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检测题及答案(004)
2013-12-12来源/作者:管理员点击次数:227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身在屋檐下,还是不低头
一声枪响,让刚刚下课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校园顿时陷入恐慌之中。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ck)教授惊魂未定,发现身旁的学生倒在了血泊中。
53岁的教授转瞬间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立即躲进了附近的教室里。事后的调查印证了他的判断:对方暗杀的对象并非学生,而是教授本人。暗杀行动的背后指使人,则是希特勒。
时间是1935年,犹太人弗兰克在两年前从柏林逃亡到这里。当时,逃到捷克斯洛伐克的西奥多·莱辛教授,在马里安巴德被纳粹暴徒跟踪暗杀。弗兰克没有料到,他们会越洋过海跟踪到这里来。但在纳粹政权看来,暗杀弗兰克值得他们如此下血本。这位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还获得过“铁十字勋章”。
1933年,希特勒当权后开始实行种族政策,很多犹太人失去了工作,被迫逃亡。考虑到弗兰克在德国的名望,希特勒允许他继续在哥廷根大学任教,但前提条件是,弗兰克必须辞退身边的非雅利安人。纳粹分子们原本以为身在屋檐下的弗兰克,会低头接受希特勒的条件。然而,教授不仅立即辞去教职,还发表声明质疑和反对。离开时,他还拒绝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中与核能有关的部分交给纳粹的科技人员。
希特勒下令正式批捕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好在实施逮捕之前,弗兰克已经携家人从丹麦辗转到了美国。恼羞成怒的希特勒决定实施暗杀。
其实,作为德国著名银行家的儿子,弗兰克在逃亡前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19岁那年,弗兰克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化学,由于过度贪玩和自以为是,他遭到了老师的批评。在年轻人看来,老师的斥责,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一气之下,他决定转学到柏林大学。
转学之后,他开始幡然悔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最终在柏林大学获得了一份教职。
在那里,他与赫兹合作,研究电子与原子、分子间的碰撞。他们的碰撞实验,成为能量转变量子化特性的第一个证明,也是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所假设的量子化能级的第一个决定性的证据。但当玻尔在1915年指出这一点时,弗兰克和赫兹则在论文里声称,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不符合玻尔的理论。直到1919年,在仔细研究了玻尔的理论后,弗兰克改变自己之前的看法,同意玻尔的观点。
这次低头,最终让弗兰克和赫兹发现了原子受电子碰撞的定律,更在6年后,让他们成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
在丹麦逃亡期间,德军入侵丹麦。为避免奖章被德军掠走,匈牙利化学家乔治·德海韦西将弗兰克的诺贝尔奖章用王水溶解掉,溶液放在玻尔研究所实验室的架子上。
此时的弗兰克,已经在芝加哥大学担任物理化学教授,大部分时间用来研究光合作用。当美国决定实施“曼哈顿计划”后,弗兰克也成为了参与研究制造原子弹工程的一员。不过,这个流亡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关于原子弹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委员会”主席。
作为一名核物理学家,他深知原子弹的威力,并没有因为寄居在异国的屋檐下而低头沉默。他牵头组织一批核物理学家联名上书,明确反对用原子弹对付日本。因为“使用原子弹固然可以获得军事上的某种收益,但与因此而激起全世界的恐怖和厌恶相比,还是得不偿失的,并将在战争结束后助长核军备竞赛”。
在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的两个月前,弗兰克所在的委员会发布了著名的关于原子弹军事应用问题的《弗兰克报告》。这份报告最终没能阻止军方的决定,但他所预言的战后核武器对峙局面,很快便成为现实。
那瓶溶解着弗兰克的诺贝尔奖章的溶液,此时被德海韦西从实验室的架子上小心翼翼地端了下来。溶液中的金被沉淀出来,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将其重新铸造成奖章,佩戴在了弗兰克的胸前。他的祖国,后来也将普朗克奖章挂在他胸前。
1964年,这个当年躲过了暗杀的人,重返祖国访问故人,不幸逝世在旅途中。在故人们的记忆里,“他是一个迷恋科学、诚恳善良、态度温和的人”。只是“温和”并不代表“温顺”。这个温和的人,即便站在屋檐下,也不曾就势低头。
1.本文开头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章开篇采用倒叙手法,写希特勒指使人越洋过海跟踪到美国暗杀弗兰克,既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又为下文表现弗兰克的行为及影响埋伏笔。
2.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弗兰克“身在屋檐下,还是不低头”这一品质的?请作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面对希特勒的种族政策,弗兰克不但不接受希特勒的命令,还发表声明质疑和反对,而且在离开时还拒绝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中与核能有关的部分交给纳粹的科技人员。
②寄居在美国,弗兰克却不低头沉默,牵头组织一批核物理学家联名上书,明确反对美国用原子弹对付日本。
3.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说“这个温和的人,即便站在屋檐下,也不曾就势低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在作者看来,弗兰克是一个诚恳善良、态度温和的人,但这种“温和”并不代表“温顺”。弗兰克不畏强权而敢于反抗,不因寄居别国低头沉默,而敢于倡导自己的正确主张。结尾这样陈述,既表达了作者对弗兰克的高度赞美,又有画龙点睛之妙。
4.弗兰克的“低头”最终让他和赫兹发现了原子受电子碰撞的定律,弗兰克“这个温和的人,即便站在屋檐下,也不曾就势低头”。请你就对“低头”的理解,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否“低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知识和真理面前,因自己的认识和能力所限,就要学会低头,认真领悟,如此才能免于“头碰南墙”,才能开阔视野,成就自己。而在一时苦难或权势的凌辱面前,不可以低头退让,有志进取者,将此当做磨练自己、激浊扬清的机会,而绝不能怨天尤人,听天由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陈西滢:傲慢与偏见
