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首页企业系统我的无忧
无忧服务:
兼职活动培训
娱乐交友:
交友社区资讯
全职实习:
实习暑假寒假
微信号:school51
扫一下,立即关注
加关注
在线支付,立省10元
下载新版APP
===大学生成长生活平台===

2013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卷4

2013-04-30来源/作者:卫凯点击次数:1304

 

2013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卷(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l分,共40分)
1.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中共(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2.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中国
B.日本
C.新加坡
D.德国
3.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弓l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4.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 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 )。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团结一致
D.集体主义
5.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比,学校教育( )。
A.并不重要
B.是教育的主体形式
C.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D.形式更为灵活,是非制度化的教育
6. 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 )。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C.“教育万能论”的观点
D.“基因决定论”的观点
7. 中学课外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人活动
D.团体性活动
8.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已的生存适应性时,此教师处于成长过程中的( )阶段。
A.关注发展
B.关注学生
C.关注情境
D.关注生存
9. 欧洲的新教育思潮和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出现在( )。
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10.“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创造性
11.(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
A.人口的性别结构
B.人口的年龄结构
C.人口的文化结构
D.人口的阶级结构
12.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必须经过( )。
A.重新学习
B.复习
C.复述
D.注意
13.当学生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 )。
A.能力归因
B.努力归因
C.运气归因
D.任务难度归因
14.提出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的心理学家是( )。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杜威
15.学习者对某种信号刺激作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是指。( )。
A.信号学习
B.刺激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辨别学习
16.陆钦斯量杯实验说明定势具有( )。
A.积极的促进作用
B.消极的阻碍作用
C.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D.没有作用
17.形象联想的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问题解决策略
18.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动机因素是( )。
A.迁移
B.定势
C.移情
D.策略
19.阿特金森认为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同时存在着两种行为趋向,即( )。
A.争取成功
B.回避失败
C.争取成功和回避失败
D.力争胜利
20.有个学生平时行动迟缓、情绪反应极慢又不表现于外,如果一旦发生情绪反应,却深刻、持久,能体验到别人觉察不出的事件。这位学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21.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属于( )。
A.认识能力
B.创造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22.认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与粗略性、思维的深刻性与肤浅性属于( )。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意志特征
23.萌芽于l6世纪、兴起于l7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 是( )。
A.特朗普制
B.分组教学制
C.班级授课制
D.道尔顿制
24.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 )。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B.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C.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
D.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25.下面属于现代迁移理论的是( )。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类化理论
C.关系转换理论
D.认知结构理论
26.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一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27.德育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
28.当我们十分悲伤的时候,痛快地哭一场,把心里的悲痛宣泄出来,这属于情绪调控方法中 的( )。
A.转移法
B.释放法
C.凝聚法
D.言语、意志和意识调节法
29.当我们能熟练使用英语单词时,英语单词对我们以前学过的汉语拼音产生干扰,这 叫(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外部抑制
D.内部抑制
30.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31.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的特征是( )。
A.身心和谐发展
B.强调培养武士和公民
C.强调劳动教育
D.强调农业和法律教育
3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33.从评价的目的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34.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35.儿童的“道德相对论”出现在( )。
A.6岁以后
B.8岁以后
C.10岁以后
D.12岁以后
36.中学生在课外开展文学写作、唱歌、演奏乐器、进行手工编制,这些活动属于( )。
A.科学技术活动
B.体育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思想教育活动
37.问题解决的“试误说”的奠基人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纽厄尔和西蒙
D.布鲁纳
38.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ll—15岁的儿童思维已超越对具体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 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9.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操作整合
D.原型内化
4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对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节,不应该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
A.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B.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
C.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说服教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在 题中横线上)
41.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_________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42.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____。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 。
43.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44.研究表明,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和学习。
45._________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46.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及其规律的科学。
47.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思想是_________教育和骑士教育。
48.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_________。班主任有效地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_________。
49.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_________、_________和想象。
50.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_________和_________。
51.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阶段。
52.成败归因的两个维度是_________,四个方面因素是能力、_________、运气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53.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
54.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
