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首页企业系统我的无忧
无忧服务:
兼职活动培训
娱乐交友:
交友社区资讯
全职实习:
实习暑假寒假
微信号:school51
扫一下,立即关注
加关注
在线支付,立省10元
下载新版APP
===大学生成长生活平台===

2010年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2-12-30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418

2010年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

一:判断题
1.“儿童是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着他来运行”,这是儿童中心论的观点。()P127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提示我们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得必须以他们个人的间接经验为基础。()
3.中世纪的“七艺”指的是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吟诗。()P14
4.《学记》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思想。()P26
5.教育与政治之间是彼此制约的。()P41
6.皮亚杰所提出的“运算”与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演算”意义接近。()P119
7.卢梭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P126
8.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部分。()P178
9.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P204
10.通过拨款方式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说明了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P41
11.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是由遗传、环境和教育诸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P61
12.在陶冶教育法中,陶冶的方式主要有人格、环境、艺术、内容的陶冶四种。()P221
13.活动课程能给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P138
14.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深刻阐述了儿童的心理经验与知识的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P138
15.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要求教学必须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P174
16.终结性评价往往是一种非正式评价。()P250
17.教师评价主要包括教学工作评价与班主任工作评价两个方面。()P251-255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直接与教育相关的法律。()P246
19.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决定的。()P103
20.对教学经验的不断反思,它称为“反思性教学”。()P117
21.课程的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P150
22.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属于教育中的显性课程。()P142
23.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P204
24.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自我形成的过程。()P205
25.课程组织按前后内容上是否重复分为:直线式组织和螺旋式组织。()P150
26.在陶冶教育法中,陶冶的方式主要有人格、环境、艺术、内容的陶冶四种。()P221
27.果断纪律理论是行为改变取向模式的代表。()P240
28.人际互动模式注重教师行为对学生情意方面的影响。()P24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的地位。()P245
30.教师评价主要包括教学工作评价与班主任工作评价两个方面。()P251-255

二:单选题
1.就学人口比例、小学人学率、中学入学率、大学入学率、文盲比例等属于(A)。P53
A、压力指标
B、状态指标
C、响应指标
D、信息指标
2.以下哪种行为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的规律(B)。P60
A、以刺激性的语言责难学生
B、布置过多、过难的作业
C、体罚学生
D、满堂灌的课堂教学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表达的是人才培养的(B)。P104
A、间接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主体性
4.以下不属于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是(B)。P59-61
A、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B、发展速度的持续递进性
C、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指教师工作具有(C)。P105
A、长期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主体性
6.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个别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是运用了课程的理论(C)。P148
A、目标理论
B、过程理论
C、纵向理论
D、横向理论
7.综合课程的优点是(AB)。P140
A、是人类知识发展的内在要求
B、培养学生完整的世界观
C、有利于学习系统的知识
D、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8.关于隐性课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P143
A、隐性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非公开的方式呈现
B、隐性课程往往是学生无意识获得的非学术性经验
C、隐性课程的实施往往表现出非计划性、非预期性
D、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是无法进行研究的
9.“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C)规律。P168
A、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
B、知情意统一
C、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D、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
10.编制课程的过程模式是由(D)提出。P146
A、杰克逊
B、杜威
C、克伯屈
D、斯滕豪斯
11.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B)。P173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12.“教学过程是学生智力发展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这是(C)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P176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知情意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13.卢梭的教育著作是(B)。P23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14.作为一门学科规范教育学,通常以赫尔巴特的(C)为标志。P23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儿》
15.一门学科的基本实事与基本概念属于(B)。P170
A、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
C、基本能力
D、基本素质
16.杜威最主要的教育代表作是(B)。P24
A、《普通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教育目的》
D、《大教学论》
1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下列哪位教育家首先提出来的(A)。P25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朱熹
18.关于终结性评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250
A、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即时的反馈性评价
B、是为确定学生达成整个教学目标的程度而作的评价
19、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等级,供升学、评比、鉴定之用
D、往往是一种正式的外部评价,且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
20.关于教育评价,下面所列举的现象中不正当的做法是(C)。P260-261
A、评价应以事实为准绳、为依据
B、评价的方法应与被评价的对象相适应、相匹配
C、评价的标准与被评价的对象可以不存在直接的、理性的联系
D、各评价标准应是内在连贯的,并得到始终如一的执行

