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基础综合精编题二
2012-12-30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429
本文导航
1.在静息情况下,细胞膜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A.Na+
B.K+
C.Cl-
D.Ca2+
E.M92+
标准答案:B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细胞生物电活动原理的理解。
细胞生物电活动是细胞膜内外跨膜离子转运的结果。细胞膜在受到刺激情况下,可能对Na+的通透性最大,在静息情况下,对K+的通透性最大(B),由于细胞膜对Cl-可以自由通透移动,所以通透性变化不大,而Ca2+、Mg2+在安静情况下通透性变化不大,因此答案B是正确的。
2.大量失血时,可出现的反应是
A.脑和心脏的血管收缩
B.循环血液中儿茶酚胺减少
C.外周阻力降低
D.外周阻力增加
E.肾脏排出Na+增多
标准答案:D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结合临床的理解分析题,考查考生对血流动力学的理解。
大量失血时,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而使动脉血压下降。为了维持重要器官对循环血量的要求必须尽快提高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量以满足代谢的需要。显然,脑和心脏血管收缩(A),循环血液中儿茶酚胺减少(B),外周阻力降低(C),都不利于维持血压,保持血量供应。肾脏排出Na+增多(E),则由于同时失水而使细胞外液更少从而难于维持循环血量,所以答案E是错误的。循环血量下降导致的动脉血压下降通过减压反射使外周阻力增加,则有利于迅速调整循环血流动力状态以维持动脉血压和循环血量。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
3.肺总容量等于
A.潮气量+肺活量
B.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C.余气量+补吸气量
D.余气量+肺活量
E.余气量+功能余气量
标准答案:D
试题难度:易
认知层次:记忆
解析:此题是基本概念题,考查考生对肺容量相关概念的理解。
肺总容量是指肺容纳的气体量。潮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人或呼出的气体量。
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补吸气量是指平静吸气末再用力吸入的最大气体量。功能余气量是指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而在最大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称为余气量。肺总容量等于余气量与肺活量之和,所以答案D是正确的。
4.胸膜腔内压等于
A.大气压一跨气道压
B.大气压+跨肺压
C.大气压+跨胸壁压
D.大气压一肺弹性回缩压
E.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压
标准答案:D
试题难度:易
认知层次:记忆
解析:此题是基本概念题,考查考生对胸膜腔内压的理解。
胸膜腔内压又称胸内负压,在正常情况下,其压力低于大气压。胸膜腔内压等于大气压与肺弹性回缩压之差。肺弹性回缩压与大气压方向相反,其与大气压的代数和即为胸膜腔内压,而答案E使胸膜腔内压成为正值显然是错误的。胸膜腔内压与跨气道压无直接关系,所以答案A是错误的。答案B和C提供的结果为正值,且跨肺压、跨胸壁压与胸膜腔内压无此种关系,所以均是错误的。胸膜腔内压等于大气压一肺弹性回缩压,所以答案D是正确的。
5.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NaCl
B.白蛋白
C.球蛋白
D.纤维蛋白
E.血红蛋白
标准答案:B
试题难度:易
认知层次:记忆
解析:此题是理解记忆题,考查考生对渗透压概念的理解。
血浆渗透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构成。NaCl(A)属晶体物质,构成晶体渗透压,所以答案A是错误的。本题答案B、C、D和E所列物质均属胶体物质,但血红蛋白正常存在于红细胞内,故答案E是错误的。B、C和D所列三种蛋白质胶体物质中,白蛋白含量最高,所以白蛋白是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本题正确答案是B。
A.0.85%NaCl
B.0.85%葡萄糖
C.1.9%尿素
D.5%NaCl
E.10%葡萄糖
标准答案:A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简单应用
解析:此题是结合临床的理解记忆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等张(渗)溶液的理解。一般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是等渗溶液,张力是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渗透压,所以等张溶液是指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体积的盐溶液。例如0.85%NaCl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l.9%尿素(C)虽然与血浆等渗,但尿素能自由通过细胞膜,造成红细胞溶血,所以尿素不是等渗溶液。0.85%葡萄糖(B),5%NaCl(D),10%葡萄糖(E)均不是等渗溶液,所以正确答案是A。
7.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快的阶段是
A.等容收缩期
B.快速射血期
C.缓慢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
E.快速充盈期
标准答案:A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心动周期泵血过程的理解。
心室内压力上升的时期应发生在心室收缩期,所以等容舒张期(D),快速充盈期(E)
是错误的。在心室收缩阶段,缓慢射血期(C),心室内压力上升已减缓,故答案C是错误的。在等容收缩期心室容积不变,心室内压急剧上升,是压力上升最快的阶段。快速射血期初期室内压继续上升可达峰值,所以A为正确答案。
8.正常情况下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是由于
A.胃液中不含有可消化胃黏膜的酶
