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整理统计原理与方法复习题及答案
2012-12-25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959
(一)判断题
1.统计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联系,而非有关某一个体的具体情况。() 来源:www.examda.com
2.综合分析法是统计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3.归纳推断法是指统计研究中所采取的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概括到具体事实的一穰推理方法。()
4.标志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5.可变标志的存在是划分同质总体的依据,不变标志的存在则使统计研究成为必要。()
6.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整个统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
7.城镇房屋普查属于一次性调查。()
8.为掌握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而进行的全国开发区规模和土地利用效益调查属于专门调查。()
9.专门调查是我国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基本调查组织方式。()来源:www.examda.com
10.各种普查、典型调查以及大部分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属于专门调查。()
11.在现实中,统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
12.在进行统计分组时,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有可能同时归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
13.分组标识可以是品质标志,也可以是数量标志。()
14.统计分组既是一种资料整理方法,又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15.变异是指某一指标在各总体单位的表现不完全相同。()
16.两个有密切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比是动态相对指标。()
17.总量指标的表现形式为有计量单位的统计绝对数。()
18.标准差系数的功用在于说明同一总体中各标志值的平均离散程度。()
19.每百户居民拥有的彩色电视机数量是强度相对指标。()
20.对于各种动态相对指标如环比地价指数、环比物价指数等计算平均值时,应采用算术平均法。()
21.变异指标可以衡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22.时间数列是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数列。()
23.在同一数列中,各逐期增长量之积等于累计增长量。()
24.研究时间数列的目的,在于从动态中发现客观现象变动的数量规律性。()
25.增长速度是增长量与报告期水平之比。()
26.在数量上,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27.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只能是绝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客观现象的质的规定性
C.人的思想变化D.自然现象
2.统计的过程也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从统计的认识对象看,其特点主要有()。
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B.总体性、数量性、具体性、变异性
C.社会性、工具性、广泛性
D.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社会性
3.要了解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5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
C.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4.现有30个工厂全部职工每人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观察这30个工厂的职工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30个工厂B.30个工厂的全部职工
C.30个工厂全部职工的工资D.30个工厂每个职工的工资
5.标志是说明()的概念,指标是说明()的概念。
A.总体单位特征,总体数量特征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总体单位特征
C.总体数量特征,总体品质特征D.总体品质特征,总体单位特征
6.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职工年龄B.职工性别C.职工月工资D.职工体重
7.某工人月工资3000元,则“工资”是()。来源:www.examda.com
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指标D.数量标志
8.统计学上的变异是指某一标志在()的表现不完全相同。
A.标志和指标上B.指标间
C.各总体单位D.总体单位的标志上
9.对于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固定的
B.二者都是随研究目的的变化而变化的
C.统计总体是固定的,总体单位是变动的
D.统计总体是变动的,总体单位是固定的
10.把某市已出让土地划定为统计总体,则()为品质标志。
A.土地出让前的产量B.每宗已出让土地的面积
C.每宗已出让土地的单价D.每宗已出让土地的位置
11.将某企业作为一个认识对象进行统计设计()。
A.可以是整体设计B.只能是单项设计
C.只能是全程设计D.只能是阶段设计
12.以下属于统计设计主要内容的是()。
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
C.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
13.对于整体设计和单项设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只能是全程设计
B.二者只能是阶段设计
C.既能是全程设计,也能是阶段设计
D.既不能是全程设计,又不能是阶段设计
14.把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依据是()。
A.按说明总体的内容不同B.根据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
C.根据在管理上所起的作用不同D.按说明总体的时间状况不同
15.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结合体
B.若干个统计指标组合在一起的单位
c.与单个的统计指标没有关系
D.若干个统计指标对比后形成的整体
16.统计指标按其说明总体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A.基本指标和派生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17.统计调查是统计活动的第()个环节。
A.一B.二C.三D.四 来源:www.examda.com
18.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定期调查和连续性调查
19.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调查中,每一国有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项目
20.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首要问题是()。
A.统计调查的方式B.统计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计划
c.统计调查的目的与内容D.统计调查的对象与单位
21.1990年7月1 日零点的全国人口普查是()。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
22.我国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一种主要方式是()。
A.普查B.专门调查c.典型调查D.统计报表
23.在我国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大多以()法作为样点地价调查的主要方法。
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
24.目前,统计定期报表资料主要来源于()。
A.抽样调查B.全面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