55.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56.论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57.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58.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B[解析]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  D[解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3.  B[解析]讨论法是学生和教师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的方法。   
4.  A[解析]略
5.  B[解析]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形式。
6.  C[解析]题中的引言体现了“教育万能论”的观点。
7.  B[解析]小组活动是中学课外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既能推动集体活动的开展,又能为个人活动创造条件。
8.D  [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关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么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9.  C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欧洲的新教育思潮和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
10.B[解析]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11.B[解析]人口的年龄结构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12.D[解析]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必须经过注意阶段才可能进入长时记忆。   
13.B  [解析]将失败的原因归为不努力,可以促使学生努力学习以获取成功;将成功的原因归为努力,可以促使学生继续保持努力状态。
14.A[解析]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
15.A  [解析]信号学习是指学习者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这类学习属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16.C[解析]陆钦斯量杯实验说明定势具有双重作用: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消极的阻碍作用。
17.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包括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关键词法、限定词法和视觉想象等。形象联想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18.C[解析]移情是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动机因素。移情即“感情移入”,是指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行为等的能力。
19.C[解析]在完成任务时,一般认为可以分为争取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趋向。
20.D[解析]抑郁质的人行动比较迟缓,情绪反应慢且不表现在外面,能察觉出别人不易察觉出的事件。
21.D[解析]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言语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属于特殊能力。
22.B[解析]性格的理智特征包括认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和粗略性、思维的深刻性和肤浅性。
23.C[解析]该题考查的考点是近现代学校的组织形式。16世纪的欧洲学校里开始出现了编班上课的新尝试。17世纪,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等著作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本题选C。
24.D[解析]知识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根据知识的不同抽象程度,可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故本题选D。
25.D[解析]“形式训练说”、经验类化理论和关系转换理论都属于早期的迁移理论,认知结构理论是现代迁移理论。
26.C[解析]本题考查德育原则中因材施教原则的概念。
27.B[解析]这里主要体现了德育过程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28.B[解析]有效的情绪调控方法包括转移法、释放法、凝聚法以及言语、意志和意识调节法。情绪和情感反应如果超过了适度的量,就可能走向反面,而不利于身心健康。鉴此,可以采用释放法疏导,适度地宣泄和释放出来。题干中的情绪调控方法就是通过哭把心里的悲痛宣泄释放出来,故选B。
29.B[解析]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是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学习英语对我们以前学过的汉语拼音产生干扰,属于倒摄抑制,故选B。
30.D[解析]根据普里马克原理,当我们运用强化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必须是先有行为,后有强化,排除A;D选项是用儿童喜欢的“看电视”来刺激他原本不喜欢的“完成家庭作业”,符合普里马克原理。
31.B[解析]斯巴达的教育重视军事和公民的培育,重视女子教育;而雅典的教育更加重视身心的和谐以及公民的教育。
32.B  [解析]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33.C[解析]教育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
34.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35.B  [解析]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提出,儿童8岁以后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
36.C[解析]这些课外活动属于文学艺术活动。
37.A  [解析]问题解决“试误说”的奠基人是桑代克,他认为学习是在不断地尝试错误中实现的。
38.D[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此题旨在考查认知阶段理论的年龄阶段。11—5岁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39.D  [解析]所谓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40.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部分主观题
二、填空题
 41.中等 
42.学科课程标准  班级授课制(或课堂教学)
43.启发式  注入式 
44.成熟
45.桑代克
46.心理现象   
47.教会
48.教好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   
49.记忆  思维
50.方位知觉  深度知觉
51.采取决定(制定计划)  采取行动(执行决定)   
52.稳定性与控制性(内外向)  努力  任务难度   
三、简答题
53.[参考答案](1)把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 (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    (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 (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
54.[参考答案](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 (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陌生人形成初步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
55.[参考答案]韦纳等人认为,对于构成人的行为的原因,除去按照控制所在分成内在的个人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之外,还可以按照另一维度即稳定性划分。在内部因素里可以分为稳定的(如能力)和易变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在外部因素里可以分为工作难度,这是稳定的;机会和运气,这是不稳定的。
四、论述题
56.[参考答案]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职责,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广泛而准确地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地理解。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
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等。
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57.[参考答案]第一,诱发创造兴趣,启发创造想象。创造兴趣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有启动、导向功能,因此,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尤其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要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品质。教师应注意发现和及时引导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同时重视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而应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探索。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也应注意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具有不迭目的决不罢休的毅力。
第三,创设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为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创造性的良好情境。教师还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方法去营造良好的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第四,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教师要注意在日常的课程中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通过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五、案例分析题
58.[参考答案](1)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2)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用户指南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 会员注册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