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首页企业系统我的无忧
无忧服务:
兼职活动培训
娱乐交友:
交友社区资讯
全职实习:
实习暑假寒假
微信号:school51
扫一下,立即关注
加关注
在线支付,立省10元
下载新版APP
===大学生成长生活平台===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练习题答案

2012-12-31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563

本文导航
  • 第1页:参考答案一
  • 第2页:参考答案二
  • 第3页:参考答案三
  • 第4页:参考答案四
  • 第5页:参考答案五

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

1.B 2.A 3.D 4.C 5.D 6.A 7.D 8.D 9.D 10.C 11.A 12.D 13.B 14.C 15.D 16.B 17.C 18.B 19.A 20.C

二、填空题

1、学校教育现象

2、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理论学科、应用学科

4、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

5、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论语

7、不愤不启、不排不发

8、孟子、荀子

9、绅士教育、教育漫画

10、功利主义者、自然主义者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2、答案要点: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3、答案要点: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答案要点:

(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5、答案要点: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能夸大的。

6、答案要点: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5.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2、答案要点: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的理解。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

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

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试题: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练习题1 2 3 4 5 本文导航

  • 第1页:参考答案一
  • 第2页:参考答案二
  • 第3页:参考答案三
  • 第4页:参考答案四
  • 第5页:参考答案五

练习题二

一、选择题

1.D 2.A 3.B 4.D 5.C 6.D 7.B 8.A 9.D 10.B 11.A 12.D 13.B 14.A 15.C 16.C 17.A 18.D 19.B 20.C

二、填空题

1、大学、中庸

2、学记、乐正刻

3、郭沫若

4、教育政治学、教育哲学学

5、苏格拉底

6、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7、理想国

8、体育、智育

9、雄判术原理

10、教育漫画

11、孟子、荀子

12、自然主义、爱弥儿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2、答案要点:

1.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2.一定的组织结构,这是一个班集体所不可缺少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这是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3、答案要点: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4、答案要点: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5、答案要点: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第一,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第二,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

第三,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一、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第二、协调和指挥班级团队活动;

第三、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

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

5.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

好。

6.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2、答案要点: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开始。

试题: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练习题1 2 3 4 5 本文导航

  • 第1页:参考答案一
  • 第2页:参考答案二
  • 第3页:参考答案三
  • 第4页:参考答案四
  • 第5页:参考答案五

练习题三

一、选择题

1.D 2.D 3.C 4.B 5.C 6.A 7.D 8.B 9.C 10.D 11.B 12.D 13.C 14.A 15.D

二、填空题

1、裴斯泰洛齐、新教育活动

2、普通教育学

3、宫廷学校

4、杜威

5、外部考证、内部考证

6、确定课题、搜集资料

7、调查、研究

8、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9、"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0、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11、学校

12、师氏、保氏

13、夏代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2.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

3.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抉择能力;

4.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深化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2、答案要点:

1.设计的情境必须是真实的或者是可信的;

2.设计的情境必须包含两条道德规范,而且只包含两条道德规范;

3.涉及的两条道德规范在设计的情境中必须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

3、答案要点:

(1)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2)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

(3)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

(4)榜样对品德的作用;

(5)提出环境、行为的交互作用论。

4、答案要点:

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5、答案要点:

(1)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

(2)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

(3)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原则的含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的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正确运用直观教具。

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难。

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或想象,也可起直观的作用。

2、答案要点:

1.原则的含义:启发性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他们的思维,不仅启发学生理解知识,还要理解学习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3.举例,略。

试题: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练习题1 2 3 4 5 本文导航

  • 第1页:参考答案一
  • 第2页:参考答案二
  • 第3页:参考答案三
  • 第4页:参考答案四
  • 第5页:参考答案五

练习题四

一、选择题

1.A 2.C 3.B 4.D 5.C 6.D 7.C 8.A 9.C 10. A 11.D 12.B 13.C 14.D 15.A

二、填空题

1、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2、礼、乐、御、书、

3、西周、国学

4、雅典

5、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

6、么学、中央官司学、地方言学

7、夏朝

8、设计者、组织者

9、 乌伸斯基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2、答案要点: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共青团活动;

(5)班主任工作。

3、答案要点: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要求有:

1.选好学习的榜样;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4、答案要点:

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

要求是:

(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和坚持。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要求是:

(1)创设良好的情境;

(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5、答案要点:

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

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原则的含义: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

第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安排好复习的时间等。

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2、答案要点:

1.原则的含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进行讲授。

第二,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要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以保证学生正确掌握基本观念和基本技能。

第三,由潜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不可违反。

试题: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练习题1 2 3 4 5 本文导航

  • 第1页:参考答案一
  • 第2页:参考答案二
  • 第3页:参考答案三
  • 第4页:参考答案四
  • 第5页:参考答案五

练习题五

一、选择题

1.D 2.A 3.C 4.A 5.C 6.D 7.C 8.C 9.A 10.B 11.D 12.B 13.B 14.A 15.C

二、填空题

1、私学、书院

2、唐代

3、骑士教育

4、夸美纽斯

5、《师说》

6、加里宁

7、1985

9、观察力、注意力

10、书面语言、体态语言

11、长期性

12、中等师范教育、高等师范教育、中考、专科、研究生

13、在职学习、脱产进修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这“两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必须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还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内因),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2、答案要点:

(1)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3、答案要点: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4、答案要点: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5、答案要点: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6、答案要点: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要求有: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原则的含义: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答案要点:

1.原则的含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产中的实际运用等。

第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要重视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

第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第四,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试题: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练习题1 2 3 4 5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指南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 会员注册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