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首页企业系统我的无忧
无忧服务:
兼职活动培训
娱乐交友:
交友社区资讯
全职实习:
实习暑假寒假
微信号:school51
扫一下,立即关注
加关注
在线支付,立省10元
下载新版APP
===大学生成长生活平台===

2012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章节题第二章

2012-12-25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1113

2012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技术第二章

电气安全技术

1.感知电流是(   )。
A、引起人有感觉的最小电流
B、引起人有感觉的电流
C、引起人有感觉的最大电流
D、不能够引起人感觉的最大电流
2、流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人体接触电压和人体电阻。在接触电压100~200V、干燥、电流途径从左手到右手、接触面积50~100平方厘米的条件下,人体电阻为(   )欧。
A、50~400
B、500~900
C、1000~3000
D、1~5M
3.摆脱电流是人触电后(   )。
A、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小电流
B、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电流
C、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D、不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4、当电流自故障接地点流入地下时,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远近与可能承受到的跨步电压之间的关系是(   )。
A、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愈近,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愈小
B、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愈近,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愈大
C、人体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与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距离呈正比
D、人体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与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距离无关
5、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   )。
A、触电的方式
B、人体电阻的大小
C、触电电压的高低
D、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
6、(   )是指人体有意或无意与危险的带电部分直接接触导致的电击。
A、直接接触电击
B、间接接触电击
C、电伤
D、电击
7、当设备的金属外露导电部分漏电时,人体接触设备金属外壳所造成的电击称作(   )。
A、直接接触电击
B、间接接触电击
C、静电电击
D、非接触
8、皮肤金属化属于(   )。
A、直接接触电击
B、间接接触电击
C、电伤
D、电击
9、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给人体造成的伤害,往往在肌体表面留下伤痕,造成的电流比较大。以下(   )属于此类伤害。
A、电击
B、电伤
C、直接接触电击
D、间接接触电击
10、下面(   )不属于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方法。
A、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
B、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
C、保证带电体与地面、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带电体与人体、带电体之间有必要的安全间距
D、通过限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抑制通过人体的电流,保证触电时处于安全状态

11、屏护装置与带电体应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遮栏与低压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m。
A、0.5
B、0.8
C、1.0
D、1.2
12、静电是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原因之一,消除静电的措施不包括(   )。
A、增加环境湿度
B、提高易燃液体输送的流速
C、静电接地
D、在绝缘材料中增加抗静电添加剂
13、绝缘的电气指标主要是绝缘电阻,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   )欧。
A、100
B、500
C、1000
D、1500
14、IT系统适用于(   )。
A、接地配电网
B、不接地配电网
C、低压用户
D、三相四线配电网
15、在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要求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   )欧。
A、1
B、2
C、4
D、10
16、电源有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接至电气上与电源接地点无关的接地极的系统,用于接地的配电网。该系统为(   )系统。
A、IT
B、TT
C、TN
D、NN
17、把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保护零线进行连接,称作(   )。
A、保护接地(IT系统)
B、保护接零(TN系统)
C、工作接地
D、工作接零(TT系统)
18、对于相线对地电压为220V的TN系统,手持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的短路保护元件应保证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   )s;配电线路或固定电气设备的末端线路应保证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   )s。正确答案是(   )。
