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最后冲刺预测试题答案-公务员
常识判断
1.【答案】:D
【解析】:王某虽然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及报酬等纯法律上纯受益的行为有效,无须经其监护人同意,所以本题选D,王某无须经其监护人同意即可获得此奖金。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效力未定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撤销民事行为的区分。
(1)效力未定民事行为,指行为有效或无效处于不确定状态,须经有关第三人承认才有效的民事行为。主要有①在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情况下,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超越其行为能力范围的民事行为。②无权处分行为③无权代理行为④自己代理或双方代理行为⑤未经债权人同意的债务转移行为
(2)无效的民事行为主要有①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
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可变更、撤销的民事行为①因受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实施民事行为;②因重大误解实施民事行为;③内容显失公平民事行为。本题中王某显然是乘人之危实施民事行为,但不是无效,而是可变更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3.【答案】:B
【解析】:关于公务员的回避要求有
(1)职务回避: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等工作;性质特殊,需要变通执行任职回避的,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
(2)地域回避: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应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业务回避: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回避:(一)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二)涉及与本人有本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所列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
(4)离职回避: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不适用于被辞退或开除的公务员),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后有违反前款规定行为的,由其原所在机关的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该人员从业期间的违法所得,责令接收单位将该人员予以清退,并根据情节轻重,对接收单位处以被处罚人员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本题中违法所得应当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而不是人事部门没收。
4.【答案】:C
【解析】:子公司具备法人资格;分公司是公司的组成部分,不具有企业法人的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十万元。股东应一次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所以本题正确的只有C。
5.【答案】:D
【解析】:留置权:指债权人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承揽合同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在债务人不按合同的期限履行债务时,有权留置该财产,并就以该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留置权仅在保管合同、运输合同、承揽合同中才可能存在,因此本题选D。
6.【答案】:A
【解析】: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所以本题选A,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
7.【答案】:D
【解析】:《公务员法》有关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营利性行业且不得在企业兼职。
8.【答案】:B
