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规划原理训练题
- 第1页:原理训练题1
- 第2页:原理训练题2
- 第3页:原理训练题3
- 第4页:原理训练题4
- 第5页:原理训练题5
- 第6页:原理训练题6
- 第7页:原理训练题7
- 第8页:原理训练题8
- 第9页:原理训练题9
- 第10页:原理训练题10
1、保护规划要牢记城市中最重要的是人,对应遵循的原则,下列阐述不正确的是( )。
A.历史文化名城应该首先考虑人的各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再考虑城市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风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B.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分析城市历史演变及相关特点,因地确定保护内容和工作重点
C.编制保护规划应当注意对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与继承,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D.编制保护规划应当突出保护重点,对已不存在的历史文化古迹不提倡重新建造
2、文艺复兴和斯洛克时期,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 )。
A.教堂占据城市中心
B.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C.壮丽的宫殿花园
D.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核心
E.广场和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核心
3、我国公路根据其性质和作用,及其在国家公路网中的位置,可分为( )。
A.国道、省道、县道
B.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C.国道、省道、市道、县道
D.国道、省道、市道
4、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地块规定性指标一般为( )。
A.用地性质
B.建筑红线后退距离
C.停车泊位及环卫设施的配置
D.主体建筑控制线
E.人口容量
5、城市规划的实施就是为了使城市的功能与( )之间不断地趋于平衡。
A.物质性设施、空间组织
B.城市空间环境建设
C.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D.城市各项建设
6、不同烈度设防区域对疏散场地的要求不同,下列有关人均避震疏散面积描述有误的一项为( )。
A.当城市设防烈度为6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1.0m2
B.当城市设防烈度为7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1.5m2
C.当城市设防烈度为8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2.1m2
D.当城市设防烈度为9度时,人均疏散面积为2.5m2
7、下列关于城市防灾措施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防灾措施分为政策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二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B.政策性城市防灾措施建立在区域防灾政策基础上,有利于保障城市防灾工程的逐步进行和持续稳定
C.政策性城市防灾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建立与完善
D.城市的工程性防灾措施是在城市防灾政策指导下,建设一系列防灾设施与机构的工作
8、一般情况下,处于河道上游、中游的城市多采用( )的防洪措施。
A.以排为主
B.以防为主
C.排防兼顾
D.修筑堤防
9、交通量、车速、车流密度间的关系为( )。
A.车速随交通量增加而增加
B.车速随密度增加而降低
C.交通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
D.车速随交通量增加而减少
10、1993年民政部提出,国务院批准的设立县级市的标准之一为( )。
A.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70%,并且不低于15亿元(1990年不变价)
B.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用率不低于60%
C.县人民政府所在镇从事非农业产业的人口不低于10万人
D.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县
参考答案
1、A 2、BC 3、A 4、ABC 5、A 6、C 7、B 8、B 9、C 10、D
- 第1页:原理训练题1
- 第2页:原理训练题2
- 第3页:原理训练题3
- 第4页:原理训练题4
- 第5页:原理训练题5
- 第6页:原理训练题6
- 第7页:原理训练题7
- 第8页:原理训练题8
- 第9页:原理训练题9
- 第10页:原理训练题10
1、《雅典宪章》中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分区为( )。
A.居住、工作、交通、游憩
B.工作、防御、居住、交通
C.居住、工作、商业、交通
D.防御、经济、居住、游憩
2、中国古代有代表的城市规划思想是( )。
A.以儒家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及以墨子为代表的中庸之道理念
B.以道家为代表的皇权至上思想和以儒家为代表的自然至上理念
C.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及以管子为代表的自然至上的理念
D.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皇权至上的理念及以庄子为代表的中庸之道理念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规划师为主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住区发展模式,称为( )。
A.都市村落
B.绿色住区
C.生态住区
D.可持续发展住区
4、对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两部文件是( )。
A.《威尼斯宪章》
B.《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C.《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D.《马丘比丘宪章》
E.《城市规划法》
5、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不包括( )。
A.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
B.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
C.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
D.城市固定资金的筹资
6、社会环境的调查包括( )。
A.人口方面、社会组织方面、社会结构方面
B.人口构成、风俗习惯、社会结构
C.人口构成、文化构成、社会构成
D.家庭模式、生活方式、行为模式
7、通常所说的中心城市,主要是指( )所依托的城市。
A.政治中心
B.经济中心
C.文化中心
D.商业中心
8、( )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9、城市中的“热岛效应”是指( )。
