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专项练习:第五章
- 第1页:单项选择题1-10
- 第2页:单项选择题11-20
- 第3页:单项选择题21-30
- 第4页:单项选择题31-44
- 第5页:不定项选择题1-10
- 第6页:不定项选择题11-20
- 第7页:不定项选择题21-30
- 第8页:不定项选择题31-40
- 第9页:不定项选择题41-53
第五章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 )。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正确答案】C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为( )。
A.I类
B.II类
C.III类
D.IV类
【正确答案】B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为( )。
A.1类
B.II类
C.III类
D.IV类
【正确答案】A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同时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为( )。
A.I类
B.II类
C.III类
D.IV类
【正确答案】C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确定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应该在哪个阶段完成。( )
A.准备阶段
B.预测评价阶段
C.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
D.报告编写阶段
【正确答案】A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防治对策应该在哪个阶段完成。( )
A.准备阶段
B.预测评价阶段
C.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
D.报告编写阶段
【正确答案】D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编制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应该在哪个阶段完成。( )
A.准备阶段
B.预测评价阶段
C.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
D.报告编写阶段
【正确答案】A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工程特征,识别其( )的环境影响。
A.正常与非正常两种状态下
B.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
C.正常状态下
D.事故状态下
【正确答案】B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采用( )。
A.叠图法
B.指数法
C.网络法
D.矩阵法
【正确答案】D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某I类建设项目拟建在某温泉保护区内,污水排放量为100m3/d,污水水质简单,该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 第1页:单项选择题1-10
- 第2页:单项选择题11-20
- 第3页:单项选择题21-30
- 第4页:单项选择题31-44
- 第5页:不定项选择题1-10
- 第6页:不定项选择题11-20
- 第7页:不定项选择题21-30
- 第8页:不定项选择题31-40
- 第9页:不定项选择题41-53
A.—级
B.二级
C.三级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一级评价项目,需掌握评价区评价期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 )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A.枯、平水期
B.平、丰水期
C.枯、平、丰水期
D.枯、丰水期
【正确答案】C
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二级评价项目,需掌握评价区评价期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 )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A.枯、平水期
B.平、丰水期
C.枯、平、丰水期
D.枯、丰水期
【正确答案】D
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一级评价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应采用( )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A.数值法
B.数值法或解析法
C.时序分析
D.趋势外推
【正确答案】A
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应采用( )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A.数值法
B.数值法或解析法
C.时序分析
D.趋势外推
【正确答案】B
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一级评价项目,需掌握评价区评价期内至少( )的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A.半个连续水文年
B.三个连续水文年
C.二个连续水文年
D.—个连续水文年
【正确答案】D
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一级评价项目,对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应进行( )的预测和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A.定量
B.定量或半定量
C.半定量或定性
D.定量或定性
【正确答案】B
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二级评价项目,对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应进行( )的预测和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A.定量
B.定量或半定量
C.半定量或定性
D.定量或定性
【正确答案】C
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一级评价项目,对于给出评价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图件的比例尺要求是( )。
A.大于或等于1/5000
B.大于或等于1/10000
C.大于或等于1/50000
D.大于或等于1/100000
【正确答案】C
2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二级评价项目,对于给出评价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图件的比例尺要求是( )。
A.大于或等于1/5000
B.大于或等于1/10000
C.大于或等于1/50000
D.大于或等于1/100000
【正确答案】C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1-10
- 第2页:单项选择题11-20
- 第3页:单项选择题21-30
- 第4页:单项选择题31-44
- 第5页:不定项选择题1-10
- 第6页:不定项选择题11-20
- 第7页:不定项选择题21-30
- 第8页:不定项选择题31-40
- 第9页:不定项选择题41-53
A.≥20
B.≤20
C.>30
D.≥50
【正确答案】D
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对于地下水I类建设项目三级评价,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为( )km2。
A.>20
B.≤20
C.>30
D.≥50
【正确答案】B
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对于地下水I类建设项目二级评价,所在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一般,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为( )km2。
A.20
B.20〜50
C.30
D.50
【正确答案】B
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当I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地下水一级评价,现状调查评价范围为( )。
A.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
B.≤20
C.30
D.≥50
【正确答案】A
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对于I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应特别关注( )。
A.水文地质单元的完整性
B.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
C.水文地质复杂程度
D.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正确答案】B
2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污染源整理与分析的方法是( )。
A.指数法
B.综合指数法
C.等标污染负荷比计算法
D.专业判断法
【正确答案】C
2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 )选定。
A.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B.拟建项目的污染特征
C.环境功能区
D.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正确答案】B
2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井点采用( )的布设原则。
