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九)
-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六、案例分析题
- 第3页: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
- 第4页:答案: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
- 第5页:答案:五、论述题;六、案例分析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九)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A.O~3岁
B.3~6岁
C.6~12岁
D.o~18岁
2.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A.稳定性
B.可变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3.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清楚的情绪反应,即()。
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4.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A.先学前期
B.幼儿中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晚期
5.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是()。
A.O~1岁
B.1~3岁
C.3~6岁
D.6~12岁
6.在语言活动中,某小朋友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7.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
A.5±2个信息单位
B.7±2个信息单位
C.6±2个信息单位
D.8±2个信息单位
8.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
A.培养读写兴趣
B.严格要求
C.主要指出缺点和不足
D.尽可能多识字
9.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形成主要依靠()。
A.感知觉的发展
B.语言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发展
D.情绪气氛的熏陶
10.幼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是()。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
B.不出声的笑
C.出声的笑
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11.关于男女双性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特征
B.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
C.双性化理论强调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
D.有研究表明,高智力成就是同糅合两性品质的男女双性化相联系的
12.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A.遗传素质
B.家庭教育
C.文化环境
D.生理成熟
13.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A.儿童个性发展上
B.儿童智力发展上
C.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D.儿童动作发展上
14.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5.“儿童心理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这种观点是()。
A.相互作用论
B.二因素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相关试题:
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9套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1-12章
本文导航-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六、案例分析题
- 第3页: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
- 第4页:答案: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
- 第5页:答案:五、论述题;六、案例分析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__________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
3.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分和__________两种。
4.幼儿有意注意的形成是与__________在幼儿行为调节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的。
5.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这种现象叫做
6.幼儿的想象是以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一开始发展;以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开始发展。
7.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__________规律。
8.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__________;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
9.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高尔顿的“__________”;霍尔的“__________”;格塞尔的“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工作记忆
2.表象
3.创造想象
4.理智感
5.性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2.说明动机和需要的关系。
3.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请论述幼儿的思维与幼儿活动之间的关系,并请说明如何创设活动的环境。
2.试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孩子已经2岁零7个月了。近些天,孩子的“言行举止”总是让妈妈弄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妈妈的脑际。前几天,妈妈和孩子一块坐在院子里乘凉,孩子看到深蓝的天幕上那如洗的圆月、调皮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非常兴奋,和妈妈有说不完的话。可小孩哪里知道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的心思。妈妈说:“天黑了,该睡觉了……”,“月亮为什么不睡觉?”、“那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孩子的反问让妈妈惊讶!妈妈和孩子一块到大街上,他极不愿意让妈妈拉他的手,总是那样不听话。最让妈妈担心的是平坦的道路他不走,却偏偏一摇三晃地走那凸凸凹凹的地方,正如在饭桌上,本来会自己好好地用汤匙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洒一饭桌,用手捡着放到嘴里。不过有时也挺可爱的。比如,前天中午,妈妈把做好的饭菜刚送到饭桌上,还未来得及解围裙,孩子却一脸认真地说:“妈妈,
你辛苦了。”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
(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
(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相关试题:
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9套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1-12章
本文导航-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六、案例分析题
- 第3页: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
- 第4页:答案: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
- 第5页:答案:五、论述题;六、案例分析题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0~18岁在儿童心理学中是指广义的儿童。
2.B【解析】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出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可变性。
3.D【解析】林传鼎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新生儿已完全可以分辨得清愉快与不愉快。
4.C【解析】幼儿初期是指3~4岁的儿童。
5.C【解析】一般认为,3~6岁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
6.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说明有稳定性。
7.B【解析】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是7±2个信息单位。
8.A【解析】“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读写兴趣。
9.D【解析】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形成主要依靠的是情绪气氛的熏陶。
10.D【解析】有差别的微笑出现标志着幼儿最初的社会性发生。
11.A【解析】男女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但并非要有男女性的行为特征。
12.D【解析】这一实验说明了儿童的成长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的制约。
13.C【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14.C【解析】皮亚杰认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