25.某单位要观察所属25个企业的生产设备情况,则调查单位是()。
A·25个企业的生产设备数B.25个企业中的每一个企业
C.25个企业中每个企业的设备数D.25个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明确统计总体B.选择分组标志C.明确总体单位D.选择统计指标
27.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28.统计分组就是对统计总体按()分组。
A.数量标志B.某种标志C.品质标志D.所有标志
29.将人口总体分为“男”、“女”两组,这是按()分组。来源:www.examda.com
A.变量B.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
30.下面哪一个是数量标志()。
A.经济类型B.性别C.钢产量D.民族
31.把总量指标划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依据是()。
A.指标间隔时间长短不同B.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
C.反映现象的内容不同D.指标的性质和表现形式不同
32.把总量指标划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依据是()。
A.反映现象的规模和水平B.反映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C.反映现象的客观内容D.反映现象的过程和结果
33.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中,出让总面积是()。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
34.结构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其分子和分母()。
A.只能是总体单位总量
B.只能是时期指标
C.只能是总体标志总量
D.既可以是总体单位总量,也可以是总体标志总量
35.某年国家建设占用耕地占我国各种建设占用耕地总数的67%,这是()。
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
36.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某年底的人口总数为11.85亿人,据此可以计算我国的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公里。
A.121B.123C.156 D.178
37.某市住宅投资额2002年为14.83亿元,2001年为11.45亿元,2002年是2001年的()%,即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9/6。
A.129.5;29.5B.110;10C.135;35 D.29.5;129.5
38.平均指标反映了同质总体的()。
A.离中趋势B.分布特征C.变动趋势D.一般水平
39.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
C.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D.不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40.在平均指标中,被称为位置平均数的是()。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
C.中位数和众数D.几何平均数
41.变异指标是反映同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综合指标。
A.集中程度B.差异程度c.一般水平D.变动程度
42.方差和标准差均属于()指标。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
43.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较小的平均数代表性大B.较大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C.两个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D.无法进行正确判断
44.有两个数列,甲数列平均数为i00,标准差为12.8;乙数列平均数为14.5,标准差为3.7,据此资料可知()。
A.甲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
B.乙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
C.甲乙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D.无法直接比较甲乙平均数代表性大小
45.如果所有的标志值都减去某个常数,则标准差()。
A.不变B.增加这个常数C.减少这个常数D.无法判断
46.用变异指标补充说明平均指标主要是因为()。
A.它们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指标
B.它们可以说明同质总体的共同特征
C.它们可以从两个不同侧面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
D.它们都可以说明总体的一般水平
47.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
A.离差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B.离差平方的平方根
C.离差平方的平均数D.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
48.在某一总体单位中,各项变量(标志值)皆不相同时,众数的确定正确的是()。
A.众数不存在
B.众数就是最小的那个变量值
C.众数就是最大的那个变量值
D.众数就是属于中间位置的那个变量值
49.我国1990年199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发展速度依次为:104.1%、108.2%、113.4%、113.2%,则在此期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为()。
A.103.4%B.109.7 9/6C.110.2%D.113.4%
50.某企业2002年产品单位成本为450元,2003年计划比上年降低6%,2003年该厂产品单位成本为475元,则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 )。
A.105.56%B.112.29%C.99.22%D.100.42%
51.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可能是()。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A、B、C都对
52.在计算发展速度的公式中,分母为基期水平,分子是()。来源:www.examda.com
A.前一期水平B.固定基期水平C.比较期水平D.后一期水平
5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邻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B.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一1
C.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一1
D.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54.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一1
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一1
C.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55.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2年比1999年增长187.5%,2001年比1999年增长150%,则2002年比2001年增长()。
A.15%B.37.5%C.115%D.125%
56.某车间1~7月各月初工人数依次为:280、284、280、300、302、304、320,则该车间上半年的月平均人数为()。
A.201.5B.295C.300 D.345
57.有间隔不等的不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按()计算。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
58.假定某产品产量2003年比1998年增长135%,那么这期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35%开5次方B.235%开5次方C.35%/5D.235%/5
59.平均发展速度是时间数列中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计算时需采用()。
A.几何平均法B.简单算术平均法
C.调和平均法D.加权算术平均法
60.在变异指标中,最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指标是()。
A.方差B.标准差C.全距D.标准差系数
