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山北京市申论最后预测十八题(十四)-公务员
2013-12-17来源/作者:管理员点击次数:201
第十四题 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成因
1、未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有的则以牺牲环境和群众建康为代价来追求不可持续的发展;
2、环境法制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处罚环境违法行为的手段不过硬;
3、环境保护的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污染成本内部化、污染治理市场化;
4、地方官员为追求政绩,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来源:www.examda.com
5、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产业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2、建立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机制,实行环境质量行政领导总负责制;
3、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加大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监督力度,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法制化;
4、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推动科研成果向应用的转化,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手段,从而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力度;
5、完善监督机制,包括政府对各地环境的定期考察监督制度,还包括群众和媒体对违章生产的企业及其领导者的监督;
6、与国际社会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引进国外的资金和经验技术。
(一)环境问题的成因
1、未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有的则以牺牲环境和群众建康为代价来追求不可持续的发展;
2、环境法制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处罚环境违法行为的手段不过硬;
3、环境保护的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污染成本内部化、污染治理市场化;
4、地方官员为追求政绩,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来源:www.examda.com
5、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产业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2、建立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机制,实行环境质量行政领导总负责制;
3、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加大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监督力度,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法制化;
4、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推动科研成果向应用的转化,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手段,从而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力度;
5、完善监督机制,包括政府对各地环境的定期考察监督制度,还包括群众和媒体对违章生产的企业及其领导者的监督;
6、与国际社会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引进国外的资金和经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