A.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大量热量,往往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
B.城市上空的逆温层
C.在城市上空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气象效应
D.夜晚,由于冷空气遇到山体、建筑阻挡而吹不进城市内部,而导致城市夜间温度高
10、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朝代是( )。
A.夏
B.商
C.周
D.秦
参考答案:
1、A 2、C 3、A 4、BC 5、D 6、A 7、B 8、B 9、A 10、C
- 第1页:原理训练题1
- 第2页:原理训练题2
- 第3页:原理训练题3
- 第4页:原理训练题4
- 第5页:原理训练题5
- 第6页:原理训练题6
- 第7页:原理训练题7
- 第8页:原理训练题8
- 第9页:原理训练题9
- 第10页:原理训练题10
1、在进行城市用地规划布局时,通常把工业区按当地盛行风向布置于生活居住区的( )。
A.上风向
B.下风向
C.夏季最小风频的下风
D.边缘
2、城市内部不同地段土地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是指( )。
A.宏观区位
B.微观区位
C.中观区位
D.区位理论
3、关于佩鲁1950年提出的增长极核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平衡但不同时进行的
B.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不平衡也不同时进行的
C.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不平衡但能同时进行的
D.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平衡又能同时进行的
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为( )。
A.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B.信息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是城市化的最新活力
C.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最大动力
D.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E.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5、城市燃气工程系统由( )组成。
A.燃气气源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
B.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
C.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
D.燃气气源勘察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
6、政策性防灾要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近年来,我国立法机关相继制订与完善了一些法规,但不包括( )。
A.《城市规划法》
B.《历史文物保护法》
C.《防洪法》
D.《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E.《消防法》
7、常用的空间模型表达方式有两类,即( )。
A.效果模型和实体模型
B.实体模型和概念模型
C.效果模型和概念模型
D.虚拟模型和概念模型
8、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作用有( )。
A.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B.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C.有利于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人口相对集中,改善生活质量,并带动最终消费
D.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
E.有利于城镇的规模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9、以下管线属于压力管线的是( )。
A.给水、污水、雨水、煤气
B.给水、雨水、灰渣管道
C.污水、雨水、煤气
D.给水、煤气、灰渣管道
10、政府实施城市规划的主动行为表现在( )。
A.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城市规划,制定其他相关计划
B.政府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制定有关政策来引导城市的发展
C.政府根据城市规划对自然资源进行配置,进行国有开发
D.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投资于城市规划的建设项目
E.以上说法均正确
参考答案:
1、B 2、C 3、B 4、ACD 5、C 6、BDE 7、B 8、ABCD 9、D 10、AB
- 第1页:原理训练题1
- 第2页:原理训练题2
- 第3页:原理训练题3
- 第4页:原理训练题4
- 第5页:原理训练题5
- 第6页:原理训练题6
- 第7页:原理训练题7
- 第8页:原理训练题8
- 第9页:原理训练题9
- 第10页:原理训练题10
1、2000年全世界人口中已有( )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区。
A.60%
B.50%
C.45%
D.55%
2、高速公路的一般设计时速为( )km。
A.80~100
B.100~120
C.120~150
D.150~200
3、18世纪巴黎改建的主要出发点是( )。
A.城市美化
B.建造广场
C.道路建设
D.改善住宅
4、区域变电所(站)通常是大于等于( )kV电压的变电所。
A.550
B.330
C.110
D.66
5、城市化水平是指( )。
A.城市数量的多少
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城镇规模的大小
D.工业化程度的高低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城市用地的大类不包括( )。
A.居住用地
B.公共设施用地
C.工业用地
D.给水设施用地
E.公共绿地
7、以下各项中( )不是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A.人口职业的转变
B.产业结构的转变
C.空间规模的扩大
D.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化
8、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A.其经济职能具有多级性
B.其形成和发展受相关区域资源及其他条件制约
C.中心城市与区域其他城镇既相互干扰,也相互促进
D.每个中心城市均可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E.其政治职能具有多级性
9、下列属于行政区的最基本的要素是( )。
A.一个设有相应行政机构的行政中心
B.一定规模人口和面积的地域空间
C.一个明确的上下级隶属关系的行政等级
D.一个与行政建制相对应的行政区名称
10、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手段和作用力,称为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这些机制包括( )。
A.行政机制
B.财政机制
C.控制机制
D.经济机制
E.法律机制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B 6、DE 7、C 8、ABC 9、B 10、ABDE
