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概论标准预测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明确提出,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四大
2.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历史性飞跃有()。
A.四次
B.三次
C.一次
D.二次
3.“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
A.判断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执行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
B.判断体制姓资姓社的根本标准
C.判断党的群众路线是否得到贯彻的根本标准
D.判断改革开放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根本标准
4.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A.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
B.改革和开放
C.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D.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生产力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
D.消除两极分化
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7.我国必须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脱胎于()所决定的。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封建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8.促进和引导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东西联合、共同发展
B.发挥国家、东部和中西部三个积极性,走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
C.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D.统筹规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9.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
A.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生产要素的使用率提高实现的经济增长
B.主要依靠数量扩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实现的经济增长
C.主要依靠人海战术,大量投入劳动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D.主要依靠政府动员资源,制定计划,无视劳动者的积极性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10.在我国现阶段存在雇佣关系的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
A.发展生产的重要措施
B.一项重要方针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D.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遇到的时代潮流
12.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的资源总是()。
A.表现出相对稀缺性
B.能够不断地再生产出来
C.随着科技发展,不会减少
D.取之不尽
13.我国要发展生产力,必由之路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计划体制改革
C.管理体制改革
D.外贸体制改革
14.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分配原则是()。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资分配
D.按需分配
15.“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的含义是()。
A.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目的
C.国家的实质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一种政体
16.社会主义是按照()的原则组织起来的。
A.对人民负责
B.接受人民监督
C.民主集中制
D.群众路线
17.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
A.发展
B.和平
C.稳定
D.团结
1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思想
B.爱国主义思想
C.共产主义思想
D.社会主义思想
1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新的判断,认为()。
A.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B.世界大战依然是不可避免的
C.世界大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D.世界大战是不可避免的
20.60年代和70年代,由于美国扩大对越南的侵略战争,原苏联对我国的军事威胁日益增长,我们一度认为()。
A.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B.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C.世界大战能够避免
D.世界大战完全可以避免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是()。
A.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C.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D.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E.邓小平独自创立的理论
2.党的十五大指,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在()。
A.《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中
B.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中
C.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邓小平著作中
D.邓小平南方谈话中
E.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
A.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
C.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D.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E.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
4.关于“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的方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这一方针是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B.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中国走出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C.在这一方针指导下,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工的现代化道路”的概念
D.这一方针的确立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E.根据这一方针,我们坚持摒弃了社会主义的单一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D.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E.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6.判断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到底对不对的标准,归根到底要看()。
A.生产力是否发展
B.人民收入是否增加
C.社会是否稳定
D.是否坚持公有制
E.是否坚持按劳分配
7.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谈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是()。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低级阶段
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的()。
A.基本含义
B.历史地位
C.基本特征
D.基本任务
E.基本路线
9.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因为()。
A.农业是人类的依食之源,生存之本
B.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
C.农业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
D.农业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E.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10.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是()。
A.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
C.有利于迅速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D.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E.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
11.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存在
B.物质利益的差别
C.生产力状况
D.劳动就业的需要
E.人民的需要
12.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
A.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
C.指导性计划经济
D.指令性计划经济
E.自由市场经济
1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分配方式除按劳分配之外,还包括()。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奖金收入
C.资产收益
D.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
E.按资本取得的收入
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因为()。
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能够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首要地位
C.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决定性作用
D.直接体现了党的领导
E.与政治协商制度相适应
1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
A.共同的认识
B.共同的行动
C.共同的理想
D.共同的精神支柱
1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的社会主义新人。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17.经济特区是个窗口,表现在它是()。
A.人员交流的窗口
B.技术的窗口
C.管理的窗口
D.知识的窗口
E.对外政策的窗口
18.从1553年起,葡萄牙殖民者为侵占澳门,先后采取()。
A.谎称商船遇风暴并贿赂明朝官员得以入据澳门
B.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并任命总督
C.先后占领澳门半岛、岛和路环岛
D.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E.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天津条约》
19.中国共产党是()。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的党
D.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
20.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具有的功能是()。
A.团结的功能
B.沟通的功能
C.协调的功能
D.自我教育的功能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2.简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政策的提出及其含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
4.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5.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了哪些新的科学判断?
6.简述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和作用。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2.加强党的建设为什么必须从严治党?新时期怎样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