B.黏液一碳酸氢盐屏障的作用
C.胃液中的内因子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D.胃液中的糖蛋白可中和胃酸
E.胃液中含有大量HCO3-可中和胃酸
标准答案:B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分析题,考查考生对胃液基本生理作用的理解。正常情况下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并非由于胃液中不含有可消化胃黏膜的酶(A),胃液中的内因子对胃黏膜未见有保护作用(C),胃液中含有的主要是黏蛋白而非糖蛋白,故也不可能中和胃酸(D)、胃液因含有丰富的HCl而呈酸性不可能含有大量HCO3- (E)。胃液中的黏蛋白覆盖于黏膜表面形成黏液凝胶层,与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碳酸氢盐一起,共同构成了黏液一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所以答案B是正确的。
9.胆汁中最重要的有机成分是
A.胆色素
B.胆汁酸
C.胆固醇
D.磷脂
E.黏蛋白
标准答案:B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记忆
解析:本试题考核胆汁的性质和组成。胆汁中的主要有机成分以胆汁酸及其盐含量最高,这是既客观又简单的事实,也是医师须牢记的基本知识。胆汁中能作为“乳化剂”,帮助脂类消化,吸收的只有含两性介面的胆汁酸,也不难作出B的选择。选择A(胆色素)可能是胆汁颜色给人的误导;选择C(胆固醇)则是忽略了“胆固醇主要去路是转化为胆汁酸”与本题的联系。可见,记忆题也有许多是可以联系的,帮助对知识的理解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10.由于存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在给患者配食时应注意
A.增加蛋白质的摄人量
B.调整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比例
C.适当增加能量摄人总量
D.适当减少能量摄入总量
E.细嚼慢咽,以减少这种特殊动力效应
标准答案:C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简单应用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的理解。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是指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如果在给患者配食时忽略了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即未考虑到对这部分额外消耗的能量给予相应的补充,患者将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能量代谢将失衡。所以正确答案是C,其余各备选答案所述均与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无关。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D.肾小囊内压升高
E.肾血流量减少
标准答案:B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的理解。
能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包括有效滤过压(滤过动力)、肾血浆流量以及滤过膜的面积与通透性(滤过条件)。决定有效滤过压的因素主要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和肾小囊内压升高均可使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随之下降;肾血流量减少可使滤过平衡位置移向入球小动脉端,有效滤过面积减小,从而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可使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对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率均无影响。所以正确答案是B。
12.关于肾小管重吸收HCO3-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
B.与H+的分泌有关
C.HCO3-是以CO2扩散的形式重吸收
D.HCO3-重吸收需碳酸酐酶的帮助
E.Cl-的重吸收优先于HCO3-的重吸收
标准答案:E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肾小管重吸收HCO3-的机制的理解。肾小管各段都能重吸收HCO3-,但主要在近端小管,滤液中约80%的HCO3-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小管液中HCO3-不易透过管腔膜,它与经Na+-H+交换分泌到管腔内的H+结合成H2CO3,H2CO3迅速分解为CO2和H2O,这一反应需上皮细胞管腔膜表面的碳酸酐酶催化,生成的CO2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进人上皮细胞,在细胞内,CO2和H2O又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结合成H2CO3,
H2CO3又解离成HCO3-和H+,H+再以Na+-H+交换的形式被分泌到小管腔内,所以,HCO3-重吸收与H+的分泌有关,并以CO2扩散的形式进行,正因为如此,HCO3-的重吸收优先于Cl一的重吸收。所以只有答案E符合题意。
13.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的因素是
A.血糖浓度增高
B.血Ca2+浓度降低
C.血K+浓度增高
D.循环血量增多
E.血Na+浓度升高
标准答案:C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醛固酮分泌调节的理解。
醛固酮与肾素、血管紧张素构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该系统中可直接调节醛固酮分泌的因素是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Ⅲ,但备选答案中未提及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和排出K+,水因Na+的重吸收而跟随着被重吸收。血K+浓度升高和(或)血Na+浓度降低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反之,血K+浓度降低和(或)血Na+浓度升高可使醛固酮分泌减少,从而维持体液中Na+/K+平衡和细胞外液量的相对稳定。循环血量增多和血Na+浓度升高均可使醛固酮分泌减少,而血糖浓度、血Ca2+浓度的改变则与醛固酮分泌无关。所以正确答案是C。