61.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
A.之差B.之比C.之和D.之积
62.以1959年为基期,2000年为报告期,计算粮食产量平均发展速度要开()次方。
A.40B.41C.42 D.43
63.某市新建住宅面积计划比去年提高8%,而实际提高了12%,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A.3.7%B.4%C.103.7%D.150%
64.结构相对指标是()。
A.实际数与计划数之比
B.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C.甲单位水平与乙单位水平之比
D.总体中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的比率
65.在时间数列的统计分析中,发展水平是指()。来源:www.examda.com
A.发展速度B.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C.时间数列中的指标值D.增长速度
66.数量指标是反映()的统计指标。
A.总体内部数量关系B.总体单位内部数量关系
C.总体规模大小或数量多少D.总体的相对数量多少
67.“劳动生产率”属于下列哪类指标()。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品质指标D.总量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
1.构成统计活动基本环节的是()。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
2.统计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基本方法包括()。
A.具体分析法B.大量观察法C.综合分析法D.归纳推断法
3.下列总体中属于有限总体的是()。
A.某市已出让的宗地B.森林中的野兽
C.一个企业的机器数D.城市的流动人口数
4.下列哪些是统计指标()。
A.某企业某职工的年龄是48岁
B.某年某企业第二季度末实有男职工500人
C.某宗已出让土地的面积是100亩
D.某年某企业的商品销售额为4000元
5.按统计指标所说明的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总量指标D.平均指标
6.下面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土地出让面积B.土地出让平均价格
C.房地产价格指数D.土地出让金额
7.设计统计指标时,应力求满足以下哪些要求()。
A.目的性B.科学性C.可量性D。可比性
8.统计指标体系设计时应遵循哪些公认的设计原则()。
A.科学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敏感性原则D.实用性原则
9.从不同的角度,统计指标体系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包含的内容不同.可将统计指标体系分为()。
A.经济指标体系B.社会指标体系c.宏观指标体系D.科技指标体系
10.在统计调查中,统计调查的时间是指()。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调查工作进行的起止时间
C.进行统计设计的时间D.确定统计调查内容的时间
11.统计调查按涉及调查对象的范围大小不同.可以分为()。
A.一次性调查B.全面调查C。非全面调查D.专门调查
12.下列统计调查中,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
A.人口普查B.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面积调查D.国家新增建设用地面积调查
13.下列统计调查方法中.属于非全面调查方法的有()。
A.抽样调查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
14.下列统计分组中,分组标志采用数量标志的是()。
A.人口按年龄分组B.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C.儿童按身高分组D.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
15.统计表足一种由纵横交叉的直线所组成的、左右两边不封口的表格,一般应当包括()。
A.表名B.横栏标题
C.纵栏标题D.表内的指标数值
16.统计分组是一一种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分析总体内部结构
C.描述客观现象的发展状况D.揭示现象之间依存关系
17.根据统计表在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整理与分析中的作用,可分为()。
A.简单分组表B.调查表C.整理表D.分析表
18.“某市历年土地利用情况统计表”的叙述栏分列各年份,主体栏分列各县的名称,这张统计表属于()。
A.整理表B.时空数列结合表
C.分组表D.调查表
19.统计指标按其表现形式和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
20.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宗数属于()。
A.总体单位总量指标B.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C.时期指标D.时点指标
21.在相对指标中,分子和分母可以相互对换的有()。
A.比较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
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
2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A.人口密度B.某学校男女生比例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D.人均粮食产量
23.设数据组为:3.0、3.1、3.3、3.2、3.4、3.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算术平均数=3.2B.众数=3.2
C.中位数=3.2 D.标准差=0.1
24.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人口数B.商品库存量C.新出生人口 D.国民收入
25.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年末人口数B.年平均人口数
C.货物周转量D.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26.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条件是()。
A.各组变量值相同B.各组次数相同
C.各组次数均为1 D.组数较少 来源:www.examda.com
27.对加权算术平均数大小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D.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
28.下列现象中,应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的有()。
A.已知商品单价和销售量求平均价格
B.已知各年的发展速度求平均发展速度
c.已知粮食亩产量和播种面积求平均亩产量
D.已知工资总额和总人数求平均工资
29.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指标,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一般水平
B.说明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
C.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D.衡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30.时间数列按其使用的统计指标不同,可以分为()。
A.绝对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D.分组时间数列
31.下列时间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A.各年末人口数B.各年出生的婴儿数
C.各月商品库存量D.各月商品销售额
32.各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的数列有()。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时点数列的各项指标值不能相加
B.相对数时间数列是派生数列
c.环比发展速度连乘后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没有换算关系
34.时期数列的特点是()。
A.各期数值的大小与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
B.各期数值的大小与时期的长短无直接关系
C.各期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
D.各期指标数值相加无意义
35.对环比增长速度的计算,以下正确的是()。
A.环比发展速度+1B.环比发展速度-1.
