育并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下列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做法( )。
A.使用前先做外观检查
B.使用符合标准的产品
C.使用未经检测部门认可和检测的产品
D.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
18、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工伤待遇项目中,暂不统筹并由企业支付的项目的是( )。
A.工伤护理费
B.工伤津贴待遇
C.残疾补助器具费
D.工伤医疗待遇
19、正确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下列不属于选用劳动防护用品基本原则的是( )。
A.根据标准选用
B.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
C.根据岗位实际情况和防护用品防护性能选用
D.防寒保暖
20、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不属于工伤保险实施范围的单位是( )。
A.国家机关
B.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C.外资企业
D.合资企业
21、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基本要求的是( )。
A.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
B.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C.符合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
D.同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等制度
22、不属于为防止事故发生而采用的安全技术措施是( )。
A.隔离与屏蔽
B.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
C.疏散和救援
D.消除危险源
23、征收工伤保险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是实现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主要机制。其中差别率反映( )的差别。
A.行业规模等级
B.同行业不同企业间劳动条件
C.行业风险等级
D.企业不同时期安全卫生状况
24、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的意见》,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1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 )。
A.厂(矿)
B.总公司
C.车间(工段、区、队)
D.班组
25、安全检查工作应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不属于安全检查必要步骤内容的是( )。
A.复查整改落实情况
B.下达隐患整改意见和要求
C.实施安全检查
D.公示检查
26、利用布尔代数定律代简事故结构函数T=X1+X2(X1+X3),化简结果是( )。
A.T=X1X2
B.T=X1X3
C.T=X1X2+X3
D.T=X1X2X3
27、确定分析对象系统,讨论系统中各元件可能产生的失效类型和原因,研究元件失效对相邻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影响的分析方法是( )。
A.可靠性分析
B.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
C.LEC法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28、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性大小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法是( )。
A.因果分析法
B.故障树分析法
C.故障假设分析法
D.危险指数法
29、不属于安全检查表常用类型的是( )。
A.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B.个人安全检查表
C.厂级安全检查表
D.车间用安全检查表
30、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示未涉及的内容是( )。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危险严重程度
D.基本事件的基本结合
31、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宣的系统安全要件,其方法是( )。
A.安全检查表法
B.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C.概率风险评价法
D.故障假设分析法
32、锅炉安全阀的检验周期为( )。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33、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从而提高建设项目初期设计本质安全程度的安全评价方法是( )。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C.安全预评价
D.专项安全评价
34、某县城国庆期间将在人民广场举办大型游艺活动,如果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应当开展( )。
A.消防综合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专项安全评价
35、针对某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全面评价其安全现状的评价方法是( )。
A.专项安全评价
B.安全生产可行性评价
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36、对于生产或储存、销售剧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在批准其获得或保持生产经营营业执照时,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提供的安全评价文件之一是( )。
A.安全预评价报告
B.专项安全评价报告
C.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D.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37、在实施安全评价时,划分评价单元的目的是( )。
A.便于提高生产效率
B.为领导提出管理建议
C.便于行业归口管理
D.为评价目标和方法服务
3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 )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B.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
C.生产、经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D.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
39、根据《重大危险源泉辨识》(GB18218-2000)标准,重大危险源分为( )。
A.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B.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C.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
D.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40、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辨识重大危险源依据是( )。
A.物质的临界特性及数量
B.物质的毕生及数量
C.物质的密度及数量
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
41、下述不属于重大危险源分析内容的是( )。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进行风险评价
D.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42、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A.500m
B.400m
C.600m
D.550m
4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县级以上
B.地级以上
C.省级以上
D.乡镇以上
44、一个完整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包括( )。
A.预案、程度、指导书、应急行动的记录
B.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程序、应急行动的记录、指导书
C.预案、程度、应急行动的记录、应急预案编制的指南
D.应急预案编制指南、预案、程度、指导书
45、预案评价人员在参与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的任务是( )。
A.观察参演人员的应急行动并记录观察结果
B.保障演练过程的安全
C.确保演练活动的挑战性
D.确保演练进度
46、事故调查属于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 )阶段。
A.应急策划
B.应急准备
C.应急响应
D.现场恢复
47、"警戒与治安"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 )的二级要素。
A.应急策划
B.应急准备
C.应急响应
D.现场恢复
48、下列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中不属于应急准备的要素是( )。
A.机构与职责
B.教育、训练与演练
C.互助协议
D.接警与通知
49、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可将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划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
A.不足项
B.整改项
C.改进项
D.总结项
50、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实施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
A.指定评价人员
B.编写书面评价报告
C.记录参演组织的演练表现
D.追踪整改项的纠正
51、下列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中不属于应急响应的要素是( )。
A.接警与通知
B.指挥与控制
C.应急资源
D.公共关系
52、根据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我国尘肺分为( )种。
A.10
B.11
C.12
D.13
53、属于高温强势辐射的作业是( )。
A.建筑、修路夏季施工作业
B.印染作业
C.印刷作业
D.炼钢、炼铁作业
54、根据现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不属于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
A.高温
B.生产性粉尘
C.放射线
D.噪声
55、预防苯中毒的根本性措施是( )。
A.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B.作业环境定期监测
C.通风排毒
D.实施就业前体验和定期体验
56、引起电光性眼炎的常见因素是( )。
A.电磁波
B.微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57、不属于常用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方法是( )。
A.作业环境监测
B.生物监测
C.健康监护
D.劳动能力鉴定
58、对接触有害作业的新工人,上岗前应开展的检查是( )。
A.职业病检查
B.劳动能力鉴定
C.定期健康检查
D.就业前健康检查
59、员工具有完成作业现场内与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关任务的能力,这是因为( )。
A.他们有大学的学历
B.他们有正式的安全健康资格
C.他们以适当的培训和实践经验为基础
D.他们服从管理者的指挥和安排
60、生产经营单位在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时,所任命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
A.主持管理评审
B.实施内部审核
C.建立、实施与保持OSHMS
D.编写体系文件
61、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如果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而引起文件更改时,应避免( )的做法。
A.取消该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B.遵照更改的文件
C.记录所更改的文件
D.按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对更改的文件进行控制
6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审核中,第一方审核的目的是( )。
A.为受审核单位提供符合性证明和书面保证
B.为受审核单位的相关方提供信任的证据
C.为受审核单位提供认可的证据
D.评价受审核单位OSHMS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6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持续改进的目的是( )。
A.不断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B.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C.不断纠正各类不符合
D.不断降低各类事故的风险
64、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不属于职业安全健康记录管理要求的是( )。
A.按期进行评审
B.规定保存期限
C.字迹清楚
D.便于查询
65、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
A.垂直管理、集中监察
B.横向管理、分级监察
C.垂直管理、分级监察
D.横向管理、集中监察
66、下列安全生产监察内容中,不属于行为监察内容的是( )。
A.对职工教育培训的监察
B.对特殊工程作业的监察
C.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察
D.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监察
67、影响哭声对机体作用的关键因素是( )。
A.频谱特征
B.声压级大小
C.接触时间
D.接触方式
68、不不属于预防电离辐射外照射防护基本方法的是( )。
A.除污保法
B.时间防护
C.距离防护
D.屏蔽防护
69、不属于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一级要素的是( )。
A.方针与原则
B.现场恢复
C.危险评价
D.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70、安全评价的目的未涉及( )。
A.提出对当事人的处罚意见
B.给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
C.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
D.达到最低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