14.下列关于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投射至皮质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关系
B.投射至皮质,产生特定感觉、
C.投射至皮质广泛区域,维持皮质的兴奋性
D.被切断时,动物保持清醒状态
E.受刺激时,动物处于昏睡状态
标准答案:C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分析题,考查考生对丘脑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个感觉投射系统的理解。
由丘脑向大脑皮质投射的感觉投射系统可分为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投射至皮质特定区域,与大脑皮质具有点对点投射关系,并能产生特定感觉,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于接受脑干网状结构投射,并投射至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因而失去了各种感觉传导的专一性,故不能形成特定感觉,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被切断时,动物将处于昏睡状态而不能保持清醒状态,在受刺激时,动物则能保持清醒而不会处于昏睡状态。所以正确答案是C。
15.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肌紧张过强而运动过少的症状是由于
A.前庭小脑神经元病变
B.红核神经元病变
C.新纹状体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病变
D.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E.新纹状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病变
标准答案:D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简单应用
解析:此题是结合临床的理解分析题,考查考生对基底神经节运动调节功能的理解。
基底神经节中与躯体运动调节有关的结构包括纹状体、丘脑底核和中脑黑质等,纹状体又包括尾核、壳核和苍白球,尾核和壳核属于新纹状体,苍白球则属于旧纹状体。选项A和B不属于基底神经节结构。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在调节基底神经节与大脑皮质环路的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帕金森病的主要病因是黑质一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受损,临床上用左旋多巴能改善帕金森病肌紧张过强而运动过少的症状,应用M型胆碱能受体拮抗剂也有类似疗效。故C、D、E三个备选答案中只有D为正确答案。
A.冠状血管
B.皮肤黏膜血管
C.脑血管
D.小肠平滑肌
E.竖毛肌
标准答案:D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α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的理解。肾上腺素能受体主要分为α受体和β受体两种亚型。一般而言,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所产生的平滑肌效应主要是兴奋性的,包括血管、子宫、虹膜辐射状肌和竖毛肌等的收缩,但也有抑制性的,如小肠平滑肌的舒张。这可能是由突触前受体(α2受体)所介导的。故正确答案是D。
17.能直接刺激甲状腺腺体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物质是
A.TRH
B.TSH
C.CRH
D.T3和T4
E.ACTH
标准答案:B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甲状腺功能调节的理解。
甲状腺的功能受下丘脑一腺垂体一甲状腺功能轴的调节。下丘脑促垂体区释放的TRH能促进腺垂体释放TSH,是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激素。CRH和ACTH分别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有关的激素。T3和T4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只有TSH能直接刺激甲状腺体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分泌,所以B是正确答案。
18.患者当出现圆脸、厚背、躯干发胖而四肢消瘦的“向心性肥胖”特殊体形时,提示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D.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E.胰岛素分泌不足
标准答案:C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和分泌过多时的表现的理解。
糖皮质激素是人体内影响物质代谢的重要激素。它对脂肪代谢的作用较为特殊,即对不同部位脂肪细胞代谢的影响存在差异,分泌过多时,可引起四肢脂肪分解加强,而腹部、面部、肩部和背部脂肪合成增强,从而出现“向心性肥胖”的特殊体形。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过多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均可引起脂肪分解加强,但不会出现“向心性肥胖”的特殊体形。所以正确答案是C。
19.下列有关睾酮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精子生长发育
B.抑制蛋白质合成
C.促进骨骼生长
D.促进副性征的出现
E.维持正常性欲
标准答案:B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睾酮生理作用的理解。
