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
-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多项选择题
- 第3页: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 第4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 第5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2012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3.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 )。
A.动机说
B.痕迹衰退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4.认为动机水平适中时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5.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定
6.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7.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 )。
A.发现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8.下列属于教学信息输入技能的是( )。
A.口语表达技能
B.书面表达技能
C.体态表达技能
D.研究学生技能
9.教师期望效应是由( )研究发现的。
A.皮格马利翁
B.勒温
C.罗森塔尔
D.夸美纽斯
10.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11.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12.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运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会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
A.积极的情感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
D.良好性格的教育
13.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14.当人们在观察某个人时,某一品质在观察者看来是极为突出的,从而对这种突出的品质有了清晰明显的知觉并掩盖了对其余品质的知觉。这种现象称为( )。
A.投射效应
B.晕轮效应
C.皮格玛利翁效应
D.首因效应
15.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
A.表征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发现学习
16.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A.语文课上小李做数学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读几小时文学名著
17.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
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18.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属于( )。
A.情绪冲动
B.性格障碍
C.情绪适应困难
D.行为障碍
19.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他认为智力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那么认识环境的能力属于( )。
A.自知智力
B.空间智力
C.逻辑数学智力
D.身体运动智力
20.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中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 )。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相关试题: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
本文导航-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多项选择题
- 第3页: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 第4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 第5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1.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 )。
A.教师中心
B.活动中心
C.儿童中心
D.课堂中心
E.书本中心
2.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社区教育
D.学校教育
E.体育教育
3.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4.教育法的规范作用(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E.强制作用
5.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6.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具体说来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哪几方面?( )
A.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B.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D.提高人的智慧水平的教育
E.注重自主性、创造性的教育
7.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适应问题是( )。
A.恐惧
B.抑郁
C.紧张
D.情感冲动
E.失眠
8.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复制过程
D.动机过程
E.识记过程
9.正强化包括( )。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10.学校咨询活动应遵循哪些咨询原则?( )
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E.澄清和评估问题
相关试题: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
本文导航-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多项选择题
- 第3页: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 第4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 第5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
2.1995年3月1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律。( )
3.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4.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
5.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班主任了解了学生。( )
6.在我国小学里,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 )
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
8.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
9.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
10.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2.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3.简述我国小学德育原则。
4.简述动机及其功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你是否同意这句话:高明的教师最大的本事是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为每个学生创造尽可能适合他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主动学习和发展。试举例说明并进行阐述。
2.结合实际,论述当前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的意义,并阐述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10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会上,王老师说:“我的课没人听。”李老师说:“我们赞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不知道怎么做。”张老师说:“考试是个指挥棒,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答辩时答案五花八门,学生怎能通过考试?”请根据创造力培养的有关知识逐一回答老师们的困惑。
相关试题: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
本文导航-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多项选择题
- 第3页: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 第4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 第5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刚好体现教师的示范性特征。
2.【答案】A。解析: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
3.【答案】D。解析: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4.【答案】B。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认为中等动机强度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5.【答案】A。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6.【答案】B。解析:题干是对首因效应定义的考查。
7.【答案】D。解析:发现教学、情景教学、合作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8.【答案】D。解析:教学信息输入技能包括钻研教材技能、确定教学目标技能和教学信息反馈技能。
9.【答案】C。解析: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期望进行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他借助古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的名字,把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
10.【答案】B。解析: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找咨询者的帮助。直接目标是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问题,并提高自身应付挫折的能力。
11.【答案】B。解析: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将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结合。
