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首页企业系统我的无忧
无忧服务:
兼职活动培训
娱乐交友:
交友社区资讯
全职实习:
实习暑假寒假
微信号:school51
扫一下,立即关注
加关注
在线支付,立省10元
下载新版APP
===大学生成长生活平台===

07年北京公务员申论考前冲刺试卷八及答案(技术工人问题)-公务员

2013-12-17来源/作者:管理员点击次数:267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05年5月17日,记者从共青团中央了解到,2005年团中央将举办“青年职业技能鉴定周”活动,并努力使之成为青年技术工人的“技术高考”。
  
  2.目前,福建省制造业从业人员已占产业工人总数的40%。但是,福建制造业同时也面临着高级技工短缺。在各类企业技术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所占比例仅为6.11%、1.24%和0.27%,明显低于国家要求的“十五”期间高级工占到技术工人总数20%的目标。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将缓解该省当前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的矛盾。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4月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调查还发现,企业当前最急需人才的前三位人才依次是:营销、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占调查企业需求比例的14.4%、12.1%和10.9%。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技术工人的需求也较强烈,排第六位,占调查企业需求的8.9%,加上企业对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需求,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例占31.9%。
  
  4.2004年二季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3城市劳动力市场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各技术等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技师和高级技师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和初级工的需求人数与求职应聘人数之比分别是2.4 : 1、2.1 : 1、1.8 : 1、1.5 : 1和1.5:1,目前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已经大于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比。
  
  5.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技术工人尤其的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状况更加严重。江苏省无锡市2004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制造业的用人需求所占比重分别为40%,为所有行业的第一位。二季度企业登记需要275名高级技师和技师,但没有一个人应聘;高级工的需求与应聘人数之比已经达到4.8:1,中级工和初级工的需求与应聘人数之比分别为1.5:1和1.7:1。
  
  6.作为中国重工业基地的东三省,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更是严重短缺。据2003年底调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的比重,辽宁为8.8%,吉林为7.1%,黑龙江为6.1%。即使在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的上海,此比例也只有9.4%。
  
  7.据广东省2004初对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306家企业的调查,有128家企业急需招聘技术工人1.8万名,而应聘人员中符合企业招聘条件的则相当少。此外,调查还表明,熟练工和技校毕业生最受企业欢迎,不论性别,都十分抢手。
  
  8.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强劲的势头。据测算,到“十五”末,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其中,高级以上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15-20个百分点,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4月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名义上开展了培训,但实际上用于职工培训方面的花费并不高,2003年企业用于就业人员的人均教育经费投入仅为195元,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4%,未达到国家规定1.5%的最低比例。与此同时,一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职工重使用轻培训,甚至只使用不培训。这次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企业用于技术工人培训的费用不到职工教育经费的20%。其中,职工教育经费用于技术工人培训的比例在20%以下的企业占58.5%,比例在20―50%之间的企业占26.9%,比例在50%以上的企业占14.6%。
  
  10.尽管技术工人的短缺早已出现,但技工教育培训的发展还难以适应。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如近年教育部布点增长最快的10个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在2002年全面下降,其中艺术设计下降了21.6个百分点,就业率仅为59.7%。尽管目前各类职业学校已达2万多所,但以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只有200多所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且由于经费不足,规模有限,设备设施老化,毕业生待遇未得到很好解决,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培养出大批高技能人才。
  
  11、目前,我国不少企业遇到技术要求高的产品订单,由于工人技术达不到要求不敢接,令厂长经理十分头疼。一方面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导致“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因人才匮乏而不敢揽“瓷器活”,造成效益滑坡。在众多的劳务市场洽谈会上,不少单位招收车工、铣工、焊工等,待遇丰厚,但报名者寥寥,许多招工单位发出了“找个好钳工比找研究生还难”的感叹。
  
  12、2001年9月,河北省城调队对该省制造业的149家企业技术工人水平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一成以上的工人不能掌握高新技术或进行技术改造,完全能胜任的企业有24家,占16、1%;基本可以胜任的企业有108家,占72、5%;不能胜任的企业有17家,占11、4%。
  
  1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位官员介绍说,为了培养我国的技能人才,国家在全国设有3790多所技术学校。但是,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当工人收入低,社会地位低,因此学生不愿上职业技术类学校。每年招生时大多数这类院校门庭冷落,有的竟然无人报考。其实按国家规定,技术工人应享受同级工程技术人员待遇。据调查,有35、1%的企业高级工收入比助理工程师高,只有7%的企业出现相反现象。在技师、高级技师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比较中,多数是基本相同或略高于同级的工程技术人员。
  
