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省《小学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3)
- 第1页:不定项选择题1-15
- 第2页:不定项选择题16-30
- 第3页:填空题;判断说明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4页:参考答案:不定项选择题
- 第5页:参考答案:填空题;判断说明题
- 第6页:参考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2012年山东省《小学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的要素主要有(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环境
D.教学内容
E.教学媒体
2.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 )日益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关注的一项独特的课题。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3.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个体自我
E.个性自我
4.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为( )。
A.场独立与场依存
B.沉思型与冲动型
C.辐合型和发散型
D.连续型和阶段型
E.定向型和发散型
5.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 )等等。-
A.性别差异
B.个性差异
C.年龄差异
D.离商差异
E.种族差异
6.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是( )。
A.强化和强化的程式
B.逃避条件作用
C.回避条件作用
D.消退
E.惩罚
7.链式塑造的具体步骤包括( )。
A.终点行为
B.起点行为
C.步调划分
D.中断行为
E.即时反馈
8.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包括( )。
A.知识的获得
B.知识的转化
C.知识的再现
D.知识的评价
E.知识的积累
9.奥苏贝尔按照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的不同及其联系的方式,提出的同化模式是( )。
A.下位学习
B.派生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学习
E.组合学习
10.看见路上的垃圾就绕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这种行为是( )。
A.回避条件作用
B.逃避条件作用
C.消退
D.惩罚
E.强化
11.根据知识的概括水平可以将知识划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以下属于具体知识的是( )。
A.日期
B.地点
C.事件
D.人物
E.判断
12.常用的直观形式包括(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概念直观
E.印象直观
13.就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而言,其智力活动一般要经过的环节包括( )。
A.审题
B.理解
C.知识的应用
D.联想
E.课题类化
14.与操作技能相比,心智技能的显著特点包括( )。
A.对象具有外显性
B.对象具有观念性
C.执行具有内潜性
D.结构具有简缩性
E.结构具有具体性
15.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的阶段有(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E.操作管理
最新试题:
直击考点,实战演练:章节习题 模拟套题 每日一练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套
历年试题: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小学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8-2010年)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本文导航- 第1页:不定项选择题1-15
- 第2页:不定项选择题16-30
- 第3页:填空题;判断说明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4页:参考答案:不定项选择题
- 第5页:参考答案:填空题;判断说明题
- 第6页:参考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A.活动的定向阶段
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D.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E.内部言语阶段
17.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举措有( )。
A.有效的说服
B.树立良好的榜样
C.利用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E.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18.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 )。
A.华生
B.加涅
c.皮亚杰
D.柯尔伯格
E.布鲁纳
19.( )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A.意志成分
B.行为成分
C.情感成分
D.认知成分
E.情绪成分
20.根据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公正阶段对应的年龄段是( )。
A.2~5岁
B.6~8岁
C.8~10岁
D.10~12岁
E.13~15岁
21.任何问题都包含的基本成分有( )。
A.给定的条件
B.给定的范围
c.要达到的目标
D.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E.问题解决的路径
22.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 )。
A.家庭教育环境
B.学校教育环境
C.智力
D.个性
E.意志条件
23.基克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哪些阶段?( )
A.建立问题表征
B.搜寻解法
C.执行解法和评价
D.理清问题及其情境限制
E.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和厉害关系
24.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会因( )等因素而异动。
A.学习者的个性
B.课题性质
C.课题材料难易程度
D.课题内容
E.外部机遇
25.下列选项属于需要层次说中的“生长需要”的是( )。
A.尊重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安全需要
D.审美需要
E.认识和理解需要
26.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良好的归因模式,首要问题是帮助学生树立( )。
A.自我概念
B.自我意识
C.自我观念
D.自我形象
E.自我信心
27.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有( )。
A.指导教学模式
B.程序化训练模式
c.完形训练模式
D.交互式教学模式
E.合作学习模式
28.( )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A.陆钦斯
B.亨德里克森
C.施罗德
D.贾德
E.詹姆±
29.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而且还应包括( )。
A.躯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D.道德健康
E.思想健康
30.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角色创新?( )
A.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
B.由命令主导型教师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
C.由单一型学科教师转向决策型教师
D.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
E.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
最新试题:
直击考点,实战演练:章节习题 模拟套题 每日一练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套
历年试题: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小学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8-2010年)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本文导航- 第1页:不定项选择题1-15
- 第2页:不定项选择题16-30
- 第3页:填空题;判断说明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4页:参考答案:不定项选择题
- 第5页:参考答案:填空题;判断说明题
- 第6页:参考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
2.“场独立”与“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__________对知觉的研究。
3.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__________ (简称s—B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l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作了多次修订而闻名。
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__________,而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5.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则称为“__________ ”
