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首页企业系统我的无忧
无忧服务:
兼职活动培训
娱乐交友:
交友社区资讯
全职实习:
实习暑假寒假
微信号:school51
扫一下,立即关注
加关注
在线支付,立省10元
下载新版APP
===大学生成长生活平台===

结构工程师结构力学几何组成分析例题

2012-12-25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5801

 (二)几何组成分析例题

  [例1-1] 分析图1-4(a)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解] 体系的自由度W=3×3-2×2-5=0。根据两元片规则,将地基延伸至固定铰A、C处,并将地基作为刚片I,将杆件BEFG作为刚片Ⅱ(图1-4(b)),刚片I和Ⅱ由支座链杆B、等效链杆AE、CG相连接,这三根链杆不相交于一点,体系是几何不变的,且无多余约束。

  [例1-2] 分析图1-5(a)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解] 体系的自由度W=3×10—2×12—6=0。将地基并连同杆件ACG、BFJ作为刚片I、杆件DH、EI作为刚片Ⅱ、Ⅲ(图1-5(b)),则刚片I、Ⅱ、Ⅲ由三个虚铰(IⅡ)、(IⅢ)、(ⅡⅢ)两两相连,其中虚铰(ⅡⅢ)由一组平行链杆形成,而虚铰(IⅡ)、(IⅢ)的连接线平行于形成虚铰(ⅡⅢ)的两根平行链杆,可视为三虚铰在同一直线上,体系为瞬变体系。

  [例1-3] 分析图1-6(a)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解] 体系的自由度W=3×8—2×10-4=0。根据两元片规则,将地基延伸至固定铰A处,并将地基作为刚片I,将CEF作为等效刚片Ⅱ,DB杆作为刚片Ⅲ,这三个刚片由三个虚铰(IⅡ)、(IⅢ)、(ⅡⅢ)两两相连,如图1-6(b)所示。因形成无穷远处的两个虚铰(IⅢ)、(ⅡⅢ)的两组平行链杆不相互平行,故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

  [例1-4] 分析图1-7(a)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解] 体系的自由度W=3×9—2×12—3=0。根据一元片规则,去除图1-7(a)所示体系的一元片,得图1-7(b)所示体系。再将杆件AB、CE、DF分别作为刚片I、Ⅱ、ⅡⅢ,这三个刚片由三组平行链杆形成的三个无穷远处的虚铰(IⅡ)、(IⅢ)、(ⅡⅢ)两两相连,根据三刚片连接规则,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无穷远处的三个点在一广义直线上)。

  [例2-1] 求作图2-4(a)所示静定多跨梁的弯矩图和剪力图。

图2-4

  [解] 层叠图如图2-4(b)所示。各附属部分、基本部分的计算过程如图2-4(c)所示。弯矩图和剪力图分别如图2-4(d)所示。其中剪力图的正、负号规定与材料力学中的规定相同。

  容易看出,当跨度和荷载均相同时,静定多跨梁的弯矩比简支梁的弯矩小,并且只要调整静定多跨梁中间铰的位置,就可使梁的各截面弯矩值的相对比值发生变化,这是静定多跨梁的优点。但由于中间铰的存在,构造就复杂一些。

  [例2-2] 绘制图2-5(a)所示刚架的弯矩、剪力、轴力图。

图2-5

  [解] (1)计算支座反力

  根据刚架的整体平衡条件,由

  ΣX=0,得HA=4qa;

  ΣMA=0,得VB=2qa;

  ΣY=0,得VA=2qa。

  (2)计算各杆端截面的弯矩、剪力、轴力。由截面法可得各杆端截面的内力值为:

  AC杆:MAC=0,MCA=16qa2(左侧受拉);VAC=4qa,VCA=—12qa;NAC=2qa,

  NCA=2qa(轴力以拉力为正)。

  BE杆:MBD=0,MDB=18qa2(右侧受拉);VBD=—1.2qa,VDB=8.4qa;NBD=—1.6qa,NDB=—8.8qa。

  CD杆:MCD=16qa2(上侧受拉),MDC=24qa2(上侧受拉);VCD=—2qa,VDC=—2qa;

  NCD=—12qa,NDC=—12qa。

  (3)作弯矩、剪力、轴力图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及各杆的荷载情况,应用直杆弯矩图的叠加法,并按照内力图的特 征,就可作出刚架的M、V、N图,分别如图2—5(b)、(c)、(d)所示。

  (4)校核

  为校核平衡条件,可任取刚架的某些局部为隔离体,如图2-5(e)所示的隔离体,满 足平面一般力系的三个平衡条件:

  ΣX=0;

  ΣM=0;

  ΣY=0。

  图2—5(f)所示结点D隔离体,满足平面一般力系的三个平衡条件:

  ΣX=0;

  ΣMD=0;

  ΣY=0。

  [例2-3] 用节点法求图2—13a所示桁架各杆轴力。

  [解]

  (1)求支座反力

  由整体平衡条件,得VA=80kN,HA=0,VB=100kN。

  (2)求桁架各杆轴力

  从只含两个未知力的节点A(或节点B)开始,再依次分析邻近节点。

  节点A(图2—13b),设未知轴力为拉力,并采用NA2的水平分力XA2或竖向分力YA2作为未知数,则由

  ΣY=0,得YA2=-VA=—80kN

  再由式(2—9)得

  XA2=-60kN

  NA2=—100kN

  再由ΣX=0,得NAl=60kN

  节点1(图2—13c),由该节点的平衡条件可得N14=60kN(拉力),N12=40kN(拉力)。

  依次再考虑节点2、3、4、5、6、7,每—结点不超过两个未知力。至最后节点B时,各杆轴力均为已知,可据此节点是否满足平衡条件作为内力计算的校核。各杆轴力计算的结果标注在图2—13a上,拉力为正,压力为负。