陈西滢(1896—1970),本名陈源,字通伯,笔名西滢,江苏无锡人,留英博士、学者、评论家,鲁迅著名的论敌。他的眼睛总是清澈明亮,那里面好像各种优点都有——洞察、理解、敏锐、机智,唯独缺乏善意。
他其实是个外冷内热的人,对家人骨肉的情感是很深挚的,虽自少留学西洋,但脑子里中国伦常的观念却保留得相当深厚。他孝于父母,也笃于友人,对待朋友是不负责则已,既负责则就负责到底,任何艰难都在所不顾。
这是同时代人对他的两段迥异的评价。似乎很难说清他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不过,这样的人物多多少少应该有些意思吧。
然而此人一直以来却被定性为一个面目可憎、很没意思的坏人。他大大有名,而这名气却让许多人不屑一顾。
在鲁迅的笔战史上,他要算是第一个论敌。
大凡知道陈西滢这个名字的,多是因为他被鲁迅骂过。照中国人惯常的理解,和好人打架的肯定是坏人。于是,各种读物乃至中学的教科书里都把他视为坏人。这便是陈西滢“名气”的由来。
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傅光明对此颇为“惋惜”。他说:“坏人的文章也就不值一读了,这实在令人惋惜,倒不是为陈西滢,而是为那些因此不读他文章的人。”
有人认为,得益于深悟英国散文之妙谛,陈西滢这辈子文字生涯里唯一的一本《西滢闲话》就足以使他跻身中国现代散文十八家之列。他的朋友梁实秋说,西滢笔下如行云流水,有意态从容的趣味;才女苏雪林则赞为文笔晶莹剔透,更无半点尘滓绕其笔端。
在傅光明看来,陈西滢的行文非常独特,一件普通人眼中习以为常的事,经他七扭八拐地一说,就显得荒诞和不公平了;一个人人痛恨、力争铲除而多年未果的社会现象,他轻笔点拨几句便将其深藏不露的根挖了出来。
总之,“他的书实在是非常好看”!
不过也有另一种声音。学者阎晶明认为,在《西滢闲话》里,有不少观点互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从文章的角度讲,陈西滢的作文之道,还没有完全进入火候,所以他的“闲话”惹得他自己一身尴尬。
更具实质性的问题是,多年的留学经历使陈西滢看惯了英国文化的理智和有序,对中国的一切都带着几分偏见而看不入眼。他对中国人的劣根性十分不满,却又同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有质的区别,他的态度里少有热爱。他字里行间的那种理智的态度和傲慢的神情,缺少和时代相呼应的热度,让人很难接受。
所以,陈西滢与鲁迅的论战,无论从结局上还是从道义上,他都是一个失败者,“失败得让人难以同情”,而失败的结果使他至今仍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的一个“反派”角色。
阎晶明评价,陈西滢的过于“理智”,使他在人们的印象中滑向了“反动”,也就是鲁迅所讽刺的“正人君子”和“绅士”。
但陈西滢也自有他的性情。
他骨子里有所谓“爱伦尼”(lrony,嘲谑、讽刺等义)的气质,但人们纳闷,此公虽以爱说俏皮话而出名,但口才其实不怎么样,虽不至和司马相如一般口吃,但说话时总是期期艾艾,好半天才能蹦出一句来。
母亲逝去,他方寸全乱,哭得像个小孩,旁人简直没法劝慰。苏雪林感慨:“想不到一个平日感情深沉,又惯以冷言冷语讥讽人的陈源教授,此时竟会显露出他婴儿般的纯真。”
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人,他的所言所行中很有一些“理智与情感”,对人对事的看法中则掺杂着不少“傲慢与偏见”。
按照当代研究者的说法,陈西滢实在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里的一个“另类”。
5.陈西滢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里的一个“另类”,请联系全文概括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陈西滢的“名气”来自与鲁迅的论战,因此被定义为“坏人”;②陈西滢受英国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人的劣根性抱有理智的态度和傲慢的神情;③陈西滢骨子里具有嘲谑、讽刺的气质,但自身的口才却很差;④陈西滢缺乏善意,但内心对亲人、朋友的情感真挚。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表现陈西滢“另类”的段落,然后分点加以概括即可。
6.文章中有人认为“他的书实在是非常好看”,请概括种种可能“好看”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陈西滢的文章深得英国散文的妙谛;②陈西滢的文章如行云流水,有意态从容的趣味;③陈西滢的文章文笔晶莹剔透,无半点尘滓绕其笔端;④陈西滢的文章行文非常独特,能从普通事情中挖掘出社会的荒诞和不公。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找准答题区间,即文章第八、九两段。然后注意题目要求“概括”,对原文进行分析,提炼出关键信息点即可。
7.请简要说明第七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段为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段总结世人因鲁迅的原因而对陈西滢产生误解的情况,即不读陈西滢的作品,因此自然地引出对陈西滢作品的介绍与评价,这样做使内容衔接自然,文章结构严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考虑到第七段在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即可。
8.作为当代学生,我们应如何面对权威所肯定或否定的人和事?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尊重权威,听信权威的肯定或否定。以文中陈西滢与鲁迅论战失败为例说明。
示例二:无视权威,更无视权威的肯定与否定。以文中陈西滢的独特魅力来说明。
示例三:不盲目听信权威,用自己的眼光去挑选、辨别。以陈西滢的长处和不足来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传主本身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和传者的情感态度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精神,其次是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并从文本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例子,言之成理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上海人,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对一个24岁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7岁成为驻美国公使、34岁出任外交部长的人来说,除了用“光芒四射”形容,你还能说什么?