- 第1页:原理训练题1
- 第2页:原理训练题2
- 第3页:原理训练题3
- 第4页:原理训练题4
- 第5页:原理训练题5
- 第6页:原理训练题6
- 第7页:原理训练题7
- 第8页:原理训练题8
- 第9页:原理训练题9
- 第10页:原理训练题10
1、按活动功能属性分,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由以下( )功能构成。
A.政治和行政管理活动中心
B.城市商务活动中心
C.教育、科技信息活动中心
D.娱乐、游憩公共活动中心
2、城市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以下( )部分。
A.车行道
B.步行道
C.绿化带
D.道路设施带
E.分隔带
3、城市进化“相对分散”时期,人类社会进入了( )。
A.工业化初期
B.工业化成熟期
C.后工业化初期
D.后工业化成熟期
4、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 )的重要标志。
A.城市规划
B.城市文化
C.城市文明
D.城市环保
5、城市规划调查所使用的方法包括( )。
A.现场踏勘或观察
B.抽样调查或问卷
C.模拟推理
D.访谈和座谈会
E.文献资料的运用
6、下列关于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叙述有误的是( )。
A.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中环境规划部分的深化
B.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环境规划的依据
C.环境保护规划以实现城市中规定的近远期要求和各项指标为目标,并与各项专项规划相协调
D.城市规划要确立环境保护观念,提出规划期限内城市的环境要求,并在城市用地结构布局中安排和保留与环境保护有关各项设施的用地
7、中世纪欧洲城市景观具有独特魅力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发展缓慢
B.经过严谨的城市景观规划
C.城市发展迅速
D.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
8、北京天安门广场是( )。
A.市民广场
B.纪念广场和建筑广场
C.商业区广场及市场
D.交通集散广场
9、影响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因素不仅多样复杂,而且具有不同的层次,下列属于派生因素层的有( )。
A.繁华度
B.交通通达度
C.土地区位
D.环境质量
E.自然条件
10、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过程中,召开了很多次会议,下列有关会议详细情况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1985年7月,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在太原召开“城市经济研究咨询工作会议”
B.1987年2月,国务院有关部门等有关人士在扬州召开了首届“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发展研讨会”
C.1987年11月,有关学者和代表在曲阜召开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次全国名城发展研讨会”
D.在1990年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制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
参考答案:
1、ACD 2、ABCE 3、C 4、C 5、ABDE 6、B 7、A 8、A 9、ABDE 10、B
- 第1页:原理训练题1
- 第2页:原理训练题2
- 第3页:原理训练题3
- 第4页:原理训练题4
- 第5页:原理训练题5
- 第6页:原理训练题6
- 第7页:原理训练题7
- 第8页:原理训练题8
- 第9页:原理训练题9
- 第10页:原理训练题10
1、城市中铁路设施的用地布局要符合( )的要求。
A.铁路应安排在城市一侧,避免穿越城市
B.客运站应远离市中心区,设置在市区边缘
C.货运站应靠近工业区和仓库区
D.编组站要布置在市郊,避免与城市互相干扰
E.铁路应安排在城市一侧,可以穿越城市
2、《中国21世纪议程》第十章为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文件中关于人类住区发展的目标的叙述,下列选项中有误的是( )。
A.通过政府部门和立法机构制定并实施促进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发展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
B.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以及所有人的生活和居住目标
C.动员所有的社会团体和全体民众积极参与,建设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的人类住区
D.建设有利于工作,方便生活,住区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住区
3、下列关于城市发展区域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对周围地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不平衡也不同时进行的
B.一般来说,城市作为增长极与其腹地的基本作用机制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C.根据增长极核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总是首先集中在一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城市
D.只有基础产业得到发展,城市经济的整体才能得到发展
E.以上说法全都正确
4、不同国家的地方行政建制有不同的名称(通名),对我国的行政区通名分类有误的是( )。
A.地域型通名:省、县、乡
B.城镇型通名:直辖市、市、市辖区、镇
C.民族型通名:自治区、自治州、旗、自治旗、民族乡
D.特殊型通名: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工农区、特区、林区等
5、铁路站场分为( )。
A.会让站、越行站、区域站、两边站、编组站
B.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
C.会让站、区域站、两边站、编组站、中间站
D.会让站、越行站、两边站、编组站、中间站
6、下面各项中,( )是城市规划编制应注意的原则。
A.承担编制城市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
B.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
C.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对城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的历史与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
D.编制城市规划应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创造条件
E.编制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
7、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 )。
A.公开原则
B.公平原则
C.公正原则
D.效率原则
E.有效性原则