6.防止遗忘最根本的方法是__________。
7.__________是知识应用过程中的首要环节。
8.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__________的过程。
9.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在心理学上称之为__________。
10.__________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11.__________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
12.所谓__________,是指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如家长的奖励、教师的表扬、同伴的赞扬等。
13.一般来说,前后所学的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干扰。先前所学的对后面所学的干扰叫做__________;后面所学的对前面所学的干扰叫做__________。
14.1941年,__________和__________对贾德的观点和实验进行了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示原理对迁移有重要的效果,而且提示地越详细,效果越好。
15.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依次是__________ 、__________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教师教学应该另起炉灶,可以不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
2.个体在关键期内可迅速获得的某些能力,错过了将无法再获得。
3.知识等于能力。
4.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
5.学生将成败归因于能力比归因于努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布鲁纳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2.简述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
3.简述影响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
4.简述如何利用迁移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试述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
最新试题:
直击考点,实战演练:章节习题 模拟套题 每日一练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套
历年试题: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小学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8-2010年)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本文导航- 第1页:不定项选择题1-15
- 第2页:不定项选择题16-30
- 第3页:填空题;判断说明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4页:参考答案:不定项选择题
- 第5页:参考答案:填空题;判断说明题
- 第6页:参考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1.ABCD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与教学的5种要素。本知识点属于重点掌握的内容。
2.D
【解析】此题属于细节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不断更新,教学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因素,日益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关注的一项独特的课题。
3. ABC
【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故选ABC。
4.ABC
【解析】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5.ACE
【解析】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
6.ABCDE
【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包括:强化和强化的程式,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7.ABCE
【解析】链式塑造是将任务分成许多小步子,学生每完成一步都予以强化。其步骤如下:(1)终点行为,(2)起点行为,(3)步调划分,(4)即时反馈。
8.ABD
【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9.ACE
【解析】奥苏贝尔按照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的不同及其联系的方式,提出的同化模式有三种,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
10.B
【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看见路上的垃圾就绕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就属于这方面的例子。
11.ABCD
【解析】具体知识是指一些具有感性特征、具体而有形的知识,如有关日期、地点、事件、人物等方面的知识。判断属于抽象知识,此外,概念和推理等也是抽象知识。
12.ABC
【解析】常用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13.ADE
【解析】就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而言,其智力活动过程一般要经过审题、联想(有关知识的重视)、课题的类化三个基本环节。
14.BCD
【解析】心智技能的特点是: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三个特点。
15.ABCD
【解析】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16.ABCDE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里培林关于心智技能的形成的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
17.ABCDE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措施。常用而有效的培养措施包括: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和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18.D
【解析】此题是对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考查。
19.C
【解析】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20.D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根据该理论,公正阶段对应的年龄段是l0~12岁。
21.AC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问题的包含成分,即给定的条件、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22.ABCD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创造性的因素。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智力以及个性。
23.ABC
【解析】综合有关模型,基克提出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模式,包括了以下阶段:建立问题表征、搜寻解法、执行解法和评价。DE都属于无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
24.ABC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这种关系因学习者的个性、课题性质、课题材料难易程度等因素而异动。
25.BDE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说。生长需要包括: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三种。
26.A
【解析】积极的自我概念,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良好的归因模式,首要问题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概念。
27.ABCDE
【解析】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包括: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28.A
【解析】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29.A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健康的意义。1989年,世卫组织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30 ABDE
【解析】该题考查了基础教育改革视野中教师角色的创新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由命令主导型教师变为指导帮助型教师;由被动阐释、执行型教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教师;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向综合专家型教师。
最新试题:
直击考点,实战演练:章节习题 模拟套题 每日一练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套
历年试题: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小学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8-2010年)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本文导航- 第1页:不定项选择题1-15
