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习题及答案:第十五、十六章生物药剂学和药物
2013-05-13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1112
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的边缘科学
B、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
C、主动转运是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D、被动扩散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E、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
2、不是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的是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渗透作用 D、胞饮作用 E、被动扩散
3、以下哪条不是被动扩散特征
A、不消耗能量 B、有部位特异性 C、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
D、不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4、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征
A、消耗能量 B、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 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
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
5、以下哪条不是促进扩散的特征
A、不消耗能量 B、有结构特异性要求 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
6、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A、 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吸收量
B、 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饱腹服用吸收量增加
C、 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
D、 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
E、 脂溶性,非离子型药物容易透国细胞膜
7、药物剂型对药物胃肠道吸收影响因素不包括
A、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B、粒子大小 C、多晶型
D、解离常数 E、胃排空速率
8、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
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 B、胃肠道蠕动 C、循环系统
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E、胃排空速率
9、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
A、 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B、 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散剂>片剂
C、 水溶液>散剂>混悬液>胶囊剂>片剂
D、 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E、 水溶液>混悬液>片剂>散剂>胶囊剂
10、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改用肌肉注射后
A、 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B、 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C、 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
D、 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
E、 t1/2和生物利用度皆不变化
11、某药物对组织亲和力很高,因此该药物
A、表观分布容积大 B、表观分布容积小 C、半衰期长
D、半衰期短 E、吸收速率常数Ka大
12、关于表观分布容积正确的描述
A、 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
B、 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C、 有生理学意义
D、 个体血容量
E、 给药剂量与t时间血药浓度的比值
13、关于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
B、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
C、 正常人对某一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基本相似
D、 与病理状况无关
E、 生物半衰期与药物消除速度成正比
14、测得利多卡因的生物半衰期为3.0h,则它的消除速率常数为
A、1.5h-1 B、1.0h-1 C、0.46h-1 D、0.23h-1 E、0.15h-1
15、某药物的t1/2为1小时,有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生物转化速率常数Kb约为
A、0.05小时-1 B、0.78小时-1 C、0.14小时-1 D、0.99小时-1 E、0.42小时-1
16、某药静脉注射经2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
A、1/2 B、1/4 C、1/8 D、1/16 E、1/32
17、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的百分之几
A、35.88% B、40.76% C、66.52% D、29.41% E、87.67%
18、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t1/2药物消除99.9%
A、4 t1/2 B、6 t1/2 C、8 t1/2 D、10 t1/2 E、12 t1/2
19、单室模型药物,单次静脉注射消除速度常数为0.2h-1,问清除该药99%需要多少时间
A、12.5h B、23h C、26h D、46h E、6h
20、一病人单次静脉注射某药物10mg,半小时血药浓度是多少μg/mL。(已知t1/2=4h,V=60L)
A、0.153 B、0.225 C、0.301 D、0.458 E、0.610
21、单室模型药物,生物半衰期为6h,静脉输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95%需要多长时间
A、12.5h B、25.9h C、30.5h D、50.2h E、40.3h
22、缓控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中采集血样时间至少应为
A、1~2个半衰期 B、3~5个半衰期 C、5~7个半衰期
D、7~9个半衰期 E、10个半衰期
23、以静脉注射为标准参比制剂求得的生物利用度
A、绝对生物利用度 B、相对生物利用度 C、静脉生物利用度
D、生物利用度 E、参比生物利用度
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
[1—4]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胞饮 E、吸收
1、大多数药物的吸收方式
2、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消耗能量
3、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不消耗能量
4、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
[5—8]
A、口服给药 B、肺部吸入给药 C、经皮全身给药 D、静脉注射给药 E、A、B和C
5、有首过效应
6、没有吸收过程
7、控制释药
8、起效速度同静脉注射
[9—12]
A、肠肝循环 B、生物利用度 C、生物半衰期 D、表观分布容积 E、单室模型
9、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的时间
10、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中迅速分布并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
11、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
12、体内药量X与血药浓度C的比值
[13—16]
A、Cl=KV B、T1/2=0.693/K C、GFR D、V=X0/C0 E、AUC
13、生物半衰期
14、曲线下的面积
15、表观分布容积
16、清除率
[17—19]
A、清除率 B、表观分布容积 C、双室模型 D、单室模型 E、多室模型
17、反映肾功能的一个指标