A、0.4;5
B、0.5;5
C、1;5
D、1;10
19、符号"回"是(   )的辅助标记,其属于Ⅱ类设备。
A、基本绝缘
B、双重绝缘
C、功能绝缘
D.屏蔽
20、凡在潮湿工作场所或在金属容器内使用手提式电动用具或照明灯时,应采用(   )V安全电压。
A、12
B、24
C、36
D、42 21、当设备发生碰壳漏电时,人体接触设备金属外壳所造成的电击称作(   )。
A、直接接触电击
B、间接接触电击
C、静电电击
D、非接触电击
22、下列有关使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说法,(   )是正确的。
A、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既可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还可用来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对地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
B、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安装点以后的线路不可对地绝缘。
C、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在日常使用中不可在通电状态下按动实验按钮来检验其是否灵敏可靠。
D、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可以起到稳定电压的作用
23、雷电具有(   )的特点。
A、雷电流幅值大、冲击过电压高
B、雷电流幅值小、冲击过电压高
C、雷电流幅值大、冲击过电压低
D、雷电流幅值大、热量高
24、建筑物按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人身伤亡的危险性和政治经济价值,按防雷要求分为(   )。
A、两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25、凡制造、使用或储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应划为(   )防雷建筑物。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26、不同建筑物有不同的防雷要求,对制造、使用和储存爆炸危险物质,遇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应为(   )。
A、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B、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C、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D、特殊防雷建筑物
27.雷击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单方面的破坏作用,并产生严重后果,对人的生命、财产构成很大的威胁。下列各种危险危害中,不属于雷击危险危害的是(   )。
A.引起变压器严重过负载
B.烧毁电力线路
C.引起火灾和爆炸
D.使人遭受致命
28、装设接闪杆、接闪线、接闪网、接闪带都是防护(   )的主要措施。
A、雷电侵人波
B、直击雷
C、反击
D、二次放电
29、(   )是变配电装置防雷电冲击波的主要措施。
A、采用(阀型)避雷器
B、采用避雷针
C、采用避雷带
D、采用避雷网
30、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A、50伏
B、220伏
C、数千伏
D、数万伏 31、下列关于静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静电能量不大,电压小
B、静电放电是静电消失的主要方式。
C、由于静电感应,不带电的导体可以变成带电的导体。
D、静电的电压高,容易导致火灾和爆炸
32、变配电站应设置能容纳(   )%变压器油量的储油池或排油设施。
A、80
B、100
C、150
D、200
33、下列关于变配电站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变配电站与其他建筑物间消防通道应畅通无阻
B、与爆炸危险场所、腐蚀性场所有足够的间距
C、变配电站地势不应低洼,防止雨后积水
D、应设置98%变压器油量的储油池或排油设施
34、相对于腐蚀环境,变电所、配电所设在(   )。
A、企业的下风侧
B、企业的上风侧
C、地势低洼处
D、任意位置
35、变配电站各间隔的门应向(   )开,门的两面都有配电装置时,应两边开启。长度超过7m的高压配电室和长度超过10m的低压配电室至少应有(   )个门。正确答案为(   )。
A、内;两
B、外;两
C、内;三
D、外;三
36、高压配电装置长度大于6m时,通道应设(   )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   )m时,应增加出口。正确答案为(   )。
A、两;10
B、两;15
C、三;10
D、三;15
37、变配电站的重要部位、变压器室的门和围栏上应设有"(   )"的明显标志。
A、小心有电!
B、内有高压,禁止通行!
C、安全用电,人人有责!
D、止步,高压危险
38、变压器台高度一般不应低于0.5m,其围栏高度不应低于(   ),变压器壳体距围栏不应小于1m,变压器操作面距围栏不应小于2m。
A、1.5
B、1.6
C、1.7
D、1.8
39、干式变压器的安装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且空气相对湿度不得超过(   )。
A、50%
B、60%
C、70%
D、80%
40、架空线路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宜小于(   )度,如果受到地形限制时,亦不应小于30度。
A、35
B、45
C、50
D、55 41、移动式电动工具及开关板(箱)的电源线采用(   )。
A、双层塑料铜芯绝缘导线
B、双股铜芯塑料软线
C、铜芯橡皮绝缘护套或铜芯聚乙烯绝缘护套软线
D、普通电线
42、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下列(   )正确。
A、使用万能插座
B、使用漏电保护器
C、使身体或衣服潮湿
D、使用高灵敏度开关
43、防爆型电气设备中的隔爆型标志为(   )。
A、e
B、o
C、i
D、D
44、根据危险环境分区,1区和2区的电气线路的中间接头必须在与危险环境相适应的防爆型的接线或接线盒内部,1区宜采用(   )接线盒,2区可采用增安型接线盒。
A、增安型
B、隔爆型
C、充油型
D、充砂型
45、预计在正常情况下不会释放,即使释放也仅是偶尔短时释放的释放源为(   )释放源。
A、连续级
B、一级
C、二级
D、多级
