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
1、商品是:( B)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D )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3. 一件衣服能与30斤大米交换是因为( D )
A.它们都有交换价值 B.它们的价值相等
C.它们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D.它们凝结的具体劳动相等
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C )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5、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是这样表现出来的( D )
A.通过私人劳动表现出来 B.通过抽象劳动表现出来
C.通过具体劳动表现出来 D.通过商品交换表现出来
6.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B )
A.它能衡量其它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7.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 )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8.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D )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
10.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C )
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C.商品经济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11.剩余价值来源于( C )
A.不等价交换; B.工人工资的扣除; C.工人的剩余劳动; D.劳动力的价值;
1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C )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A )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14.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D )
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1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D )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C )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C )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
18.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D )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19.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C )
A.生产剩余价值; B.实现剩余价值;
C.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D.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20.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 A )
A.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21.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C )
A.劳动时间和产品的销售时间; 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购买时间;
22.资本的周转速度和( B )
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23.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 )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24.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D )
A.原料;
B.燃料;
C.辅助材料;
D.机器、设备;
25.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B )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
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
26.利润本质上是(D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27.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是( B )
A.剩余价值率;
B.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
D.年剩余价值率;
28.利润率是( D )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29.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 )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30.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就转化为( C )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利润;
D.利息;
31、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D )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32、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C )
A.文学、艺术和宗教
B.道德和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哲学和历史
3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B )
A.资本家节俭
B.剩余价值
C.扩大再生产后获得的新价值
D.劳动力成为商品
.3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C )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3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是:C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B.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C. 价值规律
D.剩余价值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
1.商品的二因素是( A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ACD )
A.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B. 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C.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表现形式;
3.商品的价值是( ABCD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
4.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AC )
A.具体劳动;
B.社会劳动;
C.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
5.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ABC )
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 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6.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BD )
A.揭示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D.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7.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BD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流通资本;
D.商品资本;
8.资本周转时间由两方面构成( AB )
A.生产时间;
B.流通时间;
C. 销售时间;
D.购买时间;
9.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表明( ABCD )
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都不能成为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
10.资本主义的利润率( BC )
A.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可变资本的比率;
B.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C.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D.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1、人类社会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条件是:( AD)
A.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B.劳动者有了人身自由
C. 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
D.出现了社会分工
12、商品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是( BCD )
A.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有价值
B. 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有使用价值
C. 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D.没有使用价值便没有价值
13、关于剩余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D )
A.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B.由雇佣工人创造的那部分价值
C.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它的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D.商品的价值减去C+V,剩下的那部分价值
14、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ABCD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相关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