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自考邓小平理论概论预测试卷(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
A1987年党的十三大
B1992年党的十四大
C1997年党的十五大
D1998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
2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把马克思主义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后来又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具体时间是
A1942年延安整风
B1945年党的七大
C1956年党的八大
D1966年文化大革命【 】
3正式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是在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年党的十二大
C1987年党的十三大
D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 】
4“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A别人的经验可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事情
B无需借鉴别国的经验
C可以照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
D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
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句话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
6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
A坚持治理整顿
B坚持改革开放
C发展经济
D发展科技与教育【 】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8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理论 B基本路线
C基本方针 D基本纲领【 】
9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是指
A政府直接管理 B通过行政命令管理
C运用市场机制管理 D靠法律法规转变【 】
10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
A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 B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C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 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
1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普遍采用的经营体制是
A二级所有,队为基础
B集体劳动,集中经营
C家庭承包经营,双层经营
D家庭分散经营【 】
12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
13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约束机制【 】
14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
A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处理好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C中央与地方分权
D政企职能分开【 】
15社会保障是
A自然经济的产物
B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C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 】
16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目标是
A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需要
B满足人们小康生活的需要
C满足人们富裕生活的需要
D实现共同富裕【 】
17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
18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
A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B社会主义民主的集中体现
C人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
D上升为法律的人们的行为规范【 】
19社会主义的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它坚持
A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服从经济效益
B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C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
D经济效益是唯一的最高原则【 】
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导人民培育的利益观是
A个人利益第一
B国家利益第一
C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
D必要时,国家利益服从公民个人利益【 】
21实行“一国两制”的基础是
A以大陆为主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C坚持不使用武力原则D坚持高度自治原则【 】
2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大陆实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
23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
2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B党内合作共事和交朋友
C广交朋友和自我监督
D党内外合作和相互监督【 】
25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改革实质上是要改革社会主义制度
B改革是一个阶级改变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地位的阶级斗争
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改革就是改良主义【 】
2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27腐败产生的根源在于
A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B改革开放
C生产力发展不足
D剥削制度、剥削阶级【 】
28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B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集中制
C集体领导与分散合作制
D群言堂与一言堂相结合【 】
29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
A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B建设一个有纪律、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
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D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30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消除民族差别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学习邓小平理论要
A熟记邓小平的所有著作
B认真系统地研读邓小平的著作
C把学习邓小平著作同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
D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E用什么学什么【 】
32“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体现了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E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统一【 】
3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存在的两大主题,这两大主题的关系是
A和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千方百计维护世界和平
B既统一又矛盾
C和平是发展的条件
D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
E发展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是核心【 】
34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是
A科学 B技术
C管理 D工具
E人力资本【 】
35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的三个阶段中,推行的主要改革措施是
A第一阶段,采取承包经营责任制
B第二阶段,实行放权让利
C第三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第一阶段,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
E第二阶段,两步利改税【 】
36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具有
A统一性 B开放性
C竞争性 D公开性
E有序性【 】
37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是
A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
B国家的权力机关
C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
E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
38当前和今后一段的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民主 B加强法制
C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 D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E维护安定团结【 】
39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A全方位 B多元化
C多形式 D多层次
E宽领域【 】
40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是
A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D全球经济一体化
E科学技术无国界【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共30分)在41、42、43、44、45、46、47七小题中任选五道题作答,如果七道题全部作答,则46、47无效。
4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
4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有哪些显著特点?
4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是什么?如何转变政府职能?
44简述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45加强党的建设应该如何从严治党?
46简述“三个代表”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47简述如何实现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共20分)在48、49、50三小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50题无效。
48结合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试论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49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如何理解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始终是经济建设?
50如何理解“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专家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A 5D 6C 7C 8D 9C 10D
11 C 12 A 13 A 14 D 15 B 16 A 17 A 18 A 19 B 20 C
21 A 22 A 23 A 24 A 25 C 26 C 27 D 28 B 29 A 30 B
二、多项选择题
31BCD32BD33CDE34ABC35CDE
36ABCDE37CDE38ABCDE39ADE40ABC
三、简答题
41答:(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二战结束后,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开始转向和平与发展,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个形势,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特点。(2)邓小平理论坚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就是邓小平理论的中国特色。(3)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的开放体系,它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42答:(1)在目标和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本质。(2)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3)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4)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本质。
43答:(1)政府的职能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行政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2)实现政企分开;分离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制定法律法规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以适应政企分开和政府国有资产所有权与宏观经济调控权分离的需要。
44答:(1)对外贸易。(2)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3)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国外资金。(4)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5)国际旅游业。
45答:(1)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2)各级党委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负起抓好党的建设的责任。(3)要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管理、监督。(4)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弘扬正气,反对歪风。(5)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6)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46答:“三个代表”的内涵:(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4)“三个代表”三者之间的关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7答:(1)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并大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要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3)要继续发展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两个范围的联盟。(4)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认真贯彻执行“长期长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四、论述题
48答:(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三者是一脉相承的。(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站在世纪之交的时代高度,总结历史,观察现实,针对问题,前瞻未来,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49答:(1)当前的国际形势是,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全党、全国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初级阶段,更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4)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50答:(1)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要把“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2)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正面引导,正面宣传,出现问题不搞“大批判”。(3)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规范和养成社会成员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4)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贵在坚持,讲求实效。精神文明建设弹性大,易反复,不进则退。美好精神的塑造,高尚道德的形成,优良风尚的树立,要长期积累,持之以恒,才能见效,同时做到克服形式主义,切实有一定的物质保障,讲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