18、具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
19、反映药物消除的快慢
[20—23]
A、单室单剂量血管外给药c—t 关系式
B、单室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c—t关系式
C、单室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c—t关系式
D、单室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c—t关系式
E、多剂量函数
20、C=C0e—kt
21、C=kαFX0/V(kα-k)·(e—kt-e—kat)
22、γ=(1-e—nkτ)/(1-e—kτ)
23、C=k0/Kv(1- e—kτ)
[24—27]
A、消除速率常数K B、吸收速率常数Ka C、多剂量函数 D、A和B E、B和C
24、Wagmer—Nelson法的公式可求
25、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的尿药排泄速度法公式可求
26、单室模型单剂量血管外给药的c—t关系式可求
27、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停止滴注后的c—t关系式可求
[28—31]
A、 F=(AUC0→∞)口服/(AUC0→∞)静注
B、 C=kαFX0/V(kα-k)·(e—kt-e—kat)
C、 C=k0/Kv(1- e—kτ)
D、 C=C0e—kt
E、 C = C0(1-e—nkτ)/(1-e—kτ)·e—kt
28、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29、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30、表示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31、表示某口服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
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
B、大多数药物通过这种方式透过生物膜,即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称促进扩散
C、主动转运是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D、被动扩散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E、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
2、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有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主动扩散 D、胞饮作用 E、被动扩散
3、以下哪几条是被动扩散特征
A、 不消耗能量
B、 有部位特异性
C、 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
D、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4、以下哪几条是主动转运的特征
A、 消耗能量
B、 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
C、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 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 有饱和状态
5、核黄素属于主动转运而吸收的药物,因此,应该
A、反后服用 B、饭前服用 C、大剂量一次性服用
D、小剂量分次服用 E、有肠肝循环现象
6、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 大多数脂溶性药物以被动扩散为主要转运方式吸收
B、 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等的吸收通过主动转运来完成
C、 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
D、 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
E、 脂溶性、离子型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
7、药物理化性质对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影响因素是
A、溶出速率 B、粒度 C、多晶型 D、解离常数 E、消除速率常数
8、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
A、药物的给药途径 B、胃肠道蠕动 C、循环系统
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E、胃排空速率
9、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反后服用维生素B2将使生物利用度提高
B、 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
C、 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
D、 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
E、 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
10、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地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A、 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 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 表观分布容积有可能超过体液量
D、 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或升/千克
E、 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11、可完全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是
A、舌下给药 B、口服肠溶片 C、静脉滴注给药
D、栓剂直肠给药 E、鼻黏膜给药
12、关于药物动力学中用“速度法”从尿药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的有关参数的正确描述是
A、 至少有一部分药物从肾排泄而消除
B、 须采用中间时间t中来计算
C、 必须收集全部尿量(7个半衰期,不得有损失)
D、 误差因素比较敏感,试验数据波动大
E、 所需时间比“亏量法”短
13、关于隔室模型的概念正确的有
A、 可用AIC法和拟合度法来判别隔室模型
B、 一室模型是指药物在机体内迅速分布,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
C、 是最常用的动力学模型
D、 一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男均相等
E、 隔室概念比较抽象,有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直观性
14、用于表达生物利用度的参数有
A、AUC B、CL C、Tm D、K E、Cm
15、非线性动力学中两个最基本的参数是
A、K B、V C、CL D、Km E、Vm
16、关于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叙述正确的有
A、 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B、 洗净期为药物的3~5个半衰期
C、 整个采样时间至少7个半衰期
D、 多剂量给药计划要连续测定三天的峰浓度
E、 所用剂量不得超过临床最大剂量
17、药物动力学模型的识别方法有
A、图形法 B、拟合度法 C、AIC判断法 D、F检验 E、亏量法
18、生物半衰期是指
A、 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
B、 药效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C、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D、 体内药量减少一般所需时间
E、 与血浆蛋白结合一半所需时间
19、影响达峰时间tm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
A、K B、tm C、X0 D、F E、Ka
答案:
一、A型题
1、D 2、C 3、B 4、D 5、D 6、C 7、E 8、D 9、A 10、A 11、A 12、B 13、C 14、D 15、E 16、B 17、B 18、D 19、B 20、A 21、B 22、B 23、A
二、B型题
[1—4]ABCD [5—8]ADCB [9—12]CEAD [13—16]BEDA [17—19]AAA [20—23]CAEB [24—27]BADA [28—31]CBEA
四、 X型题
