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首页企业系统我的无忧
无忧服务:
兼职活动培训
娱乐交友:
交友社区资讯
全职实习:
实习暑假寒假
微信号:school51
扫一下,立即关注
加关注
在线支付,立省10元
下载新版APP
===大学生成长生活平台===

2007年幼儿园部分《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

2012-12-30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439

2007年幼儿园部分《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A.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是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    
    2.A.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3.D.“这儿有个苹果。”体现个体的感知觉。  “真香!”体现的是想像,  “我要吃!” 体现的是需要,  “这是什么?”体现的是思维。
    4.C.儿童的生理成熟或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5.c.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
    6.c.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影响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现象。
    7.B.同窗情是情感方面的,当然就是情绪记忆。
    8.A.幼儿以无意想像为主。
    9.C.这主要是情绪的作用。
    10.D.这不是记忆,是幼儿对一种普遍性的认识,属于思维。
    11.D.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不强,常不能用客观逻辑进行思考。
    12.B.这是幼儿对熟悉的事物进行的概括,是在自己的生活情景之内进行的概括。
    13.A.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是理解在先,表达在后。
    14.B.能比较稳定地正确地叫爸爸说明幼儿的社会性的发展不属于语音意识的产生。
    15.C.儿童语法结构变化不包括副词运用。
    16.D.喜欢成人的接触等反映了儿童的社会性需要。
    17.D.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和模仿性强。
    18.D.放任型亲子关系容易产生这一种不良品质。
    19.A.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从自我评价中产生的。
    20.B.同龄人的相互作用对儿童同情等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二、填空题
  1.稳定性可变性稳定性可变性
  2.言语
  3.3岁    
  4.自我中心言语
  5.思维方式    
  6.环境的影响成人的培养
  7.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指向性  
  8.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  民主型
  9.生理社会
    
三、名词解释
    1.再造想像: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其新形象一般是以前已经存在的。
    2.内部言语: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幼儿内部言语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变。
    3.美感:指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对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
    4.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气质的特点包括 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5.自我意识: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四、简答题
    1.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1)无意注意占优势,其发展表现为: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与兴趣和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2)有意注意的初步形成,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依赖成人的组织和引导,有如下表现特点: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要求下发展的;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活动中实现的。


    2.记忆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
    (1)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离不开记忆.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特别是知觉恒常性和空间知觉,更和经验密切相关,而经验的积累主要靠记忆。
    (2)儿童的想像和思维过程依靠记忆,记忆把知觉和想像、思维联结起来,使儿童能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像和思维,儿童最初的原始的想像和记忆不容易区分。
    (3)儿童学习语言靠记忆,记住声音的语义,交际时对句子的理解和连贯性的保持也需要记忆。
    (4)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受记忆影响,记忆使儿童积累一些情感体验的经验,从而使情感丰富起来。意志行动离不开记忆。
    3.幼儿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趋势表现为:(1)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主要特点是: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
    (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抽象逻辑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高级思维方式。严格说,学前期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4.3岁幼儿坚持性的发展水平很低,在某些条件下能够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动, 但是行动过程不完全受行动目的制约,坚持时间极短。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困难枯燥会使他们失去坚持完成任务的愿望和行动;许多情况根本不能接受坚持性任务。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年龄,也是受外界影响波动最大的年龄。实验表明: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最关键年龄。正是在这个年龄,外界环境对幼儿坚持性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以说,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应抓紧对这个年龄的幼儿进行坚持性的培养。
  五、论述题
    1.幼儿教师应按照幼儿感觉和知觉发展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1)适应现象。①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②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
    (2)对比现象。①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感觉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②不同分析器的感觉,也会因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在视觉感性方面较明显。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不应有喧哗声,教师的声音也不应太大。
    (3)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o.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其影响因素有: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包括颜色、形状、声音和强度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分离。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通过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出来。教学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教材重点的线条、粗字体或彩色笔,使它们特别醒目;教学指挥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太接近;注意对象的活动性。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知觉。据此,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了解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在视觉刺激中,凡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的组合、时间上的接近也是分离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据此,教师绘制挂图时,为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位,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色彩;凡是说明事物变化或发展的挂图,更应注意每一个演进图的距离;教师讲课声音应抑扬顿挫;教师的言语应与直观材料结合。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中的,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直观材料加教师讲解,幼儿才能很好地理解。
  2.幼儿记忆发展中常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1)偶发记忆。在幼儿记忆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被称为偶发记忆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指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在幼儿园里,我们常看到,老师出示贴绒小鸭,问幼儿有几只鸭子,有的幼儿却答成鸭子是黄颜色的。应对措施:由于幼儿对课题选择的注意力、目的性不明确,把没必要的偶发记忆课题也记住了,结果使中心记忆课题完成效果不佳。幼儿教师要重视这种幼儿特有的记忆现象,注意引导幼儿朝有意记忆方向努力发展。
    (2)“说谎”问题。幼儿的记忆存在着正确性差的特点,容易受暗示,容易把现实与想像混淆,用自己虚构的内容来补充记忆中残缺的部分,把主观臆想的事情,当作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回忆。这种现象常被人们误认为幼儿在“说谎”,这显然不对,教师应该正确对待这种现象。假如幼儿是由于记忆失实而出现言语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那么,不能看作是有意说谎。应对措施:这是由于幼儿心理发展不成熟而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这种情况会有改变。因此,教师不能随便指责幼儿“不诚实”,而是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把事实弄清楚,把现实的东西和想像的东西区分开来。
    六、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
    通过上述案例说明:
    (1)小明父母的态度和行为是不对的。
    (2)幼儿初期的思维还带有较大的直观行动性,他们的思维离不开直接感知和行动,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很差。小明正处于幼儿初期,他的行为正好符合这一特征,因而是正常的。小明父母不了解幼儿初期思维的这一特点,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小明是很难达到的。
    (3)对小明父母的教育建议:①依据心理发展规律,正确理解幼儿初期思维发展的特征;②创设情境,丰富玩具和提供实际操作机会;③循序渐进提出行动目的性和计划性要求;④抓住合理时机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指南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 会员注册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