8、园林城市中,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不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 )。
A.1%
B.2%
C.10%
D.15%
9、下列关于我国城市交通政策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城市交通的现有政策不成体系,没有关于城市交通供需关系的相关政策和内容
B.1985年的“六五”计划中,首次明确地把交通列为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把交通列入发展“特区”
C.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将包括城市公共交通的第三产业的重要性提到新的高度,并确定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
D.1992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建设部制定的城市建设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总思路是,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总体服务能力和水平要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水平
10、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以( )为前提。
A.城市运输
B.城市工作
C.城市居住
D.城市道路
参考答案:
1、ACD 2、B 3、ABC 4、C 5、B 6、ABC 7、DE 8、B 9、B 10、A
- 第1页:原理训练题1
- 第2页:原理训练题2
- 第3页:原理训练题3
- 第4页:原理训练题4
- 第5页:原理训练题5
- 第6页:原理训练题6
- 第7页:原理训练题7
- 第8页:原理训练题8
- 第9页:原理训练题9
- 第10页:原理训练题10
1、规划人口为75万的城市应采用( )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A.10~20
B.50~100
C.100~200
D.200~300
2、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具有空间属性,表现为( )两个方面。
A.可达性和外部效应
B.可靠性和内部效应
C.可达性和内部效应
D.可靠性和外部效应
3、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是( )。
A.确定地段的人口、建筑容量
B.确定具体的开发项目
C.公共设施的配套建筑量的估算
D.地段土地使用结构的明确
E.以上说法均正确
4、规划城市人口超过( )万人的城市,应控制预留设置快速轨道交通的用地。
A.50
B.100
C.200
D.400
5、城市规划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三类,分别是( )。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空间模型分析
B.定性分析、因果分析、空间模型分析
C.因果分析、定量分析、空间模型分析
D.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
6、可作为远离江河城市的主要水源的是( )类用水。
A.上层滞水
B.潜水
C.承压水
D.地热水
E.地表水
7、下列不属于城市产业构成演化趋势的是( )。
A.高科技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制造业
B.空间经济体制从水平结构到垂直结构
C.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D.以经济活动的层面到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的产业构成变化
8、北京天安门广场是( )。
A.市民广场
B.纪念广场和建筑广场
C.商业区广场及市场
D.交通集散广场
9、关于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可表现在以下( )方面。
A.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具有多极性
B.每个中心城市可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C.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相关区域资源及其他条件的制约
D.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不受相关区域资源及其他条件的制约
E.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相互促进,相互干扰
10、铁路编组站的业务范围包括( )。
A.解体、汇集、甩挂、改编
B.改编、汇集、甩挂
C.分解、合成、甩挂、编组
D.整备、汇集、更换
参考答案:
1、C 2、A 3、AC 4、C 5、A 6、BC 7、D 8、A 9、AE 10、A
- 第1页:原理训练题1
- 第2页:原理训练题2
- 第3页:原理训练题3
- 第4页:原理训练题4
- 第5页:原理训练题5
- 第6页:原理训练题6
- 第7页:原理训练题7
- 第8页:原理训练题8
- 第9页:原理训练题9
- 第10页:原理训练题10
1、城市是( )的产物。
A.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B.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C.生产发展和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D.生产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2、下列属于交通性道路特点的为( )。
A.车速大,车辆多,车行道宽
B.车速小,车辆少,车行道窄
C.车速小,车辆多,车行道宽
D.车速大,车辆少,车行道窄
3、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部署是( )。
A.城市形态
B.城市分散式形态
C.城市集中式形态
D.城市总体布局
4、( )思想直接孕育了《雅典宪章》所提出的功能分区的原则。
A.线形城市
B.田园城市
C.工业城市
D.区域规划
5、在城市规划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难以定量分析又必须量化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常常用( )。
A.因果分析法
B.比较法
C.定量分析、空间模型分析
D.空间模型分析
6、城市规划实施的经济机制是指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是以( )为原则的。
A.价高者得
B.等价交换
C.自愿等价交换
D.市场导向
7、关于不同路网形式的特点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方格网道路容易形成不必要的穿越中心区的交通
B.方格网道路的非直线系数大
C.环形放射式道路不容易将外围交通迅速引入市中心区
D.环形放射式道路容易使城市呈同心圆式不断向外扩张
8、岩石受二氧化碳、硫酸盐、氯等化学成分的地下水侵蚀,内部形成空洞,这种现象称为( )。
A.岩溶
B.风化
C.喀斯特
D.侵蚀
E.冲沟
9、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其他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是( )。
A.垂直、平行相结合
B.垂直
C.平行
D.交叉
10、城市交通系统是由( )组成的。
A.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B.城市客运系统和城市货运系统