1、ABD 2、ABDE 3、ACE 4、ABE 5、AD 6、ABD 7、ABCD 8、BCE 9、ABC 10、ACD 11、ACE 12、ABDE 13、AB 14、ACE 15、DE 16、AE 17、ABCD 18、CD 19、AE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的边缘科学
B、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
C、主动转运是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D、被动扩散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E、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
2、不是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的是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渗透作用 D、胞饮作用 E、被动扩散
3、以下哪条不是被动扩散特征
A、不消耗能量 B、有部位特异性 C、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
D、不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4、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征
A、消耗能量 B、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 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
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
5、以下哪条不是促进扩散的特征
A、不消耗能量 B、有结构特异性要求 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有饱和状态
6、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A、 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吸收量
B、 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饱腹服用吸收量增加
C、 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
D、 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
E、 脂溶性,非离子型药物容易透国细胞膜
7、药物剂型对药物胃肠道吸收影响因素不包括
A、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B、粒子大小 C、多晶型
D、解离常数 E、胃排空速率
8、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
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 B、胃肠道蠕动 C、循环系统
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E、胃排空速率
9、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
A、 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B、 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散剂>片剂
C、 水溶液>散剂>混悬液>胶囊剂>片剂
D、 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E、 水溶液>混悬液>片剂>散剂>胶囊剂
10、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改用肌肉注射后
A、 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B、 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C、 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
D、 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
E、 t1/2和生物利用度皆不变化
11、某药物对组织亲和力很高,因此该药物
A、表观分布容积大 B、表观分布容积小 C、半衰期长
D、半衰期短 E、吸收速率常数Ka大
12、关于表观分布容积正确的描述
A、 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
B、 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C、 有生理学意义
D、 个体血容量
E、 给药剂量与t时间血药浓度的比值
13、关于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
B、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
C、 正常人对某一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基本相似
D、 与病理状况无关
E、 生物半衰期与药物消除速度成正比
14、测得利多卡因的生物半衰期为3.0h,则它的消除速率常数为
A、1.5h-1 B、1.0h-1 C、0.46h-1 D、0.23h-1 E、0.15h-1
15、某药物的t1/2为1小时,有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生物转化速率常数Kb约为
A、0.05小时-1 B、0.78小时-1 C、0.14小时-1 D、0.99小时-1 E、0.42小时-1
16、某药静脉注射经2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
A、1/2 B、1/4 C、1/8 D、1/16 E、1/32
17、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的百分之几
A、35.88% B、40.76% C、66.52% D、29.41% E、87.67%
18、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t1/2药物消除99.9%
A、4 t1/2 B、6 t1/2 C、8 t1/2 D、10 t1/2 E、12 t1/2
19、单室模型药物,单次静脉注射消除速度常数为0.2h-1,问清除该药99%需要多少时间
A、12.5h B、23h C、26h D、46h E、6h
20、一病人单次静脉注射某药物10mg,半小时血药浓度是多少μg/mL。(已知t1/2=4h,V=60L)
A、0.153 B、0.225 C、0.301 D、0.458 E、0.610
21、单室模型药物,生物半衰期为6h,静脉输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95%需要多长时间
A、12.5h B、25.9h C、30.5h D、50.2h E、40.3h
22、缓控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中采集血样时间至少应为
A、1~2个半衰期 B、3~5个半衰期 C、5~7个半衰期
D、7~9个半衰期 E、10个半衰期
23、以静脉注射为标准参比制剂求得的生物利用度
A、绝对生物利用度 B、相对生物利用度 C、静脉生物利用度
D、生物利用度 E、参比生物利用度
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
[1—4]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促进扩散 D、胞饮 E、吸收
1、大多数药物的吸收方式
2、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消耗能量
3、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不消耗能量
4、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
[5—8]
A、口服给药 B、肺部吸入给药 C、经皮全身给药 D、静脉注射给药 E、A、B和C
5、有首过效应
6、没有吸收过程
7、控制释药
8、起效速度同静脉注射
[9—12]
A、肠肝循环 B、生物利用度 C、生物半衰期 D、表观分布容积 E、单室模型
9、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的时间
10、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中迅速分布并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
11、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
12、体内药量X与血药浓度C的比值
[13—16]
A、Cl=KV B、T1/2=0.693/K C、GFR D、V=X0/C0 E、AUC
13、生物半衰期
14、曲线下的面积
15、表观分布容积
16、清除率
[17—19]
A、清除率 B、表观分布容积 C、双室模型 D、单室模型 E、多室模型
17、反映肾功能的一个指标
18、具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
19、反映药物消除的快慢
[20—23]
A、单室单剂量血管外给药c—t 关系式
