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赵威后问齐使》主要是批驳齐使“君贵民贱”的思想,其驳论的着眼点是( )
A.驳斥论点 B.驳斥论据
C.驳斥论证 D.驳斥态度
2.《秋水》中,庄子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 )
A.空间的限制 B.时间的限制
C.先天素质的限制 D.后天教育的限制
3.《答李翊书》中,“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的喻意是( )
A.无望速成 B.陈言务去
C.气盛言宜 D.文以载道
4.《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诬蔑新法种种观点的立论原则是( )
A.受命于人主 B.举先王之政
C.为天下理财 D.名实要相符
5.鲁迅在写《灯下漫笔》这篇文章时,认为当时中国正处在( )
A.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C.人民想做主人而不得的时代 D.人民暂时做稳了主人的时代
6.《选择与安排》中,为了阐明写作的要领,朱光潜较多地运用了类比论证方法,这主要体现在( )
A.文章中较多地运用了实际例子作证据
B.文章中较多地运用了“三段式”推论
C.文章中较多地运用了正反对举的方法
D.文章中较多地运用了用兵布阵作喻证
7.《李将军列传》中,写李广“引刀自颈”后,士大夫兵卒和百姓无不悲伤,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
A.铺垫 B.对比
C.侧写 D.反衬
8.《马伶传》中有一段文字:“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其中第三个“分宜”指的是( )
A.严嵩 B.顾秉谦
C.马伶 D.李伶
9.《香市》中,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指的是( )
A.从江湖班变为“南洋武术班”
B.从“南洋武术班”变为江湖班
C.从小商人变为农民
D.从农民变为小商人
10.《背影》中,描写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里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A.行为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D.肖像描写
11.《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拟物
C.正喻 D.反喻
12.《上邪》是一首( )
A.弃妇诗 B.怀人诗
C.爱情诗 D.送别诗
13.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所表达的心情是( )
A.思慕贤才 B.礼贤下士
C.求贤不得的苦闷 D.贤才云集的兴奋
14.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是( )
A.沉郁顿挫 B.清新淡雅
C.悲壮苍凉 D.飘逸奔放
15.李煜《虞美人》的主旨是( )
A.抒写行役之苦、羁旅之愁 B.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C.抒写家破之哀、人亡之痛 D.抒写失意之忧、遭贬之悲
1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写景的基本手法是( )
A.大小相形 B.动静相衬
C.浓淡相间 D.景物并置
17.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的写作年代是(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
C.抗日战争刚取得胜利的时候 D.解放战争时期
18.屠格涅夫在《门槛》中,以一位姑娘走进一座大楼,寓意革命者投身革命事业,这种表现方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烘托
19.《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
A.时间的推移 B.感情的变化
C.事理的逻辑 D.想象的展开
20.《风波》开头所描绘的“田家乐”景象的主要意义在于( )
A.暴露农民的愚昧落后 B.嘲讽文人的不合时宜
C.衬托后文的风波动感 D.启示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为了阐明“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道理,梁启超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有( )
A.层递修辞法 B.比喻修辞法
C.归纳论证法 D.类比论证法
E.对比论证法
22.屈原作品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有( )
A.文采华丽 B.重章叠句
C.构思奇特想象丰富 D.采用大量神话传说
E.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23.下列作品,从整体看采用倒叙方式的有( )
A.《郑伯克段于鄢》 B.《李将军列传》
C.《米龙老爹》 D.《始得西山宴游记》
E.《马伶传》
24.下列词曲作品中写到落花的有( )
A.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C.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E.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25.在《炉中煤》中,作者用以自喻的事物有( )
A.年青的女郎 B.黑奴
C.栋梁 D.炉中煤
E.心爱的人儿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岁:
27.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笃:
28.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
29.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
膏泽:
30.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
蹇:
3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
32.汉军罢,弗能追。
罢:
33.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
诚:
34.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
内:
35.光景一日不如一日。
光景: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答李翊书》中的一段文字:
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请回答:A.归纳这段议论的主旨。
B.指出这段文字中“根”、“膏”、“实”、“光”的比喻意义。
C.这段文字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37.阅读杜甫《兵车行》中的一段文字: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去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请回答:A.从“或从十五北防河”以下,是以什么人的口吻诉说的?
B.哪几句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最后四句有何表现作用?
38.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
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听了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万句言词,要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请回答:A.黛玉的话是什么意思?从中可见林黛玉当时是什么心态?
B.宝玉被打后所说的话,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C.这里运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
39.阅读艾青在抗日战争初期创作的诗歌《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请回答:A.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感情?
B.指出“暴风雨”和“激怒的风”的象征意义。
C.诗中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40.阅读《战国策·魏策》中的一段文字: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大路),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资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请回答:A.驾车人凭哪些条件“欲之楚”而“北面持其驾”?
B.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
C.这段文字引申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五、作文(30分)
41.以《多味人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