C.累计增长量与最初水平的对比值D.逐期增长量与上期水平之比
三、参考答案与难点解析
(一)判断题
1.√2.√3.X 4.X5.X6.×7.√8.√9.×
10.√11.X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26.×27.×
难点解析
6.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整个统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
9.统计报表是我国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基本调查组织方式。
12.统计分组必须遵循“穷举”和“互斥”的原则。所谓“穷举”是指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都有可能被归入某一组。所谓“互斥”是指任何一个单位只能归属于一个组,而不能同时归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
15.变异是指某一标志在各总体单位的表现不完全相同。
16.两个有密切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比是比较相对指标。
20.对于各种动态相对指标如环比地价指数、环比物价指数等计算平均值时,一般不能采用算术平均法,而应采用几何平均法。
22.时间数列是将反映总体现象的某一指标数值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
25.增长速度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 来源:www.examda.com
26.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之间没有直接的换算关系。在数量上,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二)单项选择题
1.A2.B3.B 4.B5.A6.B7.D 8.C9.B
10.D11.A12.C13.C14.B15.A16.B17.B18.C
19.C20.C21.C22.D23.A24.B25.D26.B27.C
28.B29.D30.C31.B32.C33.A34.D35.A36.B
37.A38.D39.C 40.C 41.B 42.D 43.B 44.A 45.A
46.C 47.D 48.A 49.B50.B 51.D52.C53.A54.B
55.A 56.B 57.B58.B59.A60.C61.C62.B63.C
64.D65.B66.C67.B
难点解析
5.为了使考生加强对标志和指标两个概念的理解,现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
两者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则有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和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品质标志。两者联系:①许多指标的标志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②随研究目的改变,标志和指标也相应转化。
9.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在一次统计研究中是固定的,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当研究目的改变时,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变化。
19.调查对象即是所要调查现象的总体;调查单位则是构成调查对象的全部或其中一部分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提供调查资料的单位。在现实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本题中,调查对象是所有国有工业企业设备;调查单位是每一国有工业企业设备;填报对象是每一国有工业企业。
44.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它可以消除不同平均水平对标准差的影响,从而使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水平平均值的代表性比较成为可能。在本题中,由计算可知,甲标准差系数小于乙标准差系数,说明甲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
50.475/450/(1-6%)-112.29%
55.(1+187.5%)/(1+150%)-1=15%
56.(280/2+284+280+300+302+304+320/2)/6-295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3.A、C 4.B、D5.A、B
6.B、C7.A、B、C、D 8.A、B、C、D9.A、B、D10.A、B
11.B、C12.C、D13.A、C、D14.A、B、C15.A、B、C、D
16.A、B、D17.B、C、D18.A、C、D19.A、B、C、D20.A、C
21.A、D22.A、C、D23.A、B、C24.A、B25.C、D
26.B、C27.A、B28.A、C、D29.C、D30.A、B、C
31.B、D32.B、C、D33.A、B、C、D34.A、C35.B、D
1.统计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联系,而非有关某一个体的具体情况。() 来源:www.examda.com
2.综合分析法是统计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3.归纳推断法是指统计研究中所采取的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概括到具体事实的一穰推理方法。()
4.标志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5.可变标志的存在是划分同质总体的依据,不变标志的存在则使统计研究成为必要。()
6.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整个统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
7.城镇房屋普查属于一次性调查。()
8.为掌握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而进行的全国开发区规模和土地利用效益调查属于专门调查。()
9.专门调查是我国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基本调查组织方式。()来源:www.examda.com
10.各种普查、典型调查以及大部分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属于专门调查。()
11.在现实中,统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
12.在进行统计分组时,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有可能同时归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
13.分组标识可以是品质标志,也可以是数量标志。()
14.统计分组既是一种资料整理方法,又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15.变异是指某一指标在各总体单位的表现不完全相同。()
16.两个有密切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比是动态相对指标。()
17.总量指标的表现形式为有计量单位的统计绝对数。()
18.标准差系数的功用在于说明同一总体中各标志值的平均离散程度。()
19.每百户居民拥有的彩色电视机数量是强度相对指标。()
20.对于各种动态相对指标如环比地价指数、环比物价指数等计算平均值时,应采用算术平均法。()
21.变异指标可以衡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22.时间数列是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数列。()
