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首页企业系统我的无忧
无忧服务:
兼职活动培训
娱乐交友:
交友社区资讯
全职实习:
实习暑假寒假
微信号:school51
扫一下,立即关注
加关注
在线支付,立省10元
下载新版APP
===大学生成长生活平台===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新申论训练试卷一-公务员

2013-12-17来源/作者:管理员点击次数:174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参考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来的“作答要求”作答;

  4.请在指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二、给定材料

  1.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1月20日公布的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据,当年中国GDP总量相当于1.4万亿余美元,人均1090美元,这是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将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汽车、电脑、高档电器加速进入家庭,人们对于住房条件改善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2.2004年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统计公报》显示,2003年中国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公报增加了有关土地、矿产、水等自然资源情况,与原来的“环境保护”部分组成“资源与环境”,单独作为第十二部分。在公布GDP数据的同时,把环境、资源、生态等变化情况单列出来;由此可看出我们为实现经济增长而在这些方面付出的代价。同时,适当增加了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如科技、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新发展情况等。李德水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为此,国家统计局统计指标做了相应的调整。

  3.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现了持续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仅用一代人的时间,完成了别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经济增长。在这样一份骄人的成绩后面,与令人鼓舞的世界现代史上最成功的奇迹共生共存的还有上述这些画面,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被经济增长忽视,社会边缘化人群正在遭受着刻骨铭心的痛。两年前,王绍光、胡鞍钢、丁元竹等专家多次向社会发出警告:因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所引起的严重社会分化与社会排斥,因政治体制不能适应转型而导致的政府治理能力低下,这些均是催生不稳定的有机土壤。

  4.2003年底“盘点”的结果表明,与物质财富增长相关的指标增长较快,而与人自身发展有关的“民生性”指标(如:就业、收入增长、消费)则增长很慢。一组“快变量”和一组“慢变量”的强烈反差,说明传统的发展仍在惯性运作,也说明政绩观问题并没有解决。但“五个统筹”的“指挥棒”已经影响到政府的执政理念与政绩考评。

  5.数据显示,1985年至2000年的15年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率为8.7%。但如果扣除损失成本和生态赤字,即自然部分的虚数和人文部分的虚数后,这期间中国的“真实国民财富”仅为名义财富的78.2%。这意味着,过去15年中国的GDP实际年均增长率只有6.5%。

  6.“中国经济规模巨大,并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如果不改变目前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中国将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来支持今后的发展’”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说,中国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

  7.中国人均资源不多,生态环境先天脆弱,中国二十多年来盛行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能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

  8.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说,现在的GDP不能完全反映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它将质量好的和坏的产出一视同仁地计算在国民财富之中,并认为资源和生态环境是自由财富。在他看来,现在的GDP没有考虑资源的稀缺性与生态的退化,并且只记录了看得见、可以价格化的劳务,对其他对社会非常有贡献的劳务则视而不见。他认为,中国的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的机会获得的。

  9.2003年GDP增幅创8年新高、已步人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的广东省,已将今年GDF预期增长下调至9%,比上年锐减4.6个百分点。北京、浙江等多个省份考虑将计入环保等方面损失的“绿色GDP”纳人其经济统计体系。深圳也不再以GDP增长考核干部政绩,而更多地重视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社会公平和人的发展等问题。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善如表示,调低GDP将有利于引导各方面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深化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避免片面追求增长速度。

   

  12.2003年,中国遭遇了严重的“非典”疫情,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暴露无遗。经济中出现的过热现象同样令人担忧;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过度扩张,导致能源、原材料供应频频告急;新一轮“圈地运动”使土地资源大量减少,对粮食安全也构成威胁。

  13.2003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会议强调,发展要处理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三、作答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2.请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0分)

  3.就给定资料锁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参考详解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解题思路分析

  第一步:明确作答要求

  本题属于概述题,要求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概述范围:全部给定资料。

  (2)概述内容: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3)字数要求:不超过150字。

  第二步:阅读给定资料

  在这样一份骄人的成绩后面,与令人鼓舞的世界现代史上最成功的奇迹共生共存的还有上述这些画面,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被经济增长忽视,社会边缘化人群正在遭受着刻骨铭心的痛。两年前,王绍光、胡鞍钢、丁元竹等专家多次向社会发出警告:因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所引起的严重社会分化与社会排斥,因政治体制不能适应转型而导致的政府治理能力低下,这些均是催生不稳定的有机土壤。

  ★揭示问题: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分化严重,政府治理能力低下。

  但如果扣除损失成本和生态赤字,即自然部分的虚数和人文部分的虚数后,这期间中国的“真实国民财富”仅为名义财富的78.2%。这意味着,过去15年中国的GDP实际年均增长率只有6.5%。

  ★揭示问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生态代价很大。

  “中国经济规模巨大,并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如果不改变目前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中国将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来支持今后的发展’”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说,中国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

