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物理试题详解
2013-12-12来源/作者:管理员点击次数:275
【试卷总评】
2011年北京物理高考是北京实施新课标后的第二年高考,在预测时大家都不会想到有太大的改变,但就是这种保守的预测,让人在得知今年考题后大跌眼镜相当意外。从整体来说颠覆了了北京这几年自己物理试卷的特色,淡去了“平和、朴实”的北京风格,难度整体适中,并且可以说稳中有降,因为我们可以理解的是,在高考这么多年的发展下,学生对题目和知识的了解已经越来越透彻,考题难度的持平,其实就是意味着降低。而另一方面来说,这种难度的下降是建立在题型改革和顺序大幅度变化的基础上的,这可能会让有些胸有成竹知己知彼的考生在一时间无所适从。简单来说,选择题整体比较简单,变化出现在实验题和大题的题型分布上。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能力,但又非常具有灵活性。单项选择依旧是一个特点,渗透科学方法,比如控制变量、图象的方法,不是纯粹知识性的题目,而是题目中渗透着科学思考方法。例如,第21题是关于量纲等价的问题,不再是复杂表达式的试探性代入。考生要用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结合才能求解。
【选择题点评】
选择题部分一共是3题力学,2题电学,1题原子物理,1题光学,1题单位换算。下面逐一做点评。
第13题是对原子物理中衰变的考察,β衰变直接对应电子,选择较为容易。
第14题是杨氏双缝干涉问题,考察条纹间距的影响参数,只要知道间距和波长的正相关关系,要增大条纹间距,直接选择使波长变长,从而可以确定把绿光变为红光。
第15题是万有引力的同步卫星问题,考生需要知道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只有1个,周期、加速度、角速度、线速度都是确定的,唯一可变的是卫星质量,那么也就能轻松作答了。
第16题是机械波,但是考法完全颠覆,不再考波动和振动图像,而是返璞归真考察概念,着重问及波在传播时频率的影响和变化因素。
第17题是动态电路问题,电路图没有新意,熟悉方法的考生可以快速使用“串反并同”的方法立刻解答。
第18题是力学传感器问题,用图像来描述问题,考察的是一个阻尼式变化过程中加速度最大值,也就是计算初始时的超重问题。
第19题与去年如出一辙,考察的是自感问题,关于灯泡熄灭中或者缓慢熄灭或者闪烁的问题。
第20题如同前文所言,变化较大,考察的是单位等价换算,并且集中在力学和能量范畴,考生只要对各个单位的物理意义和量纲比较熟悉就可以作答。
【实验题点评】
第1小题考察的是万用表欧姆档的使用,在按钮和操作规程上提出问题。注意使用前调零是避免失分的关键。
第2小题颠覆性地不再是电路问题,而变成了力学中用平抛的方法证明动量守恒问题,思路是用平抛的问题替代水平速度,对碰撞前后的动量进行比较。于是考点变成了长度的度数以及进度问题,还有一个陷阱就是度数时的零点选取。
【解答题点评】
第22题由于实验题型的创新,这个位置不再是往年的动量中的碰撞问题,而是少见的单摆类问题。并且是2010年人大附中物理会考的原题,考察一个单摆在某个摆角下静止时绳子的拉力和摆到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前者是共点力平衡的考点,后者是机械能守恒和圆周运动向心力公示的考点,难度不高。
第23题也不再是新能源类问题,而是改成了带电粒子在有界电场中运动的问题,类似质谱仪,解题方式和磁场中运动相似,确定圆心,轨迹和半径,整体上难度较低。
第24题很创新地在静电场中放入了一个简谐振动的模型,这个题目给的并不是匀强电场,而是在某方向给了电势的分布,另振子在该方向往复运动,已知振子系统机械能的范围求解振动位移和周期的范围。这个新题型会让学生无所适从,除非深刻了解到电势分布与电场(或者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学关系,否则难以解答。这个题目体现出了整套试题的区分度。
【试题考察重点评价】
一、强调能力考查,引导回归教材
试题贯彻了“以知识为依托,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注重中学教材的基本特点,体现了源于课本的命题原则,如第18.19题的呈现方式和设问角度均有一定的新意,题目看似常规,却隐含了对考生能力高低的鉴别;试题中的情景创设、文字表述等方面注重贴近中学物理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涉及的物理过程和背景材料大多是典型、常见并为学生所熟悉的,相当部分试题直接源于课本,如第13.14.15.16.20等题均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这有助于引导学生重视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助于中学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避免“题海战术”;有助于克服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重知识记忆,轻方法指导”、“重解题结论,轻思维过程”、“重机械训练,轻理解应用”等现象。