B、单室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c—t关系式
C、单室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c—t关系式
D、单室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c—t关系式
E、多剂量函数
20、C=C0e—kt
21、C=kαFX0/V(kα-k)·(e—kt-e—kat)
22、γ=(1-e—nkτ)/(1-e—kτ)
23、C=k0/Kv(1- e—kτ)
[24—27]
A、消除速率常数K B、吸收速率常数Ka C、多剂量函数 D、A和B E、B和C
24、Wagmer—Nelson法的公式可求
25、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的尿药排泄速度法公式可求
26、单室模型单剂量血管外给药的c—t关系式可求
27、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停止滴注后的c—t关系式可求
[28—31]
A、 F=(AUC0→∞)口服/(AUC0→∞)静注
B、 C=kαFX0/V(kα-k)·(e—kt-e—kat)
C、 C=k0/Kv(1- e—kτ)
D、 C=C0e—kt
E、 C = C0(1-e—nkτ)/(1-e—kτ)·e—kt
28、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29、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30、表示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
31、表示某口服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
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
B、大多数药物通过这种方式透过生物膜,即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称促进扩散
C、主动转运是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D、被动扩散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E、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
2、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有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主动扩散 D、胞饮作用 E、被动扩散
3、以下哪几条是被动扩散特征
A、 不消耗能量
B、 有部位特异性
C、 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
D、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4、以下哪几条是主动转运的特征
A、 消耗能量
B、 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
C、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 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 有饱和状态
5、核黄素属于主动转运而吸收的药物,因此,应该
A、反后服用 B、饭前服用 C、大剂量一次性服用
D、小剂量分次服用 E、有肠肝循环现象
6、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 大多数脂溶性药物以被动扩散为主要转运方式吸收
B、 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等的吸收通过主动转运来完成
C、 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
D、 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
E、 脂溶性、离子型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
7、药物理化性质对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影响因素是
A、溶出速率 B、粒度 C、多晶型 D、解离常数 E、消除速率常数
8、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
A、药物的给药途径 B、胃肠道蠕动 C、循环系统
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E、胃排空速率
9、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反后服用维生素B2将使生物利用度提高
B、 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
C、 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
D、 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
E、 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
10、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地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A、 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 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 表观分布容积有可能超过体液量
D、 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或升/千克
E、 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11、可完全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是
A、舌下给药 B、口服肠溶片 C、静脉滴注给药
D、栓剂直肠给药 E、鼻黏膜给药
12、关于药物动力学中用“速度法”从尿药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的有关参数的正确描述是
A、 至少有一部分药物从肾排泄而消除
B、 须采用中间时间t中来计算
C、 必须收集全部尿量(7个半衰期,不得有损失)
D、 误差因素比较敏感,试验数据波动大
E、 所需时间比“亏量法”短
13、关于隔室模型的概念正确的有
A、 可用AIC法和拟合度法来判别隔室模型
B、 一室模型是指药物在机体内迅速分布,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
C、 是最常用的动力学模型
D、 一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男均相等
E、 隔室概念比较抽象,有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直观性
14、用于表达生物利用度的参数有
A、AUC B、CL C、Tm D、K E、Cm
15、非线性动力学中两个最基本的参数是
A、K B、V C、CL D、Km E、Vm
16、关于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叙述正确的有
A、 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B、 洗净期为药物的3~5个半衰期
C、 整个采样时间至少7个半衰期
D、 多剂量给药计划要连续测定三天的峰浓度
E、 所用剂量不得超过临床最大剂量
17、药物动力学模型的识别方法有
A、图形法 B、拟合度法 C、AIC判断法 D、F检验 E、亏量法
18、生物半衰期是指
A、 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
B、 药效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C、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D、 体内药量减少一般所需时间
E、 与血浆蛋白结合一半所需时间
19、影响达峰时间tm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
A、K B、tm C、X0 D、F E、Ka
答案:
一、A型题
1、D 2、C 3、B 4、D 5、D 6、C 7、E 8、D 9、A 10、A 11、A 12、B 13、C 14、D 15、E 16、B 17、B 18、D 19、B 20、A 21、B 22、B 23、A
二、B型题
[1—4]ABCD [5—8]ADCB [9—12]CEAD [13—16]BEDA [17—19]AAA [20—23]CAEB [24—27]BADA [28—31]CBEA
四、 X型题
1、ABD 2、ABDE 3、ACE 4、ABE 5、AD 6、ABD 7、ABCD 8、BCE 9、ABC 10、ACD 11、ACE 12、ABDE 13、AB 14、ACE 15、DE 16、AE 17、ABCD 18、CD 19、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