46、(   )电力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   )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A、一级;两个电源
B、一级;一个电源
c、二级;两回线路
D、二级;一个电源
47、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被划为(   )。
A、10区
B、21区
C、22区
D、23区
48、作为高压电气设备防止误操作的主要技术措施,是装设能够实现"五防",功能的防误闭锁装置,该"五防"包括(   )。
A、防雷、防火、防震、防毒、防盗
B、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刀闸,防止带电挂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防止带接地线(或未拉开接地刀闸)合断路器(隔离刀闸),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C、防尘、防腐蚀、防卡涩、防干扰、防异物开启,户外的防误装置还应防水、耐低温
D、防短路、防漏电、防过载、防过电压、防雷电侵入
49、交流弧焊机一、二次线圈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
A、0.1MΩ
B、1MΩ
C、10MΩ
D、100MΩ
50、人的感知电流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有发麻感觉及轻微针刺感的最小电流。就工频电流有效值而言,人的感知电流约为(   )mA。
A、0.1~0.2
B、0.5~1
C、10~100
D、200~300 51.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各种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必须定期试验。下列几种仪表中,可用于测量绝缘电阻的仪表应该是(   )
A.接地电阻测量仪
B.模拟式万用表
C.兆欧表
D.数字式万用
52、保持安全间距是一项重要的电气安全措施。在10kV无遮拦作业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最小距离为(   )m。
A、0.7
B、0.5
C、0.35
D、1
53、在IT系统中,凡由于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   )。
A、零
B、PEN
C、地
D、N
54、采用TT系统必须装设(   ),并优先采用前者。
A、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
B、过电流保护装置或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C、熔断器或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D、熔断器或过电流保护装置
55、有爆炸危险环境、火灾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的保护接零应采用(   )系统。
A、TN-C-S
B、TN-C
C、TN-C-S或TN-C
D、TN-S
56、对于相线对地电压220V的TN系统,手持式电气设备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末端线路或插座回路的短路保护元件应保证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   )。
A、0.1SB、0.4sC、0.5SD、5S
57、Ⅱ类设备的工作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保护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加强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
A、2MΩ、5MΩ、7MΩ
B、5MΩ、2MΩ、7MΩ
C、7MFΩ、5MFΩ、2MΩ
D、2MΩ、7MΩ、5MΩ
58、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不得低于额定动作电流的(   )。
A、1/5B、1/4C、1/3D、1/2
59、下列不是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为(   )。
A、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的建筑物
B、具有0区或10压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C、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
D、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
60、根据我国现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按(   )计算。
A、滚球法B、折线法C、模拟法D、观测法 61、为了防止雷电冲击波侵入变配电装置,可在线路引入端安装(   )。
A、避雷针B、避雷带C、阀型避雷器D、避雷线
62、产生静电最常见的方式是(   )起电。
A、破碎B、接触一分离C、感应D、电荷迁移
63、为了避免液体油料灌装时在容器内喷射和溅射,应将注油管延伸至容器(   )。
A、上部B、中部C、下部D、底部
64、高压断路器必须与高压隔离开关串联使用,由断路器接通和分断(   ),由隔离开关隔断(   )。
A、电流;电源B、电源;电流C、电压;电源D、电源;电压
65、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这种系统称为(   )。
A、TT系统B、TN系统C、IT系统D、保护接地系统
66、下列的电力系统接地形式以及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连接形式中,符合IT系统的要求的是(   )。
A、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
B、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
C、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D、电力系统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67、下列的电力系统接地形式以及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连接形式中,符合TT系统的要求的是(   )。
A、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B、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