二、试题层次分明,体现选拔功能
今年高考物理试题起点较低,层次分明。 整卷阶梯明显,有主要考查1个考点的简单题目,也有考查了多个考点的复杂题目(第24题);较复杂的题目又搭建了台阶,让考生易于入手,而在解题过程中逐步加大难度,对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较好的区分度。这些题目既考查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能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素养,充分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课改变化】
从命题方向来看,今年北京高考物理对于基础知识,基础方法,为主要考对象。
从命题结构来看,必修部分中的力学知识只是仍然是考察的重点。试题题型的分布掩盖不了考察重点的突出,大题的顺序的变化也是一种过度的体现,依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
【命题启示及教学反思】。
重视基础,回归课本。在今后教学中深刻剖析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让学生彻底了解定律规律的来龙去脉。深刻理解规律的内涵和外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方可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如何在新情境和新材料中提取物理信息,应用物理基础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由2011年高考物理看,题目学生都能想到这么做,但是明显感到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数学基础和运算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运算速度!侧重培养学生物理思维方式,建立物理思考问题的方式!侧重基本解题方法!学生应该重视基础——基础是王道!
2011年北京物理高考是北京实施新课标后的第二年高考,在预测时大家都不会想到有太大的改变,但就是这种保守的预测,让人在得知今年考题后大跌眼镜相当意外。从整体来说颠覆了了北京这几年自己物理试卷的特色,淡去了“平和、朴实”的北京风格,难度整体适中,并且可以说稳中有降,因为我们可以理解的是,在高考这么多年的发展下,学生对题目和知识的了解已经越来越透彻,考题难度的持平,其实就是意味着降低。而另一方面来说,这种难度的下降是建立在题型改革和顺序大幅度变化的基础上的,这可能会让有些胸有成竹知己知彼的考生在一时间无所适从。简单来说,选择题整体比较简单,变化出现在实验题和大题的题型分布上。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能力,但又非常具有灵活性。单项选择依旧是一个特点,渗透科学方法,比如控制变量、图象的方法,不是纯粹知识性的题目,而是题目中渗透着科学思考方法。例如,第21题是关于量纲等价的问题,不再是复杂表达式的试探性代入。考生要用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结合才能求解。
【选择题点评】
选择题部分一共是3题力学,2题电学,1题原子物理,1题光学,1题单位换算。下面逐一做点评。
第13题是对原子物理中衰变的考察,β衰变直接对应电子,选择较为容易。
第14题是杨氏双缝干涉问题,考察条纹间距的影响参数,只要知道间距和波长的正相关关系,要增大条纹间距,直接选择使波长变长,从而可以确定把绿光变为红光。
第15题是万有引力的同步卫星问题,考生需要知道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只有1个,周期、加速度、角速度、线速度都是确定的,唯一可变的是卫星质量,那么也就能轻松作答了。
第16题是机械波,但是考法完全颠覆,不再考波动和振动图像,而是返璞归真考察概念,着重问及波在传播时频率的影响和变化因素。
第17题是动态电路问题,电路图没有新意,熟悉方法的考生可以快速使用“串反并同”的方法立刻解答。
第18题是力学传感器问题,用图像来描述问题,考察的是一个阻尼式变化过程中加速度最大值,也就是计算初始时的超重问题。
第19题与去年如出一辙,考察的是自感问题,关于灯泡熄灭中或者缓慢熄灭或者闪烁的问题。
第20题如同前文所言,变化较大,考察的是单位等价换算,并且集中在力学和能量范畴,考生只要对各个单位的物理意义和量纲比较熟悉就可以作答。
【实验题点评】
第1小题考察的是万用表欧姆档的使用,在按钮和操作规程上提出问题。注意使用前调零是避免失分的关键。
第2小题颠覆性地不再是电路问题,而变成了力学中用平抛的方法证明动量守恒问题,思路是用平抛的问题替代水平速度,对碰撞前后的动量进行比较。于是考点变成了长度的度数以及进度问题,还有一个陷阱就是度数时的零点选取。
