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A级)冲刺试题及答案(1
- 第1页:一、选择题
- 第2页: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四、论述题;五、案例分析题
- 第3页:答案: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
- 第4页:答案:三、简答题;四、论述题;五、案例分析题
2011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A级)冲刺试题及答案(12)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 ( )。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2.如果迁移产生的效果是积极的,这种迁移则是( )。
A.正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知识迁移
3.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4.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按照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智力活动方式称之为( )。
A.绘画技能
B.创造技能
C.心智技能
D.操作技能
5.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学习策略称之为(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6.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 )。
A.有序问题
B.无序问题
C.有结构问题
D.无结构问题
7.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
A.道德情感
B.道德信念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8.通过角色训练增强自信心,然后将所学得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行为演练方式称之为( )。
A.自我控制训练
B.肯定性训练
C.自我强化训练
D.自我监督训练
9.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10.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 )。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l2~l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
1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成功律
D.成功——成功律
试题推荐:
2011年四川心理学(A级)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 A级》试卷6套
历年真题: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本文导航- 第1页:一、选择题
- 第2页: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四、论述题;五、案例分析题
- 第3页:答案: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
- 第4页:答案:三、简答题;四、论述题;五、案例分析题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负迁移
2.测验
3.组织
4.恢复
5.智能不足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工作有何特点?
2.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简述社会学习理论。
4.简述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要点。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析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和人性化方向。
2.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测试与评定的知识和能力?
五、论述题(20分)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试题推荐:
2011年四川心理学(A级)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 A级》试卷6套
历年真题: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本文导航- 第1页:一、选择题
- 第2页: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四、论述题;五、案例分析题
- 第3页:答案: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
- 第4页:答案:三、简答题;四、论述题;五、案例分析题
一、选择题
1.A解析: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2.A解析:如果迁移产生的效果是积极的,则这种迁移属于正迁移。
3.C解析:这种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模象直观。
4.C解析:见心智技能的定义。
5.A解析:见组织策略的定义。
6.D解析:与有结构问题相反,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无结构问题。
7.C解析: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最重要的标志。
8.B解析:见对肯定性训练的解释。
9.B解析:见教学方法的定义。
10.B解析:见形成性评价的定义。
11.B解析:少年期。
12.D解析:11~15岁。
13.c解析: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4.B解析: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15.A解析:准备律。
二、名词解释
1.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2.测验: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进行测量。
3.组织: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的倾向。
4.恢复:即消退现象产生后,若个体休息一段时间后,条件刺激再度出现,条件反射可自动恢复。(即未经强化而自动重现)。
5.智能不足:指心理发展期间所显著表现的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与缺陷性的适应行为。
试题推荐:
2011年四川心理学(A级)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 A级》试卷6套
历年真题: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本文导航- 第1页:一、选择题
- 第2页: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四、论述题;五、案例分析题
- 第3页:答案: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
- 第4页:答案:三、简答题;四、论述题;五、案例分析题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工作有何特点?
答:(I)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办法,加以实施并由此进行修改,直到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的过程。
(2)教学设计工作具有系统性、具体性、灵活性等特点。
2.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答:(I)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①乳儿期(0~1岁);
②婴儿期(1~3岁);
③学龄前期(3~6,7岁);
④学龄初期(6,7~1 1,12岁);
⑤学龄中期(11,12~14,15岁);
⑥学龄晚期(14,15~17,18岁)。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
①稳定性(并不经常发生根本变化);
②可变性(并非固定不变和完全相同)。
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3.简述社会学习理论。
答: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个人与特殊的社会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被模仿着(榜样)受到奖赏或强化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也就是说通过模仿他人而学习。
(1)强调观察式学习或替代强化学习。(即“上行下效”,“耳濡目染”)。
(2)强调符号强化的作用。(即“人荣已荣,人律己律”)。
总之,社会学习强调替代强化、符号强化和自我强化。
4.简述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要点。
答:有意义学习的标准:
(1)建立实质性联系,其含义为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观念完全等值,用等值的语言不同的话表达,其关系不变。
(2)新旧观念之间的联系是非人为(非任意)的,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是一种合理的、别人可以理解,自然的而非人们主观强加的关系。
四、论述题
1.试析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和人性化方向.
答:(1)专业化:
①不但要胜任所担任的教学工作,具有相关学科的较高专业素养和能力。更能知道怎样了解、关心和教育学生,怎样利用和协调各种主客观条件,以创设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有利环境。(即专业能力)。
②教师应遵循符合其职业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在思想和行为上作学生典范(即 职业道德)。
(2)人性化:
立足全面育人的需求,形成更具人情味的新人道主义态度。(爱护、关心、体贴)。
2.教师应具备哪些测量与评定的知识和能力?
答:(1)理解与清楚地表述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懂得怎样通过教学和管理活动达到目标,全面了解测量与评定的含义及评定对教学及管理的意义。
(2)理解有效测量和评定条件,明确自己在编制、选择和使用测量工具时所扮演的角色。
(3)能自行编制日常教学使用的测验,能适当的主持测验并有效的是用测验结果,以为改进教学和管理之用;能选择适当的标准化测验。
(4)能编制、选择与使用非测验式的测验工具。
(5)能综合解释测验的分数和非测验式测量的结果,作出评定。明确各种测验的用途及限制。
(6)能根据评定的结果,改进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五、案例分析题
【解析】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试题推荐:
2011年四川心理学(A级)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 A级》试卷6套
历年真题: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