睾酮是雄激素的主要成分,其主要生理作用有:诱导胚胎向男性分化;维持生精作用;刺激附陛器官的生长发育,促进男性副性征的出现并维持在正常状态;维持正常性欲;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特别是促进肌肉和生殖器官的蛋白质合成;促进骨骼生长与钙、磷沉积以及红细胞生成等。所以只有答案B符合题意。
1.冬天某人进入浴室后不久便突然晕倒,其血流动力学的原始因素是
A.全身血管收缩
B.心输出量减少
C.血管容量增加
D.血流速度加速
E.血量减少
标准答案:C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结合临床的理解分析题,考查考生对血流动力学原理的理解。某人进入浴室后外界的湿热环境刺激使其血管广泛的扩张,血管容量增加,相对循环血量减少,血流速度加速,但仍可能满足不了脑血流供应要求而出现脑缺血而晕倒。答案A和B是错误的,因为它们与本题结果的原始因素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答案C为原始因素,是正确的。
2.在家兔动脉血压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引起全身动脉血压升高,其主要原因是
A.血管容积减少,相对血容量增多
B.颈动脉窦受到牵拉刺激
C.颈动脉体受到牵拉刺激
D.颈动脉窦内压力降低
E.颈动脉体内压力降低
标准答案:D
试题难度:难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结合动物实验的理解分析题,考查考生对减(降)压反射的理解。在家兔动脉血压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由于颈动脉窦内压力降低对颈动脉窦的搏动性压力变化刺激减弱,颈动脉窦受到牵拉刺激减少,即减压反射传人冲动减少,产生升压效应而使全身动脉血压升高。颈动脉体是化学感受器而非压力感受器。所以正确答案应为D。
3.某l2岁男孩,急性发热,腰痛,查体:眼睑水肿,血压145/100mmHg,尿检含一定数量红细胞,尿蛋白阳性,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血尿和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增大
C.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大
D.肾小管重吸收的减少
E.肾小管排泄功能的下降
标准答案:C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简单应用
解析:此题是结合临床的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的理解。
能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包括有效滤过压(滤过动力)、肾血浆流量以及滤过膜的面积与通透性(滤过条件)。决定有效滤过压的因素主要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和肾小球滤过面积增大可使滤过增多,但不会出现蛋白尿和血尿,出现蛋白尿和血尿与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排泄功能也无关,而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大则可使滤过增多,也可引起蛋白尿和血尿。所以正确答案是C。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K+
B.Na+
C.Ca2+
D.Cl-
E.H+
下列与骨骼肌神经一肌接头兴奋传递主要相关的离子是
1.兴奋到达轴突末梢,进入末梢膜内的离子是
2.形成终板电位的主要离子是
标准答案:1.C;2.B
试题难度:1.易;2.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选析第2题。
2题:本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原理的理解。
K+、Na+均与骨骼肌神经一肌接头兴奋传递中终板电位的形成有关,但主要是Na+(答案B);Cl-与兴奋到达轴突末梢的离子转移和终板电位的形成均无关。Ca2+与兴奋到达轴突末梢的离子转移有关,是促使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离子;所以正确答案是B,答案A、C和D均是错误的;H+未参加突触传递过程的电一化学活动,所以答案E也是错误的。
(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K+外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内流
E.H+外流
3.促使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离子流是
4.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主要离子流是
标准答案:3.C;4.D
试题难度:3.易;4.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3~4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突触传递原理的理解。
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当突触前神经元有冲动传到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去极化达一定水平时,末梢膜上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细胞外Ca2+进入末梢轴浆内,由此触发突触囊泡的出胞,以量子式释放的形式,将囊泡内的递质倾囊释出,这一过程称为兴奋一分泌耦联,而其他离子流对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均无关,故第3题的正确答案是C。K+外流、Na+内流和Cl-内流均与突触传递引起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有关,而H+外流则与此无关;Na+内流可使突触膜去极化,引起兴奋性突触后电位;K+外流和Cl-内流均可使突触后膜超极化,引起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但通常以Cl-内流为主。故第4题的正确答案是D。
- 第1页:A1型题1—5
- 第2页:A1型题6—10
- 第3页:A1型题11—15
- 第4页:A1型题16—19
- 第5页:A2型题1—3
- 第6页:B1题型1—4
新添加考试应用: 掌握最新考试资讯动态,海量试题全免费体验!!