A.均匀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
B.均匀性布点与放射性布点相结合
C.控制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
D.控制性布点与均匀性布点相结合
【正确答案】C
2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 )倍以上。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B
3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点/层。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正确答案】D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1-10
- 第2页:单项选择题11-20
- 第3页:单项选择题21-30
- 第4页:单项选择题31-44
- 第5页:不定项选择题1-10
- 第6页:不定项选择题11-20
- 第7页:不定项选择题21-30
- 第8页:不定项选择题31-40
- 第9页:不定项选择题41-53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正确答案】C
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三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点/层。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正确答案】B
3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当评价区面积大于( )时,每增加( )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1个点/层。
A.50km2;15km2
B.100km2;15km2
C.100km2;20km2
D.50km2;20km2
【正确答案】B
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当评价区面积大于( )时,每增加()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1个点/层。
A.50km2;15km2
B.100km2;15km2
C.100km2;20km2
D.50km2;20km2
【正确答案】C
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应在评价期内至少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正确答案】A
3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 )进行评价。
A.综合指数法
B.标准指数法
C.加权平均法
D.南京指数法
【正确答案】B
3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多个排污方案等所引起的( )分别进行预测。
A.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
B.地下水水量变化
C.地下水水位变化
D.地下水影响范围
【正确答案】A
3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I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不同开釆方案等所引起的( )分别进行预测。
A.地下水水质变化及影响范围
B.地下水水量变化及影响范围
C.地下水水位变化及影响范围
D.地下水水位变化
【正确答案】C
3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I类建设项目预测因子应选取( )。
A.与拟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有关的特征因子
B.引发地下水水质变化的因子
C.引发地下水水量变化的因子
D.地下水水位及与水位变化所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相关的因子
【正确答案】A
4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II类建设项目预测因子应选取( )。
A.与拟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有关的特征因子
B.引发地下水水质变化的因子
C.引发地下水水量变化的因子
D.地下水水位及与水位变化所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相关的因子
【正确答案】D
4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I类建设项目应重点评价( )。
A.地下水水位降低或升高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B.地下水水位降低或升高诱发的自然灾害问题
C.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面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D.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正确答案】D
4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II类建设项目应重点评价( )。
A.地下水水位降低或升高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B.地下水水位降低或升高诱发的地质构造问题
C.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面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D.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正确答案】A
4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II类建设项目应重点依据( ),评价地下水水位(水头)降低或升高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A.地下水质变化
B.地下水流场变化
C.地下水量变化
D.地下水位变化
【正确答案】B
4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评价II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水头)影响时,应依据( )的原则进行评价。
A.地下水以新带老
B.地下水资源补采平衡
C.地下水谁污染、谁治理
D.地下水谁开采、谁治理
【正确答案】B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1-10
- 第2页:单项选择题11-20
- 第3页:单项选择题21-30
- 第4页:单项选择题31-44
- 第5页:不定项选择题1-10
- 第6页:不定项选择题11-20
- 第7页:不定项选择题21-30
- 第8页:不定项选择题31-40
- 第9页:不定项选择题41-53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下列哪些工作属准备阶段的内容。( )
A.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B.识别环境影响
C.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D.工程分析
【正确答案】A,B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应根据建设项目( )的工程特征,识别其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的环境影响。
A.建设阶段
B.生产运行阶段
C.生产运行初期阶段
D.服务期满后阶段
【正确答案】A,B,D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应按()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A.服务期满后阶段
B.生产运行初期
C.生产运行中期阶段
D.生产运行后期
【正确答案】B,C,D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工业类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A.地下水供水水源地产生的区域水位下降而产生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B.废水渗漏引起地下水水位、水量变化而产生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C.固体废物对土壤、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D.可能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盐渍化、沼泽化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E.废水的渗漏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正确答案】A,B,C,E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线性工程类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A.固体废物渗滤液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B.站场、服务区等排放的污水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C.隧道、洞室等施工及后续排水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而产生的环境问题
D.对其穿越的地下水环境敏感区水位或水质的影响