  ★揭示问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

  他认为,中国的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的机会获得的。

  ★揭示问题:生态环境代价严重。

  2003年,中国遭遇了严重的“非典”疫情,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暴露无遗。经济中出现的过热现象同样令人担忧;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过度扩张,导致能源、原材料供应频频告急;新一轮“圈地运动”使土地资源大量减少,对粮食安全也构成威胁。

  ★揭示问题: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能源消耗、生态环境、社会化、民生性指标增长速度等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第三步:合并同类信息

  将上述信息归纳,合并同类信息,可以看出,给定材料中反映的主要问题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资源和生态环境及社会的协商平衡,只求高速发展的GDP指标,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步:作答成文

  根据以上分析,整理思路,作答成文,注意不超过150字的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保持了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在能源消耗、生态环境、社会化、民生性指标增长速度等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忽视资源和生态环境及社会的协商平衡,只求高速发展的GDP指标,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共103字,含标点符号。)

  2.请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0分)

  ★解题思路分析

  第一步:明确作答要求

  本题属于提出对策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具体分析如下:

  (1)针对范围:全部给定资料。

  (2)针对内容: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3)对策要求: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字数限制:不超过350字。

  第二步:阅读给定资料

  阅读给定资料,勾画关键词、关键句,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2003年底“盘点”的结果表明,与物质财富增长相关的指标增长较快,而与人自身发展有关的“民生性”指标(如:就业、收入增长、消费)则增长很慢。一组“快变量”和一组“慢变量”的强烈反差,说明传统的发展仍在惯性运作,也说明政绩观问题并没有解决。但“五个统筹”的“指挥棒”已经影响到政府的执政理念与政绩考评。

工 

  ★揭示对策:调低GDP,建立能够综合体现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存状况(包括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健康等),以及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新指标体系,并研究出台相应的科学应用方法。

  2003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会议强调,发展要处理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揭示对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调控我国的

  经济发展,克服单纯追求GDP的倾向。

  第三步:合并同类信息

  将上述对策归纳合并,整理思路。

  第四步:作答成文

  根据以上信息,整理思路,概述成文。注意作答要求中不超过350字的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调控我国的经济发展,克服单纯追求GDP的倾向。

  二、建立能够综合体现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存状况(包括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健康等),以及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新指标体系,并研究出台相应的科学应用方法。

  三、重新制定对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促进政府和官员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

  四、实行有效措施,把促进就业、农民增收,以及教育、社会保障、健康等关系民生的指标,放在发展的首要地位抓实抓好。(共224字,含标点符号。)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解题思路分析:

  本次考试三道试题,非常典型地分为“概括——对策——作文”三种题型,也即涵盖了最典型的“点、策、论”这三种申论要素。按照这种命题思路,三道考题尽管要求作答的范围不尽相同,有宽窄、整体和局部、宏观与微观之分,但还是可以找出思想上统一与连贯的脉络,前二题的答案,可以作为第三题议论文写作的素材,支持相关论点。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考生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以下是以“以科学发展观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题,写的一篇文章,供考生参考。

  参考范文:

  以科学发展观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关于发展问题的精辟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最大、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并举,作为我党一个完整的目标确定下来。科学发展观是一种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于一体的,把经济、社会和人统一起来的,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当代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强调在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科学运用生产力。坚持以天人合一、普遍和谐的理念来选择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唤醒人们注意:不要吃子孙饭,富当代人。必须对我们国家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能源、富矿资源的状况有清醒的认识。这个问题,不只是制定国家发展规划的人认识到就可以,各级政府、全体人民都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全党、全国人民都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保证。

  以科学发展观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几个思路: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保护平衡和持续发展。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简单地GDP指标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准。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诚然,在宏观经济学所有概念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GDP,但GDP只是一个描述经济增长情况的统计概念。因此,应当非常关注它却又不能看得太重,更不能只看其增长速度,不要给地方政府下GDP指标,要以平衡的心态,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二、采取重大战略措施,构筑起可持续发展的战备体系和新型机制。北方水资源稀缺和南方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能够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需要在宏伟的跨世纪经济改革和社会变革中,构筑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和新型机制,强化和提高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立法与实施工作。

  三、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保护环境,包括三个方面:加快经济的改革,减少和取消对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率低的国有企业的补贴;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自然资源价格体制,推行环境税;同经济增长相适应,将公共投资重点向环境保护领域倾斜,并引导企业向环境保护投资。

  四、依靠科学技术突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和能源瓶颈性约束,大幅度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随着未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以及有色金属、铁矿石、木材等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长。如果不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努力开辟新的资源利用空间,所取得的经济增长,将会被不断上扬的国际资源、能源价值所抵消。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之一是依靠科学技术,通过资源勘探开发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并积极开发替代能源,不断扩展资源能源的获取能力;同时必须通过能源、资源节约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最终解决资源能源的瓶颈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提升我国产业的经济竞争力,是实现“两个市场、两个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和条件;另外应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大幅度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共1471字,含标点符号。)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指南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 会员注册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