C、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D、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68、保护接零系统按照中性线和保护线的组合情况有三种形式,包括(   )系统。
A、TN-C、TN-C-S和TN-SB、TN-S、TN-S-C和TN-CC、TN-C、TT和ITD、TN、TT和IT
69、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包括一种附加的安全措施,即将设备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设施固定布线中的保护(接地)线相连接。对于使用软电线或软电缆的设备,软电线或软电缆应具有一根保护(接地)芯线。这样的设备属于(   )设备。
A、0类设备B、I类设备C、II类设备D、Ⅲ类设备
70、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不仅靠基本绝缘,还具备像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这样的附加安全措施。这种设备不采用保护接地的措施,也不依赖于安装条件。这样的设备属于(   )设备。
A、0类设备B、I类设备C、Ⅱ类设备D、Ⅲ类设备 71、设备的防触电保护依靠特低电压(SELV)供电,且设备内可能出现的电压不会高于特低电压.该类设备是从电源方面就保证了安全。该类设备不得具有保护接地手段。该类设备属于(   )设备。
A、0类设备B、I类设备C、Ⅱ类设备D、Ⅲ类设备
72、变配电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等房屋建筑应达到"四防一通"即(   )的要求。
A、防火、防雨、防雪、防汛及通风良好
B、防火、防雨、防震、防汛及通风良好
C、防火、防震、防雪、防汛及通风良好
D、防火、防雨雪、防汛、防小动物及通风良好
73、标志为IP65的电气设备外壳具有(   )的防护能力。
A、尘密;防止直径不小于1、Omm的金属线接近危险部件;防喷水
B、防尘;防止直径不小于1、Omm的金属线接近危险部件;防喷水
C、尘密;防止直径不小于1、Omm的金属线接近危险部件;防强烈喷水
D、防尘;防止直径不小于1、Omm的金属线接近危险部件;防强烈喷水
74、当电流自故障接地点流入地下时,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远近与可能承受到的跨步电压之间的关系是(   )。
A、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愈近,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愈小
B、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愈近,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愈大
C、人体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与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距离呈正比
D、人体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与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距离无关
75、插头与插座应按规定正确接线,下列接法中正确是(   )。
A、插座的保护接地(零)极单独与保护线连接
B、在插头内将保护接地(零)极与工作中性线连接在一起
C、在插座内将保护接地(零)极与工作中性线连接在一起
D、插座的保护接地(零)极与水管或暖气管连接
76、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气线路应敷设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距离释放源较远的位置.当易燃物质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应在(   );架空敷设时宜采用电缆桥架;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充砂,并宜设置排水设施。
A、建筑物的内墙敷设
B、较低处敷设
C、电缆沟敷设
D、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
77、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当易燃物质比空气轻时,电气线路宜(   )。
A、在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
B、在较低处敷设或电缆沟敷设
C、在电缆沟敷设,沟内应充砂,并宜设置排水设施
D、沿建筑物的内墙敷
78、在刷形放电、传播型刷形放电(沿面放电)、火花放电、电晕放电这几种静电放电形式中,(   )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引燃能力很强,危险性很大。
A、刷形放电和火花放电
B、传播型刷形放电和电晕放电
C、火花放电和传播型刷形放电
D、电晕
79、当架空线路与爆炸性气体环境邻近时,其间距离不得小于杆塔高度的(   )倍。
A、1.5
B、2.0
C、2.5
D、3
80、大部分的低压触电死亡事故是由(   )造成的。
A、电伤
B、摆脱电流
C、电击
D、电烧
81、变配电站(室)内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或线路通过。室内管道上(   )。
A、不宜设置法兰
B、不宜设置阀门
C、水汽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应采用螺纹接头
D、水汽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82、当有电流在接地点流人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称为(   )。
A、跨步电压
B、跨步电势
C、临界电压
D、故障电压
83、当设备发生碰壳漏电时,人体接触设备金属外壳所造成的电击称作(   )。
A、直接接触电击
B、间接接触电击
C、静电电击
D、非接触电
84、从防止触电的角度来说,绝缘、屏护和间距是防止(   )的安全措施。
A、电磁场伤害
B、间接接触电击
C、静电电击
D、直接接触电击
85、把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保护零线进行连接,称作(   )。
A、保护接地
B、保护接零
C、工作接地
D、工作接零
86、保护接零属于(   )系统。
A、IT
B、TT
C、TN
D、三相三线制