A1型题1.在静息情况下,细胞膜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A.Na+
B.K+
C.Cl-
D.Ca2+
E.M92+
标准答案:B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细胞生物电活动原理的理解。
细胞生物电活动是细胞膜内外跨膜离子转运的结果。细胞膜在受到刺激情况下,可能对Na+的通透性最大,在静息情况下,对K+的通透性最大(B),由于细胞膜对Cl-可以自由通透移动,所以通透性变化不大,而Ca2+、Mg2+在安静情况下通透性变化不大,因此答案B是正确的。
2.大量失血时,可出现的反应是
A.脑和心脏的血管收缩
B.循环血液中儿茶酚胺减少
C.外周阻力降低
D.外周阻力增加
E.肾脏排出Na+增多
标准答案:D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结合临床的理解分析题,考查考生对血流动力学的理解。
大量失血时,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而使动脉血压下降。为了维持重要器官对循环血量的要求必须尽快提高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量以满足代谢的需要。显然,脑和心脏血管收缩(A),循环血液中儿茶酚胺减少(B),外周阻力降低(C),都不利于维持血压,保持血量供应。肾脏排出Na+增多(E),则由于同时失水而使细胞外液更少从而难于维持循环血量,所以答案E是错误的。循环血量下降导致的动脉血压下降通过减压反射使外周阻力增加,则有利于迅速调整循环血流动力状态以维持动脉血压和循环血量。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
3.肺总容量等于
A.潮气量+肺活量
B.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C.余气量+补吸气量
D.余气量+肺活量
E.余气量+功能余气量
标准答案:D
试题难度:易
认知层次:记忆
解析:此题是基本概念题,考查考生对肺容量相关概念的理解。
肺总容量是指肺容纳的气体量。潮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人或呼出的气体量。
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补吸气量是指平静吸气末再用力吸入的最大气体量。功能余气量是指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而在最大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称为余气量。肺总容量等于余气量与肺活量之和,所以答案D是正确的。
4.胸膜腔内压等于
A.大气压一跨气道压
B.大气压+跨肺压
C.大气压+跨胸壁压
D.大气压一肺弹性回缩压
E.大气压+肺弹性回缩压
标准答案:D
试题难度:易
认知层次:记忆
解析:此题是基本概念题,考查考生对胸膜腔内压的理解。
胸膜腔内压又称胸内负压,在正常情况下,其压力低于大气压。胸膜腔内压等于大气压与肺弹性回缩压之差。肺弹性回缩压与大气压方向相反,其与大气压的代数和即为胸膜腔内压,而答案E使胸膜腔内压成为正值显然是错误的。胸膜腔内压与跨气道压无直接关系,所以答案A是错误的。答案B和C提供的结果为正值,且跨肺压、跨胸壁压与胸膜腔内压无此种关系,所以均是错误的。胸膜腔内压等于大气压一肺弹性回缩压,所以答案D是正确的。
5.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NaCl
B.白蛋白
C.球蛋白
D.纤维蛋白
E.血红蛋白
标准答案:B
试题难度:易
认知层次:记忆
解析:此题是理解记忆题,考查考生对渗透压概念的理解。
血浆渗透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构成。NaCl(A)属晶体物质,构成晶体渗透压,所以答案A是错误的。本题答案B、C、D和E所列物质均属胶体物质,但血红蛋白正常存在于红细胞内,故答案E是错误的。B、C和D所列三种蛋白质胶体物质中,白蛋白含量最高,所以白蛋白是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本题正确答案是B。
小编推荐: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基础综合精编题1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保健学习题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1—3卷)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卫生法规习题精选
本文导航- 第1页:A1型题1—5
- 第2页:A1型题6—10
- 第3页:A1型题11—15
- 第4页:A1型题16—19
- 第5页:A2型题1—3
- 第6页:B1题型1—4
新添加考试应用: 掌握最新考试资讯动态,海量试题全免费体验!!
6.下列属于等张溶液的是A.0.85%NaCl
B.0.85%葡萄糖
C.1.9%尿素
D.5%NaCl
E.10%葡萄糖
标准答案:A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简单应用
解析:此题是结合临床的理解记忆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等张(渗)溶液的理解。一般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是等渗溶液,张力是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渗透压,所以等张溶液是指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体积的盐溶液。例如0.85%NaCl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l.9%尿素(C)虽然与血浆等渗,但尿素能自由通过细胞膜,造成红细胞溶血,所以尿素不是等渗溶液。0.85%葡萄糖(B),5%NaCl(D),10%葡萄糖(E)均不是等渗溶液,所以正确答案是A。
7.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快的阶段是
A.等容收缩期
B.快速射血期
C.缓慢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
E.快速充盈期
标准答案:A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心动周期泵血过程的理解。
心室内压力上升的时期应发生在心室收缩期,所以等容舒张期(D),快速充盈期(E)
是错误的。在心室收缩阶段,缓慢射血期(C),心室内压力上升已减缓,故答案C是错误的。在等容收缩期心室容积不变,心室内压急剧上升,是压力上升最快的阶段。快速射血期初期室内压继续上升可达峰值,所以A为正确答案。
8.正常情况下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是由于
A.胃液中不含有可消化胃黏膜的酶
B.黏液一碳酸氢盐屏障的作用
C.胃液中的内因子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D.胃液中的糖蛋白可中和胃酸
E.胃液中含有大量HCO3-可中和胃酸