【解析】:本题是物件至人损害责任,适应的是过错推定原则,管理人或所有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物件至人损害具体包括:①建筑物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②人工建造的构筑物因维护、管理瑕疵致人损害的。③堆放物品滚落、滑落或者堆放物倒塌致人损害的。④树木倾倒、折断或者果实坠落致人损害的。本题中是建筑物上的搁置物坠落致人损害,所以应当由房屋所有人李某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9.【答案】:C
【解析】:教唆犯没有独立的罪名,教唆别人犯什么罪,对教唆犯就定什么罪。正常情况下,甲唆使已满18周岁的乙骗取他人财产6000元和抢劫他人财产5000元,则甲的行为应构成诈骗罪和抢劫罪,但由于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仅对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甲已满15周岁但不满16周岁,所以仅对教唆他人抢劫行为构成犯罪,选C。
10.【答案】:C
【解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而未得逞,是犯罪未遂。本题中甲潜入本单位财务室已经着手撬保险柜,忽听门外有人走动,由于认为被发现这个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所以应该选C。
11.【答案】:D
【解析】: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要求必须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才能实施,本题中强奸行为已经结束,不法侵害不是正在进行,所以不能实施正当防卫。本题也不可以选B,因为防卫过当也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只是防卫的程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12.【答案】:B
【解析】: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本题中主体,手段都符合贪污罪的特征。
13.【答案】:D
【解析】: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宪法和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法律,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所以本题选D。
14.【答案】:D
【解析】:国税局是垂直管辖,复议机关只能是其上一级机关,所以应当由市国税局市上一级机关省国税局当复议机关,选D。
15.【答案】:A
【解析】: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包括:(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3)第三人致害;(4)精损害不赔偿; (5)只赔偿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不赔偿。(6)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如不可抗力致害等;B是个人行为,C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D是不可抗力,所以BCD都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
16.【答案】:C
【解析】:行政机关可以委托其他组织实施行政行为,被委托的组织行使权利必须以委托机关的名义作出,责任也由委托机关承担,本题中市节水办受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的委托对某企业进行了处罚,所以责任也由委托机关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承担。
17.【答案】:A
【解析】:贪污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职务侵占罪指非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所以两罪最明显的区别是犯罪主体不同。
18.【答案】:C
【解析】: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只有原告或者第三 人提出其在行政程序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时,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才可以在第一审程序中补充相应的证据。所以本题选C,一般情况下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代理人都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19.【答案】:B
【解析】: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所以本题选B 。
20.B
21. C
22. B
23. A
24. C
25. D
言语:
26. A [解析] 这段文字是在赞扬我国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在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精神。因此,要选一个褒义词。“结果、结局”是中性词。“后果”是贬义词。答案为A。
27. D [解析]“应接不暇”与“目不暇接”为一对近义成语。前者原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来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无法接待应付;后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结合词义,再根据句意,①句适合用“目不暇接”,③句适合用“应接不暇”。“琳琅满目”与“美不胜收”也是一对近义成语,前者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工艺品),后者更倾向于表达一种整体的美感,可见后者包含的意思比前者多一层。结合词义,再根据句意,②句填入“美不胜收”,④句填入“琳琅满目”比较恰当。
28. C [解析]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千方百计: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结合题意,第一空应选“千方百计”。投鼠忌器:老鼠靠近器物,用东西砸老鼠又怕砸坏老鼠附近的用具。现常用来比喻做事有所顾忌,不敢放手进行。打草惊蛇:打在草上却惊动了蛇。比喻做事泄密而惊动对方。结合题意,第二个空应选“打草惊蛇”。因此选C。
29. B [解析]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用于贬义。一本正经:原指一部正规的经典,后形容态度严肃庄重。结合题意,第一空选“一本正经”。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很明显,第二个空应选“不翼而飞”。本题选B。
30. D [解析]很明显,第一句和第二句肯定不是因果关系,因此排除AB。第一句和第二句也不可能构成并列关系,“反对”的只是“和亲”,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因此,C项排除。应该选D。
31. C [解析]希冀,是希望的书面语。希求,希望和要求。这两个词是中性词。而从“妄想”一词可知,空白处要填的词语具有一定的贬义。希图,心里打算着达到某种目的(多指不好的)。企图,图谋,打算。“企图”的贬义色彩要比“希图”的更重一些。文段写的是祥林嫂只是要讲阿毛的故事而已,并没有特别的不可告人的企图,因此选贬义色彩不那么重的“希图”。答案为C。
32. C [解析]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文中没有体现苏老泉精神受到刺激,因此选“发奋”。绪言,也称绪论,是学术论著开头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等的部分。序言,也叫叙言,序文,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中。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能作为全书的纲的部分,应该是“绪言”。因此,本题选C。
33. A [解析]制定,偏重于做出最后决定,使完全确定下来,常与政策、法令、方针、路线等搭配。制订,偏重于从无到有的创制、草拟而后的订立,常与计划、方案等搭配。策划,侧重与筹划,谋划的过程。建立,指开始成立话哦开始产生,开始形成。题目中指的是一项制度,应该选A。
34. B [解析]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受利益(与义务相对)。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者一定职责所具有的支配力量。偶尔,指有时候,跟“经常”相对。偶然,指事情发生意外,跟“必然”相对,而且还可以用作形容词。根据题意,本题应选B。
35. C [解析]驱赶,重在赶走;驱使,重在让别人做事。蔓延,形容项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曼延,形容连绵不断。结合题意,应选C。
36. C [解析]:“过程”只能用长短来修饰,因此,第一个空选“短促”。排除AD。“急促”强调的是一种情态,用来形容人,不可以用来形容事。因此,排除B,选C。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与题意吻合。
37. C [解析]耸人听闻,听了使人震惊。多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极为震惊。这两个词虽都有听了使人震惊的意思,但其区别在于,用“耸人听闻”时,所说的是故意夸大了的事,甚至未必是事实,说者的目的就是要使入震惊;用“骇人听闻”时,发生的事是事实。山西的“假酒案”,是事实,没有夸大其词,所以只能用“骇人听闻”,而不能用“耸人听闻”。歧视,指不平等地看待。忽视,是指不重视。蔑视,是指轻视,小看。题意是说男女公平的问题,因此应选“歧视”。答案为C。
38. B [解析]和“重视”对应的,应该是“轻视”。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分布在另一种物质中成为溶液。融解,是指融化,调和。结合题意,本题选B。