E.可能引起的次生沼泽化、盐渍化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正确答案】B,C,D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A.尾矿库坝下淋渗、渗漏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B.坝基渗漏对上、下游地区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影响
C.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在施工和运行期间对地下水水位、水质、水资源量的影响
D.可能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盐渍化、沼泽化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E.可能引起的水资源衰竭、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正确答案】B,C,D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 )等指标确定。
A.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B.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
C.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D.污水排放量
E.污水水质复杂程度
【正确答案】A,B,C,D,E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I类建设项目场地包括( )等涉及的场地。
A.主体工程
B.公用工程
C.储运工程
D.辅助工程
【正确答案】A,B,C,D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I类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三级,下列哪些区域属敏感。( )
A.分散居民饮用水源地
B.温泉资源保护区
C.热水资源保护区
D.矿泉水资源保护区
【正确答案】B,C,D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下列哪些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准保护区属I类建设项目场地敏感区。( )
A.已建成的在用水源地
B.备用的水源地
C.应急水源地
D.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
【正确答案】A,B,C,D
- 第1页:单项选择题1-10
- 第2页:单项选择题11-20
- 第3页:单项选择题21-30
- 第4页:单项选择题31-44
- 第5页:不定项选择题1-10
- 第6页:不定项选择题11-20
- 第7页:不定项选择题21-30
- 第8页:不定项选择题31-40
- 第9页:不定项选择题41-53
A.污水水质复杂程度
B.地下水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
C.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
D.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E.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大小
【正确答案】B,C,D,E
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属II类建设项目场地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敏感”级别的是( )。
A.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
B.重要湿地
C.地质灾害易发区
D.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正确答案】A,B,C,D
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三级评价项目,可通过( )等方法进行地下水影响分析与评价。
A.回归分析
B.类比预测分析
C.时序分析
D.趋势外推
【正确答案】A,B,C,D
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一级评价项目的技术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本掌握评价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与规划
B.应査明各含水层之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C.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幵展勘察试验,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D.对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半定量或定性的预测和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E.对地下水水质、水量采用数值法或解析法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正确答案】B,C
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二级评价项目的技术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本掌握评价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与规划
B.应查明各含水层之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C.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勘察试验,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D.掌握评价区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E.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应必须采用数值法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正确答案】A,B,D
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三级评价项目的技术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本掌握当地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与规划
B.结合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补充必要的勘察试验,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C.结合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监测
D.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正确答案】C,D
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当I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地下水二级评价,现状调查评价范围为( )。
A.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
B.≤20
C.同一地下水块段
D.≥50
【正确答案】A,C
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当I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确定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级评价以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为调查评价范围
B.二级评价原则上可以以同一地下水块段为调查评价范围
C.三级评价以能说明地下水环境的基本情况,并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分析的要求为原则确定调查评价范围
D.三级评价调查评价范围为≤20
【正确答案】A,B,C
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I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 )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
A.勘察阶段
B.建设阶段
C.生产运行阶段
D.服务期满后阶段
【正确答案】B,C,D
2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关于I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
A.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
B.必要时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及可能与建设项目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
C.应特别关注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
D.应特别关注水文地质复杂程度
【正确答案】A,B,C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1-10
- 第2页:单项选择题11-20
- 第3页:单项选择题21-30
- 第4页:单项选择题31-44
- 第5页:不定项选择题1-10
- 第6页:不定项选择题11-20
- 第7页:不定项选择题21-30
- 第8页:不定项选择题31-40
- 第9页:不定项选择题41-53
A.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
B.地貌特征与矿产资源
C.泉水开发利用情况
D.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正确答案】A,B,C,D
