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首页企业系统我的无忧
无忧服务:
兼职活动培训
娱乐交友:
交友社区资讯
全职实习:
实习暑假寒假
微信号:school51
扫一下,立即关注
加关注
在线支付,立省10元
下载新版APP
===大学生成长生活平台===

2012年湖南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8)

2013-03-17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444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3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填空
  • 第4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2012年湖南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廖世承
D.潘菽
2.( )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青年初期
3.以下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的是 (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 )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C.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6.一般情况下,( )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A.高等
B.中等
C.一般
D.低等
7.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于各种情景之中,这是一种 (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具体迁移
8.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9.利用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属于 ( )
A.实物直观
B.图片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10.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 ( )
A.初始阶段
B.中间阶段
C.结束阶段
D.全过程
11.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2.计划安排每天自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
A.组织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3.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 ( )
A.发散思维
B.推测与假设
C.好奇心
D.独立性
14.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 )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15.有人常常没有理由地一遍又一遍地做出某一种行为或某一系列行为,这属于( )焦虑障碍类型。
A.广泛性焦虑障碍
B.强迫症
C.创伤后应激症
D.恐怖障碍

相关试题:

2012年湖南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07-2010年湖南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3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填空
  • 第4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__________和教学环境等。
17.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依从、__________ 、内化三个阶段。
18.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_、自我监控三个方面。
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称之为__________。
20.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为__________。
21.陆钦斯的“量杯”实验说明__________具有双重作用。
22.关系转化说强调__________因素在迁移中的作用。
23.根据反映活动的内容不同.知识可以分为具体知识和__________。
24.在教“鸟”的概念时,用蝙蝠作为__________说明“会飞”是鸟概念的无关特征。
25.加涅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将心智技能分为智慧技能和__________两种。
26.根据创造产生的价值意义不同,创造可以分为真创造和__________ 。
27.尤尼斯认为,道德同一性包括两层含义:__________和寻求超越性意义。
28.__________提出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29.__________是学生通过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流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维果斯基的理论。
30.__________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31.结构良好的问题的基本特征:问题有明确性和解法的__________。
32.资源管理策略包括__________、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等。
3 3.__________是群体内部各成员间保持思想、情绪、态度和行为一致性的基本保证。
34.有效自编测验的必要条件有信度、效度和__________ 。
35.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曾把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即专断型、放任型、权威型和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6道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36.说明发现式教学法的优缺点。
37.简述动机的需要层次说。
38.简述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39.简述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40.影响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1.简述心理评估及其意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2.怎样培养学生的品德?
43.论述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相关试题:

2012年湖南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07-2010年湖南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3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填空
  • 第4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故选C。
2.【精析】B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为少年期,故选B。
3.【精析】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4.【精析】D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故选D。
5.【精析】B 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外部的低级的动机。
6.【精析】B一般情况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故选B。
7.【精析】C 一般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题中所述应为一般迁移,故选C。
8.【精析】C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T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9.【精析】C 利用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赏和演示等,即为让学生通过对事物模拟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属模象直观,故选C。
10.【精析】B 在操作技能的练习曲线中可以看出,通常在练习的巾问阶段会出现一个高原期。
11.【精析】C 原型操作阶段是智力技能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
12.【精析】D根据资源管理策略的定义,学生计划安排每天自习时间表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中的学习时间管理。
13.【精析】A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例如尽可能多地说出砖的不同用途,尽可能多地列举表达喜悦的词汇。
14.【精析】D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对偶故事法,故选D。
15.【精析】B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其中强迫行为是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否则会感到极端焦虑。该人没有理由地一遍又一遍地做出某一种行为或某一系列行为,应为强迫症,故选B。

二、填空题
16.教学媒体 17.认同
18.自我体验 19.学习策略
20.问题解决 21.定势
22.关系顿悟 23.抽象知识
24.反例 25.认知策略
26.类创造 27.自我认同
28.加涅 29.教学对话
30.动机说 31.确定性
32.时问管理 33.群体规范
34.区分度 35.民主型

相关试题:

2012年湖南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07-2010年湖南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

本文导航
  •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 第3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填空
  • 第4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