《联合国宪章》上签署的第一个名字,是三个汉字:顾维钧。
1945年6月26日,在宪章签字仪式上,因中国代表团在发起国中按字母顺序列于首位,所以代宋子文担任首席代表的顾维钧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20世纪30年代,一家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曾提到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认为“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博士更堪作为典型的人了。平易近人,有修养,无比耐心且温文尔雅,没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着与和蔼方面能够超过他”。
著名学者温源宁写过一篇印象记,起首便是:“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顾维钧博士,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光芒四射的星星。”
那是1934年,温源宁写道:“作为一名外交官,他的成就称得上辉煌,要加以逐一列举,人们将不得不从惊讶开始而以赞美告终……他从1912年5月出任内阁秘书开始,其政治生涯直到如今,凡是外交官员梦寐以求的最高职位他都已经得到了:驻美国公使(1915—1920)、巴黎和会代表(1918—1919)、国联理事会中国代表、驻英国公使(1920),并自1922年以后多次出任外交总长,而现在是驻法国公使。有一次,顾博士还做过几个月的代理国务总理。”
50年后,温源宁在台湾去世之前,如果他还记得自己当年这篇充满“溢美之辞”的小文的话,他也许会微笑。因为顾维钧比温源宁文中所写的更加“光芒四射”,他经历了更多的大事件,也得到过更多的高职位。
1986年,顾雏钧在纽约逝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载文表示哀悼,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纽约总领事前往吊唁。
温源宁笔下让人“从惊讶开始以赞美告终”的顾氏履历还需要加上:中国驻外使节升格后,担任驻法、英、美等国大使;1945年出席旧金山会议,参与起草和签署联合国宪章;1957年后担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直至1967年退休;晚年完成13大卷、500多万字的《顾维钧回忆录》。
温源宁说:“他的朋友和敌人全都会承认,在国外代表中国利益的中国外交官中,再也不可能有比顾博士更好的了……出席巴黎和会时,顾博士已经由于是中国权益既有尊严又有才干的捍卫者而闻名于世。”
年方而立的顾维钧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中,位居后进。但当需要向和会最高机构“十人会”报告山东问题时,他的前辈们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拒绝出席,或者拒绝发言,顾维钧勇于任事,出面侃侃而谈,痛陈山东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态度,并从国际法的角度雄辩地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这场精彩的发言成为和会当天的头条新闻。发言刚一结束,美国总统、英国首相便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随后,顾维钧在和会上展开穿梭外交,希望能争取到对中国最有利的结果。最终,在无望的情况下,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而根据外交史学者的研究,“此时独力支撑代表团的顾维钧对拒签和约的最终实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踏入外交界的那天起,顾维钧的杰出表现一直证明着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对他的评价——“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
(有删改)
9.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顾维钧年轻有为,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他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上名字的人。
B.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认为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更堪作为典型的人,认为他平易近人,有修养,沉着和蔼,有耐心并且温文尔雅,想到他,人们都会联想到光芒四射的星星。
C.温源宁高度赞美了顾维钧的人生经历,诸如担任驻美国公使,巴黎和会代表,国联理事会中国代表,驻英法等国公使,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等。
D.顾维钧自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以来,一生在外交界纵横捭阖,为中国立下汗马功劳,对得起他母校校长对他的评价——“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
E.本文通过记述顾维钧的外交生涯,描写了他作为一名杰出的中国外交家的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外交家的感人形象。
【答案】BC
【解析】B项,形容顾维钧为光芒四射的星星的不是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而是温源宁;C项,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不是温源宁提到的,且温源宁只是赞美了顾维钧1934年以前的人生经历。
10.作者多次引用别人对顾维钧的评价,这样写有何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侧面烘托了顾维钧的人格魅力以及外交才干;②引用当时人物对于顾维钧的评论,使得文章真实可信;③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悉侧面描写的手法的好处以及作用,注意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11.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被称为“中国权益既有尊严又有才干的捍卫者”,这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尊严方面:顾维钧在前辈们不出面的情况下勇于任事,侃侃而谈,痛陈山东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态度。②才干方面:顾维钧引用国际法,雄辩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中国;顾维钧在和会上展开穿梭外交,在争取山东无望的情况下,他对拒签和约的最终实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准答题区间,即文章最后四段;然后,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述即可。