39. B [解析]窜改,指文字上的改动;篡改,不限于文字,且手段卑劣,也指曲解原意。祛除,适用于疾病、疑惧、邪魔等;驱除,适用于寂寞、偏见、烦闷、毒虫猛兽等。结合题意,本题选B。
40. B [解析]“称誉”一词,比“称赞”的程度要深。而“赞叹”比“赞扬”的程度深。因此,第一个空应选“赞叹”。“聚”与“集”,构成并列式,是“集合、凑在一起”的意思;而“云”与“集”构成偏正式,是“比喻许多人从各处来,聚集在一起”。为了照应题干中的“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故应选“云集”。因此,本题选B。
41. B [解析]“品味”是动词,品尝、欣赏的意思。“品位”是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含量的百分数越大,品位越高;现引申为对艺术品等或人的行为的评价。第一个空后面是形容词“高”,可见要选一个名词性质的,因此选“品位”。“以至”指范围向上延伸,表示由于前半句所说的动作,情况很深所形成的结果。“以致”表示下文是上句原因形成的结果。第二个空的前后句并不能形成一种因果关系,而是程度加深的情况,因此应选“以至”。因此,本题选B。
42. A [解析]推脱,着重指摆脱、开脱,使自己无关,多指责任、问题或与己有关的事情。 推托,专指借故拒绝,即婉言表示不接受,后面常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多指让自己做而不愿意做的事情。 面市,指一般商品上市;面世,指作品、产品与世人见面,问世。从“消费者”一词可知,应选“面市”。本题应选A。
43. B [解析]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夸夸其谈, 形容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面目一新,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面目全非,就是指事物改变得和过去的完全不一样了。“侃侃而谈”是褒义词,“夸夸其谈”是贬义词。“面目全非”含贬义,“面目一新”含褒义。结合题意,应选B。
44. C [解析]很明显,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等理论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且是“与时俱进”,这几种理论不可能“齐头并进”的,因此选C。
45. D [解析]参看41、42。
46. D [解析]不满的对象是“明知应加斥责、诛伐……高明状”,这也就是“对”这个介词所管的对象。
47. C [解析]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的重要性,A、B两项只是作为论据来说明这个观点,D项在文中没有涉及,故选C项。
48. C [解析]“面向未来是教育活动自身规律所决定了的一种内在特征”是该段文字的中心,由“内在特征”可得是在讲教育面向未来的必然性。
49. A [解析]根据该段文意,B项中的“转账方式实现交换”错误;C项中的“物理属性”应该是“物理实体”;电子现金是一种数字信息而非数字货币,故D项也错误。
50. D [解析]内在属性即本质属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由此判断,只有D项不符合,它只是一种现象。
51. B [解析]由该段文意可得,胞外超氧化歧化酶可用于心脏搭桥手术,但不能起到保存心脏的作用;其在治疗由大量含氧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疾病上有潜在用途,但这并不是其主要用途;“新的转基因羊可以通过奶水分泌而提供这一蛋白质”,但并不代表人们现在可以大量提取它。
52. C [解析]C项中“虽然并不表示有多么浓厚的宗教感情”错误,因为引用释迦牟尼和耶稣基督的话是为了说明烦闷的意义和原因,并不代表任何宗教感情。
53. B [解析]根据文意,“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是该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也是称建筑为“石头写成历史”的原因。
54. A [解析]该段文字主要是说,在智慧和道德都很重要的前提下,道德比智慧更重要,B、C、D三项都是对此意的曲解,只有A项符合。
55. C [解析]A项错在没有谈组合;B项谈的是智能组合和传统智商测验的比较;D项中认为语言和逻辑数学为主要智能的说法是错误的。
56. C [解析]该文段的主旨就是“诗一旦成为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成其为诗人”。“诗人的手段”是指谋生或商业行为。由此判断,C项是对该主旨的曲解。
57. B [解析]B项中说新格言是“一种全新的体育理念”,表述不当。
58. A [解析]该段文字通过对人的生与死的比较,阐述了两种不同的生命价值。由此判断,只有A项符合。
59. C [解析]该段文字的中心句是“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后面所举的圆明园废墟的例子也是为了说明这个观点,由此判断,只有C项符合。
60. B [解析] 该段话主要是讲国际奥委会的起源,故B项正确;其他项没有提及。
