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首页企业系统我的无忧
无忧服务:
兼职活动培训
娱乐交友:
交友社区资讯
全职实习:
实习暑假寒假
微信号:school51
扫一下,立即关注
加关注
在线支付,立省10元
下载新版APP
===大学生成长生活平台===

《大学语文(本)》模拟冲刺试题

2013-03-18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436

本文导航
  • 第1页:第一部分选择题
  • 第2页:二、多项选择题
  • 第3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 第4页:四、简析题
  • 第5页: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用“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作比喻来驳斥的观点是( ) 
A.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B.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C.责二公以死守 
D.南霁云之降贼 

2.《赵威后问齐使》一文展开议论的方式是( ) 
A.问答式 B.寓言式 C.类比式 D.对比式 

3.统贯《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 ) 
A.灯光 B.爱尔克的灯光 C.作者心灵的灯 D.“长宜子孙” 

4.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的是( ) 
A.孔子 B.庄子 C.孟子 D.李斯 

5.成语“祸起萧墙”出自( ) 
A.《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B.《秋水》 
C.《寡人之于国也》 
D.《谏逐客书》 

6.《李将军列传》中李广终生未得封侯的原因在于( ) 
A.生不逢时 B.数奇 C.杀已降 D.朝廷赏罚不公 

7.从内容上看《诗经·氓》是一首( ) 
A.讽喻诗 B.弃妇诗 C.田园诗 D.爱情诗 

8.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A.《乐府诗集》 B.《离骚》 C.《诗经》 D.《楚辞》 

9.在陆游的《关山月》一诗中,在内容上能够统摄全诗的事物是( ) 
A.和戎诏 B.歌舞 C.落月 D.笛声 

10.在《风波》中,鲁迅描写赵七爷的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说明了( ) 
A.赵七爷的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的性格 
B.赵七爷的不学无术、传统保守的性格 
C.赵七爷的装腔作势、信口开河的性格 
D.赵七爷的复辟之心不死而又善于韬晦的性格 

1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两句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 
A.对比 B.类比 C.暗示 D.象征 

12.庄子的《秋水》中写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在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排比、比喻 B.类比、对偶 C.排比、象征 D.比喻、暗示 

13.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里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对比法 B.类比法 C.演绎法 D.归纳法 

14.在《灯下漫笔》中,鲁迅写道:“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A.讽刺 B.暗示 C.借代 D.反语 

15.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中心线索是( ) 
A.民不加多 B.民不加少 C.以民为本 D.五十步笑百步 

1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作者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D.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7.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所要警戒的对象是( ) 
A.“好烦其令”的长人者 B.横征暴敛的贪官污吏 
C.“辍飧饔以劳吏”的百姓 D.不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者 

18.王昌龄的七绝《从军行》的中心句是( ) 
A.青海长云暗雪山 B.孤城遥望玉门关 C.黄沙百战穿金甲 D.不破楼兰终不还 

19.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中写到的“那辽远的一角”指的是( ) 
A.解放区 B.沦陷区 C.东北地区 D.海南地区 

20.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A.设问、比喻 B.反问、比喻 C.设问、对偶 D.反问、夸张
本文导航
  • 第1页:第一部分选择题
  • 第2页:二、多项选择题
  • 第3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 第4页:四、简析题
  • 第5页:参考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在《选择与安排》一文中,作者认为,写好文章最重要最艰苦的工作是( ) 
A.搜寻材料 
B.语言表达 
C.选择材料 
D.写作意境 
E.安排材料 

22.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主要有( ) 
A.江水 
B.沧海 
C.明月 
D.幽壑 
E.清风 

23.下列文章中用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文有( )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 
C.《答司马谏议书》 
D.《秋水》 
E.《赵威后问齐使》 

24.下列文章中属书信体的有( ) 
A.《答李翊书》 
B.《谏逐客书》 
C.《答司马谏议书》 
D.《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E.《报刘一丈书》 

25.《诗经》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主要有( ) 
A.以四言为主 
B.一首诗一韵到底 
C.民歌中常有重叠句 
D.多用比兴手法 
E.讲究对偶 本文导航
  • 第1页:第一部分选择题
  • 第2页:二、多项选择题
  • 第3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 第4页:四、简析题
  • 第5页: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 