12.顾维钧的外交生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当代青年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一:当代青年需要有爱国热情,有报国豪情。举例:①名校毕业,回国效力;②巴黎和会为国争光;③在《联合国宪章》第一个用汉字的签字者。
提示二:当代青年做人做学问要有理有据,德才兼备。举例:①英国报刊对他的推崇;②学者对他的赞美;③巴黎和会上的表现。
提示三:当代青年想要成功,需要尊严和才干的统一。举例:①为国争光;②穿梭外交;③力拒合约。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文本,准确把握顾维钧的精神对我们当代青年人的启示作用;其次要结合生活实际有理有据地阐发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浙大保姆”——竺可桢
张 伟
①1936年4月7日,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他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写着:晨雷雨。上午有雾。午有雷。下午四点见阳光。晚又雨。玉兰盛开,杏花落,寓中白樱花开。
②到浙大当校长,竺可桢开始并不愿意。一则他放不下气象研究所的工作;二则大学校长事务繁杂,又要同官场打交道,必将影响自己对地理、气象、物候的研究。但他实在不忍心浙大在动乱中走向衰落,于是毅然决定临危受命。这被视为他人生路上一次意外的拐弯,而且“一出手,就如此漂亮”。
③这位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
④教授费巩,极有才子气,一度对竺可桢表示不满,开教务会时,曾当面冷嘲热讽:“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却微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照样请他做训导长。物理学家束星北,很有侠气,却脾气暴躁。浙江大学因战争西迁,他对竺可桢不满,于是一路跟在这位校长后面,说其种种不是,竺可桢也总是一笑而过。后人回忆,竺可桢虽然并不欣赏束星北的作风,与他私交不深,却力排众议,将他聘为教授,并经常为保护这位有才华的教授而费尽周折。
⑤这名校长,曾在除夕夜,全家吃发霉的米,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难怪当时的数学教授苏步青,提到竺可桢时总反复念叨:“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
⑥他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结果,竺可桢手下,有一批“听听名字就令人神往”的教授:王季梁、胡刚复、梅光迪、张其昀、束星北、张荫麟、苏步青、贝时璋……这些人大多性格独特,却都对竺可桢十分佩服。
⑦有人在评价竺可桢时说:“他的品德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净。”他的一名学生年迈时接受记者采访,有些陶醉地回忆竺可桢:“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
⑧当时时局动荡,学校内有各种政治力量。竺可桢坚持学术独立、教育独立,总是力排政治干扰,维护学术和教育的尊严,“以自己的人格、理想和才干为浙大营造了相对安定的学术、教育氛围”。
⑨他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他对左派学生组织的“学潮”十分反感,多次公开表示反对,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告诫学生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不过,有一次,学生不顾学校阻拦,冲上街头游行。面对荷枪实弹的军警,竺可桢举起小旗,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虽然他不赞成学生的行为,但“既然年轻人上了街,我就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一旦有学生被捕,他总是极力营救,一定要到狱中看望他们;如果学生受审,他也一定要到庭旁听。
⑩1949年3月6日,竺可桢60岁时,浙江大学的学生送来锦旗,上写:“浙大保姆”。
(有删改)
13.第①段为什么要写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当天的日记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说明竺可桢作为科学家始终关注气象和物候;说明他对“校长”这一职务看得很淡,表现他淡泊名利的品格。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第①段,分析竺可桢日记的内容,从而得出他始终关注气象和物候的结论;其次要明确他写日记的时间是在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时,而日记中并没有与此相关的内容,从而分析出他淡泊名利的品格。
14.文中的费巩和束星北有何共同特点?文中写这两个人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才华,有个性,都当面表达过对竺可桢的不满。是为了侧面衬托竺可桢品性的温厚平和以及对人才的爱护。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找出文本中描写费巩和束星北的语句,从中概括出两人的共同点;二要找出文中写他们与竺可桢之间的事情,通过对所写事情的分析,明确作者写这两人对表现竺可桢品性的作用。
15.请解释第⑦段中“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在文中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竺可桢讲话优雅动听,充满哲理,能够深入人心并启迪学生的心灵。
【解析】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该语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竺可桢的讲话比作笛声;其次要根据描写喻体的内容,“杏花疏影里”、“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等,分析出竺可桢讲话的特点。
16.竺可桢“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你对此怎样看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竺可桢对学生的关心,学生的任务是读书,参与党派之争会影响学业,并且可能会因为年轻而被利用;在动乱年代中参与党派之争有性命之忧;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