三、简答题
36.优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的内在动机;有利于学生学会探索、发现的经验与技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心;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保持等。缺点:太耗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也不易被教师掌握,有些学科不一定合适。
37.该理论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问等因素而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产生不同行为的原因。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分别为: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从下到上排成一个层级。他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需要,这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了满足,由此产生的动机就会消失。后三种需要是生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它们很少能得到完全的满足。这个理论将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结合起来考虑对行为的推动作用,是有一定科学意义的。但忽略了人们本身的兴趣、好奇心等在学习中的始动作用,有些学习活动并不一定都是由外部动机所激发和引起的。
38.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有: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编排教学程序。选取合适的变式材料选择与应用情景相似的学
习内容与学习情景;教材体系的合理安排;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2)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技巧。促进基本概念、原理和科学规律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水平;应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防止干扰;强调迁移的特征,引起学生的迁移心向。
(3)学习方法的传授与洲练。例如,通过自我提问、反思练习等来训练元认知。
39.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实的知识。(1)复述策略是在丁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
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具体包括:在安排复述时,排除干扰,尽量考虑抑制和促进的作用,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学习时间的首尾。复习最好及时并且分散,同时,将长的学习内容分成许多部分,都有助于记忆。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问答或尝试背诵,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印象会深刻。在达到掌握水平之后,继续进行过度学习,有助于加强记忆的保持。将较低水平的过程达到自动化,对较高水平的学习极其重要。回忆与学习之间具有情境相似性和情绪生理状态相似性,对学习材料感兴趣或持积极态度,记忆都会深刻一些。
(2)精细加广-策略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它是通过在所学各项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来实现的。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具体包括: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限定词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寻找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实际生活,以及充分利用背景知识。
(3)编码与组织策略是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起。具体包括:列提纲,做关系图,以及运用理论模型。
10.影响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
(1)智力、遗传因素和脑的活动方式。(2)信息存储量。(3)动机。(4)个性。
4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的意义为:
(1)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是一项高度个别化的教育工作,通过正确的辅导与咨询方案,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
(2)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心理评估不但是了解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行为表
现的工具,也是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绩效的工具。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如何,只能从学习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症状减轻、心理素质的改善来加以确认。
(3)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途径。辅导教师如果能采用恰当的方式就评估中了解到的事实
与当事人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用新的思维方式对过去意欲逃避的生活经历重新加以领悟,将有助于心理障碍的消除。

四、论述题
42.(1)品德是个体现象,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一般来说.品德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①所谓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动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既包含着对一定的道德知识的领会,也包括以这些知识作为自己行动指南,变为信念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②所谓道德情感则是伴随着道德认知而产生、对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与道德信念紧密联系,而且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往往结合在一起,构成人的道德动机。③道德行为方式则是道德动机的具体表现与外部标志,它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作为品德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而且这三者本身各自有其不同的等级水平,在培养品德中都要兼顾到。
(2)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
①道德知识的领会。道德知识的领会是使受教育者了解具体的行为准则以及为什么要执
行这一准则,要正确领会道德概念、原则和观点。在领会过程中容易产生意义障碍,即学生头脑中存在的某些心理因素,阻碍了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的接受。产生意义障碍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要求没有考虑到学生已形成的道德认知和已有的道德需要以及学生关于现实和他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本身的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与对专业方面的造诣都是消除意义障碍的关键。
②道德评价能力和信念。道德知识在被理解后还应被接受,成为指导自己分析、判断别人和自己的道德行动的标尺,这就是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我国儿童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特点胆:从他律到自律;从对效果的评价到对行为动机的评价;从对别人的评价到对自己的评价;从片面到全面;从依据道德情境进行评价到依据道德原则进行评价。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道德认知形成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取决以下几个条件:环境教育对评价能力的影响;道德情境与评价的对象;个人的年龄发展水平和对道德情境的理解水平。
(3)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道德情感就其形式看分为直觉的情绪体验、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三种。道德情感的培养,既应注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丰富其道德观念,并要注意充分利用艺术作品、文艺形象,而且要把这二者结合起来,要在学生的具体情感的基础上不断概括、深化,使具体的情感上升到高级的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情感。在道德情感的培养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的能力,要注意在培养品德时所出现的情绪障碍,并设法加以消除。
(4)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①增强道德意志.抗拒诱惑。道德意志是指一个人为了实现道德要求,战胜利己的动机作出合理的决定和排除内外障碍坚持道德行为的能力。要结合道德理论的解释与论述,给予榜样,使学生既明确为什么要培养道德意志,又有效仿对象;要创设困难情境,组织行为练习;要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训练措施。
②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消除。道德行为是指一种自觉的行为,但是在日常生
活中,大量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不能都靠动机的斗争或者意志的控制来维持,必须使学生某些道德行为形成经常性的自动化的行为习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有多种方式,有简单的重复、模仿、有意练习等,视所要培养的习惯性质而定。
为了使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效,要注意:对简单重复的行为习惯要创设重复这种行为的情境,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通过模仿培养的行为要给予良好的榜样;在进行有意练习时,就要明确练习的目的意义,并要通过奖励给予反馈;与坏习惯作斗争时除了要使学生知道其害处外,还可以用活动替代法、合理奖惩,或者采用去除坏习惯的阈限法、疲劳法、矛盾反应法等。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属于整个道德品质培养的组成部分,要与道德动机的教育结合进行。
43.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
(1)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家长的代理人,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
(2)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希望教师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
(3)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团体的领导者和纪律的维护人,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等特征。
(4)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模范公民,则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
(5)如果学生将教师看成是朋友、心理辅导者,则希望教师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特征。

相关试题:

2012年湖南省《中学教育心理学》命题预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07-2010年湖南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