61. D [解析] 根据段意,现有法律“没有将承包权明确为物权”,在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方面存在缺陷,而《物权法》“可以更好地保护农民权益”,故D项正确;A项错,段中未提到《物权法》是基本法;B项未提及;C项不全面。
62. D [解析] A项是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的表现,而非实质;B项中“运算”和“心理操作”的说法把理解和表达信息的方式局限化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个体的主观认知操作过程,而不能说是把握信息,故C错误。
63. A [解析]这是一道细节推断题。从文中,我们可以得出:
a 经济有效运作→国家富有;
b 国家政治稳定→财富公正分配;
c财富公正分配→经济风险不存在;
d经济风险存在←经济有效率运作。
从d可以推出e 经济风险不存在→经济不能有效率运作
由bc,可以得出 f国家整治稳定→经济风险不存在
由fe,可以得出g 国家政治稳定→经济不能有效率运作,由此可以得出,国家政治稳定,必然经济不能有效率运作,可见,国家政治稳定与经济有效率运作是不可能并存的。因此选B。
A项结论不能必然得出,因为我们从A可以推出H经济不能有效运作←国家不富有,与g相结合,不能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因此A项论述绝对,不选。
C项错误,从a推不出C项。D项错误,可以从cd推出财富公正分配,那么经济运作无效率,但不能推出经济运作无效率,那么财富公正分配的结论。
这个题目看似一个细节推断题,实际上是一个逻辑推理题。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推理原则一定要烂熟于心才能正确解决这种题目。
64. D [解析] “现场表演是为了刻意引导人群流动”以吸引游览者花更多的时间在公园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餐厅的作用,提高公园的利润,但现场表演的目的并不在于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表演,故D项正确。
65. C [解析] 第一句话的主要意思是生产的发展导致“科学”与“文学”分开,第二句话主要是说分工太细,使研究科学的人研究范围窄,成为分工的奴隶。综合起来,作者的意图是支持分工,但研究者应该扩大视听、文理兼通。故C正确,A片面,B、D错误。
数量关系:
数字推理:
66. D [解析]该数列为三级等差数列,即:
故空缺处应为8+2+20+41=71。所以答案为D项。
67. A [解析]该数列为幂数列的变式。即4=51-1,15=42-1,26=33-1,15=24-1,故空缺处应为15-1=0。所以答案为A项。
68. A [解析]该数列为积数列的变式,即前两项之积减去1为第三项。5=2×3-1,14=3×5-1,69=5×14-1,故空缺处应为14×69-1=965。所以答案选A项。
69. C [解析]该数列为间隔排列,即奇数项为平方加1,偶数项为平方减1。2=12+1,3=22-1,5=22+1,8=32-1,10=32+1,15=42-1,17=42+1,故空缺处应为52-1=24。所以答案选C项。
70. A [解析]该数列的规律是:13=2×6+1,25=4×6+1,37=6×6+1,49=8×6+1,61=10×6+1。故空缺处应为12×6+1=73。所以答案选A项。
数学运算:
71. D [解析]根据题意贴错三个,贴对两个。首先从五个瓶子中选出3个的种类为C35=10种,这三个瓶子为贴错标签的,这三个瓶子贴错标签的有两种情况。所以五个瓶子中贴错三个标签的情况有10×2=20种。
72. C [解析]设装有3只球的盒子有x个,装有2只球的盒子有y个,则装有1只球的盒子有(x+y)个。由题意可得:
故x=4,y=3。
73. A [解析]在甲车第1次追上乙车的那一时刻,甲车的速度成为:160×(1 )=160× ;乙车的速度成为:20×(1+ )=20× 。速度比变为原来的一半,原来速度比是 =8,所以在第3次甲追上乙时,两车速度相等。
甲第一次追上乙,用210÷(160-20)= (小时),
第二次追上乙,用210÷(160× -20× )= (小时),
第三次追上乙,用210÷(160× × -20× × )= (小时),
从而甲车行驶了 =940(千米),
乙车行驶了 (千米),故两车共行驶940+310=1250(千米)。
74. A [解析]4与6的最小公倍数为12,由题意知,跑道起点的桩子可不拔,距跑道起点12米的桩子可以不拔。以后每隔12米的桩子也可不拔。这跑道长4×(25-1)=96(米),每12米分成一段,这跑道可分成96÷12=8(段),因此,可有8+1=9(根)桩子不拔。
75. A [解析]4点时分针在时针后面20格,时针速度是分针度速度的 ,分针走1格比时针多走(1- )格,多走20格需:20÷(1- )= (分)。
76. D [解析]甲库原来存货占甲、乙两库总数的 ,取出8吨后,那么甲库余下的吨数占甲、乙两库总数的 ,所以取出的8吨是占甲、乙两库总数的 ,所以8÷( )=63(吨)。
77. B [解析]如果增加2台机器,工程用时是原定时间的 ,少了 ,所以2台机器是原有机器数的 ,即原有机器是14台。如果减少2台机器,即用14-2=12(台),所用时间是原定时间的 ,多 ,即 小时是原定时间的 ,所以原定时间是 ÷ =4(小时),由一台机器去完成则需要14×4=56(小时)。
