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文章中,属于先秦历史散文的是( )
A.《季氏将伐颛臾》 B. 《寡人之于国也》
C.《赵威后问齐使》 D. 《谏逐客书》
2.庄子在《秋水》中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作比喻,所论证的道理是()
A.国君要以德治国 B. 为政要以民为本
C.个人的认识十分有限 D. 立言的根本在于道德
3.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最能体现全文中心论点的语句是( )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C.“满招损,谦得益”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在《论毅力》中,作者用以突出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最终成功这一中心旨意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 层递
C.排比 D. 比拟
5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复古家’尽可不必悲观的,太平的景象还在:常有年兵燹,常有水旱。”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A.象征 B. 对比 C. 铺垫 D. 反讽
6.下列《论学问》中的例证,用来说明“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相应的学问来补救”这一道理的是( )
A.天赋有如野生花草,需要学问修剪
B.史鉴使人明智,博物使人深沉
C.缓步有益于胃,骑马有益于头脑
D.一个人心志不专,顶好研究数学
7.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
A.言语描写 B. 行为描写
C.心理描写 D. 肖像描写
8.在《种树郭橐驼传》中,被郭橐驼指斥为“虽曰爱之,其实害之”的行为是( )
A.“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B.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C.“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D.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9.《马伶传》中体现主旨的关键情节是( )
A.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
B.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
C.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
D.华林部夜访马伶然后罗拜而去
10. 《香市》中描绘往昔香市的热闹情景,其主要目的是( )
A.追忆儿时的美好记忆 B. 向往昔日的繁华
C.反衬今日香市的冷落 D. 暴露农村的落后
1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
A.国风 B. 小雅 C. 大雅 D. 颂
12. 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
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 B. 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 D. 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13.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是一首( )
A.七言绝句 B. 七言古诗
C.七言律诗 D. 长短句
14. 柳永《八声甘州》上片的抒情方法是( )
A.直抒胸臆 B. 借景抒情
C.借叙事抒情 D. 借典故抒情
15. 陆游《关山月》中,贯穿全诗始终的景物是( )
A.关 B. 山 C. 月 D. 沙
16. 在闻一多《一句话》中,隐喻“民众革命”的事物是( )
A.火山 B. 铁树 C. 火山爆发 D. 青天霹雳
17. 在《炉中煤》中,象征着祖国和中华民族获得新生的诗句是( )
A.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B.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C.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D.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18. 高尔基《鹰之歌》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A.对比 B. 隐喻 C. 拟人 D. 托物言志
19. 在《石崇与王恺争豪》中,为了凸现石崇的豪富,先写王恺是武帝的亲戚,并得到皇帝赠送的“世罕其比”的珊瑚树,这一表现方法是( )
A.侧面烘托 B. 对比反衬
C.铺垫反托 D. 象征暗示
20. 《风波》的主要社会意义在于( )
A.暴露民众的愚昧落后 B. 揭露帝制余孽的复辟阴谋
C.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 指出革命首先要唤醒民众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下列议论文中,全文贯穿对比论证方法的有( )
A.《谏逐客书》 B. 《五代史伶官传序》
C.《答李翊书》 D. 《答司马谏议书》
E.《论毅力》
22. 李白《行路难》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有( )
A.金樽清酒斗十千 B. 拔剑四顾心茫然
C.闲来垂钓碧溪上 D. 忽复乘舟梦日边
E.长风破浪会有时
23. 《长亭送别》所表现的莺莺的心理活动有( )
A.对张生应试高中的祝福 B. 与张生即将离别的伤感
C.对张生的怜爱以及留恋 D. 对状元夫人荣耀的憧憬
E.对张生停妻再娶的担忧
24.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叙述文与可与作者之间的交往活动有( )
A.讨论“庖丁解牛”的内涵 B. 探讨“轮扁斫轮”的意义
C.辩论“万尺竹”的虚实 D. 谈笑风生的诗画赠答
E.谈论缣素为袜材的经过
25. 下列作品中,抒写人称发生转换的有( )
A.《李将军列传》 B. 《兵车行》
C.《杜陵叟》 D. 《马伶传》
E.《米龙老爹》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分)
26. 既来之,则安之。
则安之:
27.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
恙:
28.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旋:
29. 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
肖:
30.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
31.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
32.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当:
33.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
本:
34.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
殆:
35. 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赋闲: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6 分,共30分)
36. 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
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仗。
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
请回答:A.概括这段议论的中心旨意。
B.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C.写出文中的三个成语,并加以解释。
37. 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请回答:A.作者为什么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
B.作者为什么说“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
C.作者“心灵的灯”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38. 阅读《国殇》中的一段文字: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木包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请回答:A.这一段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描写的?
B.作者为什么要渲染敌军的人多势众、攻势凶猛?
C.这一段中与诗题直接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为什么?
39. 阅读《日喻》中的一段文字: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之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①,以为日也。
(①揣:量度,这里是摸的意思。籥(yuè):古乐器,样子像笛管。)
请回答:A.解释加点的词:
生而眇者不识日眇:
扣之而得其声扣:
B.“眇者”为什么会把“钟”当作“日”?为什么会把“籥”当作“日”?
C.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
40. 阅读鲁迅《秋夜》中的一段文字:
枣树……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目夹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请回答:A.这里表现出枣树怎样的性格特征?
B.这里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
C.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五、作文(30分)
41. 请以《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