23.在同一数列中,各逐期增长量之积等于累计增长量。()
24.研究时间数列的目的,在于从动态中发现客观现象变动的数量规律性。()
25.增长速度是增长量与报告期水平之比。()
26.在数量上,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27.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只能是绝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客观现象的质的规定性
C.人的思想变化D.自然现象
2.统计的过程也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从统计的认识对象看,其特点主要有()。
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B.总体性、数量性、具体性、变异性
C.社会性、工具性、广泛性
D.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社会性
3.要了解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5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
C.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4.现有30个工厂全部职工每人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观察这30个工厂的职工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30个工厂B.30个工厂的全部职工
C.30个工厂全部职工的工资D.30个工厂每个职工的工资
5.标志是说明()的概念,指标是说明()的概念。
A.总体单位特征,总体数量特征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总体单位特征
C.总体数量特征,总体品质特征D.总体品质特征,总体单位特征
6.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职工年龄B.职工性别C.职工月工资D.职工体重
7.某工人月工资3000元,则“工资”是()。来源:www.examda.com
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指标D.数量标志
8.统计学上的变异是指某一标志在()的表现不完全相同。
A.标志和指标上B.指标间
C.各总体单位D.总体单位的标志上
9.对于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固定的
B.二者都是随研究目的的变化而变化的
C.统计总体是固定的,总体单位是变动的
D.统计总体是变动的,总体单位是固定的
10.把某市已出让土地划定为统计总体,则()为品质标志。
A.土地出让前的产量B.每宗已出让土地的面积
C.每宗已出让土地的单价D.每宗已出让土地的位置
11.将某企业作为一个认识对象进行统计设计()。
A.可以是整体设计B.只能是单项设计
C.只能是全程设计D.只能是阶段设计
12.以下属于统计设计主要内容的是()。
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
C.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
13.对于整体设计和单项设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只能是全程设计
B.二者只能是阶段设计
C.既能是全程设计,也能是阶段设计
D.既不能是全程设计,又不能是阶段设计
14.把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依据是()。
A.按说明总体的内容不同B.根据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
C.根据在管理上所起的作用不同D.按说明总体的时间状况不同
15.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结合体
B.若干个统计指标组合在一起的单位
c.与单个的统计指标没有关系
D.若干个统计指标对比后形成的整体
16.统计指标按其说明总体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A.基本指标和派生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17.统计调查是统计活动的第()个环节。
A.一B.二C.三D.四 来源:www.examda.com
18.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定期调查和连续性调查
19.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调查中,每一国有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项目
20.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首要问题是()。
A.统计调查的方式B.统计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计划
c.统计调查的目的与内容D.统计调查的对象与单位
21.1990年7月1 日零点的全国人口普查是()。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
22.我国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一种主要方式是()。
A.普查B.专门调查c.典型调查D.统计报表
23.在我国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大多以()法作为样点地价调查的主要方法。
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
24.目前,统计定期报表资料主要来源于()。
A.抽样调查B.全面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
25.某单位要观察所属25个企业的生产设备情况,则调查单位是()。
A·25个企业的生产设备数B.25个企业中的每一个企业
C.25个企业中每个企业的设备数D.25个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明确统计总体B.选择分组标志C.明确总体单位D.选择统计指标
27.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28.统计分组就是对统计总体按()分组。
A.数量标志B.某种标志C.品质标志D.所有标志
29.将人口总体分为“男”、“女”两组,这是按()分组。来源:www.examda.com
A.变量B.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
30.下面哪一个是数量标志()。
A.经济类型B.性别C.钢产量D.民族
31.把总量指标划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依据是()。
A.指标间隔时间长短不同B.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
C.反映现象的内容不同D.指标的性质和表现形式不同
32.把总量指标划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依据是()。
A.反映现象的规模和水平B.反映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C.反映现象的客观内容D.反映现象的过程和结果
33.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中,出让总面积是()。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
34.结构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其分子和分母()。
A.只能是总体单位总量
B.只能是时期指标
C.只能是总体标志总量
D.既可以是总体单位总量,也可以是总体标志总量
35.某年国家建设占用耕地占我国各种建设占用耕地总数的67%,这是()。