78. B [解析]由于祖父与小明的年龄差是固定不变的,由条件又可以推出,这个年龄差分别是5倍的数,4倍的数,3倍的数,即5、4、3的最小公倍数。所以小明的年龄为5×4×3÷(6-1)=12(岁)。故祖父的年龄为60+12=72(岁)。
79. A [解析]设卖出x千克,则(120-x)=4(90-x),故x=80。所以两桶共剩(120-80)+(90-80)=50(千克)。
80. C [解析]由于从甲地到乙地的上坡路,就是从乙地到甲地的下坡路;从甲地到乙地的下坡路,就是从乙地到甲地的上坡路。把从乙地返回甲地的路,设想为从乙地到丙地的路时,显然,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程等于甲、乙地路程的2倍,且其中恰有一半为上坡路,另一半是下坡路,汽车从甲地到丙地耗时为9+ = (小时),由于每千米上坡路耗时 小时,每千米下坡路耗时 小时,又因为从甲地到丙地中,上坡路等于下坡路,故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等于: =210(千米)。
81. D [解析]某旅客所乘之车在甲站起动时,正好有一辆从乙站开来的车到站停车;同样,当该旅客所乘之车到达乙站时,正好有一辆车从乙站开出,这两辆车均不算该旅客在“途中”看到的,这时,下一辆从乙站开来的汽车离甲站还有10分钟的路程,这辆车与该旅客所乘的车相向而行,相遇时,离甲站有10÷2=5(分钟)的路程。由此可推知,该旅客在途中每隔5分钟就可看到一辆从乙站开往甲站的车。所以从甲站到乙站,该旅客在途中看到60÷5-1=11(辆)从乙站开来的车。
82. A [解析]因为25=3×7+4,所以这个月的4号也是星期五,故这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二。
83. B [解析]船第一次顺流航行21千米,第二次顺流航行12千米,21-12=9,也就是第一次顺流多用了航行9千米所用的时间,第二次逆流比第一次多用时间于3千米的航行上,总的两次时间相等。就是顺流9千米用的时间等于逆流3千米所用的时间。顺流船速:逆流船速=(21-12)∶(7-4)=3∶1,即顺水船速是逆水船速的3倍。
84. B [解析]因为a>8.8×5=44,a<9×5=45,所以a的整数部分是44。
85. B [解析]设小明存入银行x元,则小红存入银行(x+20)元。由题意可得:(x-12)×3=(x+20)-12,故x=22。所以两人原来共存入银行22+(22+20)=64(元)。
判断推理
86. B [解析]最外层元素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中间层元素按顺(逆)时针方向旋转,中心点则为黑点、白点交替出现,所以答案为B。
87. B [解析]题干中每个图形组成的最小笔画数是1,2,3,2,所以下一个应为1,选项中四个汉字图形能够一笔写成的只有B。
88. C [解析]此题可能误选AB,需注意的是空白格也是元素,每组图形的空白格总量也应保持一致。
89. A [解析]外围所有元素按逆时针旋转填入相邻空格,中间两个小三角形空白与阴影轮流在上或在下。
90. B [解析]“ ”每行均在前一行基础上向右移一格;“ ”每行均在前一行基础上向右移两格;同理,“ ”向右移三格;“ ”向右移四格;“ ”向右移五格。
91.C[解析]根据定义,专有部分必须具有构造及使用上的独立性,A、B、D属于共有部分。故C项正确。
92. A[解析]B项中继承人并没有通过“有目的、有意义的积极行为将其内在意思表现于外部”,而只是一种不作为的形式,即默认的形式;C项属于书面形式;D项属于口头形式。故只有A项正确。
93. A[解析]B项属于共生关系,犀牛和犀鸟不能独立生活;C项属于捕食关系;D项属于寄生关系。只有A项符合共栖的定义,故选A。
94. D[解析](1)属于给付之诉,(2)属于确认之诉,(3)属于形成之诉,所以正确答案为D。
95. C[解析]乙的行为属于特别自首,故选B。
96. D [解析]可以排除法。A和C都是利用视觉暂留的特性,比较好理解。B是由于北斗七星本不在一个平面上,七颗星相距很远,人们看起来却像在一个平面上的勺子图案,符合题意。故选D
97. C [解析]此题注意把握两处关键点:一在于在时间、空间上产生较大变动;二在于与之前的情形完全不同。完全符合上述特征的只有C项。
98. D [解析]D项不符合定义中的“若干消费者群”,故正确答案为D。
99. C [解析]D项并非地质作用。
100. A [解析]目的是: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 只有A不是出于经济目的,所以答案是A 。另外,北医都被兼并了,联营的双方应该都是独立的才可以,所以不叫联营。
101. D [解析] 题干是作家与其作品的对应关系。只有D项符合题干关系。C项顺序颠倒;A项《小城三月》的作者是萧红;B项《茶馆》的作者是老舍。故选D。
102. C [解析]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之一。符合题干关系的只有C项。D项中徐志摩是《再别康桥》的作者。故选C。
103. B [解析] 题干中,马铃薯就是土豆,西红柿就是番茄。故选B。
104. D [解析] 题干中“锄头”的主要作用是“锄草”。符合题干关系的只有D项。“电梯”的主要作用是“载人”。A、B、C项均是并列关系。故选D。
105. D [解析] 题干部分是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关系。售货员是商店的雇员,在商店中出现。与题干相符的只有D项。挚庵行枰凶诺谋9茉薄9恃。