87、在实施保护接零的系统中,工作零线即中线,通常用(   )表示;保护零线即保护导体,通常用(   )表示。若一根线既是工作零线文是保护零线,则用(   )表示。
A、N;PEN;PE
B、PE;N;PEN
C、N;PE;PEN
D、PEN;N;PE
88、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V,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的地面上,若工作地点狭窄(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行动不便,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V。
A、36;12
B、50;42
C、110;36
D、50;36
89、装设接闪杆、接闪线、接闪网、接闪带都是防护(   )的主要措施。
A、雷电侵入波
B、直击雷
C、反击
D、二次放电
90、在低压系统中,雷电侵入波造成的危害事故所占总雷害事故的比例不低于(   )。
A、10%B、30%C、50%D、70% 91、(   )是各种变配电装置防雷电侵入波的主要措施。
A、采用(阀型)避雷器B、采用避雷针C、采用避雷带D、采用避雷网
92、在潮湿的情况下情况下,人体电阻可以按(   )考虑。
A、50~100ΩB、500~800Ω
C、100~500kΩD、1~5KΩ
93、(   )电气设备是具有能承受内部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而不致受到损坏,而且通过外壳任何结合面或结构孔洞,不致使内部爆炸引起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
A、增安型B、本质安全型C、隔爆型D、充油
94、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在(   )者属于高灵敏度型。
A、30mA~1AB、30mA及以下C、1A以上D、1A以
95、携带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
A、5MΩB、1MΩC、2MΩD、0.5
96、当电气设备不便于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时,应采取屏护措施。变配电设备应有完善的屏护装置。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的变压器四周应设不低于(   )高的固定围栏(墙)。变压器外廓与围栏(墙)的净距不应小于(   )。
A、1.4m,0.8m   B、1.7m;0.8m   C、1.7m;0.3m   D、1.4m;0.3m
97、在不接地的10kV配电网中,如果高压设备与低压设备共用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   )。
A、4ΩB、10ΩC、50ΩD、100Ω
98、低压线路零线(中性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
A、4ΩB、10ΩC、50ΩD、100Ω
99、符号"回"是(   )的辅助标记。
A、基本绝缘B、双重绝缘C、功能绝缘D、屏
100、测量500V以下的线路或设备的绝缘电阻,应采用(   )的摇表(兆欧表)。
A、小于500V    B、大于500V    C、1000V或2500V     D、500V或1000V 101、用来隔断电源,以保证检修和倒闸操作的安全的电气装置是(   )。
A、高压负荷开关B、高压断路器C、电容器D、高压隔离开关
102、采用安全特低电压是(   )的措施。
A、仅有直接接触电击保护B、只有间接接触电击保护
C、用于防止爆炸火灾危险D、兼有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保护
103、有强力灭弧装置,既能在正常情况下接通和分断负荷电流,又能借助继电保护装置在故障情况下切断过载电流和短路电流的电气装置是(   )。
A、高压负荷开关B、高压断路器C、电容器D、高压隔离开关
104、带电部分与可触及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I类设备不低于(   )mΩ,Ⅱ类设备不低于(   )MΩ。
A、2;3B、2;7C、5;7D、7;2
105、弧焊机一次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MΩ,二次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MΩ.
A、1;1B、2;1C、1;0.5D、0.5;0.5
106、运行中的高压隔离开关连接部位温度不得超过(   ),机构应保持灵活。
A、25℃B、75℃
C、80℃D、85℃
107、运行中变压器高压侧电压偏差不得超过额定值的(   )。
A、±1%B、±2%C、±3%D、±5%
108、将平行管道、相距不到100mm的管道用金属线跨接起来属于(   )防护。
A、二次放电
B、感应雷
C、雷电冲击波
D、直击雷
109、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   )等伤害。
A、火灼伤
B、皮肤金属化
C、电烙印
D、电光眼
E、机械性损伤
110、电气装置故障引发的事故包括异常停电、异常带电、(   )。
A、触电事故
B、电气设备损坏
C、短路、断线、接地
D、电气火灾
E、电气线路损坏
111、关于绝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双重绝缘是指工作绝缘和加强绝缘
B、工作绝缘是带电体与不可触及的导体之间的绝缘
C、保护绝缘是不可触及的导体与可触及导体之间的绝缘
D、加强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7M欧
E、具有双重绝缘电气设备属于Ⅱ类设备
112.下列预防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措施正确的是(   )
A.导电性工具
B.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
C.减少氧化剂含量
D.减少空气水分
E.可采取取代易燃介质
113、建筑物防止受直接雷击的主要措施有装设(   )。
A、接闪杆
B、接闪线
C、接闪网
D、阀型避雷器
E、接闪带
114、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   )的措施。
A、直击雷
B、感应雷
C、人身伤害
D、雷电冲击波
E、二次放电
115、静电危害的形式有(   )。
A、引发火灾
B、引起爆炸
C、给人电击
D、妨碍生产
E、造成灼伤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指南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 会员注册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