  14、目前,我们社会存在严重的鄙视工人的倾向,绝大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而不是读技校当工人。就连某位曾获“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称号的家长也明确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技校、当工人,最大的愿望是让孩子将来上大学、搞科研或当企业家。这种情况在全国带有普遍性:希望孩子读大学,即使孩子成绩不好,也要千方百计让他们上普高,再赖也要上个中专,为上大学做准备。至于上技校,那是不得已才走的路。向这些家长宣传“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工人是国家的主人”等道理,他们是听不进的。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校招生扩了又扩仍供不应求。“九五”期间,高校和高中招生分别以150%、140%完成计划;而同一时间,中专和职业高中只完成招生计划的80%,大量学校因生源不足而停止招生。
  
  15、据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介绍,目前我国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每年的损失近200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至80%的水平。在近几年企业发生的各种事故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职工岗位意识不强、岗位技能不高造成的。
  
  三、申论要求
  
  得分评卷人1、就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用不超过200字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20分)
  
  (空格略)得分评卷人2、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要求: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字数不超过350字。(40分) (空格略)得分评卷人3、就给定资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40分)(空格略)


《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八)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
  
  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对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技术工人的培养却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同时,由于忽视对技术工人的教育培养,以及在实际使用中技术工人待遇偏低等原因,我国当前出现了技术工人素质普遍偏低、高级技术工人缺乏的局面,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2、参考答案
  
  (1)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养亿万高素质的劳动者。政府在重大项目审批、招标时,对申报、投标单位要提出技术工人培训和使用的相关要求。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方分担的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在职业教育培训中大力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相结合。坚持“就业引导培训”、“以输出带培训,以培训促输出”的原则,推进培训就业一体化,逐步形成“先培训,后输出”的机制,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组织实施。
  
  (2)加大企业培训力度,加快培养速度。在企业普遍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行业、企业集团应建立高技能人才业务进修和培训制度,开展技能提升和岗位培训,完善名师带徒的措施。(3)改进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抓紧出台《职业培训考核条例》。
  
  3、参考答案
  
  我国技术工人缺乏状况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人力资源市场上是供多求少,大量的求职者难以找到工作,但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却感到招不到所需人员,特别是具有熟练技术的工人。据报道,一些企业甚至以年薪20万、30万的待遇招聘高级技术工人。我国劳动力如此丰富,为什么会缺乏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呢?
  
  一、技术工人状况分析
  
  所谓技术工人是指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能力、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熟练工人。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工人状况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1.量多质低。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中的技术工人总量较多,但其整体素质较差,很多技术工人虚有其名,不能满足企业使用先进技术,生产高技术含量产品的需要。据2003年对四川境内随机抽中的1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2003年末100家企业共有150636名在岗职工,其中技术工人82532人,占54.8%。从总量上看并不少,但素质较高、能适应技术改进的却不多。调查中的100家企业中,有60%的企业当时的主要生产设备技术较先进,有50%的企业当时的主要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但91%的企业表示其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不能完全胜任企业引进高新技术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任务。
  
  2.私营企业技术工人状况较差。对这100家抽中企业的调查显示,各登记注册类型中,私营企业的技术工人技术等级最低,技术等级全部是中级工及以下水平,而从总体上看,中级工及以下水平的技术工人只占68.5%;文化水平最低,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了83.3%,比总体水平高45.3个百分点。然而,私营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却很迫切,平常所讲技术工人缺乏,高薪请不到技术工人的企业,多数讲的就是私营企业。
  
  3.人员流失严重。一些地区、一些企业发展较差,缺乏有效的留住技术工人的手段,以致其流失严重。对抽中的1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2000至2003年三年时间里,调查企业平均每年流失技术工人2224人,占年末技术工人平均在岗人数的3%。而且流失的人员素质高、作用突出,在流失的技术工人中,关键岗位人员达506人,占19.2%;具备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达589人,占22.4%。调查显示,收入低、发展机会少、住房条件差是造成企业技术工人外流的三个主要因素。与技术工人流失形成对比的是企业的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并不大。以2003年为例,调查企业全年共引进各类技术工人784人,不到当年技术工人流失人数的三分之一,且大部分引进工人只具备中级工以下职业资格。
  