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
36.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某年底的人口总数为11.85亿人,据此可以计算我国的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公里。
A.121B.123C.156 D.178
37.某市住宅投资额2002年为14.83亿元,2001年为11.45亿元,2002年是2001年的()%,即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9/6。
A.129.5;29.5B.110;10C.135;35 D.29.5;129.5
38.平均指标反映了同质总体的()。
A.离中趋势B.分布特征C.变动趋势D.一般水平
39.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
C.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D.不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40.在平均指标中,被称为位置平均数的是()。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
C.中位数和众数D.几何平均数
41.变异指标是反映同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综合指标。
A.集中程度B.差异程度c.一般水平D.变动程度
42.方差和标准差均属于()指标。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
43.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较小的平均数代表性大B.较大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C.两个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D.无法进行正确判断
44.有两个数列,甲数列平均数为i00,标准差为12.8;乙数列平均数为14.5,标准差为3.7,据此资料可知()。
A.甲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
B.乙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
C.甲乙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D.无法直接比较甲乙平均数代表性大小
45.如果所有的标志值都减去某个常数,则标准差()。
A.不变B.增加这个常数C.减少这个常数D.无法判断
46.用变异指标补充说明平均指标主要是因为()。
A.它们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指标
B.它们可以说明同质总体的共同特征
C.它们可以从两个不同侧面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
D.它们都可以说明总体的一般水平
47.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
A.离差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B.离差平方的平方根
C.离差平方的平均数D.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
48.在某一总体单位中,各项变量(标志值)皆不相同时,众数的确定正确的是()。
A.众数不存在
B.众数就是最小的那个变量值
C.众数就是最大的那个变量值
D.众数就是属于中间位置的那个变量值
49.我国1990年199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发展速度依次为:104.1%、108.2%、113.4%、113.2%,则在此期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为()。
A.103.4%B.109.7 9/6C.110.2%D.113.4%
50.某企业2002年产品单位成本为450元,2003年计划比上年降低6%,2003年该厂产品单位成本为475元,则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 )。
A.105.56%B.112.29%C.99.22%D.100.42%
51.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可能是()。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A、B、C都对
52.在计算发展速度的公式中,分母为基期水平,分子是()。来源:www.examda.com
A.前一期水平B.固定基期水平C.比较期水平D.后一期水平
5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邻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B.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一1
C.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一1
D.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54.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一1
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一1
C.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55.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2年比1999年增长187.5%,2001年比1999年增长150%,则2002年比2001年增长()。
A.15%B.37.5%C.115%D.125%
56.某车间1~7月各月初工人数依次为:280、284、280、300、302、304、320,则该车间上半年的月平均人数为()。
A.201.5B.295C.300 D.345
57.有间隔不等的不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按()计算。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
58.假定某产品产量2003年比1998年增长135%,那么这期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35%开5次方B.235%开5次方C.35%/5D.235%/5
59.平均发展速度是时间数列中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计算时需采用()。
A.几何平均法B.简单算术平均法
C.调和平均法D.加权算术平均法
60.在变异指标中,最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指标是()。
A.方差B.标准差C.全距D.标准差系数
61.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
A.之差B.之比C.之和D.之积
62.以1959年为基期,2000年为报告期,计算粮食产量平均发展速度要开()次方。
A.40B.41C.42 D.43
63.某市新建住宅面积计划比去年提高8%,而实际提高了12%,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A.3.7%B.4%C.103.7%D.150%
64.结构相对指标是()。
A.实际数与计划数之比
B.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C.甲单位水平与乙单位水平之比
D.总体中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的比率
65.在时间数列的统计分析中,发展水平是指()。来源:www.examda.com
A.发展速度B.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C.时间数列中的指标值D.增长速度