12.【答案】B。解析: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个方而。学生缺交作业等情况是缺乏意志的自觉性、自制性等品质,班主任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13.【答案】D。解析:效果律指某一行为在某一情景下出现时,如果受奖励,那么它下次出现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受到惩罚,下次出现的几率就减少。
14.【答案】B。解析: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某人外表或是极为突出的重要的品质,掩盖了人们对他其他特征的评价。晕轮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掌握有关知觉对象信息很少而又急于
进行整体判断所造成的结果。
15.【答案】A。解析:表征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16.【答案】D。解析:内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A中小李可能怕完不成作业受批评而去做数学作业;B、C中的学生学习都是为了拿到奖励(教师的赞许和三好学生),这三种情况都是外在动机引起的,只有D项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是内在动机。
17.【答案】A。解析: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定向水平和权威定向水平两个阶段。
18.【答案】D。解析:说谎、偷窃和欺骗都属于行为障碍。
19.【答案】B。解析:空间智力强的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空间智力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力和抽象的空间智力两种能力。由此可知认识环境应属于空间智力。
20.【答案】C。解析: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DE。解析:“活动中心”、“儿童中心”是现代教育学派的观点。
2.【解析】ACD。解析:教育合力是指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三结合”。
3.【答案】ACE。解析:教育目的有导向、调控、评价功能。
4.【答案】ABCDE。解析:教育法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5.【答案】BDE。解析:参观教学法可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和总结性参观。
6.【答案】ABC。解析:提高人的智慧水平的教育是智育的内容;注重自主性、创造性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7.【答案】ACD。解析:常见的小学生情绪适应问题有恐惧、紧张和情感冲突。
8.【答案】ABCD。解析: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模仿理论,他把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过程。
9.【答案】ABCDE。解析:这五种行为皆是正强化的表现。
10.【答案】ABCD。解析:澄清和评估问题是学校咨询过程的一个阶段,重点任务是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对来访学生的问题加以澄清做出评估。
1.【答案】×。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决定着教育的领导者,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标,但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己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审议通过,2006年最新修订的。
3.【答案】×。解析: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
4.【答案】×。解析:因为该观点只强调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
5.【答案】×。解析:将“班主任了解学生”改为“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6.【答案】×。解析:我国小学德育的内涵不仅指道德教育,还包括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7.【答案】×。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或称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8.【答案】√。解析:考查群体极化的定义。
9.【答案】×。解析:天才指拥有一定的天赋,包括: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资质的人。具有非凡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但不能因此说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10.【答案】×。解析: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少年时期。
相关试题: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
本文导航- 第1页:单项选择题
- 第2页:多项选择题
- 第3页: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 第4页:答案: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 第5页:答案: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1.【答案要点】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它们各自的作用是: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身心发展的动力。
2.【答案要点】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答案要点】
我国小学的德育原则主要有: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4.【答案要点】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过程,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是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诱因是指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境或活动,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
动机有三种功能:
一是激活功能。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是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二是指向功能。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机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三是强化功能。当动机把某种活动引起之后,动机并不能也不会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发挥其作用,即维持或调整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同意上述观点。这是主体教育思想的体现,主要是围绕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而阐发的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应该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育过程中师生双主体的协同活动,需要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相互关系。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实际教学中要做到:
(1)要帮助学生打破对权威的崇拜;
(2)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要越位;
(3)要使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
(4)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2.【答案要点】
(1)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道德支持和道德保障。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
(2)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对青少年来说,道德需要与理智需要、审美需要一样,是他们的人生基本需要。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方式和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素养,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序和社会性接纳程序,决定了他们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使他们拥有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有尊严的和幸福的人生。没有受过良好道德教育的人,往往会走向歧路、邪路,贻误终身,害人害己。
(3)德育工作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在:①它们共同服务于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形成。②德育工作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③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六、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
(1)王老师的课没人听讲,说明他的课缺乏一种自由和开放的氛围,没有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对此,王老师应该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给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
(2)李老师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
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第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3)首先,张老师错误的认为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途径,片面地放大了考试的功能。教师应该认识到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借以指导和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其次,张老师没有正确把握创造力培养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创造力的产生是知识、技能、策略、动机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教师应该意识到知识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学习的深度和灵活性,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相关试题: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