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3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填空题
- 第4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2012年江苏省《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中学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句话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
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3.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5.最早提出并研究道尔顿制的教育家是( )。
A.克伯屈
B.柏克赫斯特
C.道尔顿
D.布鲁纳
6.“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强调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一
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7.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演示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练习法
8.我国“校校通”工程提出争取在( )年前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A.2010
B.2015
C.2008
D.2005
9.学校的(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A.精神或观念文化
B.物质环境文化
C.建筑与设计文化
D.自然生态文化
10.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并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属于班级( )。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松散管理
11.德育学家( )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德育的体谅模式。
A.柯尔伯格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彼得.麦克费尔
12.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
A.现代化
B.综合化
C.系统化
D.理论化
13.我国( )时期的学校教育目的是“明人伦”。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国民党统治时期
14.古代( )的教育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15.在教学活动进行之前实施的评价是( )。
A.总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静态评价
D.诊断性评价
试题推荐:
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冲刺专题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8套
本文导航-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3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填空题
- 第4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__________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__________ 。
2.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__________。
3.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__________ 到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
4.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要以准确无误的__________来武装学生,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__________ 。
5.在19世纪初期,英国学校中出现了“__________”,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6.标志个体心理方面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具有__________ 。
7.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所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都要以__________为中介才能实现。
8.在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中,“序”一是指学科的逻辑顺序,二是指__________。
9.__________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10.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__________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__________为中心的管理。
11.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
1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引起学习动机、__________ 、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13._________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14.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__________的社会活动。
15.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教育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__________特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简述学生评价的功能。
5.简述经济与教育的相互作用。
6.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师生关系的性质。
2.论述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试题推荐:
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冲刺专题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8套
本文导航-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3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填空题
- 第4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的内容有:“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B [解析]创造性指教师必须根据教育规律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创造性地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
3.A [解析]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
4.C [解析]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它提供目标与结论,得出结论的过程与方法由学生自己组织、探究、研究。
5.B [解析]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女士(1887~1973),于1920年创立的一种教学制度,因其创始于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而得名,又称“道尔顿实验室计划”。道尔顿制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废除班级授课制和年级制,特别注重个别教学。
6.C [解析]《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强调启发式教学。
7.A [解析]演示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通过呈现实物、模型、图片等主观教具或通过示范性操作实验和电教媒体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常与讲授法、谈话法等结合使用。
8.A [解析]我国“校校通”工程的具体目标是:2005年前,争取东部地区县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与互联网联通;西部地区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2010年前,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与互联网或中国
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条件较差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9.A[解析]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精神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而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哲学,它决定着学校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发展高度。
10.B[解析]所谓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
11.D[解析]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关。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12.A[解析]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课程的现代化问题。
13.C[解析]“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所谓“明人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封建社会,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这“五伦”中最基本的是“父子”和“兄弟”两伦。要求子对父孝,弟对兄悌。家庭中的“孝“和“悌”应用到社会上,便是臣对君要忠,民对官要顺。两千多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明人伦”。
14.C[解析]斯巴达是古希腊奴隶制最大城邦国之一,为镇压奴隶的反抗和异邦的侵袭,斯巴达把每个城邦变成了一个大军营,每一个斯巴达人都将通过长期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而成为士兵。就连斯巴达的教育也以培养凶悍的军士著称于世。
15.D[解析]诊断性评价指为查明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实施的测定。它可以在教学开始前进行,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
二、填空题
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学校教育
2.教育理念
3.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4.科学知识 思想道德教育
5.导生制
6.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7.课程
8.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
9.班级
10.德鲁克 自我管理
11.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IPP评价模式
l2.领会知识
13.教学
14.培养人
15.相对独立性
试题推荐:
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冲刺专题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8套
本文导航-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3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填空题
- 第4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2.[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参考答案]
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异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
4.[参考答案]
(1)诊断功能。 学生评价的诊断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评价能有效地判断学生的发展状况。
一是帮助学生及时客观地了解其发展中的优势、不足及存在的问题;二是能够协助教师判断教学目的实现的程度,并发现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表现方式和困难所在。
(2)导向功能。
学生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所要完成的目标进行的价值判断。因此,学生要获得理想的评价,就必然要了解评价的标准和方式,并倾向于依据标准来调整其发展状态,以期获得好的效果。
(3)发展功能。
它是指评价应是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一种评价制度,其评价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处理等都是为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服务的。实施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强调学生评价的形成性作用。
(4)管理功能。
学生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客观上能够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状况和发展水平给予鉴定并做出一定的区分,有益于高一级学校的选拔;同时,学生评价的结果也可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依据之一。
5.[参考答案]
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1)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2)经济决定着教育权利,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
(3)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体系和结构。
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1)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保障;
(2)教育推动经济增长;
(3)教育通过与人口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
6.[参考答案]
(1)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2)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
(3)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
(4)榜样对品德的作用;
(5)提出环境、行为的交互作用论。
四、论述题
1.[参考答案]
(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
首先,师生在教学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师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
地位。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教育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需要有学生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促成学生能够不再依赖于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获得自主发展。
其次,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师生应该互相尊重。
②真正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要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第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 人一人关系。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教学相长的社会互动关系。
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影响。后一方面甚至会对学生产生持续终身的影响作用。
2.[参考答案]
(1)走向国际化。在当今这种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趋势下,各国必须实行开放性教育,开展国际间教育合作和交流;实行人才交叉培养;开设各种程度的国际政治、经贸、文化、外交、经济技术合作、风俗与礼仪教育课程,加强外国语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的国际化。总之,当今和未来世界的主流仍然是和平、合作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教育走向国际化,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2)21世纪是信息社会时代,各种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转的神经中枢,计算机及其软件系统走进家庭、学校、教室,各级学校的课程软件将会开发出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将会通过计算机系统连成网络。
(3)科学成为主导课程,21世纪世界竞争将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更新速度的竞争,因此科学课程将成为主导课程。
(4)体现新人文精神。是指60年代以来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意识、和平与民主及人伦道德等等。各国课程内容增加了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国际文化交流课程、新的道德哲学和伦理教育课程,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未来的社会这些课程将会开设的更普遍,内容更丰富。
试题推荐:
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冲刺专题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8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