66.数量指标是反映()的统计指标。
A.总体内部数量关系B.总体单位内部数量关系
C.总体规模大小或数量多少D.总体的相对数量多少
67.“劳动生产率”属于下列哪类指标()。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品质指标D.总量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
1.构成统计活动基本环节的是()。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
2.统计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基本方法包括()。
A.具体分析法B.大量观察法C.综合分析法D.归纳推断法
3.下列总体中属于有限总体的是()。
A.某市已出让的宗地B.森林中的野兽
C.一个企业的机器数D.城市的流动人口数
4.下列哪些是统计指标()。
A.某企业某职工的年龄是48岁
B.某年某企业第二季度末实有男职工500人
C.某宗已出让土地的面积是100亩
D.某年某企业的商品销售额为4000元
5.按统计指标所说明的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总量指标D.平均指标
6.下面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土地出让面积B.土地出让平均价格
C.房地产价格指数D.土地出让金额
7.设计统计指标时,应力求满足以下哪些要求()。
A.目的性B.科学性C.可量性D。可比性
8.统计指标体系设计时应遵循哪些公认的设计原则()。
A.科学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敏感性原则D.实用性原则
9.从不同的角度,统计指标体系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包含的内容不同.可将统计指标体系分为()。
A.经济指标体系B.社会指标体系c.宏观指标体系D.科技指标体系
10.在统计调查中,统计调查的时间是指()。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调查工作进行的起止时间
C.进行统计设计的时间D.确定统计调查内容的时间
11.统计调查按涉及调查对象的范围大小不同.可以分为()。
A.一次性调查B.全面调查C。非全面调查D.专门调查
12.下列统计调查中,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
A.人口普查B.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面积调查D.国家新增建设用地面积调查
13.下列统计调查方法中.属于非全面调查方法的有()。
A.抽样调查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
14.下列统计分组中,分组标志采用数量标志的是()。
A.人口按年龄分组B.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C.儿童按身高分组D.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
15.统计表足一种由纵横交叉的直线所组成的、左右两边不封口的表格,一般应当包括()。
A.表名B.横栏标题
C.纵栏标题D.表内的指标数值
16.统计分组是一一种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分析总体内部结构
C.描述客观现象的发展状况D.揭示现象之间依存关系
17.根据统计表在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整理与分析中的作用,可分为()。
A.简单分组表B.调查表C.整理表D.分析表
18.“某市历年土地利用情况统计表”的叙述栏分列各年份,主体栏分列各县的名称,这张统计表属于()。
A.整理表B.时空数列结合表
C.分组表D.调查表
19.统计指标按其表现形式和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
20.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宗数属于()。
A.总体单位总量指标B.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C.时期指标D.时点指标
21.在相对指标中,分子和分母可以相互对换的有()。
A.比较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
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
2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A.人口密度B.某学校男女生比例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D.人均粮食产量
23.设数据组为:3.0、3.1、3.3、3.2、3.4、3.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算术平均数=3.2B.众数=3.2
C.中位数=3.2 D.标准差=0.1
24.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人口数B.商品库存量C.新出生人口 D.国民收入
25.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年末人口数B.年平均人口数
C.货物周转量D.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26.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条件是()。
A.各组变量值相同B.各组次数相同
C.各组次数均为1 D.组数较少 来源:www.examda.com
27.对加权算术平均数大小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D.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
28.下列现象中,应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的有()。
A.已知商品单价和销售量求平均价格
B.已知各年的发展速度求平均发展速度
c.已知粮食亩产量和播种面积求平均亩产量
D.已知工资总额和总人数求平均工资
29.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指标,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一般水平
B.说明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
C.说明现象变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D.衡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30.时间数列按其使用的统计指标不同,可以分为()。
A.绝对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D.分组时间数列
31.下列时间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A.各年末人口数B.各年出生的婴儿数
C.各月商品库存量D.各月商品销售额
32.各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的数列有()。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时点数列的各项指标值不能相加
B.相对数时间数列是派生数列
c.环比发展速度连乘后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没有换算关系
34.时期数列的特点是()。
A.各期数值的大小与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
B.各期数值的大小与时期的长短无直接关系
C.各期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
D.各期指标数值相加无意义
35.对环比增长速度的计算,以下正确的是()。
A.环比发展速度+1B.环比发展速度-1.