21.教师具有“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这表示了教师在(C)方面的权力。
A、科研学术活动权
B、教育教学权
C、管理学生权
D、进修培训权
22.2-7岁阶段儿童“语言开始发展,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特征的阶段是(B)阶段。P119
23.对事物的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属于认知风格的(B)。P122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24.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C)。P126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斯宾塞
25.下列那位思想家最早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C)。P20
A、孔子
B、杜威
C、苏格拉底
D、赫尔巴特
26.《政治学》是(A)的主要代表作。P21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卢梭
27.作为一门学科规范教育学,通常以赫尔巴特的(C)为标志。P23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儿》
28.壬子癸丑学制中学阶段采取(A)。P9
A、四年一贯制
B、五年一贯制
C、六年一贯制
D、三三分段
29.1905年清政府设立(B),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P9
A、国子监
B、学部
C、提学使司
D、督学
30.“产婆术”是由(C)创立的教学方法。P20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31.“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特点。P60
A、顺序性
B、间断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32.强调环境和学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A)的核心思想。P119
A、环境—学习理论
B、发生认识论
C、自然成熟论
D、条件—反射理论
33.全面系统的论述活动课程的价值的人是(C)。P137
A、斯宾塞
B、卢梭
C、杜威
D、爱伦凯
34.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是(D)。P139
A、学科课程
B、显性课程
C、选修课程
D、综合课程
35.心理的发展顺序与学科的知识逻辑顺序反映在课程类型上主要表现为(B)的关系。P136
A、必修课与选修课
B、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C、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
36.我国明确提出要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是在(D)。P160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
D、《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
37.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P207
A、道德观念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8.提出社会化活动德育原则的是(A)。P210
A、杜威
B、马卡连柯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39.“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A)。P212
A、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
B、知比行重要
C、行比知重要
D、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
4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主要依据了德育的(C)原则。P216
A、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B、正面教育
C、因材施教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三:多选题
1.正确处理必修课与先修课的关系的关键是(BCD)。P134-135
A、如何加大必修课的范围
B、弄清两者的内在依据
C、选修课的开设的时机问题
D、如何保障选修课的质量
2.正确处理必修课与先修课的关系的关键是(BCD)。P134-135
A、如何加大必修课的范围
B、弄清两者的内在依据
C、选修课的开设的时机问题
D、如何保障选修课的质量
3.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有(ACD)。P135-136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4.综合课程的缺点是(ABD)。P140
A、流于“拼盘式”的知识“大杂烩”
B、导致浅层次的学习
C、不利于学生融会贯通
D、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5.克伯屈提出,任何一种学习都包含三个部分(ACD)。P141
A、主学习
B、快学习
C、副学习
D、附学习
6.课程编制的基本原则是(ABCD)P152-153
A、注意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B、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根本性
C、课程内容应当与生活相联系
D、应考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上的要求
7.教学的任务包括(ABD)。P170-172
A、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造力和实践精神
C、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D、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8.教学传授基本知识与培养基本技能包括(ABD)。P170
A、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具有现代人的素质
B、为他们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必要条件
C、使他们形成较为高深的科学知识
D、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发明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9.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P204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4.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过程的区别表现在(ABC)。P205
A、活动方式的区别
B、影响因素的区别
C、形成结果的区别
D、指导思想的区别
10.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ABCD)。P205-209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C、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
D、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11.学校管理的主要方面有(ABCD)。P232-234
A、教学管理
B、总务工作
C、教职工管理
D、学生管理
12.教学管理的主要方面(ABCD)。P232-233
A、抓好教学的组织工作
B、加强对教研组的领导
C、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工作
D、领导和组织教务行政工作
13.总务工作的主要包括(ABC)。P233
A、校舍的建设,维修与设备的购置与管理
B、生活福利工作
C、财务管理工作
D、优秀教师的评定工作
14.教学过程的实质即(ABC)。P172-173
A、师生之间的互动
B、特殊的认识活动
C、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D、特殊的情感活动
1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ABCD)。P174-177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知情意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16.课程内容与生活相联系的方式有(BC)。P154
A、加强课程的趣味性
B、设置专门性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
C、学科内容中加入联系实际生活的内容
D、增加课程的前沿知识
17.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决策者(或主体)主要有(ACD)。P161
A、教师
B、学生
C、学生家长
D、社区代表
18.关于研究性课程的性质,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D)。P164-165
A、它是一种以探究经验的获取为本位的课程
B、它以活动或过程的形态存在
C、它是一种在探究活动中逐步生成的课程
D、它是一种以预定目标为导向的课程
19.关于研究课程的学习评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P166
A、主要侧重于形成性评价
B、主要采用文件夹评价、操作性评价
C、更注重学习结果评价而非过程评价
D、评价本身构成了学生学习探究的一部分
20.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包括(ACD)。P108
A、教育学
B、教育心理学
C、学科教学法
D、心理学

相关试题: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在线自测模拟题 历年真题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指南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 会员注册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