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下列哪些内容属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 )
A.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B.隔水层的岩性组成
C.地质构造
D.地层岩性
【正确答案】A,B,C,D
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下列哪些内容属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与分析的主要内容。( )
A.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B.地下水开采过程中水质、水量、水位的变化情况
C.与地下水有关的其他人类活动情况调査
D.地质构造
【正确答案】A,B,C
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下列哪些内容属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査与分析的主要内容。( )
A.天然劣质水分布状况以及引发的地方性氟病的调查和分析
B.地下水超釆引发的区域性水位下降的调査和分析
C.地下水污染的调查和分析
D.土壤次生盐渍化调查和分析
【正确答案】A,B,D
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源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 )。
A.工业污染源
B.生活污染源
C.交通污染源
D.农业污染源
【正确答案】A,B,D
2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源调查的重点主要包括( )。
A.污灌区
B.渗坑
C.排污渠
D.渗井
E.污水池
【正确答案】A,B,C,D,E
2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井点应主要布设在( )以及对于确定边界条件有控制意义的地点。
A.建设项目场地
B.周围环境敏感点
C.地下水污染源
D.主要现状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正确答案】A,B,C,D
2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点的层位应以( )为主。
A.潜水
B.承压水
C.包气带水
D.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
【正确答案】A,D
2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现状监测井点的布设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井点釆用均匀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的布设原则
B.对于I类和III类改、扩建项目,当现有监测井不能满足监测位置和监测深度要求时,应布设新的地下水现状监测井
C.潜水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隔水底板,承压水监测井中的目的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应止水良好
D.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的2倍以上
【正确答案】B,C
3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具体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级项目,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水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1个点/层,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3个点/层
B.二级项目,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水质监测点各不得少于1个点/层,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3个点/层
C.三级项目,项目场地上游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1个点/层,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2个点/层
D.三级项目,评价区面积大于50km2时,每增加30km2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1个点/层
【正确答案】A,C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1-10
- 第2页:单项选择题11-20
- 第3页:单项选择题21-30
- 第4页:单项选择题31-44
- 第5页:不定项选择题1-10
- 第6页:不定项选择题11-20
- 第7页:不定项选择题21-30
- 第8页:不定项选择题31-40
- 第9页:不定项选择题41-53
A.手动采样泵
B.自动式采样泵
C.人工活塞闭合式釆样器
D.敞口式定深釆样器
【正确答案】B,C,D
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关于二级评价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建项无现有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一次
B.新建项目,若有近2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C.改、扩建项目,若掌握现有工程建成后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观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D.新建项目,若有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正确答案】C,D
3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的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三级评价项目可以利用最近三年一个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监测资料
B.三级评价项目应至少在评价期内监测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并尽可能在枯水期进行
C.一级评价项目应在评价期内至少分别对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各监测一次
D.二级评价项目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枯、丰水期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正确答案】A,C,D
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主要针对现状监测结果进行( )的分析。
A.最大值、最小值、均值
B.检出率
C.标准差
D.超标率
【正确答案】A,B,C,D
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均应根据( )确定。
A.评价工作等级
B.工程特征
C.环境特征
D.现状调查和评价数据
E.当地环境功能和环保要求
【正确答案】A,B,C,E
3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以( )为重点。
A.拟建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位、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B.拟建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
C.拟建项目对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
D.产生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正确答案】A,D
3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II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不同开采方案等所引起的( )分别进行预测。
A.地下水水质变化
B.地下水水量变化
C.地下水水位变化
D.地下水影响范围
【正确答案】A,B,C,D
3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预测的原则是( )。
A.要给出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多个排污方案等所引起的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及影响范围进行预测
B.要给出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多个排污方案等所引起的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进行预测
C.要给出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多个排污方案等所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及影响范围进行预测
D.要给出污染物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两种工况的预测结果
【正确答案】B,D
3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预测范围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A.预测的范围应大于现状调查范围
B.预测的范围可与现状调查范围相同
