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特岗教师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命题预测试卷(11
2013年特岗教师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命题预测试卷(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甲午学制
D.癸卯学制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4.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
A.社会关系
B.人际关系
C.教育关系
D.师生关系
5.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
A.文字材料
B.口耳相传
C.直观教具
D.黑板加粉笔
6.小学生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
A.道德情感不深
B.缺乏合理行为技能
C.道德认识不足
D.道德意志力不够
7.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8.一般来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 )。
A.强烈
B.较弱
C.微弱
D.中等
9.教师自编测验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
1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儒家思想把( )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11.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是( )
A.心理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
C.需要起源说
D.生物起源说
12.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布鲁纳
B.加涅
C.奥苏伯尔
D.苛勒
13.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 )。
A.课程标准
B.地方教材
C.校本教材
D.教学参考书
14.成功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
A.古尔曼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皮亚杰
15.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
A.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B.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D.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6.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 )的过程。
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B.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C.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D.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
17.“揠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
A.个体差异性
B.均衡性
C.顺序性和阶段性
D.稳定性和可变性
18.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之父”或“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 )。
A.斯宾塞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19.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体制,说明了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A.教育的领导权
B.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受教育权的分配
D.教育目的
20.把人从出生到成年接受教育的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著名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威
D.施泰因
21.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9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
A.自我认识
B.自信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22.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3.小学生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多等现象是下列哪一种心理问题?( )
A.儿童多动综合征
B.学习困难综合征
C.儿童厌学症
D.儿童强迫行为
24.马克思主义所持的教育起源说是教育的(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5.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 )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遗传素质
B.教师水平
C.父母培养
D.后天学习
26.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强化物是( )。
A.一级强化物
B.二级强化物
C.正强化物
D.负强化物
27.( )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建立。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8.( )年,科举制被废除。
A.1904
B.1905
C.1911
D.1912
29.( )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韵课程,学生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
A.隐性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性课程
D.活动课程
30.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
A.常模参照评价
B.正式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3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2.主张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33.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育教育
34.在西方,被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 )。
A.莫依曼
B.桑代克
C.推孟
D.贾德
35.对同一类型的问题寻找不同类型的答案可以培养学生的( )。
A.活动性
B.独创性
C.目的性
D.变通性
36.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之为( )。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决策方式
D.认知风格
37.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 )。
A.班杜拉
B.奥苏伯尔
C.桑代克
D.布鲁纳
38.测验的( )代表了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评估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39·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师工作应当被视为一种( )。
A.专门职业
B.职业
C.技术
D.行业
4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的儿童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课的类型大致分为__________课和__________课两大类。
2.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3.教学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4.弗洛伊德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__________。
5.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学校内学生恃强凌弱、诈骗钱财、挟持他人、从事不法行为等事件更是屡见不鲜。所有这些,令人不寒而栗,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恐慌。
请分析学校教育在规范学生行为方面存在的纰漏。
2.过去,人们片面追求的GDP增长,是以资源的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为代价换来的,这种增长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对此专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样,在教育方面也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试分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五、写作题(20分)
请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为话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不少于1000字。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要求工人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
2.D[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但未实施;l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B[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这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做首要的事情。其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
4.D[解析]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
5.B[解析]人类教学手段的演变顺序依次是口耳相传、文字材料、直观教具。
6.C[解析]小学生好心办坏事主要是因具备道德情感,但道德认识不足造成的。
7.C[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8.D[解析]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解决问题。
9.C[解析]略
10.D[解析]题干是说脑力劳动者管理别人,而体力劳动者只能是被别人管理。这体现出教育与生产劳动脱节的倾向。
11.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了教育起源的重要观点——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12.C[解析]略