- 第2页:不定项选择题16-30
- 第3页:填空题;判断说明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4页:参考答案:不定项选择题
- 第5页:参考答案:填空题;判断说明题
- 第6页:参考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二、填空题
1.学习过程 2.威特金
3.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4.认知结构
5.回避条件作用 6.复习
7.审题 8.定向映像
9.品德 10.发散思维
11.学习兴趣 12.诱因
13.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14.亨德里克森施罗德
15.请求拒绝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误。
学习的过程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开始某一主题的教学之前,学生已在以往的学习中掌握了大量的知识经验,教学不应是忽略这些经验去另起炉灶,而是要把它们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从这里出发去引导学生获得更准确、更丰富、更恰当的知识经验。
2.答:错误。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当然,关键期也并非绝对的,即使错过了关键期,以后经过补偿性学习,仍有可能获得某些能力,只是难度要大些。
3.答:错误。
知识不简单地等同于能力,但知识是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力是更稳定的心理特征,对人的活动有更普遍、更一贯的调节作用,而能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获得,它是知识、技能进一步概括化和系统化而形成的高度整合性的心理结构,是个体通过对知识、技能的广泛迁移应用而实现的。因此,在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今天,如何使学生形成深层次、灵活的、有用的“真知识”,如何提高知识获得的效果和效率,这应该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课题。
4.答:正确。
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实质是相同的。态度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品德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
5.答:错误。
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 看,强调内部、稳定、可控制的因素。
最新试题:
直击考点,实战演练:章节习题 模拟套题 每日一练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套
历年试题: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小学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8-2010年)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本文导航- 第1页:不定项选择题1-15
- 第2页:不定项选择题16-30
- 第3页:填空题;判断说明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4页:参考答案:不定项选择题
- 第5页:参考答案:填空题;判断说明题
- 第6页:参考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四、简答题
1.答:布鲁纳关于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四条教学原则是:
(1)动机原则。所有学生都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学生具有的三种最基本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2分)
(2)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1分)
(3)程序原则。教学就是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的能力。(1分)
(4)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知道结果应恰好在学生评估自己作业的那个时刻。(1分)
2.答: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是:
(1)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是应用知识的前提条件。(3分)
(2)智力活动水平。智力活动水平是影响知识应用的重要因素。(1分)
(3)课题性质。研究表明,课题的性质即课题内容的抽象概括水平,对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有重要影响。(1分)
3.答:影响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1)外部条件(2分)
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3分)
①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②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③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4.答:学习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精选教材(1分)
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1分)
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1分)
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无论宏观的整体教学规划还是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体现迁移规律。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2分)
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的意识性。
五、论述题
1.答: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结构上更精密、逻辑上更连贯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具体内容是:
(1)前习俗水平(4分)
道德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该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相信客观的责任。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正确的行为能作为手段满足自己和偶然满足他人的需要。能意识到准则是与每个人的需要和希望有关系的。
(2)习俗水平(4分)
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于别人的期待和传统秩序的保持。该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角色行为,并能按人的意向进行判断。
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定向。尊重别人和社会的期望。
(3)后习俗水平(4分)
自觉的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该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第五阶段:墨守成规的契约定向。为了求得一致,承认准则或期望的要求。通常总是避免背离别人的意志和福利。责任是以契约的形式加以规定的。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不仅遵循规定的社会法则,而且遵循自己凭逻辑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所选择的原则。伴同互相信赖与尊重的道德心是起主导作用的动因。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且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3分)
2.答: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它监视和指导认知活动的进行,负责评估学习中的问题,确定用什么学习策略来解决问题,评价所选策略的效果,并且改变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执行控制功能的基础是元认知。(2分)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控制。元认知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元认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3分)元认知策略的种类:
(1)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陛。(3分)
(2)元认知监视策略。元认知监视策略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3分)
(3)元认知调节策略。元认知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3分)
元认知策略总是和认知策略一道起作用。元认知策略监控和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有助于我们估计学习的程度和决定学习的过程。(1分)
最新试题:
直击考点,实战演练:章节习题 模拟套题 每日一练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套
历年试题: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小学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8-2010年)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