【解析】此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表态,或赞成或反对,根据文本内容,此题以赞成为宜;其次要联系文本中所描写的社会现实,并根据竺可桢的思想性格特点,阐明竺可桢这样做的原因即可。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身在屋檐下,还是不低头
一声枪响,让刚刚下课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校园顿时陷入恐慌之中。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ck)教授惊魂未定,发现身旁的学生倒在了血泊中。
53岁的教授转瞬间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立即躲进了附近的教室里。事后的调查印证了他的判断:对方暗杀的对象并非学生,而是教授本人。暗杀行动的背后指使人,则是希特勒。
时间是1935年,犹太人弗兰克在两年前从柏林逃亡到这里。当时,逃到捷克斯洛伐克的西奥多·莱辛教授,在马里安巴德被纳粹暴徒跟踪暗杀。弗兰克没有料到,他们会越洋过海跟踪到这里来。但在纳粹政权看来,暗杀弗兰克值得他们如此下血本。这位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还获得过“铁十字勋章”。
1933年,希特勒当权后开始实行种族政策,很多犹太人失去了工作,被迫逃亡。考虑到弗兰克在德国的名望,希特勒允许他继续在哥廷根大学任教,但前提条件是,弗兰克必须辞退身边的非雅利安人。纳粹分子们原本以为身在屋檐下的弗兰克,会低头接受希特勒的条件。然而,教授不仅立即辞去教职,还发表声明质疑和反对。离开时,他还拒绝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中与核能有关的部分交给纳粹的科技人员。
希特勒下令正式批捕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好在实施逮捕之前,弗兰克已经携家人从丹麦辗转到了美国。恼羞成怒的希特勒决定实施暗杀。
其实,作为德国著名银行家的儿子,弗兰克在逃亡前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19岁那年,弗兰克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化学,由于过度贪玩和自以为是,他遭到了老师的批评。在年轻人看来,老师的斥责,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一气之下,他决定转学到柏林大学。
转学之后,他开始幡然悔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最终在柏林大学获得了一份教职。
在那里,他与赫兹合作,研究电子与原子、分子间的碰撞。他们的碰撞实验,成为能量转变量子化特性的第一个证明,也是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所假设的量子化能级的第一个决定性的证据。但当玻尔在1915年指出这一点时,弗兰克和赫兹则在论文里声称,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不符合玻尔的理论。直到1919年,在仔细研究了玻尔的理论后,弗兰克改变自己之前的看法,同意玻尔的观点。
这次低头,最终让弗兰克和赫兹发现了原子受电子碰撞的定律,更在6年后,让他们成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
在丹麦逃亡期间,德军入侵丹麦。为避免奖章被德军掠走,匈牙利化学家乔治·德海韦西将弗兰克的诺贝尔奖章用王水溶解掉,溶液放在玻尔研究所实验室的架子上。
此时的弗兰克,已经在芝加哥大学担任物理化学教授,大部分时间用来研究光合作用。当美国决定实施“曼哈顿计划”后,弗兰克也成为了参与研究制造原子弹工程的一员。不过,这个流亡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关于原子弹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委员会”主席。
作为一名核物理学家,他深知原子弹的威力,并没有因为寄居在异国的屋檐下而低头沉默。他牵头组织一批核物理学家联名上书,明确反对用原子弹对付日本。因为“使用原子弹固然可以获得军事上的某种收益,但与因此而激起全世界的恐怖和厌恶相比,还是得不偿失的,并将在战争结束后助长核军备竞赛”。
在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的两个月前,弗兰克所在的委员会发布了著名的关于原子弹军事应用问题的《弗兰克报告》。这份报告最终没能阻止军方的决定,但他所预言的战后核武器对峙局面,很快便成为现实。
那瓶溶解着弗兰克的诺贝尔奖章的溶液,此时被德海韦西从实验室的架子上小心翼翼地端了下来。溶液中的金被沉淀出来,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将其重新铸造成奖章,佩戴在了弗兰克的胸前。他的祖国,后来也将普朗克奖章挂在他胸前。
1964年,这个当年躲过了暗杀的人,重返祖国访问故人,不幸逝世在旅途中。在故人们的记忆里,“他是一个迷恋科学、诚恳善良、态度温和的人”。只是“温和”并不代表“温顺”。这个温和的人,即便站在屋檐下,也不曾就势低头。
1.本文开头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章开篇采用倒叙手法,写希特勒指使人越洋过海跟踪到美国暗杀弗兰克,既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又为下文表现弗兰克的行为及影响埋伏笔。
2.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弗兰克“身在屋檐下,还是不低头”这一品质的?请作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面对希特勒的种族政策,弗兰克不但不接受希特勒的命令,还发表声明质疑和反对,而且在离开时还拒绝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中与核能有关的部分交给纳粹的科技人员。
②寄居在美国,弗兰克却不低头沉默,牵头组织一批核物理学家联名上书,明确反对美国用原子弹对付日本。
3.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说“这个温和的人,即便站在屋檐下,也不曾就势低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在作者看来,弗兰克是一个诚恳善良、态度温和的人,但这种“温和”并不代表“温顺”。弗兰克不畏强权而敢于反抗,不因寄居别国低头沉默,而敢于倡导自己的正确主张。结尾这样陈述,既表达了作者对弗兰克的高度赞美,又有画龙点睛之妙。
4.弗兰克的“低头”最终让他和赫兹发现了原子受电子碰撞的定律,弗兰克“这个温和的人,即便站在屋檐下,也不曾就势低头”。请你就对“低头”的理解,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否“低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知识和真理面前,因自己的认识和能力所限,就要学会低头,认真领悟,如此才能免于“头碰南墙”,才能开阔视野,成就自己。而在一时苦难或权势的凌辱面前,不可以低头退让,有志进取者,将此当做磨练自己、激浊扬清的机会,而绝不能怨天尤人,听天由命。
