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复习自测题
2012-12-30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998
一、单选题
1.在书写护理病历时,一级护理的病人,应每周书写:
A.1次
B.2~3次
C.4次
D.5次
E.每日一次
二、填空
1. 长期医嘱的有效期为 。
|
2. 临时医嘱的有效期为 。
|
3. PRN医嘱表示 医嘱。
|
4. SOS医嘱表示 医嘱。
|
5. 护理诊断的提出目前多采用PIO的方式,其中P代表 ;I代表 ;O代表 。
|
三、名词解释
1. 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四、问答题
1. 简述提出护理诊断(问题)的要求。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指在全面了解病人有关情况(全身心的健康资料)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分析的理论作指导,归纳出需要通过护理手段来解决或部分解决的病人身心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问答题
答:(1)护理诊断提出的顺序,可按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列,优先解决生理需要,以后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提出新的护理问题,记录于此表中。
(2)护理诊断应表达准确,括号内说明诊断的依据、原因等相关因素。
如:饮食调养的需要(与发热、纳差有关)
(3)在书写原因时,应妥善表达,不应有易引起法律纠纷的陈述。
如: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强迫体位,不允许定时翻身有关)。而不能写(与护士未及时翻身,组织受压有关)。
(4)护理诊断要有针对性,注意病人个体差异,掌握“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
(5)护理诊断要体现动态性、阶段性,当病情有转归时要及时制定新的护理诊断。
3. 瘢痕灸 。
4. 刮痧法 。
四、简答题
1. 简述间接灸的注意事项。
五、问答题
1. 叙述晕针的临床表现及预防和护理措施。
2.简述熏洗法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3.叙述拔罐法的注意事项。
4.阐述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意守
意守就是把意念、思维、想法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如意守丹田、意守命门、涌泉等或集中于体外的某一事物,如意念某个景物或默念字句等。
热熨法
热熨法是将药物或其他物品加热后,在患病部位或特定穴位适时来回或回旋转,利用温热及药物作用,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瘢痕灸
又称为化脓灸,是指将局部皮肤烧伤,使其化脓,愈后留有瘢痕的灸法。
刮痧法
刮痧法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癍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简答题
答:(1)施灸前,协助病人摆好体位,避免病人疲劳时移动身体而烫伤皮肤。
(2)施灸中,应随时询问病人有无灼痛感。
问答题
1.答:1.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心慌,恶心,甚至四肢厥冷,出冷汗,脉搏微弱或神志昏迷,血压下降,大便失禁等。
2. 预防:
(1)初次接受针刺或精神紧张的病人要做好解释,消除顾虑。
(2)饥饿、大出汗后、疲劳病人应先进食、饮水、休息后再行针刺,选穴宜少,手法宜轻。
(3)针刺和留针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的神色,有头晕心慌时立即停止操作或起针,让病人卧床休息。
3. 护理措施:
(1)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让病人平卧。
(2)清醒者给予温开水或糖水。已发生晕厥者,指掐或针刺人中、内关、合谷、足三里,灸百会、气海、关元等。
(3)仍不苏醒者,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艾炷燃尽后,应及时除灰,易炷再灸,避免烫伤。
2.答:适用范围和作用:
1. 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皮肤瘙痒等症状。
2. 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痒痛、糜烂等症状。
3. 促进肛肠疾患伤口的愈合。如外痔肿痛、肛旁脓肿、内痔脱出、痔疮发炎、痔切除或瘘管手术后。
4. 缓解妇科会阴部瘙痒、带下过多等症状。
3.答:(一)拔罐时应选择肌肉丰满的部位和适当的体位,冬季要注意保暖,留罐时,应盖好衣被。
(二)根据所拔部位选择大小适宜的罐,罐口要光滑、无裂隙。
(三)拔火罐或水罐时,应避免烧伤或烫伤。若起罐后,出现水泡时,水泡较小,只需外敷无菌纱布,以防止擦破;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渗液,再外敷无菌纱布,以防感染。
(四)拔罐法的禁忌症
1. 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宜拔罐。
2. 皮肤有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处不宜拔罐。
3.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
4. 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
4.答: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有:
1、病人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汗出过多、出血后不宜针刺,孕妇尽量不针刺。
2、针刺时尽量取卧位,进针后盖好衣被,并用支架支起被子,以防压弯针柄。
3、针刺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一个穴位应用一支针,以防止交叉感染。
4、局部皮肤有瘢痕、肿瘤、感染、溃疡及出血性疾病者不宜针刺。
5、针刺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有无全身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