106. C [解析] 题干中的两词语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纽扣是衬衣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符合这一关系的只有C项。A、B、D项都是并列关系。故选C。
107. B [解析] 题干是一种描述关系。即褴褛是对衣衫的描述。A、C项与题干顺序不符。符合题干描述关系和顺序的只有B项。故选B。
108. D [解析] 题干是一种因果顺承关系。“勤奋使人进步”。符合这个推理关系的只有D项。故选D。
109. D [解析] 题干中家俱包含沙发,沙发是家俱的一种,所以二者构成了真包含关系,即属种关系,B项顺序颠倒,是真包含于关系。只有D项的表述形式完全符合题干的逻辑关系,也构成了属种关系。故选D。
110. A [解析] 题干中的豫是河南的简称。B项是两个不同的省份;C项词语倒置;D项中贵州省的简称是黔(qián),滇(diān)的全称是云南省。故选A。
111. A [解析]“重新思考或修正”决定,标识出这是一个削弱型题目,削弱学院管理部门的政策——以电子函件发送所有的学习成绩,每个学生只能收到自己的学习成绩。即,要寻找这个政策的负面效果。只有A是比较全面和根本性的削弱,故选A。
112. D [解析]几位专家认为《戴着金色钢盔的人》其实根本不是伦勃朗所作,他们的结论是基于对作品风格特点的考查。那么专家的结论要想成立的话,必须假设:在伦勃朗的真品中,其风格的某些方面有明显的一致性。否则的话,在风格方面没有一致性,风格各不相同,那么就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这样基于对风格特点的考查而得出的结论就不真实。
113. D [解析]假设A和D为真,都能使题干的论证成立。但如果假设A为真,则由原论证的第一个论据就能推出结论,第二个论据成为多余。因此,相比之下,D项更可能是题干的论证所假设的。假设其余各项为真,均不能使题干的论证成立。其中,B项是题干第二个论据的直接推论,不能构成新的假设。
114. A [解析]如果A项为真,不能加强题干的论证。其余各项如果为真,都能加强题干的论证。其中,如果D项为真,则说明在全世界汽车日流量超过200万辆的城市中,绿色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北京都能全部吸收使用汽油酒精的汽车排出的二氧化碳,那么其他绿色植被覆盖率高于北京的城市一般说来更能如此。这就加强了题干的论证。
115. D [解析]因为,并非(p并且q)=或者非p或者非q=如果p,则q,所以,并非(“对所有的产品都进行了检查”,并且“没发现假冒伪劣产品”)=或者并非“对所有的产品都进行了检查”,或者并非“没发现假冒伪劣产品”
=或者有的产品尚未经检查,或者发现了假冒伪劣产品
=如果对所有的产品都进行了检查,则可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116. A [解析]这道题看上去很复杂,其实考查的只是题干的一部分,其他都是干扰文字。所有林村人都爱吃川菜,又因为川菜的特色为麻、辣、香,所以所有林村人都爱吃麻、辣、香的食物。其他推理都不正确。答案为A。
117. B [解析]这里考查了矛盾问题。甲乙的话中只能有一个正确的,另一个必须是错误的。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那么丙说的话就是错误的。即大运和宏通煤矿都存在安全隐患。答案为B。
118. C [解析]人是有意识的动物。而电视机的所谓“意识”也不过是人的意识的体现,从而人的大脑具有的意识与电视机所具有的意识有本质的不同。C选项很好地概括了“被摔的电视机”这一实例在题干论证中的作用。电视机本身不能创造意识,而人脑本身有意识,所以作为一个类似意识丧失的实例,它从自身中得出的结论和关于意识本质的流行信念显然不同。答案为C。
119. C [解析]美国很多85岁以上的人是在20岁或20岁以后才移民到美国的,否定了“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年龄在85岁或以上的人口数开始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人在脆弱的孩提时期受到了良好的健康医疗照顾。”这一论断。
120. A [解析]根据题干可以得出结论:那些在解决管理问题方面受益于商业课程的人也具有管理天赋。
资料分析
121. 答案:B
解析:利润总额为:267+273+308+317+347+358+417+423+431+463+513+535 = 4652
批注:本题可以根据“尾数法”,排除C选项;又注意到该厂年利润总额应该介于267×12和535×12之间,排除A选项和D选项。
122. 答案:C
解析:雇员最多的月份比雇员最少的月份雇员数量多 = ≈66.3%
批注:本题可以根据“直除法”, ≈(60%)+,排除A选项和D选项;根据“插值法”, < ,排除B选项
123. 答案:B
解析:2007年上半年,人均月利润可能上升的月份有1月、3月、5月、6月。
事实上根据“直除法”,2007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的人均
利润分别为 >3, <3, >3, <3, >3, >3
此时有:3月、5月人均利润有所上升;2月、4月人均月利润有所下降。
根据“放缩法”, < ,6月份人均利润有所上升。
批注:
(a) 本题中问得是“2007年上半年”,而不是“2007年”,注意“时间表述”
