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5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游记》中描写的孙悟空的形象属于( )。
A.无意想像
B.再造想像
C.创造想像
D.幻想
2.幼儿在活动中主要依靠( )。
A.无意想像
B.创造想像
C.有意想像
D.再造想像
3.想像主要处理的信息,是以( )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
A.抽象
B.概括
C.间接
D.直观
4.儿童最初的创造想像是( )。
A.无意的自由联想
B.随意的自由联想
C.愿望性想像
D.情境性想像
5.幼儿( )所形成的新形象,不仅可以是过去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
A.想像
B.印象
C.感觉
D.知觉
6.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和感觉经验,即已形成的( )进行想像的。因此,想像是客观的反映。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记忆
10.在( )中,想像又可分为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
A.知觉想像
B.动作想像
C.有意想像
D.无意想像
11.说幼儿想像具有再造性,是从( )来说的。
A.想像发生
B.想像过程
C.想像目的
D.想像内容
12.梦是一种奇怪的心理现象,属于想像的一种,是( )。
A.创造想像
B.再造想像
C.有意想像
D.无意想像
13.由于( )的作用,幼儿虽然知道想像与现实不符,仍迷恋于想像的过程。
A.动机
B.需要
C.情绪
D.记忆
14.在幼儿的想像中, ( )占主要地位。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创造想像
15.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像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像的特点是( ) 。
A.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想像的主题不稳定,想像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C.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D.以想像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16.关于幼儿想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想像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B.想像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C.无意想像占主要地位,实质上是自由联想
D.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像的典型形式
17.想像发生发展的基础是( )。
A.能力
B.感知
C.记忆
D.性格
18.一个小女孩看到“夏景”说: “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这个小女孩的想像是( )。
A.经验性想像
B.情境性想像
C.愿望性想像
D.拟人化想像
19.一个小女孩听爸爸说这次出国回来要给她买电动火车,于是,她到幼儿园对小伙伴说: “我爸爸从国外给我带回一个电动火车,可好玩了。”这是小孩( )的表现。
A.记忆
B.知觉
C.想像
D.撒谎
20.幼儿在想像中常常表露出个人的愿望。例如,大班幼儿莉莉说: “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 )。
A.经验性想像
B.情境性想像
C.愿望性想像
D.拟人化想像
二、填空题
1.______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______和______是两大基本特征。
2.无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像叫______,依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像叫______,根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又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3.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叫______。
4.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的想像称为______。
5.想像内容主要有五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
7.幼儿初期的孩子,想像不能按一定的目的坚持下去,反而很容易从一个主题转换到另一个主题,这主要是由幼儿初期孩子______决定的。
8.想像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但都是对______的反映。
9.幼儿的想像是以______为主,______开始;以______发展为主,______开始发展。
10.想像是以______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而不是以语词或符号为表征。
三、名词解释
1.想像
2.无意想像
3.有意想像
4.再造想像
5.创造想像
四、简答题
7.简述再造想像在幼儿生活中的地位。
8.简要说说幼儿想像发展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9.简述幼儿有意想像的特点及其教育意义。
10.简述幼儿创造想像发展的水平。
11.幼儿时期,常将想像的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表现在哪些方面?
12.简述相像的分类
五、论述题
1.分阶段论述幼儿想像发展的特征。
2.论述想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试述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像?