标准答案:B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分析题,考查考生对胃液基本生理作用的理解。正常情况下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并非由于胃液中不含有可消化胃黏膜的酶(A),胃液中的内因子对胃黏膜未见有保护作用(C),胃液中含有的主要是黏蛋白而非糖蛋白,故也不可能中和胃酸(D)、胃液因含有丰富的HCl而呈酸性不可能含有大量HCO3- (E)。胃液中的黏蛋白覆盖于黏膜表面形成黏液凝胶层,与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碳酸氢盐一起,共同构成了黏液一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所以答案B是正确的。
9.胆汁中最重要的有机成分是
A.胆色素
B.胆汁酸
C.胆固醇
D.磷脂
E.黏蛋白
标准答案:B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记忆
解析:本试题考核胆汁的性质和组成。胆汁中的主要有机成分以胆汁酸及其盐含量最高,这是既客观又简单的事实,也是医师须牢记的基本知识。胆汁中能作为“乳化剂”,帮助脂类消化,吸收的只有含两性介面的胆汁酸,也不难作出B的选择。选择A(胆色素)可能是胆汁颜色给人的误导;选择C(胆固醇)则是忽略了“胆固醇主要去路是转化为胆汁酸”与本题的联系。可见,记忆题也有许多是可以联系的,帮助对知识的理解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10.由于存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在给患者配食时应注意
A.增加蛋白质的摄人量
B.调整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比例
C.适当增加能量摄人总量
D.适当减少能量摄入总量
E.细嚼慢咽,以减少这种特殊动力效应
标准答案:C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简单应用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的理解。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是指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如果在给患者配食时忽略了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即未考虑到对这部分额外消耗的能量给予相应的补充,患者将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能量代谢将失衡。所以正确答案是C,其余各备选答案所述均与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无关。
小编推荐: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基础综合精编题1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保健学习题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1—3卷)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卫生法规习题精选
本文导航- 第1页:A1型题1—5
- 第2页:A1型题6—10
- 第3页:A1型题11—15
- 第4页:A1型题16—19
- 第5页:A2型题1—3
- 第6页:B1题型1—4
新添加考试应用: 掌握最新考试资讯动态,海量试题全免费体验!!
11.下述情况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高的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D.肾小囊内压升高
E.肾血流量减少
标准答案:B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的理解。
能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包括有效滤过压(滤过动力)、肾血浆流量以及滤过膜的面积与通透性(滤过条件)。决定有效滤过压的因素主要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和肾小囊内压升高均可使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随之下降;肾血流量减少可使滤过平衡位置移向入球小动脉端,有效滤过面积减小,从而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可使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对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率均无影响。所以正确答案是B。
12.关于肾小管重吸收HCO3-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
B.与H+的分泌有关
C.HCO3-是以CO2扩散的形式重吸收
D.HCO3-重吸收需碳酸酐酶的帮助
E.Cl-的重吸收优先于HCO3-的重吸收
标准答案:E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肾小管重吸收HCO3-的机制的理解。肾小管各段都能重吸收HCO3-,但主要在近端小管,滤液中约80%的HCO3-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小管液中HCO3-不易透过管腔膜,它与经Na+-H+交换分泌到管腔内的H+结合成H2CO3,H2CO3迅速分解为CO2和H2O,这一反应需上皮细胞管腔膜表面的碳酸酐酶催化,生成的CO2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进人上皮细胞,在细胞内,CO2和H2O又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结合成H2CO3,
H2CO3又解离成HCO3-和H+,H+再以Na+-H+交换的形式被分泌到小管腔内,所以,HCO3-重吸收与H+的分泌有关,并以CO2扩散的形式进行,正因为如此,HCO3-的重吸收优先于Cl一的重吸收。所以只有答案E符合题意。
13.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的因素是
A.血糖浓度增高
B.血Ca2+浓度降低
C.血K+浓度增高
D.循环血量增多
E.血Na+浓度升高
标准答案:C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醛固酮分泌调节的理解。
醛固酮与肾素、血管紧张素构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该系统中可直接调节醛固酮分泌的因素是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Ⅲ,但备选答案中未提及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和排出K+,水因Na+的重吸收而跟随着被重吸收。血K+浓度升高和(或)血Na+浓度降低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反之,血K+浓度降低和(或)血Na+浓度升高可使醛固酮分泌减少,从而维持体液中Na+/K+平衡和细胞外液量的相对稳定。循环血量增多和血Na+浓度升高均可使醛固酮分泌减少,而血糖浓度、血Ca2+浓度的改变则与醛固酮分泌无关。所以正确答案是C。
14.下列关于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投射至皮质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关系
B.投射至皮质,产生特定感觉、
C.投射至皮质广泛区域,维持皮质的兴奋性
D.被切断时,动物保持清醒状态
E.受刺激时,动物处于昏睡状态