  [例2-4] 用截面法求图2—14a所示桁架中a、b、c、d、e各杆的内力。

  [解]

  (1)求支座反力

  由桁架的整体平衡条件得VA=VB=1.5P,HA=0。

  (2)求Na、Nb

  作截面I—I,取图2—14b所示隔离体,由ΣY=0,得Na=—0.5P(压力);由ΣM2=0,得Nb=2.25P(拉力)。

  (3)求NC

  在结间34内作竖向截面,取右隔离体,由ΣY=0,得YC=0.5P,即NC=0.625P(拉力)。

  (4)求Nd、Ne。

  作截面Ⅱ—Ⅱ,取图2—14c所示隔离体,由ΣMk=0,得Nd=0.25P(拉力)。再由ΣM4=0,得Ne=—2.37P(压力)。

图2-14

 

图2-15

  对于图2—15a所示的桁架,求出支座反力后,再根据其几何组成关系,可知EDCB与E'D'C'A两部分之间,由三根不相交于一点的链杆AE、BE'、CC'相连,故可通过该三杆作截面取图2—15b所示隔离体,由力矩平衡方程先求出NEA(或NBE'或NCC'),进而再求其他各杆轴力。

  例2-5] 求作图2—17a所示组合结构的弯矩、剪力、轴力图。

图2-17

  [解] 此组合结构中,除AC、BC杆为受弯杆件外,其余均为轴力杆。

  (1)求支座反力

  由整体平衡条件,得VA=VB=75kN,HA=0。

  (2)通过铰C作I—I截面,由该截面左边隔离体的平衡条件ΣMc=0,得NDE=135kN(拉力);由ΣY=0,Qc=—15kN;由ΣX=0,得NC=—135kN(压力)。

  (3)分别由结点D、E的平衡条件,得NDA=NEB=151kN(拉力),NDF=NEG=67.5kN(压力)。

  (4)根据铰C处的剪力Qc及轴力Nc,并按直杆弯矩图的叠加法就可绘出受弯杆AFC、BGC的弯矩图。

  (5)M、Q、N图分别如图2—17b、c、d所示。

  [例3—1] 求图3—1a所示桁架结点3的竖向位移Δ3V ,各杆EA相同,E=21000kN/cm2,A=100cm2。

  [解] 虚设状态如图3—1b所示,求出实际状态(图3—1a)和虚设状态中各杆的轴力Np和Ni后,即可由式(3-5)求得Δ3V 为

  所得结果为正,表示结点3的竖向位移的实际方向为向下。

  [例3—2] 图3—2a所示为半径为R的等截面圆弧形曲杆,杆的横截面为矩形,高度为h,宽度为b,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剪变模量G=0.4E。试求B点的竖向位移ΔBV。要求同时考虑弯曲变形、轴向变形、剪力变形的影响,并比较各部分对位移影响的大小。计算中不考虑杆件曲率的影响。

图3-2

  [解] (1)虚设状态如图3—2a所示。

  (2)实际状态和虚设状态中任意截面C的内力方程为

  (3)将各内力方程及ds=Rdφ代人式(3—4),积分后得:

  将k=1.2,G=0.4E代人上式,得

  上式等号右边括号内的第一、第二、第三项分别为弯曲变形、轴向变形、剪切变形对 位移的影响。可见,当h/R较小时,轴向变形、剪切变形对位移的影响相对于弯曲变形对位移的影响甚小,通常可忽略不计。所得结果为正,表示B点竖向位移的实际方向与Pi=1的指向相同。

  [例3-3] 试求图3-5a所示结构D点的竖向线位移ΔDV和铰C左、右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θcc,并讨论当轴力杆EF改为刚度系数为kN的弹性支撑后(图3—5e),ΔDV及θcc如何计算。

  [解]

图3-5

  (1)MP图、EF杆轴力Np,以及求ΔDV及θcc的虚设状态和相应的Mi、Ni分别如图3—5b、c、d所示。

  (2)应用组合结构的简化位移计算公式(3—7),并用图形相乘法,得

  (3)讨论

  对图3-5f所示的体系,只要将上面ΔDV及θcc中最后一项轴力杆的柔度系数改为弹性支撑的柔度系数(其他各项均相同),就可得到该体系的ΔDV及θcc。

  [例3—4] 图3—7所示刚架施工时的温度为300C,冬季外侧温度为—200C,内侧温度为100C,各杆截面相同,均为矩形截面,截面高度为h,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为α。试求刚架在冬季温度时B点的水平位移ΔBH。

  [解]

  各杆外侧温度变化为

  t1=—20—30=—500C

  内侧温度变化为

  t2=10—30=—200C

  于是得各杆的t0、Δt为

  t0=(t1+t2)/2=—350C

  Δt=300C

  虚设状态的Mi及Ni图分别如图3—7b、c所示。由式(3—12),得

  ΔBH=35αl—60αl2/h

  在计算中应注意各项正、负号的确定。

图3-7

图3-8

  [例3—5] 图3—8a所示桁架的六根下弦杆制造时比设计长度均缩短了ue=2cm,试求桁架在拼装后结点C的竖向位移Δcv。

  [解] 虚设状态如图3—8b所示,求出有制造误差的各下弦杆的轴力N后,就可按变形体系虚功原理得

  因为各下弦杆的制造误差均为缩短,而虚设状态中各下弦杆均为受拉,两者方向相反,故计算结果为负号,表示C点的竖向位移的实际方向为向上,即C点向上的起拱度为10cm。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指南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 会员注册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