27.哭声直上干云霄。 
干: 

28.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藉: 

29.遂散六国之从。 
从: 

30.汉军罢,弗能追。 
罢: 

31.有志乎古者希矣。 
希: 

32.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蹑: 

33.冬雷震震,夏雨雪。 
雨: 

34.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愆: 

35.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 本文导航
  • 第1页:第一部分选择题
  • 第2页:二、多项选择题
  • 第3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 第4页:四、简析题
  • 第5页:参考答案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请回答: 
A.这里描写了哪两种自然景物? 
B.这两种景物的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C.河伯为什么望洋向若而叹? 

37.下面是培根《论学问》中的一段话: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请回答: 
A.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旨意。 
B.这段话与读书治学的方法有什么关系? 
C.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8.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有这样一段诗句: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请回答: 
A.“无形的手掌”指的是什么? 
B.“手指沾了血和灰……”句体现了什么? 
C.“那辽远的一角”指的是什么地方? 
D.这一节诗中,诗人通过什么方法表达了他的什么样的感情? 

39.莫泊桑的小说《米龙老爹》是这样开头的: 
一个月以来,烈日在田地上展开了炙人的火焰。喜笑颜开的生活都在这种火雨下面出现了,地面上一望全是绿的,蔚蓝的天色一直和地平线相接。……所有那些像农夫身体一般骨干嶙峋的古老苹果树正都开着花。乌黑钩曲的老树干在天井里排列成行,在天空之下展开它们那些雪白而且粉红的光彩照人的圆顶…… 
请回答: 
A.这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 
B.这气氛中暗寓着人们怎样的感情? 
C.这段描写在小说整体结构上有何作用?这是怎样的叙述方式? 
D.这段描写与小说的主题思想有何关系? 

40.下面是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话: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请回答: 
A.概括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 
B.这段驳论采用的驳论方法是什么? 
C.王安石驳斥司马光种种观点的总立论原则是什么? 

五、作文(30分) 本文导航
  • 第1页:第一部分选择题
  • 第2页:二、多项选择题
  • 第3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 第4页:四、简析题
  • 第5页: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A 3.A 4.C 5.A 6.D 7.B 8.C 9.A 10.D 
11.A 12.A 13.B 14.A 15.A 16.C 17.A 18.D 19.A 2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CE 22.ACE 23.ABDE 24.ACE 25.ACD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辟:通“避”,躲避 27.干:冲犯 
28.藉:借 29.从:通“纵”,即“合纵” 
30.罢:通“疲” 31.希:少 
32.蹑:踩踏 33.雨:下,作动词 
34.愆:过失、过错 35.如:往、去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A.描写了河水上涨,两岸不能辨别牛马,和海水浩瀚,不见水端的两种自然景物。 
B.衬托了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 
C.是因为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从而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鄙陋。 
37.A.“学问变化气质”。 
B.说明了读书治学与气质的关系,也就是告诉人们:应当根据自己的气质特点来选择读书治学的方向,或者根据自己气质上的弱点来有的放矢地进行读书治学。 
C.排比。 
38.A.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 
B.形象地体现了沦陷区陷于灾难中,而诗人自己也感受到那种被凌辱的痛楚。 
C.解放区。 
D.诗人通过对沦陷区与解放区两种情景的对比,既表现了对沦陷区的极大关注与内心的痛楚,又表达了对解放区的无限向往与热爱。 
39.A.描绘了一幅丰收在望的田园风光。 
B.暗寓着幸存者和后代对壮烈牺牲的米龙老爹的怀念之情。 
C.面对丰收、幸福的生活景象,抚今思昔,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下面的正文故事,这种叙述方式就叫倒叙。 
D.在气氛、感情和意念上,都为后面的故事起了铺垫、反托作用,同时暗示今天的幸福、欢乐,正是许多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40.A.中心论点:驳斥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种种指责。 
B.反驳论点。 
C.名实要相符。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指南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 会员注册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