标准答案:C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分析题,考查考生对丘脑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个感觉投射系统的理解。
由丘脑向大脑皮质投射的感觉投射系统可分为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投射至皮质特定区域,与大脑皮质具有点对点投射关系,并能产生特定感觉,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于接受脑干网状结构投射,并投射至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因而失去了各种感觉传导的专一性,故不能形成特定感觉,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被切断时,动物将处于昏睡状态而不能保持清醒状态,在受刺激时,动物则能保持清醒而不会处于昏睡状态。所以正确答案是C。
15.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肌紧张过强而运动过少的症状是由于
A.前庭小脑神经元病变
B.红核神经元病变
C.新纹状体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病变
D.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E.新纹状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病变
标准答案:D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简单应用
解析:此题是结合临床的理解分析题,考查考生对基底神经节运动调节功能的理解。
基底神经节中与躯体运动调节有关的结构包括纹状体、丘脑底核和中脑黑质等,纹状体又包括尾核、壳核和苍白球,尾核和壳核属于新纹状体,苍白球则属于旧纹状体。选项A和B不属于基底神经节结构。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在调节基底神经节与大脑皮质环路的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帕金森病的主要病因是黑质一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受损,临床上用左旋多巴能改善帕金森病肌紧张过强而运动过少的症状,应用M型胆碱能受体拮抗剂也有类似疗效。故C、D、E三个备选答案中只有D为正确答案。
小编推荐: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基础综合精编题1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保健学习题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1—3卷)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卫生法规习题精选
本文导航- 第1页:A1型题1—5
- 第2页:A1型题6—10
- 第3页:A1型题11—15
- 第4页:A1型题16—19
- 第5页:A2型题1—3
- 第6页:B1题型1—4
新添加考试应用: 掌握最新考试资讯动态,海量试题全免费体验!!
16.去甲肾上腺素激活α受体后引起舒张效应的部位是A.冠状血管
B.皮肤黏膜血管
C.脑血管
D.小肠平滑肌
E.竖毛肌
标准答案:D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α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的理解。肾上腺素能受体主要分为α受体和β受体两种亚型。一般而言,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所产生的平滑肌效应主要是兴奋性的,包括血管、子宫、虹膜辐射状肌和竖毛肌等的收缩,但也有抑制性的,如小肠平滑肌的舒张。这可能是由突触前受体(α2受体)所介导的。故正确答案是D。
17.能直接刺激甲状腺腺体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物质是
A.TRH
B.TSH
C.CRH
D.T3和T4
E.ACTH
标准答案:B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甲状腺功能调节的理解。
甲状腺的功能受下丘脑一腺垂体一甲状腺功能轴的调节。下丘脑促垂体区释放的TRH能促进腺垂体释放TSH,是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激素。CRH和ACTH分别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有关的激素。T3和T4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只有TSH能直接刺激甲状腺体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分泌,所以B是正确答案。
18.患者当出现圆脸、厚背、躯干发胖而四肢消瘦的“向心性肥胖”特殊体形时,提示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D.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E.胰岛素分泌不足
标准答案:C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和分泌过多时的表现的理解。
糖皮质激素是人体内影响物质代谢的重要激素。它对脂肪代谢的作用较为特殊,即对不同部位脂肪细胞代谢的影响存在差异,分泌过多时,可引起四肢脂肪分解加强,而腹部、面部、肩部和背部脂肪合成增强,从而出现“向心性肥胖”的特殊体形。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过多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均可引起脂肪分解加强,但不会出现“向心性肥胖”的特殊体形。所以正确答案是C。
19.下列有关睾酮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精子生长发育
B.抑制蛋白质合成
C.促进骨骼生长
D.促进副性征的出现
E.维持正常性欲
标准答案:B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睾酮生理作用的理解。
睾酮是雄激素的主要成分,其主要生理作用有:诱导胚胎向男性分化;维持生精作用;刺激附陛器官的生长发育,促进男性副性征的出现并维持在正常状态;维持正常性欲;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特别是促进肌肉和生殖器官的蛋白质合成;促进骨骼生长与钙、磷沉积以及红细胞生成等。所以只有答案B符合题意。
小编推荐: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基础综合精编题1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保健学习题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1—3卷)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卫生法规习题精选
本文导航- 第1页:A1型题1—5
- 第2页:A1型题6—10
- 第3页:A1型题11—15
- 第4页:A1型题16—19
- 第5页:A2型题1—3
- 第6页:B1题型1—4
新添加考试应用: 掌握最新考试资讯动态,海量试题全免费体验!!