(b) 本题中问的是“至多”有几个,故在无法判断2007年1月份,人均利润变化情况时,应认为其人均利润上升。
124. 答案:A
解析:
(a) 2007年,该厂月均雇员数量为
(86 + 93 + 95 + 107 + 112 + 109 + 123 + 126 + 129 + 137 + 142 + 143)÷12≈117,说法I正确
(b) 2007年,3.3万元为人均“月利润”,而非“年利润”,说法II错误
(c) 很明显6月份雇员数量有所下降,说法III错误
(d) 该厂四个季度的利润总额分别为848、1022、1271、1511万元,第一季度最低,
占全年的 = 18.2%, 说法IV错误。
(e) 2007年1-7月份的利润总额为2287万元,不足全年利润总额的一半。说法V错误。
(f) 2007年第二季度人均月利润为 =
2007年1月份人均月利润为 >3
利用“差分法”有:
差分数= <3< ,故 < ,说法VI正确。
(g) 2007年1月份的销售总额占12月份的 <1,说法VII正确。
综上,说法I、IV、VI、VII正确,选择A
批注:根据“组合选择”要点,可直接判断说法I正确;说法II错误。又容易判断说法III错误,排除C。根据“组合选择”要点,可直接判断说法IV正确;说法V错误。此时再判断出说法VI和说法VII正确即可。
修订:说法V中的“最高”应该改为“最低”。题目中说法V中的“7月份”改为“12月份”
125. 答案:A
解析:2007年3月和5月该企业利润分别上升了
= ; =
很明显由“放缩法” > ,排除B,选择A
批注:题目中问得是“2007年上半年”,排除选项C和选项D
第二题:
126.答案:C
解析: = =20%+,又 > =25%
127.答案:B
解析: -1= -1= =20%+,又 <
128.答案:A
解析:很明显B、C、D三项都对
129.答案:C
解析:定性分析即可
130.答案:D
解析: ≈2.82, ≈2.95, ≈2.88, ≈2.96
即06年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最高
131.C[解析]通过阅读材料可知,苏宁电器青塔店参加活动的部门有彩电部、手机部、空调部、冰洗部、生活电器部和数码、电脑产品部,共6个部门。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2.B[解析]先计算王先生2月10日购买手机的价格:3880×9.5=3686(元),再计算2月18日,该款手机的价格:3880-280=3600(元),两者的差价为3686-3600=86(元),即王先生可享受86元钱的差价补偿。本题正确答案为B。
133.D[解析]仔细阅读材料,可知苏宁空调部施行的是“单品金额满1000元优惠300元”,而非“总价满1000元优惠300元”。因此苏小姐购买的空调优惠后的价格分别是1566元,2178元,1398元和999元。又因苏小姐是2月11日在苏宁电器青塔店购买的4款空调,所以可再享受400元的优惠。故苏小姐总计的花费应是:1566+2178+1398+999-400=5741(元)。本题正确答案为D。
134.A[解析]陆伯伯购买的洗衣机可送100元打车费,购买的电脑可赠送一台彩色打印机,陆伯伯未花费100元打车费,故他实际花费了3280+8880×0.85-50=10778(元),共带回洗衣机、电脑、彩色打印机3件实物。本题正确答案为A。
135.A[解析]新机比样机贵= = ×100%≈41.67%,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36.B[解析]2005年12月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额为23194275÷(1+25.1%)≈18.5(亿美元);2005年12月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为27624866÷(1+29%)≈21.4(亿美元)。本题正确答案为B。
137.A[解析]2006年12月机电产品的出口额比进口额高53125854-40133434=12992420(千美元),故选A。
138.C[解析]2006年12月的贸易顺差是94094055-73096750=20997305(千美元)。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9.C[解析]2006年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出口额占进出口累计总额的比例为94482771÷1760686452×100%≈5.37%;2006年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占进出口累计总额的比例为415892150÷1760686452×100%≈23.6%。所以,2006年来料加工装配贸易额占进出口累计总额的比例比进料加工贸易额占进出口累计总额高23.6%-5.37%≈18.23%。本题正确答案为C。
140.A[解析]2006年一般贸易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2.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29%﹥机电产品出口额的28.8%﹥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的25.1%,故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