13.A[解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4.C[解析]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在《成功智力》的书中,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
15.C[解析]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6.B[解析]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7.C[解析]略
18.D[解析]赫尔巴特——现代教育之父或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19.C[解析]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体制,说明了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20.B[解析]夸美纽斯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把人从出生到成年接受教育的过程分为四个时期。
21.D[解析]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成分。该同学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显然是在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监督,属于对自己意志的控制,属于自我监控,也称为自我调控。
22.D[解析]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
23.A[解析]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常见的•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多等。
24.D[解析]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为教育的社会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
25.A[解析]格塞尔认为,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成熟程度,而个体的成熟取决于基因规定的顺序。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学习并不是不重要,但是,当个体还没有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学习的效果是很有限的。
26.C[解析]斯金纳区分了两种强化物: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增加正强化物和减少负强化物都能对行为进行强化,使其出现的频率增加。
27.D[解析]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建立
28.B[解析]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29.A[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30.C[解析]标准参照评价是指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正确答案为C。
31.D[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2.B[解析]杜威的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
33.D[解析]斯巴达教育重视培养公民和军事训练,不重视人的身心协调的培养,更重视体育而不是美学教育。
34.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建了一个教育心理学的完整体系,他因此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35.B[解析]首先排除A,C两个选项。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变通性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而独创性是指不同于别人的思维,创新性地提出见解,题中所述即为独创性的表现。
36.D[解析]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37.A[解析]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家班杜拉。
38.A[解析]信度代表测验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效度代表了测验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39.A[解析]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出,教师工作应当被视为专门职业。
40.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已初步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思维,但仍不能脱离具体情境和具体事物的支持。
二、填空题
1.单一综合
2.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3.教师教学生学
4.记忆被压抑
5.认知测验人格测验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这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
(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
(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
2.[参考答案](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四、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校园暴力是学生的一种极端的违法行为。日趋严重的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除青春期的学生本身具有暴力倾向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误、不良大众传媒的毒害以及其他社会问题也是主要原因。其中,学校教育的失误集中表现在以下三点:
(1)学校指导思想的偏差。学校在升学至上思想的指导下,往往忽略学生的道德教育,将德育的任务交给社会,或把德育作为软任务,大大打了折扣或者完全放弃了应尽的义务。
(2)个别教师素质差。教师缺乏教育技巧和沟通技巧,或其本身品行不良,给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
(3)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学校缺乏心理辅导专业人员,很少注意到学生的心理障碍。缺少必要的法制教育,结果导致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正确解决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2.[参考答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在社会发展观念转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就教育自身而言,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育的规模、布局、比例、结构要合理。即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强调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经济、人员的投入比例、三级教育的发展比例、师生的比例、专业结构、学科结构、课程结构等要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相协调;二是教育要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把终身教育的观念纳入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特别是创造性学习品质的培养。就教育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而言,教育是传播和确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五、写作题
[参考例文]
面对严峻挑战。教师如何创新——用信息技术打造现代化教师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随着终身学习观念在全社会的进一步确立,实现教师在任教学校的终身学习发展,已成为摆在每位校长面前的首要任务。
以新一轮教育改革为契机,以学校整体改革实验为栽体,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们逐步走出了一条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师终身发展大环境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之路。现在学校的办公室、所有班级均安装有屯脑、电视,并且通过光缆把全校的计算机全部联入了国际互联网,使信息高速公路深入到每个办公室和教研组,深入到每个班级,真正达到了“班班通、室室通”。
它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能让全体教师打开窗子,迎接新世纪的八面来风,从而放开眼界,敞开心胸,站在高处,用全新的眼光审视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的教学。通过网上学习,引导全体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网上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引导教师利用网上信息展开讨论,锻炼处理信息、批判信息的本领。
利用校园网网站,给全体教师开拓出一片自由挥洒的天地。利用网站论坛,.教师们可以自由发表各种感想、见解和心得体会,可以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可以交流对话或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论辩,还可以提供思路与校内外的专家、同行共同研究;利用学校论文库可以刊登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评价别人的成果,借鉴已有的经验;利用文件传输服务,可以共享自己制作的课件,展示自己的作品,公布自己的课程计划;利用视频点播可以播放自己的优秀教学课例,和大家共同分享和研究……
网络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传统的学习、工作模式,而且把全校师生的感知与思维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的境界,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与教育观念,教师和学生们不是在看网络,而是在用网络来看世界、感受世界。网络已不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成为“人本身的一部分”——是人类的感官的延伸,大脑的扩展。
网络使信息传递变得方便而快捷,使交流变得广泛而轻松,同时也为科学管理和民主决策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可以把一个学年度的课程计划公布到网上9向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人士征求意见;可以把每个教师的工作绩效输入数据库。让计算机精确地统计每个人的工作绩效;给每位教师建立网上“亮点储蓄袋”,把每位教师平日的各项工作的“亮点”记录在网上,定期展示给大家,既可以增进教师间的相互了解,增加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又可以让教师问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另外,还可以用网络进行不记名投票,举行“全民”公决;可以让老师们对学校的大事小情发表意见和见解;或者让学生评价学校和老师……敞开心胸之后,网络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制度、一种思想、一种文化。