A2型题1.冬天某人进入浴室后不久便突然晕倒,其血流动力学的原始因素是
A.全身血管收缩
B.心输出量减少
C.血管容量增加
D.血流速度加速
E.血量减少
标准答案:C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结合临床的理解分析题,考查考生对血流动力学原理的理解。某人进入浴室后外界的湿热环境刺激使其血管广泛的扩张,血管容量增加,相对循环血量减少,血流速度加速,但仍可能满足不了脑血流供应要求而出现脑缺血而晕倒。答案A和B是错误的,因为它们与本题结果的原始因素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答案C为原始因素,是正确的。
2.在家兔动脉血压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引起全身动脉血压升高,其主要原因是
A.血管容积减少,相对血容量增多
B.颈动脉窦受到牵拉刺激
C.颈动脉体受到牵拉刺激
D.颈动脉窦内压力降低
E.颈动脉体内压力降低
标准答案:D
试题难度:难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此题是结合动物实验的理解分析题,考查考生对减(降)压反射的理解。在家兔动脉血压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由于颈动脉窦内压力降低对颈动脉窦的搏动性压力变化刺激减弱,颈动脉窦受到牵拉刺激减少,即减压反射传人冲动减少,产生升压效应而使全身动脉血压升高。颈动脉体是化学感受器而非压力感受器。所以正确答案应为D。
3.某l2岁男孩,急性发热,腰痛,查体:眼睑水肿,血压145/100mmHg,尿检含一定数量红细胞,尿蛋白阳性,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血尿和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增大
C.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大
D.肾小管重吸收的减少
E.肾小管排泄功能的下降
标准答案:C
试题难度:中
认知层次:简单应用
解析:此题是结合临床的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的理解。
能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包括有效滤过压(滤过动力)、肾血浆流量以及滤过膜的面积与通透性(滤过条件)。决定有效滤过压的因素主要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和肾小球滤过面积增大可使滤过增多,但不会出现蛋白尿和血尿,出现蛋白尿和血尿与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排泄功能也无关,而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大则可使滤过增多,也可引起蛋白尿和血尿。所以正确答案是C。
小编推荐: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基础综合精编题1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保健学习题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1—3卷)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卫生法规习题精选
本文导航- 第1页:A1型题1—5
- 第2页:A1型题6—10
- 第3页:A1型题11—15
- 第4页:A1型题16—19
- 第5页:A2型题1—3
- 第6页:B1题型1—4
新添加考试应用: 掌握最新考试资讯动态,海量试题全免费体验!!
B1型题(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K+
B.Na+
C.Ca2+
D.Cl-
E.H+
下列与骨骼肌神经一肌接头兴奋传递主要相关的离子是
1.兴奋到达轴突末梢,进入末梢膜内的离子是
2.形成终板电位的主要离子是
标准答案:1.C;2.B
试题难度:1.易;2.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选析第2题。
2题:本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原理的理解。
K+、Na+均与骨骼肌神经一肌接头兴奋传递中终板电位的形成有关,但主要是Na+(答案B);Cl-与兴奋到达轴突末梢的离子转移和终板电位的形成均无关。Ca2+与兴奋到达轴突末梢的离子转移有关,是促使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离子;所以正确答案是B,答案A、C和D均是错误的;H+未参加突触传递过程的电一化学活动,所以答案E也是错误的。
(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K+外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内流
E.H+外流
3.促使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离子流是
4.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主要离子流是
标准答案:3.C;4.D
试题难度:3.易;4.中
认知层次:解释
解析:3~4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突触传递原理的理解。
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当突触前神经元有冲动传到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去极化达一定水平时,末梢膜上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细胞外Ca2+进入末梢轴浆内,由此触发突触囊泡的出胞,以量子式释放的形式,将囊泡内的递质倾囊释出,这一过程称为兴奋一分泌耦联,而其他离子流对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均无关,故第3题的正确答案是C。K+外流、Na+内流和Cl-内流均与突触传递引起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有关,而H+外流则与此无关;Na+内流可使突触膜去极化,引起兴奋性突触后电位;K+外流和Cl-内流均可使突触后膜超极化,引起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但通常以Cl-内流为主。故第4题的正确答案是D。
小编推荐: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基础综合精编题1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保健学习题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1—3卷)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卫生法规习题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