  4.高级技术工人的缺乏是关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工人也较多,但缺乏适应技术更新、产品创新的技术工人,而且所流失的技术工人也往往是一些处于关键岗位、拥有较高级别的技术工人。因此,所谓缺乏技术工人的关键体现在缺乏真正懂技术、勇于创新的技术工人,特别是一些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高级技术工人。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和深化阶段,产品和技术更新日益加快,正在成长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二、技术工人缺乏的原因分析
  
  所谓技术工人缺乏,是指技术工人的供给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该现象近年来凸显出来,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优秀的技术工人之所以远远不能满足形势的发展,其原因主要在于:
  
  1.市场需求快速增加。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较多地体现在产品数量的增加,而开发新产品、高质量的产品较少,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不高,甚至有的不需要什么技术,因而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支持下,并没有感到缺乏技术工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不断融入经济全球一体化,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全球的“制造中心”——小到打火机,大到家用电器,这就需要我们快速生产出大量的新产品及高质量的产品,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要,从而需要大量的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这与我国目前技术工人数量与质量现状有较大的差距,即是说较缺乏能够达到生产要求的各类技术工人。
  
  2.逐渐重视技术工人的作用。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般是根据学历和职称来评价人才,并将其作为选拔、确定待遇的重要依据,而没有将技术工人当作人才,或者说较重要的人才,没有认识到技术工人的重要性。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一些民营企业对人才有自己的看法,多数认为自己需要的,且对本单位贡献较大的就是人才,而不一定需要多高的学历,或多高的职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家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面临的压力一般较国有企业经营者大,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这就需要技术工人,特别是一些掌握关键技术的工人。
  
  3.现在的技术工人与市场需求有差距。目前,对技术工人的评定与人才的评定一样,更多地是看其学历和资历,因而经常会有资历深、技能差的高级工。这显然与市场的需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按现行的技术工人评定标准,我国拥有的高级技术工人也并不少,而且很多国有企业的高级技术工人的待遇也不高,而一些民营企业标出20-30万年薪请不到所需高级技工,其原因就是现在很多的高级技术工人并没有应该有的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4.缺乏培养技术工人的环境。长期以来,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技术工人不是通过市场获得的,而是来自于计划的配置,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征。其来源一是学校毕业的学生,二是社会公招,三是本单位职工的待业子女。他们往往没有(或者只有较小的)竞争岗位的压力,从而没有太多的追求技术能力的动力。而公有制单位使用技术工人缺乏较好的制度保障更使得技术工人难以成长。
  
  技术工人地位难提高。长期以来,我们使用的人才标准是,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初级及以上职称者为人才。在一个企业里,技术工人的身份就是工人,一般也称不上人才,当不上干部,其身份、地位,及待遇也就较差,因而人们大多不愿当工人,即使做了工人,一些有“志气”的人也不愿静心钻研业务,长久干下去,而是想办法去当干部。
  
  因此,在传统人才标准影响下,整个社会都较轻视技术工人,以及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以致人们普遍缺乏当技术工人,甚至高级技术工人的动力,培养技术工人也就无从谈起。
  
  对技术工人的分配不公平。长期以来,特别是我国国有单位对劳动者的分配表面上讲的是按劳分配,实际上由于某些原因影响却更多地体现于按行业、单位分配。目前我们所谓“效益”较好的一些行业,如证券、税务、银行、电力等的职工待遇普遍较社会平均水平高,然而,他们很多人的好待遇并不是因为掌握了多高、多特殊的技术,而是因为他们处于这个行业,或者这个单位。据报道,上海某证券公司一打字员某年的收入高达10万,他却仍嫌少,原因是跟他一起工作的人比他拿得多。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多数人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与其潜心钻研技术,还不如想方设法地去找个好行业、好单位。
  
  目前,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内部仍然没有建立起与市场接轨的分配制度,其分配制度改革严重滞后,以人定薪,吃“大锅饭”的状况与十年前相比变化不大。在这样一种平均主义的制度下,干好干坏差不多,显然不能有效激励技术工人积极钻研技术。
  
  因此,目前的分配制度使得我国技术工人缺乏钻研技术的动力,从而难以培养出适应技术变革、产品更新的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技术工人,更难以培养出掌握高、精、尖技术的高级技术工人,也就造成了目前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的局面。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技术工人的现状不容乐观,各级政府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根据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出台相应政策对技术工人的培养给予积极引导,尽快缓解技术工人供求矛盾,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为我国的生产和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持和推动。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指南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 会员注册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