C.城市内外客运和城市内外货运系统
D.城市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系统
参考答案:
1、D 2、A 3、D 4、C 5、B 6、C 7、C 8、AC 9、C 10、A
- 第1页:原理训练题1
- 第2页:原理训练题2
- 第3页:原理训练题3
- 第4页:原理训练题4
- 第5页:原理训练题5
- 第6页:原理训练题6
- 第7页:原理训练题7
- 第8页:原理训练题8
- 第9页:原理训练题9
- 第10页:原理训练题10
1、技术经济条件的评价主要包括( )。
①区域经济条件;②交通运输条件;③用水条件;④供电条件;⑤用地条件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城市用地评定一般可分为三类,下列属于二类用地特点的是( )。
A.自然环境条件较为优越
B.有轻微的活动性冲沟、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C.地形坡度较大
D.地基承载力极低
E.属洪水轻度淹没区
3、为了在规划布局中正确运用风向,每个城市应分析下列( )因素。
A.本地全年占优势的盛行风向
B.最小风频风向
C.历史最大风速
D.历史最小风速
E.最大风频风向
4、关于城镇体系含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镇体系属于一定区域
B.城镇体系是个城镇群体
C.这个城镇群体是相对集聚在一起的组合城镇
D.城镇群体之间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的联系
5、区域城镇体系构成一般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在地域上是邻近的,具有便捷的空间联系
B.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均具有自己的功能和形态特征
C.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从中心到一般集镇,共同构成整个系统内部的等级序列,而系统本身属于更大系统的一部分
D.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在规模、职能等方面可以相同
6、城市交通系统由( )组成。
A.城市交通控制系统
B.城市管道系统
C.城市运输系统
D.城市道路系统
E.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7、我们通常指的中国七大古都,不包括以下( )城市。
A.杭州
B.安阳
C.咸阳
D.邯郸
E.北京
8、不同国家的地方行政建制有不同的名称(通名),对我国的行政区通名分类有误的是( )。
A.地域型通名:省、县、乡
B.城镇型通名:直辖市、市、市辖区、镇
C.民族型通名:自治区、自治州、旗、自治旗、民族乡
D.特殊型通名: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工农区、特区、林区等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规划师为主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住区发展模式,称为( )。
A.都市村落
B.绿色住区
C.生态住区
D.可持续发展住区
10、城市水源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 )因素。
A.水量
B.水质
C.距离远近
D.取水条件好坏
参考答案:
1、C 2、BCE 3、AB 4、C 5、D 6、CDE 7、CD 8、C 9、A 10、A
- 第1页:原理训练题1
- 第2页:原理训练题2
- 第3页:原理训练题3
- 第4页:原理训练题4
- 第5页:原理训练题5
- 第6页:原理训练题6
- 第7页:原理训练题7
- 第8页:原理训练题8
- 第9页:原理训练题9
- 第10页:原理训练题10
1、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是( )。
A.上层滞水
B.潜水
C.承压水
D.泉水
2、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开展经济区的区域规划,对经济区的建设进行总体部署有多种意义,主要体现在( )。
A.有利于协调城市与区域的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B.促进区域内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C.促进区域内商业/商务的繁荣昌盛
D.保护和改善区域与城市的环境质量,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
E.有利于增强区域的市场竞争力
3、下列不属于城市规划的作用的是( )。
A.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
B.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
C.作为区域发展的依据
D.作为对城市发展历史的总结
E.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
4、下列不是城市交通政策内容的是( )。
A.政策目标
B.政策背景
C.政策范围
D.政策种类
5、下面属于排水工程规划图纸的内容的是( )。
A.明确排水体制,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
B.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确定主要泵站及位置
C.污水处理厂布局、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综合利用的基本措施
D.排水泵站和其他排水构筑物规模位置,污水处理厂位置、用地范围
6、不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有( )。
A.沈阳、保定、济南
B.吉林、天津、重庆
C.长春、太原、兰州
D.长沙、武汉、广州
7、“田园城市”理论中,霍华德主张城市周边永久保留一定的绿地,主要目的是( )。
A.保持生态环境
B.提供休憩场所
C.控制城市规模
D.形成良好的花园城市景观
E.提供娱乐场所
8、对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二者均是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宏观层面,“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两者相互协调和衔接
C.有些地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替代城市总体规划
D.城市规划的建设用地标准、总量应和土地利用规划协商一致
E.“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城市有关研究内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空间布局等)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宏观依据
9、属于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的是( )。
A.舒适性原则
B.艺术性原则
C.宏观性原则
D.因借原则
E.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10、城市燃气输配气管道中,中压燃气管道A的压力为( )MPa。
A.0.8<р≤1.6
B.0.4<р≤0.8
C.O.2<р≤0.4
D.0.005<р≤0.2
参考答案:
1、C 2、ABD 3、CD 4、C 5、D 6、C 7、ABC 8、ABDE 9、ADE 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