六、案例分析
幼儿在想像中常常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某一成分,例如,画一个小孩放风筝,往往小孩的手给画得很长,甚至超出身体的长度。幼儿说话也喜欢夸张,例如: “我家的花开得可大了,像桌子一样大。”结合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一下幼儿想像夸张的原因。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创作孙悟空具有很大的独创性,是创造想像。
2.C.对间接知识的理解需要意志的努力,所以是有意想像。
3.D.想像是以直观形式,思维是以概括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
4.D.幼儿的想像,不论是再造想像还是创造想像,最初都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以后概括性、逻辑性才逐渐发展起来。
5.A.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6.C.想像是以表象为基础的。
7.A.幼儿以无意想像为主。
8.C.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9.B.有意想像和无意想像是依据想像的目的性来区分的。
10.C.有意想像可分为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
11.D.是否有创造性是对内容来说的。
12.D.梦是无意想像。
13.C.幼儿想像过程的方向、想像的结果、想像的丰富程度受其情绪的影响较大。
14.A.幼儿以无意想像为主。
15.A.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想像的主题雷同,说明幼儿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16.B.幼儿想像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17.B.通过感知形成表象,然后才有想像。
18.A.这是小女孩根据自己的经验展开的想像。
19.C.这是小孩的愿望性想像。
20.C.这种想像表达了小孩的愿望。
二、填空题
1.想像形象性新颖性
2.无意想像有意想像再造想像创造想像
3.再造想像
4.创造想像
5.经验性想像情境性想像愿望性想像拟人化想像夸张性想像
6.幼儿想像的发展
7.直觉行动性思维
8.客观现实
9.无意想像有意想像再造想像创造想像
10.直观形式或表象
三、名词解释
1.想像: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像的两大基本特征。想像主要处理图形信息,是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不是语词或符号;形成的新形象,可以是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但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无意想像: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像。它是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像某种事物的过程,梦和幻觉都是特例。
3.有意想像:是依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像。根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又可分为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
4.再造想像: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其新形象一般是以前已经存在的。
5.创造想像: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其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四、简答题
1.想像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像发展:从想像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从想像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从想像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2.再造想像在幼儿期占主要地位,创造想像在再造想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1)幼儿再造想像的发展。幼儿再造想像的特点:幼儿的想像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幼儿的想像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像的必要条件。
(2)再造想像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相比,是较低级水平的想像。想像内容主要有五类:①经验性想像;②情境性想像;③愿望性想像;④拟人化想像;⑤夸张性想像。再造想像是幼儿生活所大量需要的。
(3)幼儿再造想像为创造想像发展奠定了基础。再造想像的发展,使幼儿积累了大量的想像形象,出现创造想像因素:再造想像可以转换为创造想像。
3.随生活、知识经验的丰富及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幼儿创造想像的水平逐渐提高,具体表现在:(1)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2)自编新故事;(3)创造性的游戏活动;(4)创造性的绘画活动。4.幼儿想像夸张性的原因,既有认识水平的局限,也有情绪的影响。一句话,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反映。首先,认识水平的局限;其次,情绪对想像的影响;再次,想像表现能力的局限。
5.幼儿无意想像的特点如下:
(1)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在游戏中想像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
(2)想像的主题不稳定。幼儿想像的过程往往受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想像的方向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想像的主题容易改变。
(3)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主题无预定目标、不稳定。由于想像的内容零散,所以想像的形象之间不存在有机联系。
(4)以想像过程为满足,不追求达到一定目的。
(5)想像受情绪和兴趣影响。幼儿想像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左右,一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无意想像实际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像的典型形式。
6.幼儿创造想像的发展及其特点如下:
(1)最初的创造想像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
(2)形象和原形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上略有改造。
(3)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形发散出来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相似。
7.再造想像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幼儿期是大量吸收知识的时期,幼儿依靠再造想像来理解间接知识,他们听故事、看图像需要再造想像,理解文艺作品和音乐作品也需要再造想像,空间想像力更是幼儿看图和理解物体的空间关系所必需的。
8.在幼儿想像发展中,他们常常会把自己想像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这种混淆想像和现实的情况,常被成人误认为孩子在说谎,事实上,这是幼儿想像特点的表现。
应对措施:由于孩子想像的特点加上孩子记忆的不精确、记忆概念掌握不好以及表达能力有限,也会出现类似“说谎”的情况。例如:准备去做的事情,他却说成了昨天我已经去……(做过了)。成人在理解了孩子的这些特点以后,应在实际生活中耐心指导幼儿、帮助幼儿分清什么是假想的,什么是真实的,从而促进幼儿想像的发展。
9.有意想像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比较明显的表现,表现为:①活动中出现有目的、有主题的想像;②想像主题逐渐稳定;③为了实现主题能克服一定的困难。
定势想像实验说明,幼儿有意想像是需要培养的。成人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有主题的想像活动,启发幼儿明确主题,准备有关材料时,成人及时的语言提示对幼儿有意想像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10.有研究认为,幼儿创造想像的发展有6种水平:①最低水平:不能接受任务;②能在图片上加工,画出图画,但物体形象只是粗线条的,只有轮廓,无细节;③能画各种物体,已有细节;④画出的形象包含某种想像的情节;⑤据想像情节,画出几个物体,它们之间有情节联系;⑥按照新的方式运用所提供的图形。
11.幼儿时期,常将想像的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②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③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如同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12.想像的种类有:
(1)据想像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①无意想像是一种没有目的的、不自觉的想像某种形象的过程;②有意想像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像。
(2)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有意想像又可分为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①再造想像是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所形成的形象一般是以前已存在的;②创造想像是据自己的创见,独立的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它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五、论述题
1.幼儿想像发展的特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3~4岁儿童想像特点。基本上是无意的,是一种自由联想,主要表现:①想像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②想像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内容贫乏,数量少而单调。
原因:①想像受感知形象直接影响;②不追求想像成果,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2)4~5岁儿童想像的特点。无意想像中出现了有意成分,但仍以无意想像为主,具体特点是:①想像仍以无意性为主,想像过程常随感知形象、外来因素和自己情绪而变化;②想像出现了有意成分,表现在出现了有一定目的、一定范围的自由联系;③想像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④想像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
(3)5~6岁儿童想像的特点。有意想像和创造想像已有明显表现:①想像的有意性相当明显;②想像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③想像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④想像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2.幼儿期是想像最为活跃的时期,想像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儿童的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表现在想像与幼儿的认知活动。想像虽然是比感知和记忆更复杂的认识活动,但想像离不开感知和记忆等其他认知活动。
第一,想像依靠原有的表象。想像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而表象是儿童曾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具体形象。
第二,想像和记忆密不可分。想像依靠记忆,想像依靠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如果没有记忆,具体形象也不能保留下来形成表象,说明想像离不开感知和记忆。想像的发展,有利于记忆活动顺序进行,想像越丰富,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儿童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加工,越有利于保持和回忆;
第三,幼儿的想像把记忆和思维联系起来。记忆是感知的复现,想像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幼儿期的想像是思维发展的基础,但不同于创造性思维。
(2)想像与幼儿的情绪活动。
第一,想像能引发情绪活动。孩子的情绪情感活动常常是由想像而引发的。
第二,情绪影响想像。幼儿的想像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像过程或改变想像的方向;幼儿常常满足于想像的过程,游戏中的想像,更多表现了幼儿情绪和愿望。
(3)想像与幼儿的游戏活动紧密结合。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即便学习,也往往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想像在游戏中的重要地位突出表现在想像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如果没有想像,就不可能进行任何游戏活动,游戏正是幼儿不断靠想像变换着物体的功能,才得以顺利进行。
(4)想像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密不可分。想像是幼儿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想像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学习,掌握新知识。听故事时,想像随故事情节而展开。想像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3.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想像的发展,开展活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表象是想像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像的水平。表象越丰富、准确,想像就越新颖、越深刻、越合理。反之,想像就会狭窄、肤浅甚至是荒诞的。因此,教师在各种活动中,要有计划地采用一些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使他们多获得一些进行想像加工的“原材料”。
教师在丰富幼儿表象的同时,要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例如: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讲故事、复述故事、创编故事;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用丰富、正确、清晰、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事物,都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途径。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像发展的条件。幼儿园多种艺术教育活动,也是培养幼儿想像发展的有利条件。例如:美术活动中的主题画,要求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像,而意愿画能活跃幼儿的想像力,使他们无拘无束,构思、创造出各种新形象;音乐、舞蹈是美的,幼儿可以在表演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想像去理解艺术形象,然后再创造性地表达出来。这都是发展幼儿想像力的有效途径。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像。幼儿进行游戏,总离不开玩具和游戏材料。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引起幼儿想像的物质基础。因此,老师要为幼儿多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不一定都是精致漂亮的玩具,只要安全、卫生即可),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同样能起到活跃幼儿想像,促进发展的作用。如智力玩具魔棍、魔方等玩具游戏,都能让幼儿独立思考,别出心裁,反复尝试,勇于探索。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像力。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是提高幼儿想像力的重要措施。除通过讲故事、绘画、听音乐等活动培养幼儿想像力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形式。例如:在纸上画好一些线条和几何形体,让幼儿通过添画,来完成整幅画面;给幼儿听几组声音的录音,让其想像这几组声音说明发生了什么事情;给孩子几幅秩序颠倒的图画,让其重新排列,并叙说整个事情经过,等等。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使幼儿想像的内容广泛而又新颖。
六、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幼儿想像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夸张。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认知水平的限制。例如:幼儿在画一个小孩放风筝时,由于记忆中的形象较贫乏,对事物的特征掌握不完全,只感知到其中某些突出的特点,即用手放风筝,因此手就画得很长。(2)情绪对想像的影响。自己喜欢的事物往往画得很大。(3)想像表现能力的局限。放风筝的小孩的手给画得很长,原因也可能是受表现力的局限使画面与事实不符。
相关链接: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3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4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模拟测试题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