C.预测的范围应包括保护目标和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必要时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D.预测的范围包括可能与建设项目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
【正确答案】B,C,D
4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预测重点应包括( )。
A.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
B.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上游区域
C.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
D.可能出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区域
E.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
【正确答案】A,C,D,E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1-10
- 第2页:单项选择题11-20
- 第3页:单项选择题21-30
- 第4页:单项选择题31-44
- 第5页:不定项选择题1-10
- 第6页:不定项选择题11-20
- 第7页:不定项选择题21-30
- 第8页:不定项选择题31-40
- 第9页:不定项选择题41-53
A.勘察阶段
B.建设阶段
C.生产运行阶段
D.服务期满后阶段
【正确答案】B,C,D
4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I类建设项目预测因子选取重点应包括( )。
A.反映地下水循环特征和水质成因类型的常规项目或超标项目
B.国家或地方要求控制的污染物
C.难降解、易生物蓄积、长期接触对人体和生物产生危害作用的污染物
D.改、扩建项目己经排放的及将要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E.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正确答案】A,B,C,D,E
4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关于不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采用的预测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可采用解析法
B.二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采用数值法
C.二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可采用解析法
D.三级评价可采用回归分析、趋势外推、时序分析或类比预测法
【正确答案】B,C,D
4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水文地质条件概化除应根据评价等级选用的预测方法外,还应结合( )等因素。
A.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B.含水介质结构特征
C.边界条件及参数类型
D.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正确答案】B,C,D
4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污染源按排放规律概化可概化为( )。
A.点源
B.连续恒定排放
C.面源
D.非连续恒定排放
【正确答案】B,D
4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I类建设项目应重点评价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该环境保护目标包括( )。
A.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
B.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
C.生态环境脆弱区域
D.其他地下水环境敏感区域
【正确答案】A,B,C,D
4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关于不同类型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
A.I类建设项目应重点评价地下水水位(水头)降低或升高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B.II类建设项目应重点评价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C.I类建设项目评价因子同影响预测因子
D.无论哪类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的预测值未包括环境质量现状值时,应叠加环境质量现状值后再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A,B
4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在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时,下列哪些情况可得出可以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结论。( )
A.新建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改、扩建项目已经棑放的及将要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在评价范围内的地下水中已经超标
B.建设项目在各个不同生产阶段、除污染源附近小范围以外地区,均能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C.削减措施在技术上不可行,但经济上合理
D.在建设项目实施的某个阶段,有个别水质因子在较大范围内出现超标,但采取环保措施后,可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正确答案】B,D
4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在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时,下列哪些情况可做出不能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结论。( )
A.新建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改、扩建项目已经排放的及将要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在评价范围内的地下水中已经超标
B.建设项目在各个不同生产阶段、除污染源附近小范围以外地区,均能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C.削减措施在经济上明显不合理,但技术上可行
D.在建设项目实施的某个阶段,有个别水质因子在较大范围内出现超标,但采取环保措施后,可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正确答案】A,C
5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评价II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水头)影响时,应依据地下水资源补釆平衡的原则,评价( )等。
A.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合理性
B.可能出现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类型、性质
C.可能出现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影响的范围、特征和程度
D.水质能否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正确答案】A,B,C
5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下列哪些内容属III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的。( )
A.评价水质能否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B.评价项目对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水头)影响
C.评价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合理性
D.评价可能出现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类型、性质及其影响的范围、特征和程度
【正确答案】A,B,C,D
5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环保对策措施建议应根据( )提出需要增加或完善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A.I类、II类和III类建设项目各自的特点
B.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
C.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
D.投资额
【正确答案】A,B,C
5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的基本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改、扩建项目应针对现有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地下水水质污染问题,提出“以新带老”的对策和措施
B.新建项目应针对现有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地下水水质污染问题,提出“以新带老”的对策和措施
C.给出各项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的实施效果
D.列表明确各项具体措施的投资估算,并分析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正确答案】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