语文试题:
2013年高考语文强化练习及答案汇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陈西滢:傲慢与偏见
陈西滢(1896—1970),本名陈源,字通伯,笔名西滢,江苏无锡人,留英博士、学者、评论家,鲁迅著名的论敌。他的眼睛总是清澈明亮,那里面好像各种优点都有——洞察、理解、敏锐、机智,唯独缺乏善意。
他其实是个外冷内热的人,对家人骨肉的情感是很深挚的,虽自少留学西洋,但脑子里中国伦常的观念却保留得相当深厚。他孝于父母,也笃于友人,对待朋友是不负责则已,既负责则就负责到底,任何艰难都在所不顾。
这是同时代人对他的两段迥异的评价。似乎很难说清他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不过,这样的人物多多少少应该有些意思吧。
然而此人一直以来却被定性为一个面目可憎、很没意思的坏人。他大大有名,而这名气却让许多人不屑一顾。
在鲁迅的笔战史上,他要算是第一个论敌。
大凡知道陈西滢这个名字的,多是因为他被鲁迅骂过。照中国人惯常的理解,和好人打架的肯定是坏人。于是,各种读物乃至中学的教科书里都把他视为坏人。这便是陈西滢“名气”的由来。
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傅光明对此颇为“惋惜”。他说:“坏人的文章也就不值一读了,这实在令人惋惜,倒不是为陈西滢,而是为那些因此不读他文章的人。”
有人认为,得益于深悟英国散文之妙谛,陈西滢这辈子文字生涯里唯一的一本《西滢闲话》就足以使他跻身中国现代散文十八家之列。他的朋友梁实秋说,西滢笔下如行云流水,有意态从容的趣味;才女苏雪林则赞为文笔晶莹剔透,更无半点尘滓绕其笔端。
在傅光明看来,陈西滢的行文非常独特,一件普通人眼中习以为常的事,经他七扭八拐地一说,就显得荒诞和不公平了;一个人人痛恨、力争铲除而多年未果的社会现象,他轻笔点拨几句便将其深藏不露的根挖了出来。
总之,“他的书实在是非常好看”!
不过也有另一种声音。学者阎晶明认为,在《西滢闲话》里,有不少观点互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从文章的角度讲,陈西滢的作文之道,还没有完全进入火候,所以他的“闲话”惹得他自己一身尴尬。
更具实质性的问题是,多年的留学经历使陈西滢看惯了英国文化的理智和有序,对中国的一切都带着几分偏见而看不入眼。他对中国人的劣根性十分不满,却又同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有质的区别,他的态度里少有热爱。他字里行间的那种理智的态度和傲慢的神情,缺少和时代相呼应的热度,让人很难接受。
所以,陈西滢与鲁迅的论战,无论从结局上还是从道义上,他都是一个失败者,“失败得让人难以同情”,而失败的结果使他至今仍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的一个“反派”角色。
阎晶明评价,陈西滢的过于“理智”,使他在人们的印象中滑向了“反动”,也就是鲁迅所讽刺的“正人君子”和“绅士”。
但陈西滢也自有他的性情。
他骨子里有所谓“爱伦尼”(lrony,嘲谑、讽刺等义)的气质,但人们纳闷,此公虽以爱说俏皮话而出名,但口才其实不怎么样,虽不至和司马相如一般口吃,但说话时总是期期艾艾,好半天才能蹦出一句来。
母亲逝去,他方寸全乱,哭得像个小孩,旁人简直没法劝慰。苏雪林感慨:“想不到一个平日感情深沉,又惯以冷言冷语讥讽人的陈源教授,此时竟会显露出他婴儿般的纯真。”
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人,他的所言所行中很有一些“理智与情感”,对人对事的看法中则掺杂着不少“傲慢与偏见”。
按照当代研究者的说法,陈西滢实在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里的一个“另类”。
5.陈西滢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里的一个“另类”,请联系全文概括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陈西滢的“名气”来自与鲁迅的论战,因此被定义为“坏人”;②陈西滢受英国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人的劣根性抱有理智的态度和傲慢的神情;③陈西滢骨子里具有嘲谑、讽刺的气质,但自身的口才却很差;④陈西滢缺乏善意,但内心对亲人、朋友的情感真挚。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表现陈西滢“另类”的段落,然后分点加以概括即可。
6.文章中有人认为“他的书实在是非常好看”,请概括种种可能“好看”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陈西滢的文章深得英国散文的妙谛;②陈西滢的文章如行云流水,有意态从容的趣味;③陈西滢的文章文笔晶莹剔透,无半点尘滓绕其笔端;④陈西滢的文章行文非常独特,能从普通事情中挖掘出社会的荒诞和不公。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找准答题区间,即文章第八、九两段。然后注意题目要求“概括”,对原文进行分析,提炼出关键信息点即可。
7.请简要说明第七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段为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段总结世人因鲁迅的原因而对陈西滢产生误解的情况,即不读陈西滢的作品,因此自然地引出对陈西滢作品的介绍与评价,这样做使内容衔接自然,文章结构严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考虑到第七段在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即可。
8.作为当代学生,我们应如何面对权威所肯定或否定的人和事?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尊重权威,听信权威的肯定或否定。以文中陈西滢与鲁迅论战失败为例说明。
示例二:无视权威,更无视权威的肯定与否定。以文中陈西滢的独特魅力来说明。
示例三:不盲目听信权威,用自己的眼光去挑选、辨别。以陈西滢的长处和不足来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传主本身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和传者的情感态度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精神,其次是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并从文本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例子,言之成理即可。
语文试题:
2013年高考语文强化练习及答案汇总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上海人,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对一个24岁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7岁成为驻美国公使、34岁出任外交部长的人来说,除了用“光芒四射”形容,你还能说什么?
