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全国EMBA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分析
1、答案:C
提示:A应为“陈词滥调”;B应为“以德报怨”;D应为“针砭时弊”。
2、答案:D
提示:A、“文”的意思“掩饰”;B、“好”的意思是“友好”;C、“罹”的意思是“遭遇”。
3、答案:B
提示:“考察”指“实地观察”,用在①中比“观察”准确:“推断”指“推测断定”,②语境中有“断定”的意思,应用“推断”:“中止”指“中途停止”,符合③中“再度上马”的语境:“以至”可表示“在程度上的延伸”,“以致”多引出不好的结果,④应用“以至”。
4、答案:A
提示:“萍水相逢”是形容“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用于“老朋友”。
5、答案:B
提示:第一个空儿前后有转折意味,应用“但是”;第二个空儿前后有“退一步说”的意味,而不是强调“转折”,用“即使”较为恰当。
6、答案:B
提示:A“十几个人的家务”,既可理解为“照料十几个人的家务”,也可理解为“需要十向个人做的家务”。C、“身体瘦弱”既可理解为是“水生”,也可认为是“祖父”。D、“严禁”的对象既可理解为“在市区养犬”,也可理解为“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
7、答案:D
8、答案:C
提示:A、冒号应改为逗号,问号应分别改为顿号和句号。B、“你知”“我知”后应用顿号。D、分号应改为逗号。
9、答案:B
提示:①中“比”的意思是同一方面在程度上(好)的比较,而不是正反两面的对比。③是比喻中的暗喻。
10、答案:D
提示:①两句的主语都是“我”,应接b.②有两个主语-“我”和“我们组的同事”,应接c.③“会唱歌”的主语是“你”应接a.
二、阅读理解(20分)
(一)现代文阅读(15分)
答案:11、A.12、C.13、B.14、B.15、A.16、对领导者的错误应追究责任,这样才能严明法度、避免重犯。
提示:
11、联系上文的“感情”,应选“情”:“哭”是外在行为,故选“形”。
12、A、D显然不是正确选项。B、C不易选择。联系上文“秦穆公赫免了他们的杀头之罪”,意思和“秦穆公没有追究孟明等人的过失”差不多;参看下文诸葛亮“自贬三级”、“把自己的过失公之于众”;可见“没有了下文”的“下文”不是“B”,而是“C”。
13、用专名代泛称。
14、“尽管”有“姑且承认”的含义。
15、“津”本义是“渡口”。
16、统观全文,关键在“下文”二字。何为“下文”?即追究肇事者的责任。
(二)文言文阅读(5分)
答案:17、(1)雨雪:下雪。 (2)被:披。 (3)对:应对,回答。
18、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注释
⑴景公:名杵臼,庄公的异母弟。
⑵雨雪:下雪。雨,音yu(四声),下雨。霁:雨、雪后天气转晴。
⑶被:披。裘:用狐狸腋下的毛皮做的皮衣。
⑷阶:台阶。
⑸晏子: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齐景公时任国相。
⑹有间:时间不长。
⑺逸:安逸,闲适。
⑻闻命:听从教诲。
⑼粟:指救济粮。
⑽饥寒:指饥寒之人。
⑾涂:通“途”,路上。
⑿里:指里巷。
⒀循:巡,巡视。
⒁既事:指任职。兼月:两个月。
⒂兼岁:两年。
⒃明:阐明。欲:欲念,愿望。
⒄行:实行。善:善行,德政。
译文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三、写作(20分)
19、以“小议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为题,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议论文。
题目:小议企业领导者的素质
论证提示:
1、论证: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干部素质,尤其是主要领导人的素质,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列举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说明企业主要领导人的政治素质、管理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