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1页:填空题、选择题(附答案)
- 第2页:辨析题、默写题、判断题(附答案)
- 第3页:鉴赏题、案例分析题(附答案)
2012年中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_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_________、_________、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_________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评价的能力。
(4)_________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_________、_________、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_________、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答案:(1)人文性;(2)学生、教师、学生;(3)观察、思考;(4)口语交际(5)策划、组织(6)知识和能力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答案(10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________和________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________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________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答案:(1)Rén、Chóng;(2)女、行;(3)击、从长计议;(4)曹丕、曹植;(5)风、颂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昙 ②藐 ③歼 ④ 肴 ⑤ 敷 ⑥懦
A、⑤③②⑥①④
B、②⑥①④③⑤
C、⑥②③⑤①④
D、⑤③④①⑥②
答案:A
2、下面拼音下写出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bēi gōng shé yǐng 背弓射影
B、shéng qíng bìng mào 声情并茂
C、duō móu shàn biàn 多谋善辩
D、jīng yù liáng yán 金玉良言
答案:A
3、下面的句子的朗读停顿表示“两个人都得跑”的意思的一项是( )
A、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C、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答案:C
4、下面句子的朗读重音表示“别人会不会开车我不知道”的意思的一( )
A、我不知道你会开车
B、我知道你不会开车。
C、我不知道你不会开车。
D、我知道你会开车。
答案:B
5、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的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答案:C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些书可供一_____,有些书可以吞下_____,而有不多的几部书是应当消化的。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_____可以多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全读、勤读,而且_____地读。
A、尝 咀嚼 则 用心
B、尝 品味 则 悉心
C、读 咀嚼 却 用心
D、读 品味 却 恶心
答案:C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_________。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花卉、鸟兽、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_________。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_____。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球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_________。
A、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
答案:D
8、下列各句语言表达不连贯的是( )
A、绚丽的朝阳放射出灿烂的万道光芒。
B、绿杨垂于舞,黄鸟缓声唱。
C、我沿着小路走着,两旁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春风吹来,还有一些五颜六色的野花。
D、春天是播种的时候,太忙了;夏天烈日当空,太热了;冬天缩手缩脚,太冷了;只有冷热相间的秋天最理想。
答案:A
9、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1)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2)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1)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的。(2)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1)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2)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1)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2)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答案:B
10、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球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D
编辑推荐:
2011年特岗教师考试中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本文导航- 第1页:填空题、选择题(附答案)
- 第2页:辨析题、默写题、判断题(附答案)
- 第3页:鉴赏题、案例分析题(附答案)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答案:①另外、②勉强、③尚且、④居然/竟然
四.默写题(10分,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2分,共20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
( )滥调、( )效尤、虚无( )、再接( )
( )就班、( )不破、叠床( )、枕戈( )
答案:陈词、以儆、缥缈、再厉、按部、颠扑、架屋、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论语》)
答案:思而不学则殆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孟子》)
答案:威武不能屈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屈原)
答案:虽九死其犹未悔
④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杜甫)
答案:恨别鸟惊心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辛弃疾)
答案:赢得生前身后名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郑板桥)
答案:任尔东西南北风
五.判断题(共10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
式。( )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答案:√、√、×、×、√
编辑推荐:
2011年特岗教师考试中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本文导航- 第1页:填空题、选择题(附答案)
- 第2页:辨析题、默写题、判断题(附答案)
- 第3页:鉴赏题、案例分析题(附答案)
六.鉴赏题(12分)
试赏析《离骚》的开篇艺术
离骚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答:①追溯身世以示其高贵与清白,与下文的曲折人生形成鲜明对比;
②开篇就交待了诗人的“内美”,这实际上是蕴含了楚国民族精神,是楚国精神的内化;
③融铸神话传说,定下全篇浪漫主义基调;
④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是把物的某些特质与人的思想感情,人格和理想结合起来,使物具有象征的意味,使情具有更具体的附着和寄托。
(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三个给满分12分)
七、案例分析题(14分)
1.下面是一位教师在实施《荷塘月色》教学时的开头导入环节,试针对此设计作一评析。(8分)
教师: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以上答问可灵活掌握,以下教师简述)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播放录音或教师表情朗读)
答:《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对于文学作品鉴赏,强调“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在阅读之初,向学生适当提供一些背景信息,将有利于学生主动阅读。不过,必须注意教师的指导不能取代学生的自主阅读。上述案例中的教师,在散文鉴赏教学之初,就简单化地将相关的背景信息尤其是带有明显态度倾向性的结论性意见直接传递给学生,将对学生的积极阅读及独特感受体验的获得产生极大的干扰及制约,是不可取的。
2.《〈论语〉十则》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也是中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下面是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的片断。请根据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堂实际内容,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对于文言文教学问题的看法。(6分)
在正式的内容讲完之后往往要组织一些活动课,它是“大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翼。当年杭州二中的著名特级教师林炜彤先生曾对我说过:学生最讨厌什么样的课?——公开课;最喜欢什么样的课?——七扯八扯的课。我理解,所谓“七扯八扯的课”,其实就是活动课,就是教学内容向课外、向生活的延伸。由于能扩展视野,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没有必须完成的作业,它倍受学生欢迎。活动课还能密切师生关系,加深师生感情。别忘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在这一课组织的活动是:
1.网上拜访孔子。点击进入:(1)“中国孔子”网站,(2)孔子博物院,(3)孔子箴言名句。这些网站中有许多有趣的东西。
2.中央电视台“千秋史话”节目之《孔子》(我这里有一套“千秋史话”的光盘)。电视往往是很有吸引力的。
3.探究性学习。这一项最有价值。我这样安排: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你有疑,特别是“无疑之疑”吗?在适当的时候老师提出自己准备的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有什么内在联系?可能不可能没什么联系?先对学生交代,这个问题,是许多人不解的问题,几个语文网站的“论坛”中都有人提出和讨论这个问题,可惜结论都不能让人信服。你若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一种创见。
答:从正面论,优点有三: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②发挥了语文教学活动的功能;③注重拓展运用语文教学资源。从反而论,不足有三:①在教学内容方面,过分强调“迷住”(吸引)学生,而将许多并非必要的东西纳入课堂;②在教学方法、手段的选用方面,同样为了照顾学生的兴趣,过多地采用了并非必要的上网、看电视等活动;③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还存在着脱离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与思维能力)实际的问题,比如“探究性学生”活动中对“许多人不解的问题”的所谓探究。
(6分,写出一点给2分。可从正反两个方面合说,也可单就一个方面谈,只要言之成理就酌情给分)
编辑推荐:
2011年特岗教师考试中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及答案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专家命题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