《联合国宪章》上签署的第一个名字,是三个汉字:顾维钧。
1945年6月26日,在宪章签字仪式上,因中国代表团在发起国中按字母顺序列于首位,所以代宋子文担任首席代表的顾维钧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20世纪30年代,一家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曾提到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认为“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博士更堪作为典型的人了。平易近人,有修养,无比耐心且温文尔雅,没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着与和蔼方面能够超过他”。
著名学者温源宁写过一篇印象记,起首便是:“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顾维钧博士,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光芒四射的星星。”
那是1934年,温源宁写道:“作为一名外交官,他的成就称得上辉煌,要加以逐一列举,人们将不得不从惊讶开始而以赞美告终……他从1912年5月出任内阁秘书开始,其政治生涯直到如今,凡是外交官员梦寐以求的最高职位他都已经得到了:驻美国公使(1915—1920)、巴黎和会代表(1918—1919)、国联理事会中国代表、驻英国公使(1920),并自1922年以后多次出任外交总长,而现在是驻法国公使。有一次,顾博士还做过几个月的代理国务总理。”
50年后,温源宁在台湾去世之前,如果他还记得自己当年这篇充满“溢美之辞”的小文的话,他也许会微笑。因为顾维钧比温源宁文中所写的更加“光芒四射”,他经历了更多的大事件,也得到过更多的高职位。
1986年,顾雏钧在纽约逝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载文表示哀悼,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纽约总领事前往吊唁。
温源宁笔下让人“从惊讶开始以赞美告终”的顾氏履历还需要加上:中国驻外使节升格后,担任驻法、英、美等国大使;1945年出席旧金山会议,参与起草和签署联合国宪章;1957年后担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直至1967年退休;晚年完成13大卷、500多万字的《顾维钧回忆录》。
温源宁说:“他的朋友和敌人全都会承认,在国外代表中国利益的中国外交官中,再也不可能有比顾博士更好的了……出席巴黎和会时,顾博士已经由于是中国权益既有尊严又有才干的捍卫者而闻名于世。”
年方而立的顾维钧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中,位居后进。但当需要向和会最高机构“十人会”报告山东问题时,他的前辈们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拒绝出席,或者拒绝发言,顾维钧勇于任事,出面侃侃而谈,痛陈山东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态度,并从国际法的角度雄辩地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这场精彩的发言成为和会当天的头条新闻。发言刚一结束,美国总统、英国首相便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随后,顾维钧在和会上展开穿梭外交,希望能争取到对中国最有利的结果。最终,在无望的情况下,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而根据外交史学者的研究,“此时独力支撑代表团的顾维钧对拒签和约的最终实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踏入外交界的那天起,顾维钧的杰出表现一直证明着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对他的评价——“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
(有删改)
9.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顾维钧年轻有为,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他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上名字的人。
B.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认为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更堪作为典型的人,认为他平易近人,有修养,沉着和蔼,有耐心并且温文尔雅,想到他,人们都会联想到光芒四射的星星。
C.温源宁高度赞美了顾维钧的人生经历,诸如担任驻美国公使,巴黎和会代表,国联理事会中国代表,驻英法等国公使,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等。
D.顾维钧自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以来,一生在外交界纵横捭阖,为中国立下汗马功劳,对得起他母校校长对他的评价——“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
E.本文通过记述顾维钧的外交生涯,描写了他作为一名杰出的中国外交家的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外交家的感人形象。
【答案】BC
【解析】B项,形容顾维钧为光芒四射的星星的不是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而是温源宁;C项,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庭长不是温源宁提到的,且温源宁只是赞美了顾维钧1934年以前的人生经历。
10.作者多次引用别人对顾维钧的评价,这样写有何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侧面烘托了顾维钧的人格魅力以及外交才干;②引用当时人物对于顾维钧的评论,使得文章真实可信;③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悉侧面描写的手法的好处以及作用,注意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11.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被称为“中国权益既有尊严又有才干的捍卫者”,这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尊严方面:顾维钧在前辈们不出面的情况下勇于任事,侃侃而谈,痛陈山东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态度。②才干方面:顾维钧引用国际法,雄辩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中国;顾维钧在和会上展开穿梭外交,在争取山东无望的情况下,他对拒签和约的最终实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准答题区间,即文章最后四段;然后,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述即可。