C.累计增长量与最初水平的对比值D.逐期增长量与上期水平之比
三、参考答案与难点解析
(一)判断题
1.√2.√3.X 4.X5.X6.×7.√8.√9.×
10.√11.X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26.×27.×
难点解析
6.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整个统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
9.统计报表是我国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基本调查组织方式。
12.统计分组必须遵循“穷举”和“互斥”的原则。所谓“穷举”是指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都有可能被归入某一组。所谓“互斥”是指任何一个单位只能归属于一个组,而不能同时归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
15.变异是指某一标志在各总体单位的表现不完全相同。
16.两个有密切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比是比较相对指标。
20.对于各种动态相对指标如环比地价指数、环比物价指数等计算平均值时,一般不能采用算术平均法,而应采用几何平均法。
22.时间数列是将反映总体现象的某一指标数值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
25.增长速度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 来源:www.examda.com
26.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之间没有直接的换算关系。在数量上,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二)单项选择题
1.A2.B3.B 4.B5.A6.B7.D 8.C9.B
10.D11.A12.C13.C14.B15.A16.B17.B18.C
19.C20.C21.C22.D23.A24.B25.D26.B27.C
28.B29.D30.C31.B32.C33.A34.D35.A36.B
37.A38.D39.C 40.C 41.B 42.D 43.B 44.A 45.A
46.C 47.D 48.A 49.B50.B 51.D52.C53.A54.B
55.A 56.B 57.B58.B59.A60.C61.C62.B63.C
64.D65.B66.C67.B
难点解析
5.为了使考生加强对标志和指标两个概念的理解,现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
两者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则有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和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品质标志。两者联系:①许多指标的标志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②随研究目的改变,标志和指标也相应转化。
9.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在一次统计研究中是固定的,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当研究目的改变时,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变化。
19.调查对象即是所要调查现象的总体;调查单位则是构成调查对象的全部或其中一部分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提供调查资料的单位。在现实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本题中,调查对象是所有国有工业企业设备;调查单位是每一国有工业企业设备;填报对象是每一国有工业企业。
44.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它可以消除不同平均水平对标准差的影响,从而使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水平平均值的代表性比较成为可能。在本题中,由计算可知,甲标准差系数小于乙标准差系数,说明甲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
50.475/450/(1-6%)-112.29%
55.(1+187.5%)/(1+150%)-1=15%
56.(280/2+284+280+300+302+304+320/2)/6-295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3.A、C 4.B、D5.A、B
6.B、C7.A、B、C、D 8.A、B、C、D9.A、B、D10.A、B
11.B、C12.C、D13.A、C、D14.A、B、C15.A、B、C、D
16.A、B、D17.B、C、D18.A、C、D19.A、B、C、D20.A、C
21.A、D22.A、C、D23.A、B、C24.A、B25.C、D
26.B、C27.A、B28.A、C、D29.C、D30.A、B、C
31.B、D32.B、C、D33.A、B、C、D34.A、C35.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