15.B【解析】这一观点并没有说明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只是说明了这两因素对发展有作用。
二、填空题
1.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2.模仿模仿
3.感觉的对比 先后对比 同时对比
4.言语
5.偶发记忆
6.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7.无有
8.依恋 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9.遗传定律 复演说 成熟势力说
相关试题:
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9套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1-12章
本文导航-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六、案例分析题
- 第3页: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
- 第4页:答案: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
- 第5页:答案:五、论述题;六、案例分析题
三、名词解释
1.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在幼儿期随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高。
2.表象: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根据加工创造的程度,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也可分为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
3.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4.理智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5.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2.【答案要点】需要和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需要是一种刺激,人的活动动机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如有了某种需要,人就会想办法满足它,从而产生活动动机;但需要产生之后,并不一定就成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需要变成动机往往要有一个发展阶段。处于萌芽状态的需要,能使有机体产生不安之感;需要增强到一定程度,会使人产生一定的愿望;而愿望变成动机的过程还需要有一定的诱因条件,才能为满足愿望而采取行动去达到一定的目的。
3.【答案要点】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是:(1)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2)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丰富深化积极情感,疏导消极情感;(3)平衡儿童的情绪,积极情绪得到巩固、深化,消极情绪得到疏导;(4)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发展其社会性行为。
相关试题:
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9套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1-12章
本文导航- 第1页:一、单项选择题
- 第2页: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六、案例分析题
- 第3页: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
- 第4页:答案: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
- 第5页:答案:五、论述题;六、案例分析题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人的思维与人的实践活动分不开,幼儿的思维发展更是如此。幼儿的思维是在同周围现实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一方面,要针对幼儿思维的特点去组织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
(1)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与幼儿的活动。幼儿思维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概括的水平。幼儿不易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应该理解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点,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易于理解的概念,在实际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
(2)问题情境与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阶段常常对许多事物表示好奇,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幼儿能否对事物进行思考、是否有思考的积极性,依赖于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组织的活动能否成为幼儿的问题情境,这与问题的选择有很大关系。为了发展幼儿的思维,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一定要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
(3)幼儿的提问与幼儿的思维。由于提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表现,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幼儿提问,对幼儿的提问“闻问则喜”,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气氛,培养幼儿思维的热情。
(4)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其次,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再次,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教具,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向具体形象思维水平过渡,并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最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
2.【答案要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等。
(1)遗传和生理成熟。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幼儿正是在这种生物的物质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心理。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遗传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材质,正常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遗传奠定了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它规定了每个儿童心理不同发展的可能性。
(2)环境和教育因素。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指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发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环境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遗传素质仅仅是物质前提。没有环境的影响,心理发展不会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首先,社会生活条件与教育水平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的水平;其次,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活动对儿童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再次,具体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是形成幼儿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影响幼儿比较多的具体环境主要有家庭、幼儿园、社会托幼机构和电视等各种媒体。
六、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孩子正处于心理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比如,提出“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月亮为什么不睡觉”,说明思维的发展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想象的发生,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进行了延伸、扩展。
“不听话”说明孩子最初的独立性的出现;“故意用手捡米粒放进嘴里”说明孩子动作技能的发展,对新的动作产生了兴趣。会说“妈妈辛苦了”,说明儿童已开始使用抽象的词语,但还经常需要和具体活动联系在一起。
(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应注意:①保护孩子的探究精神,但要和重视安全结合起来。比如,走凸凹不平的路,既要防止摔伤,又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认知兴趣。②对于孩子“反抗期”的执拗,要注意教育,不要养成任性的性格,同时又不能耻笑、威胁孩子。③对待孩子的独立性,要注意教育,防止养成执拗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不良性格。
相关试题:
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9套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1-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