12.顾维钧的外交生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当代青年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一:当代青年需要有爱国热情,有报国豪情。举例:①名校毕业,回国效力;②巴黎和会为国争光;③在《联合国宪章》第一个用汉字的签字者。
提示二:当代青年做人做学问要有理有据,德才兼备。举例:①英国报刊对他的推崇;②学者对他的赞美;③巴黎和会上的表现。
提示三:当代青年想要成功,需要尊严和才干的统一。举例:①为国争光;②穿梭外交;③力拒合约。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文本,准确把握顾维钧的精神对我们当代青年人的启示作用;其次要结合生活实际有理有据地阐发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语文试题:
2013年高考语文强化练习及答案汇总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浙大保姆”——竺可桢
张 伟
①1936年4月7日,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他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写着:晨雷雨。上午有雾。午有雷。下午四点见阳光。晚又雨。玉兰盛开,杏花落,寓中白樱花开。
②到浙大当校长,竺可桢开始并不愿意。一则他放不下气象研究所的工作;二则大学校长事务繁杂,又要同官场打交道,必将影响自己对地理、气象、物候的研究。但他实在不忍心浙大在动乱中走向衰落,于是毅然决定临危受命。这被视为他人生路上一次意外的拐弯,而且“一出手,就如此漂亮”。
③这位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
④教授费巩,极有才子气,一度对竺可桢表示不满,开教务会时,曾当面冷嘲热讽:“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却微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照样请他做训导长。物理学家束星北,很有侠气,却脾气暴躁。浙江大学因战争西迁,他对竺可桢不满,于是一路跟在这位校长后面,说其种种不是,竺可桢也总是一笑而过。后人回忆,竺可桢虽然并不欣赏束星北的作风,与他私交不深,却力排众议,将他聘为教授,并经常为保护这位有才华的教授而费尽周折。
⑤这名校长,曾在除夕夜,全家吃发霉的米,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难怪当时的数学教授苏步青,提到竺可桢时总反复念叨:“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
⑥他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结果,竺可桢手下,有一批“听听名字就令人神往”的教授:王季梁、胡刚复、梅光迪、张其昀、束星北、张荫麟、苏步青、贝时璋……这些人大多性格独特,却都对竺可桢十分佩服。
⑦有人在评价竺可桢时说:“他的品德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净。”他的一名学生年迈时接受记者采访,有些陶醉地回忆竺可桢:“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
⑧当时时局动荡,学校内有各种政治力量。竺可桢坚持学术独立、教育独立,总是力排政治干扰,维护学术和教育的尊严,“以自己的人格、理想和才干为浙大营造了相对安定的学术、教育氛围”。
⑨他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他对左派学生组织的“学潮”十分反感,多次公开表示反对,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告诫学生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不过,有一次,学生不顾学校阻拦,冲上街头游行。面对荷枪实弹的军警,竺可桢举起小旗,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虽然他不赞成学生的行为,但“既然年轻人上了街,我就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一旦有学生被捕,他总是极力营救,一定要到狱中看望他们;如果学生受审,他也一定要到庭旁听。
⑩1949年3月6日,竺可桢60岁时,浙江大学的学生送来锦旗,上写:“浙大保姆”。
(有删改)
13.第①段为什么要写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当天的日记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说明竺可桢作为科学家始终关注气象和物候;说明他对“校长”这一职务看得很淡,表现他淡泊名利的品格。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第①段,分析竺可桢日记的内容,从而得出他始终关注气象和物候的结论;其次要明确他写日记的时间是在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时,而日记中并没有与此相关的内容,从而分析出他淡泊名利的品格。
14.文中的费巩和束星北有何共同特点?文中写这两个人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才华,有个性,都当面表达过对竺可桢的不满。是为了侧面衬托竺可桢品性的温厚平和以及对人才的爱护。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找出文本中描写费巩和束星北的语句,从中概括出两人的共同点;二要找出文中写他们与竺可桢之间的事情,通过对所写事情的分析,明确作者写这两人对表现竺可桢品性的作用。
15.请解释第⑦段中“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在文中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竺可桢讲话优雅动听,充满哲理,能够深入人心并启迪学生的心灵。
【解析】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该语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竺可桢的讲话比作笛声;其次要根据描写喻体的内容,“杏花疏影里”、“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等,分析出竺可桢讲话的特点。
16.竺可桢“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你对此怎样看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竺可桢对学生的关心,学生的任务是读书,参与党派之争会影响学业,并且可能会因为年轻而被利用;在动乱年代中参与党派之争有性命之忧;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
【解析】此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表态,或赞成或反对,根据文本内容,此题以赞成为宜;其次要联系文本中所描写的社会现实,并根据竺可桢的思想性格特点,阐明竺可桢这样做的原因即可。
语文试题:
2013年高考语文强化练习及答案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