【解答题点评】
第22题由于实验题型的创新,这个位置不再是往年的动量中的碰撞问题,而是少见的单摆类问题。并且是2010年人大附中物理会考的原题,考察一个单摆在某个摆角下静止时绳子的拉力和摆到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前者是共点力平衡的考点,后者是机械能守恒和圆周运动向心力公示的考点,难度不高。
第23题也不再是新能源类问题,而是改成了带电粒子在有界电场中运动的问题,类似质谱仪,解题方式和磁场中运动相似,确定圆心,轨迹和半径,整体上难度较低。
第24题很创新地在静电场中放入了一个简谐振动的模型,这个题目给的并不是匀强电场,而是在某方向给了电势的分布,另振子在该方向往复运动,已知振子系统机械能的范围求解振动位移和周期的范围。这个新题型会让学生无所适从,除非深刻了解到电势分布与电场(或者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学关系,否则难以解答。这个题目体现出了整套试题的区分度。
【试题考察重点评价】
一、强调能力考查,引导回归教材
试题贯彻了“以知识为依托,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注重中学教材的基本特点,体现了源于课本的命题原则,如第18.19题的呈现方式和设问角度均有一定的新意,题目看似常规,却隐含了对考生能力高低的鉴别;试题中的情景创设、文字表述等方面注重贴近中学物理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涉及的物理过程和背景材料大多是典型、常见并为学生所熟悉的,相当部分试题直接源于课本,如第13.14.15.16.20等题均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这有助于引导学生重视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助于中学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避免“题海战术”;有助于克服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重知识记忆,轻方法指导”、“重解题结论,轻思维过程”、“重机械训练,轻理解应用”等现象。
二、试题层次分明,体现选拔功能
今年高考物理试题起点较低,层次分明。 整卷阶梯明显,有主要考查1个考点的简单题目,也有考查了多个考点的复杂题目(第24题);较复杂的题目又搭建了台阶,让考生易于入手,而在解题过程中逐步加大难度,对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较好的区分度。这些题目既考查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能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素养,充分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课改变化】
从命题方向来看,今年北京高考物理对于基础知识,基础方法,为主要考对象。
从命题结构来看,必修部分中的力学知识只是仍然是考察的重点。试题题型的分布掩盖不了考察重点的突出,大题的顺序的变化也是一种过度的体现,依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
【命题启示及教学反思】。
重视基础,回归课本。在今后教学中深刻剖析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让学生彻底了解定律规律的来龙去脉。深刻理解规律的内涵和外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方可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如何在新情境和新材料中提取物理信息,应用物理基础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由2011年高考物理看,题目学生都能想到这么做,但是明显感到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数学基础和运算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运算速度!侧重培养学生物理思维方式,建立物理思考问题的方式!侧重基本解题方法!学生应该重视基础——基础是王道!
相关推荐:
2011北京高考物理卷试卷评析
2011年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在线估分
全国各省2011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及专科补录专题
2011年高考成绩查询、分数线及录取查询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